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新鮮人:
是的,你以為只有大四要畢業時,才需要開始思考未來嗎?才要開始盤算該從學校打包帶走什麼嗎?別傻了!從你拿到學生證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經開始打包了。「 蛤~這麼快?」對啦,就是這麼快!
還記得開學第一週的社團博覽會嗎?就像誤闖進 Costco 的阿姨一樣,看到什麼都想拿:系學會/班聯會好像不錯欸、那個熱音社聽起來也很酷、咦~竟然還有天文社!課表也被你排得滿滿的:「 這堂通識課很熱門欸!」、「 這門課的老師超營養!」,你的行事曆像便利商店的架子一樣塞得滿滿的。有人像大胃王一樣,想要把所有活動都塞進肚子裡,結果期中考才發現自己爆了;有些人則像精打細算的小資族,懂得在選擇前先靜下來想想:這些活動,真的都是我要的嗎?
我認識一個學姊,大一時加入了熱音社。一開始她只是想找個地方,讓自己有個厲害的吉他技巧。但在練團和表演的過程中,她開始糾結了:該跟風唱大家都會的流行樂?還是堅持自己喜歡的獨立樂團?在某個練到半夜的時候,她滑著 IG,突然看到一段經文:大衛在詩篇中彈琴歌唱的片段。那一刻,她領悟到音樂不是用來取悅他人,而是生命的流露。從那時起,她開始用不同的心態面對每一次練習,讓上帝透過音樂塑造她,用歌聲分享生命故事。在這段瘋狂的求學旅程中,你一定會遇到情緒勒不住的時候。可能是因為報告被老師當眾電到體無完膚,可能是看到前任在 IG 放閃的那一刻,也可能只是對未來感到「 好迷惘喔 」。這時候,與其滑一整晚 IG 耍廢放空,不如記得上帝給了我們一顆會思考的心。當我們願意把手機關靜音,就像大衛在詩篇中對上帝吐露心事一樣,這些低潮都會變成人生重要的養分。至於跟同學相處,就像在學習耶穌待人的方式。可能會遇到意見南轅北轍的組員,也可能遇到說好一起當麻吉卻先脫單的室友。但正是這些時候,我們更能體會為什麼要學習寬恕,為什麼要在鬧翻後尋求和好。
也許現在的你還在思考要打包什麼,但記住,值得帶走的不是那些能在 IG 上炫耀的成就,或是漂亮的成績單。而是在這過程中,你如何在上帝的帶領下找到最真實的自己,建立真摯的友誼,發現祂給你的特別使命。這些,才是最值得打包的寶藏。
因為這不只是求學的旅程,更是讓上帝帶你尋找人生方向的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