這是一間日式木造屋,每個星期在舊房子裡的聚會高達三十次之多,經常有四、五個聚會同時舉行,連圖書閱覽室、同工辦公室,小書房都成為了臨時聚會的場所,唱詩歌的聲音此起彼落,互相干擾。當時同工、學生都感覺需要進行第一次的「改建」。
一開始討論改建之時,大家都覺得根本不可能,原因很簡單:哪來這麼一大筆錢呢?但舊房子的環境愈來愈糟,下雨時到處漏水,地板會吱吱作響,上樓時要小心翼翼,大門也有點搖晃……連修理都有點困難。於是大家開始向神禱告,遂提出改建計畫。
經過兩年的禱告呼籲,於1974年初動工興建現有的大樓,因適逢全球第一次能源危機之衝擊,政府規定全台所有建築均不得超過四層,且物價暴漲,預算高出原計畫的60%,但因著上帝的供應、與所有校園之友、同工們憑著信心,同心禱告,順利於1975年初完工,3月3日獻樓感恩時所有款項均已付清。
當時在台灣還是相對貧窮的年代,上帝帶領校園團契完成了令人難以置信的任務,一棟730萬的建築(六倍於當時校園團契全年的預算)竟然就矗立在台灣最高學府的對面。
改建中 改建中快完工了 1975年改建後校園新大樓 獻樓禮拜校園同工獻詩 張明哲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