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分類
X
校園簡訊(63)
無能為力的價值
2024.08.30
文/左心泰(總幹事)

上個月經過書房,我注意到《親子天下》雜誌六月號的封面主題——「過曝世代的心理軔性」。封面左下角寫著:

在分分秒秒被評價的虛擬世界,在多變又複雜時代,心理軔性不只是軟實力,更是過曝世代面對未來的必要內功。

 

然後,旁邊又列了三個重點必看:
• 全台近萬名10-15歲學生心理軔性獨家調查
• XXX、XXX、XXX等12位心理工作者給解方
• XXXXXX、XX、XXX等6個軔性實戰故事
 
身為學生工作者,同時也作為一位父親(女兒明年即將10歲),我不得不稱讚這期雜誌的企劃極佳,光是封面就激起了我極大的好奇心:什麼是過曝世代?這可以幫助校園同工去服事學生嗎?或是幫助我陪伴女兒長大?⋯⋯於是我忍不住購入了那期的《親子天下》雜誌。
 
思維、情緒、關係——該期雜誌透過這三種角度來解析如何培育青少年的心理軔性,並且透過12位情緒教練的故事,讓這看似抽象的主題變得清晰具體。我一邊閱讀,一邊想著校園同工要如何服事「這一代」的學生。為何強調「這一代」?因為產生世代差異的年齡差越來越小,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這現象提高服事青少年的難度,因為服事者和服事對象的距離越來越遠。比方說,在我所帶領的高中團契裡有畢業學長回來服事,這些大學生有時會表達,他們好像無法理解小他們三歲的學弟們,包括高中生正在流行的事情,以及他們所慣用的語言。倘若大他們三歲的學長都感到困難,更何況是大他們十歲以上的校園同工?
 
服事青少年的挑戰,在於服事者能否跨越自己的適應不良,克服自己的消化不良,以致能夠繼續效法基督以「道成肉身」的方式,活在學生中間?帶著這些問題,我期待能夠從閱讀那本雜誌得到一些啟發。但在我翻閱那12位情緒教練的故事時,不知為何產生某種煩燥感,直到後來跟一位父親談話,才突然意識到自己的心情從何而來。
 
***
 
每兩個月,我都會和一位父親線上分享和禱告,我們同年,過去的經歷相仿,最小的孩子剛好都是六歲。不過,我們有一個地方非常不同,他有五個孩子,最大的已經在讀高中了,但我只有兩個孩子,最大的才小學四年級。我視他為育兒的前輩,而他也不吝與我分享他的經驗和體會。
 
在閱讀雜誌後不久,我與他線上禱告,談到孩子的信仰教育時,他有感而發地說:
 
「就算我帶我的孩子去教會,陪伴他們一起禱告,但他們最後會不會跟隨耶穌?這個我並不知道,也無法確定做這些就可以保證他們不會離開信仰。有敬虔信仰的父母,並不保證他們的孩子也會是敬虔的。」
 
「這感覺好無助啊。」我回他說。
 
然後,兩位父親陷入一陣沉默。
 
我後來在想,作父母的尚且如此,那作輔導的,難道就可以例外?校園同工陪伴學生,為他們解惑,帶他們禱告,教他們讀經,同時透過營會帶動學生,透過個人約談關心他們,透過服事訓練同工⋯⋯會不會就算我們做了這些,也無法保證所謂的「成功」?
 
同樣的,校園福音團契六十多年來的事奉年日,確實累積了許多寶貴的經驗,研發出不同的策略及方法。但到頭來,我們恐怕仍須承認——我們所做的一切,都無法保證所期待的必然實現,因為這一切無法取代上帝的主權。想到這裡,我不自主地想要跪下,懇求上帝憐憫施恩,因為祂若不動工,我們所做的都是枉然勞力,不過是在虛空裡捕風。
 
或許,我在閱讀這些「情緒教練」的經驗談時所產生的煩燥感來自上面的這種認知,只是當時的我理不出頭緒。我們的確有很多地方仍需學習和進深,但如果只埋首於這些經驗和見解,卻少了舉目仰望上帝,​​豈不與一般人無異?
 
***
 
那天,這位父親說,他的父母時常為他禱告,而他也在學習不只「與」孩子禱告,更要「為」孩子禱告。那天的這段對話,讓我想到校園同工的禱告,但我在這裡說的,不是與學生一起禱告(pray with them),而是花時間為學生禱告(pray for them)。
 
多年前在籌備營會時,我曾經記錄過這樣的心路歷程:「一開始知道應該禱告,後來明白需要禱告,最後不得不禱告。」即便如此,多年後的我似乎沒有太多長進,因為我個人的禱告生活,仍舊瘦弱蒼白。為何如此?有可能是因為我還覺得自己可以憑著經驗、才幹、方法等等去完成上帝的工作。我口中當然不會說「自己可以」,我會述說自己的「無能為力」和上帝的「滿有能力」,但所行的卻明明地宣告「我還可以」。只要我還可以,就不會奮力禱告,惟有體認到自己的無能為力,才會緊緊抓住上帝。
 
「無能為力」——讓我想到加爾文主義救贖論的第二要點「全然敗壞」(Total depravity),也可稱作「完全無能力」(Total inability)。​​唯獨承認自己的無能為力,我們才會更多仰望上帝,離開自以為的掌控欲。同樣的,當我們在思考並尋求如何服事這一代的學生時,也必須立足於這樣的認知上。我們希望讓關心我們的讀者,能夠更多認識校園同工在學生事工上的反思和學習。不過,這並非代表校園同工已經得著,已經完全;我們乃是努力追求,希望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要我們得著的。
 
願主教導我們,以及每一個在祂面前立志的人能夠認知到:倘若離了祂,我們就不能做什麼;求主幫助我們更常屈膝祈盼,更多禱告仰望,因為我深信那在我們心裡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
分享:

消息與代禱、財務報告

2025 整體財務報告
2025/2月
總收入:5,003,572
總支出:4,948,098
2月結餘:55,474
累積結欠:-943,198
  • 這段時間是各校團契遴選核心同工的重要時刻,求主預備合適的人選承接同工,帶領團契在學校之中繼續為上帝作美好的見證。

     
Read More

訂閱校園簡訊

歡迎訂閱校園福音團契電子報,將獲得最新文章推薦!

基本的,總是最重要的
機構歷史,好比大樹上纏繞的枝幹。藉著訪談,我們再次凝視,看它如何生長,認識它的糾結與轉變,記取每一吋修剪的陣痛。從中看見上帝的管教與恩典、看見什麼是那最重要的。
傳甚麼福音?
「你是罪人,耶穌愛你為你死在十架上,從死裡復活……」你所熟知的「福音」是什麼?當我們傳福音時,人們又從「福音」中看見什麼?一起來思考福音的意義。
青宣筵席,請進──青宣十五之節目與思路介紹
青宣十五,嘗試使用年輕世代所熟悉的媒介、貼近生活的營會設計,傳遞「接待」的核心主題。五天的節目將如何進行?多元課程包含哪些選擇?線上、實體整合的營會,包括哪些有別於全實體營會的設計?快點入查看精彩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