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分類
X
校園簡訊(69)
為所有人預備更美的筵席 —— 學生事工與身心障礙人士的觀點
2025.11.05
原文/ IFES
回應/劉涓涓 ( 飛颺國中事工組主任 )
 
 
四季流轉
 
從麻薩諸塞州搬到北卡羅來納州,卡拉( Kala )告別了乾冷雪白的氛圍,迎來了濕熱的夏日。面對眾多轉變,她首先加入一個基督徒團體使自己安定下來。得知美國的校園團契「 大學生福音團契 」( InterVarsity )在哈佛有為研究生設立的基督徒團契,卡拉開始在杜克大學尋找類似的組織。她驚喜發現「 杜克基督徒研究生團契 」每週五晚上都會舉辦晚餐和討論活動。
 

團契主責的史蒂芬妮·霍爾默博士( Dr. Stephanie Holmer )和其他同工熱情地歡迎她。嚴格來說,卡拉當時還不是研究生,也不是團契中最活躍的人,但她帶來不同的觀點,即使只是討論麻薩諸塞州與北卡羅來納州之間的濕度差異。
 
 
在 5,000 多英里之外,格雷絲(Grace)跨越國界,前往奈及利亞北部的阿布巴卡爾·塔法瓦·巴萊瓦大學就讀,離開她人生所熟悉的潮濕、以基督教為主的地區,來到一個乾燥、以穆斯林為主的國家。抵達大學校園時,她滿懷恐懼地緊握著助行器,但仍然決心追尋夢想。她不知道該如何融入這個新社會,她想像著同學會如何盯著一個拄拐杖的女孩看。在幼兒時期,格雷絲患了小兒麻痺症,現在只能借助輔助工具行走。
 
 
「 抵達校園後,我迷路了 」,格雷絲解釋道,「 我找不到那位原本要幫我辦理註冊的人。我和父親坐下來,我做了個簡短的禱告。幾乎立刻,一位年輕人帶著燦爛的笑容向我們走來,問是否需要幫助。他恰好是我當地教會校園事工的學生主席,他把我介紹給女生宿舍同團契的學生。隨著時間過去,這個團契成為了我在異鄉的家。令我驚訝的是,融入大家並不困難。我能夠加入團契詩班,後來我成為校園團契的福利委員。我初到此學校時所收到的愛,使我能夠將它傳遞給他人。 」
 
❙ 台灣視角回應 < 積極地接待 >
 
我帶領的輔大信望愛團契,在 2020-2025 年間陸續有幾位全盲視障生加入,那幾年的團契核心同工會議,經常會有專門討論如何接待視障生的議題;我們的破冰活動會盡量避免純視覺的活動( 例如:選一張風景卡代表你現在的心情 ),並盡量設計視障生也可以自在參與的環節;團契查經班也因此全面使用線上文件共同編輯,讓視障生透過電腦輸入與點字輔具能與我們一起查經,一起「 看到 」大家所討論與書寫的內容。有一次查到瞎子巴底買的經文,大家輪流讀經文時,一位視障生正好輪到要讀「 主啊,我要能看見!」聽他讀這節經文的那一刻,我真的熱淚盈眶。
 
 
 
更美的筵席
 
在路加福音十四章中,耶穌與一位身有殘疾的人士一同被邀請參加法利賽人的安息日晚餐。那位殘疾人士之所以在場,是因為法利賽人想要誘使耶穌做出違反教義的事;這個邀請並非出於真誠:那位患有異常水腫的男子既沒有真正被邀請,也沒有受到尊重。回到北卡羅來納州,卡拉試圖加入另一個基督徒團體,但她後來發現有人在背後批判和議論她,而她之所以沒有被這個團體排擠出去,是為了娛樂那些議論她舉止和「 社交困難 」的人。卡拉後來被診斷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 ASD )。
 

卡拉曾加入的兩個基督徒學生團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後來,當她的自閉症症狀意外成為難題時,杜克基督徒研究生團契緊緊擁抱她,而另一個團體則在她跌倒後選擇斷絕了所有聯繫。
 

格雷絲和卡拉在不同基督徒學生團契( 包括隸屬 IFES 和非隸屬 )的經歷,突顯了我們對待身心障礙者方式的重要性。因為筵席主人帶著充滿惡意的動機邀請了特定人士,耶穌在筵席上刻意針對主人說到:「 你擺設午飯或晚飯,不要請你的朋友、弟兄、親屬和富足的鄰舍,恐怕他們也回請你,你就得了報答。你擺設筵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為他們沒有什麼可報答你。到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著報答。」( 路 14:12-14 )。耶穌提出一個奇妙又與眾不同的社交方式:不要只與那些能給你好處的人來往,而是接納、尊重、邀請並且歡迎他人;不是因為你能從他們那裡得到什麼,而單純因為他們是應受尊重的人,且你也有東西可以與人分享。
 
