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分類
X
校園簡訊(68)
【校園 60 系列報導之二】學生與我們走過六十
2017.12.11

編按:上一篇校園六十周年台北場報導〈上帝與我們走過六十〉,停在四個不同世代的同工,彷彿接力般陳述上帝「跨越時空」的作為。第二個階段的節目主軸,則是校園福音事工不變的主題——每個世代不一樣的「學生」。

文/影音文宣組
校園學生工作在台灣
回顧大環境的歷史,60、70年代的台灣,資源缺乏、環境單純,學生工作多以大學福音營、查經班來搭配;80、9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學生除了讀書,有更多閒暇娛樂,此時期的福音工作,則配合更多活動、營會來進行;兩千年以後,學生的特質是「忙碌」,他們多半集補習、才藝、社團於一身,輔導需要花更多心思安排聚會,並加深了個人工作的重要。
而現在呢?目前台灣有超過百分之十的十八歲以下青少年,成長於單親家庭,其中八成因素為父母離婚。網路、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使他們長時間浸泡在這樣的「環境」——儘管資訊快速、爆炸,卻很可能對他人的感受一無所知;交通工具的便利,則產生大量的移動,求學、打工換宿、出國交換,藉此累積生命經驗,並追尋自我價值。另外,據天下雜誌描述,由於對現實環境的不滿,對政府的不信任,近年來公民運動的比例明顯增加,亦成為牧養學生群體的一大挑戰。
 
三個挑戰
一上台,現任總幹事莊逸宏牧師便代表校園,歡迎許多與會嘉賓:「容我先改變一下稱呼,各位叔叔、伯伯、阿姨,各位哥哥姊姊、弟弟妹妹,歡迎你們回到校園這個愛的家庭。」包括特別從海外回來的校園之友、過去在校園服事的前輩、同工,及現在的學生等等。
莊牧師的講題是「耕耘青春六十年的省思:廣傳、深耕、走得遠」,不僅是對過去的梳理,亦是對未來的展望,更是校園學生工作所面臨的挑戰!
首先是「廣傳」。校園的角色,就是要與基督徒學生一起,把福音帶到各個學校;與眾教會、機構同工一起,透過訓練、營會等方式配搭,共同面對龐大的需要。「現在的學生不是在學校,就是網路!」如何用新的方法,進到他們中間,用愛來連接他們,刻不容緩!
其二是「深耕」。學生工作不僅要有廣度,更要有深度。校園學生事工的特色之一,就是有計畫培育學生研讀聖經,帶動屬靈書籍閱讀的風氣,「因為有一天學生終究會畢業,他們怎麼成為神手中合用的器皿,端看有否讓至聖的真道塑造生命,以及主動閱讀,建立思辨的能力。」為此,校園有一群出版社的同仁,始終在文字工作上默默耕耘。
另外,秉持「生命影響生命」的理念,除了言教,還有身教。莊牧師提到「許多畢業生們,至今難忘團契輔導美好的身影與家庭見證,堅定他們效法基督的心志!」盼望透過分享生命空間,來耕耘學生的心田。莊牧師分享,某次團契聚會後,接連輔導四位學生的經驗。雖然回到家已經半夜,但心裡好滿足,「因為是帶領一個一個學生的心靈,來到上帝的面前!」
第三個挑戰是「走得遠」。校園期待帶給學生深遠的視野,使他們不管到哪裡,都成為當地的祝福。「無論在跨文化宣教、全職專職的傳道或各行各業,都能參與上帝國的使命。」莊牧師引用斯托得牧師的話說,「我們的上帝是全世界的神,我們理當成為有宣教使命的人!」盼望學生走出校門,胸懷整個世界。「他們需要看到地理上、族群中,或思想界、基層的百姓,仍有許多未得之民!」
兩個邀請
回顧過往六十年學生福音工作,看見上帝榮耀的工作,以及許多校園之友一起努力的結果。莊牧師懇切地說:「面對二十一世紀的挑戰,校園不敢妄自菲薄,亦不敢獨挑大樑,因為青春禾場廣大,福音契機稍縱即逝。」邀請與會眾人一同參與,使福音能進到學校!
另一個邀請是「與眾教會機構互為夥伴」。莊牧師強調:「校園是教會界伸入學校的一隻手,要帶領學生進到教會之中,參與教會的建造。」他引用非洲古老的諺語:「走得快,一個人,走得遠,一起走。」盼望未來能與教會同心合一,成為學生工作的祝福!
 
延伸閱讀:
 
 
分享:

消息與代禱、財務報告

2025 整體財務報告
2025/8月
總收入:5,357,818
總支出:4,867,637
8月結餘:490,181

累積結-8,639,565 
 
  • 第五十六屆大專靈修班現已開放報名,請為報名推動代禱。本次將查考《以弗所書》,期待大學生透過保羅的教導更認識基督真理,並實踐在生活之中。
     
  • 本團契總幹事左心泰牧師將於十月 6-11 日參加 IFES 東亞區總幹事會議,求主保守出入平安,帶領與會者彼此間有美好交通。
     
  • 請為十月 16-21 日在信基大樓舉辦的台北基督徒聯合書展「 閱讀百匯 」禱告,願主保守校園書房出版社有合適的攤位規畫和人力安排、各種備貨和預備都順利。期待可以與眾教會一起推廣屬靈書籍的閱讀風氣。
Read More

訂閱校園簡訊

歡迎訂閱校園福音團契電子報,將獲得最新文章推薦!

First Year 聯合迎新綜合報導
每學年開始,校園都會在各地區舉辦跨校的聯合迎新活動,幫助新生與團契相連結,更早適應新的環境。透過精心設計的活動,新生不僅可以針對性地思考在新環境中即將要面對的重大問題,更能從學長姊和輔導的言傳身教中學到寶貴的經驗。
【校園事工現場一月號】
當往日的營會畫面,在螢幕上播映;當難忘的團契剪影,在笑語中重現......校園之友會與飛颺三十感恩禮拜,紀念你我一同走過的足跡;新世代學生工作的故事,也將由此傳承,繼續開展新扉頁。
十四青宣相關報導【校園工作館】
在學生眼裡,校園同工是怎樣的一群人呢?學生對校園又有什麼有趣的提問?在充滿火熱與知性的青宣中,來點輕鬆詼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