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分類
X
確定有時,_______有時。
2018.10.08

「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伯一  21b)

文/左心泰(團契部主任)
幾個月前,跟同期進校園團契服事的同工、前同工聚餐,他們應該是關心我當主任會不會壓力很大,紛紛詢問我適應的狀況。也特別問到這兩三年,團契部不少同工離職,卻鮮有人加入的事。沒想到我當下的回應是:「搞不好現在是同工人數最多的時候。」他們似乎來不及反應,直覺地投以一種不可置信的眼神。
「你的意思是,未來的同工人數會越來越少?」或許他們心中泛起了這樣的疑問。
「人數越來越少」是件不好的事情嗎?我的回答是否過於悲觀?我想,悲觀或樂觀,端看你從什麼角度觀察。如果想恢復過往校園的榮景,聽起來確實滿悲觀;如果目標是維持每個學校團契的存亡,恐怕也無法太過樂觀。然而,如果想起士師記中的基甸,神如何吩咐他從一萬人中挑出三百人來……,是否就多了一些樂觀?
英國作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在他的小說《雙城記》裡,曾經用這樣一段話開場:
這是最好的時代,
這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智慧的時代,
這是愚蠢的時代,
這是信仰的時期,
那是懷疑的時期,
這是光明的季節,
這是黑暗的季節,
這是希望的春天,
這是絕望的冬天,
我們擁有一切,
我們一無所有,
我們正走向天堂,
我們正奔向地獄。(註 1)
現在的團契部,人數不如以往,同時出現斷層(因為離開的同工不少屬於中生代)——確實應該擔憂,也需要檢討。 可是,我常常在想的問題是:「為什麼是『我們』要面對如今的處境?」(而非已經退休的同工?或者還在當國中生的未來同工?)——為什麼是「我們」?
這個問題其實應該留給上帝,凡人如我們完全無法回答。不過,我們卻能選擇用什麼態度面對,就像英國首相邱吉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抉擇:
別用「每況愈下」來形容現今的日子,讓我們用「越發嚴峻」來形容它吧!此時並非黑暗,而是「偉大」—— 是我們國家從未有過的偉大時刻。而我們都必須感謝上帝,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在自己的崗位上, 參與在人類歷史中這段值得紀念的日子。(註 2)
或許,我們更應當把此時的狀態看作一種試煉,能將信心之錨擲向何處?這幾天跟同工一起讀《屬靈的秘訣——戴德生信心之旅》,其中這段文字,好像娓娓道出了某種類似的心境:
「⋯⋯我知道只有祂能擔負 一切。若要滿足於神的旨意和 工作,唯一的途徑就是安息。 事情的發展可能非如我所願。 但假若神容許這些事情發生,又或者是祂訂定這些事該如此發生的話,我最好還是接受現實好了。我的責任是順服,祂的工作是指揮。」(註 3)
服事這一代的人
聽過某校園同工的分享,非常感動。他引用使徒行傳十三章 36 節:「大衛在世的時候遵行了上帝的旨意,就睡了,歸到他祖宗那裡,已見朽壞;⋯⋯」
他當時請大家注意和合本翻 譯,有一個「或作」— 「或作:大衛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就睡了」。這位同工接著勉勵我們要服事「這一代的人」,如同大衛一樣。
講到大衛王,就不免想起掃羅王。年少的大衛要去迎戰巨人歌利亞時,掃羅王好心想要「把自己的戰衣給大衛穿上,將銅盔給他戴上,又給他穿上鎧甲」(撒上十七 38),但大衛卻改用另一種方式,「他手中拿杖,又在溪中挑選了五塊光滑石子,放在袋裏,就是牧人帶的囊裏;手中拿甩石的機弦,就去迎那非利士人」(撒上十七  40)。
