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校園福音團契在台北、台中、嘉義、台南、高雄與屏東舉辦「 校園之友會 」,一同接待來自各屆的校園之友,共有271位弟兄姊妹參與。我們一同回顧過往一年的服事歷程,也分享即將展開的事工異象。各場聚會各具特色、形式不一,惟一相同的是——那份熟悉又溫暖的「 用餐時光 」,彷彿讓人回到學生時代的團契聚會,在飯桌間的對話裡,共享主裡的恩典與喜樂。
台中場巧妙分設「 老畢契、中畢契、小畢契 」用餐區,讓不同世代校友自在重聚,無論是小畢契的熱鬧、中畢契的深談,還是老畢契的暢聊,氣氛皆溫馨融洽,甚至現場便敲定下次聚會。北區場則以「 同工輪桌分享 」促進交流,減少單向報告,讓參與者能近距離互動、彼此認識,獲得一致好評,與會者也留下這樣的心得:「 即使現實有諸多困頓,但以基督為使命的人仍繼續行在主的道上。 」
嘉義場的用餐安排以小組圍桌進行,每桌五至六人,背景相近、彼此很快就熟絡起來。嘉南地區同工還貼心設立每桌「 組長 」,引導分享深入,使交流更為豐富。台南場則洋溢青春氣息,一開始由成大敬拜團領唱,用活潑創新的方式詮釋熟悉的聖詩,展現學生事工「 以新語述說恆久真理 」的精神。許多成大在校生也參與其中,為整場聚會注入充沛活力。
高雄場的畫面豐盛澎湃,彼此的招呼問候絡繹不絕,片刻之間便圍坐成群,分享近況、敘舊情深。聚會尾聲亦延續「 作見證 」的傳統,彼此述說信仰的恩典與更新的故事。屏東場延續多年的「 一家一菜 」傳統,弟兄姊妹帶著自家準備的菜餚而來,在共享的精神中,共饗耶穌基督的愛與豐盛。
有位大學生悄悄問到:「 這些人怎麼會來這裡? 」他們來,是因為「 情 」—— 他們的年輕歲月,曾在團契裡被愛澆灌;他們的信仰旅程,曾因輔導的陪伴而被翻轉;他們的年輕生命,在營會裡經歷更新,並回應主的呼召。這份「 情 」,深植人心,成為連結歲月與信仰的線索,也見證了學生工作的價值與影響。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校園之友會,出現許多年輕畢業生的新面孔,讓我們看見薪火相傳的盼望正在發生。這份跨越世代的「 情 」,將會延續 —— 在餐桌上的對話中、在為校園的代禱裡、在彼此關心的問候中—— 直到我們與主相見的那一日。
台北場
台北場
台中場
台中場
嘉義場
嘉義場
台南場
台南場
高雄場
高雄場
屏東場
屏東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