❙ 台灣視角回應 < 更美的旅程 >
 
這位視障生,大二時在團契擔任小家長,大三時則接任小家總負責,他的熱情經常使我們忽略他其實看不見的事實。他曾經跟我分享,其實在開會或與人對話時,他會很害怕安靜,因為他看不到,他不知道現場到底大家是什麼反應,因此他會更努力想要詢問大家的想法,也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參與每一個同工會,也參與多次出遊,甚至有一次他還負責排團契出遊的行程!還有一次我們要去逛台南市美術館二館,我原本很擔心這對他很沒意思,但他仍然跟著我們一起參觀,聽著我們的解說,他也很開心地享受與大家在一起的時光。
 
 
 
接納每一個人:身心障礙人士與基督徒團契
 
基督徒團契應該重視的是關心並尊重每一個人,並為邊緣群體帶來友善且無障礙的體驗。實際思考落實無障礙環境很重要;同樣重要的是對人的態度。我們是否用正面和友好的態度來接納新朋友,即使因為障礙而讓他們的加入帶來新的挑戰?如果我們邀請每一個人來「 嚐嚐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 」( 詩 34:8 ),並相信「 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 羅10:13 ),我們就應該以所有的言行舉止來實踐這些信念。我們可能需要調整事工方式,讓身心障礙的學生清楚知道,耶穌一樣歡迎他們。
 

無論乾燥還是多雨,潮濕還是雪白,我們都有能力在自己的環境中為所有人設立一個更美的筵席。
 
❙ 台灣視角回應 < 共同得益處 >
 
博恩壘( Brian Brock )在《 坐輪椅的上帝 》中提到,有些牧者提到失能者( 有特殊需求者 )時,幾乎總是以「 這些人正等待教會提供其所需的協助或棲身之處 」為框架,大多數牧者認為,教會中出現失能者是一項挑戰,為領導者帶來了負擔和實際的任務,而這些負擔和任務只對失能者本身有益;然而我從輔大團契的視障生身上發現,陪伴他、與他同行的這五年,得益處的是我們雙方。與其說是我們接待他,不如說是我們彼此接待。我們協助他一些事,例如每次聚會後去吃宵夜的路上引導他同行;但他可能協助我們更多,使我們的行動更有創意,使我們的心更寬廣,更看見上帝的不被限制與無限可能。
 
 
 
本文翻譯自國際學生福音團契 ( IFES ) 刊登於網站上的文章《 A BETTER BANQUET FOR ALL
Perspectives on student ministry and disabilities 
》。(👉按此連結閱讀原文)經 IFES 授權,我們獲得了翻譯、編輯及刊登的許可。
 
 
分享:

消息與代禱、財務報告

2025 整體財務報告
2025/9月
總收入:8,777,084
總支出:6,625,044
9月結餘:2,152,040

累積結-6,487,525 
 
  • 請為中、大學團契的福音工作禱告:期望在學期間繼續有新朋友的加入,求主保守使團契聚會與福音工作能大有果效。
     
  • 請為各地區 2026 年寒假營隊代禱:大專靈修班、北區高中職門徒營、北區國中門徒營、竹苗中區高中職門徒營、嘉南高屏中學冬令營等。求主引導籌備的過程,盼望各教會及學校團契持續推動報名,期待學生在營會中經歷上帝,生命被更新翻轉。
     
  • 2025 馬來西亞基督教書展( 西馬 )將於十一月 7 至 10 日在吉隆坡衛理公會舉辦,線上書展則同步至 30 日於文橋書房官網進行,校園書房出版社將參展。求主帶領參展準備及過程順利。社長莊逸宏牧師十一月 5 至 11 日於吉隆坡各教會及書展巡迴講座,求主保守服事平安。
 
Read More

訂閱校園簡訊

歡迎訂閱校園福音團契電子報,將獲得最新文章推薦!

事工組近五年回顧訪談
無數寒暑,事工組不止息地耕耘青春禾場;五年來外界的改變,卻打斷了同工們日復一日向前滾動的慣性。這些刺激除了帶來不適,還讓團隊有哪些發現?看似被迫的暫停,如何推動我們繼續思考和聆聽?
基本的,總是最重要的
機構歷史,好比大樹上纏繞的枝幹。藉著訪談,我們再次凝視,看它如何生長,認識它的糾結與轉變,記取每一吋修剪的陣痛。從中看見上帝的管教與恩典、看見什麼是那最重要的。
同心尋求天國呼召,立志不再已讀不回
第十四屆青宣順利落幕,看上帝如何動工在這世代的年輕學子、社會青年身上,鼓舞他們回應祂的恩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