是掃羅王的軍服不好嗎?想必不是,但穿上了全備軍裝,並不必然得勝。校園團契累積了六十年的學生工作經驗,彷彿擁有許多戰衣、銅盔、鎧甲,但不代表打仗的人都能夠駕馭。這並非軍服的問題,而是我們還不夠壯碩;有時也跟壯碩無關,而是因為錯覺,以為穿上了軍裝,自然就能得勝,所以神讓我們幻滅。
然而在幻滅之時,或許也會想起,軍服之外,還有一些手杖、石子、機弦。
這樣看來,團契部的挑戰,一是如何鍛鍊同工對神的信心,將同工放對地方,發揮恩賜,又要避免太早定型,限制未來的可能發展;二是如何分辨哪些是應該留下的軍服,哪些是可以新增的手杖、石子、機弦。
但不可忘卻的是:我們必須服事這一代的人,因為上一代的人,大衛已經服事過了。
不知道的時候
「有好多團契的人數都在下滑……,你們要不要考慮縮編?少子化的影響真的很大……」有位年輕的校園之友憂心忡忡地說。
「我們必須思考要不要放棄團契仗,專心經營網路媒體,現在的學生都在網路上了!」一位校園同工如此表達。
「團契是基礎,絕不可棄。」這是另一位同工的堅持。
身為團契部主任的我,必須承認並不曉得怎樣做最好。但我反問自己:「我是誰?為什麼會以為自己應當知道怎樣是最好?我『總是』知道一切的答案嗎?」某天,突然想起傳道書第三章的「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頗有感觸地記錄了以下心情:
如同
曠野中的以色列人、
暴風夜裡在船上的門徒、
耶穌復活之前在等待的婦女,
我們總有些時候,
是迷茫徬徨的;
而那段時間,
好像火煉般的試煉臨到我們,
看看我們的反應是沮喪抱怨?
驚慌喊叫?還是哀傷不解?
(又或三者皆是)
但我發現自己只能在
塵土和爐灰中發出微聲禱祈:
願神顯出祂的信實和憐憫,
如同當年降瑪哪一般 ;
願神出聲斥責使風浪平靜,
顯出祂的威嚴與大能 ,
並以復活的盼望安慰眾人,
使我們可以忠心到底 。
「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裏去。」(來十一 8)
註 
1. 譯文出自網路資料,筆者略為更動數個字。
2. 這段話出自 “20 Key Quotes by Winston Churchill in World War Two”,刊於 HistoryHit 網站 ,筆者引用時自行譯成中文。
3. 戴存義醫生夫婦著、盧逸斯改寫 (Dr. & Mrs. Howard Taylor, Gregg Lewis),《屬靈的秘訣——戴德生信心之旅》,海外基督使團出版,頁 153。
分享:

消息與代禱、財務報告

2024/2月
總收入:4,179,471
總支出:4,730,187
2月結欠:-550,726
累積結欠:-709,945
 
  • 各級學校團契或社團的服務隊緊鑼密鼓開始籌備和推動代禱。
     
  • 請為內部各類系統程式的修改代禱,求神賜智慧給負責的資訊同工,能按進度如期完成。
Read More

訂閱校園簡訊

歡迎訂閱校園福音團契電子報,將獲得最新文章推薦!

十月消息與代禱、財務報告
秋意漸濃的季節,卻也是學生們的運動魂燃燒的季節,校園也與學生們一同燃燒!邀您一起為即將到來的大學團契運動會、及校園下半年度策畫會代禱!
決志信主就是「得救」?
救恩的保證是什麼?「救恩」又是什麼?生命、信仰只在於一個由某次決定而成的身分?還是這個身分不僅有決定開始的一刻,更要在漸次成長的過程中才得見成熟?只講此岸決志、只看彼岸天堂的信仰的話,要怎樣面對此岸、彼岸之間的旅程?
【十月新建大樓消息】新大樓智慧化?
感謝主,大樓工程已進入 2-10F 鋼構吊裝工程階段!而這棟大樓也許會比我們想像的更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