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26 | 聖方濟大溪生活園區 | 36人
每逢大學生期中考週,就是校園福音團契的團契部傳道同工聚集開會的時刻,簡稱「 團同會 」。青宣十六節目部在本次團同會中,讓同工們先學生一步浸泡在《 以賽亞書 》中,思索宣道的上帝要如何在這個時刻向我們說話。在今年七月舉辦的青宣十六也將透過先知以賽亞的經歷,引導與會者思考如何在社會中找到屬於基督徒的定位。
青宣十六的主題是「 W#迷失 #落地 #冒險 」,在為期三天的團同會中,同工們一起回顧了以賽亞的蒙召故事:從迷失,到看見上帝的榮耀而願意落地,並與上主展開冒險的旅程。先知以賽亞蒙召時被火炭沾唇的「 受苦 」,不僅是痛苦,更是被上帝積極轉化的契機;同樣,我們的服事也必要先經歷破碎、煉淨、甚至「 完全荒蕪 」,才有新生的可能。
「 受苦的僕人 」這個主題進一步引導我們思考:如果我們是「 受苦的僕人 」,那我們受了什麼苦?又有哪些罪惡,使基督需要為「 校園福音團契 」受苦呢?在致力於貼近學生的同時,我們是否失去了先知之聲?這些問題引領同工們重新審視自己的事工定位,也許我們需要先放下「校園能被高舉」的想法,專心高舉基督,才能在各個方面真正經歷上主同在的更新。
「 我按著你的名召了你 」( 賽43:1 ),這段經文則讓我們看見上帝與先知之間深刻的關係。當屬上帝的群體主動「 記得 」祂的工作,「記憶」才能成為行動的催化劑,使我們重新倚靠祂的恩典站立。以賽亞時代的先知群體未能活出屬上帝的生命,因此上帝親自臨到、以祂的榮光照耀他們;而在此之前,身處破曉前最黑暗時刻的我們,是否預備好迎接上主的「 興起 」與「 發光 」?
最後,來自日本大學門徒營的見證也提醒我們,上帝的工作總在意想不到的時刻來臨,唯有在不確定中以信心回應,方能經歷上主同在的生命與穩妥。基督徒對上帝榮耀的渴望正是宣教的基礎,而宣教的上帝今日正呼召我們起身愛慕、跟隨祂。作為校園同工,我們是否也願意帶領學生一同起身跟隨呢?
六篇信息引領同工們更深的思考,也面對那些我們心中共有的疑問:面對這個世代,上帝會如何更新校園福音團契,使我們仍能按著祂呼召的使命,投入於學生福音工作?甚願上主在這個世代興起祂自己的工作,使校園同工今日的事奉如以賽亞一般,在迷失中勇於落地,與祂一同踏向未知的冒險之旅。
同工們大合照
分享對進修年的展望與代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