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分類
X
部落格首頁
校園簡訊
(63)
2025
四月號 / 2025
(8)
三月號 / 2025
(7)
一月號 / 2025
(8)
2024
十二月號/2024
(7)
十一月號/2024
(7)
十月號 / 2024
(7)
九月號/2024
(6)
八月號/2024
(6)
六月號/2024
(6)
五月號/2024
(5)
四月號 / 2024
(7)
三月號 / 2024
(7)
一月號 / 2024
(7)
2023
十二月號 / 2023
(7)
十一月號 / 2023
(7)
十月號 / 2023
(7)
九月號 / 2023
(6)
八月號 / 2023
(6)
六月號 / 2023
(6)
五月號 / 2023
(4)
四月號 / 2023
(6)
三月號 / 2023
(5)
一月號 / 2023
(6)
2022
十二月號 / 2022
(7)
十一月號 / 2022
(6)
十月號 / 2022
(6)
九月號 / 2022
(7)
八月號 / 2022
(5)
六月號 / 2022
(7)
五月號 / 2022
(7)
四月號 / 2022
(8)
三月號 / 2022
(10)
一月號 / 2022
(9)
2021
十二月號 / 2021
(8)
十一月號 / 2021
(7)
十月號 / 2021
(7)
九月號 / 2021
(8)
八月號 / 2021
(9)
六月號 / 2021
(8)
五月號 / 2021
(7)
四月號 / 2021
(8)
三月號 / 2021
(7)
一月號 / 2021
(9)
2020
十二月號 / 2020
(8)
十一月號 / 2020
(6)
十月號 / 2020
(9)
九月號 / 2020
(6)
八月號 / 2020
(6)
七月號 / 2020
(4)
六月號 / 2020
(7)
五月號 / 2020
(7)
四月號 / 2020
(6)
三月號 / 2020
(5)
一月號 / 2020
(7)
2019
十二月號 / 2019
(5)
十一月號 / 2019
(6)
十月號 / 2019
(6)
九月號 / 2019
(9)
八月號 / 2019
(4)
七月號 / 2019
(3)
五月號 / 2019
(6)
四月號 / 2019
(6)
三月號 / 2019
(5)
一月號 / 2019
(6)
2018
十二月號 / 2018
(5)
十一月號 / 2018
(6)
十月號 / 2018
(5)
九月號 / 2018
(6)
八月號 / 2018
(7)
六月號 / 2018
(6)
五月號 / 2018
(7)
四月號 / 2018
(7)
三月號 / 2018
(7)
一月號 / 2018
(8)
2017
十二月號 / 2017
(6)
十一月號 / 2017
(6)
十月號 / 2017
(6)
青宣專欄
(27)
活動報導
(125)
服務隊專區
(7)
大學新鮮人
(7)
全中門專區
(19)
組織改造
(22)
台北新建大樓
(4)
代禱奉獻
(2)
大樓故事
(7)
大樓動態
(46)
在上帝的群體中學習情感
2024.12.02
2024
十二月號/2024
分享
文/
校園書房出版社編輯部
在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的人都追求力量與強壯,渴望自我滿足與成就,希望自己可以不需依靠他人;因此,我們恐懼失敗,害怕失去一切能夠肯定我們價值的事物,害怕在他人面前抬不起頭來,害怕自己需要依靠他人的扶持與善意才能生活。當能力(ability)與自給自足在不知不覺間成為我們追求的目標時,失敗與失能(disablity,不論是暫時性的身體失能,或是如特殊兒、失智症、中風或癱瘓的狀態),自然是令人恐懼的,一當想像自己或親近之人的身體未必能己意行動,那大概是極大的恐懼與不安。
然而,當這樣的恐懼抓住我們,「 成為上帝的愛子 」正是上帝給我們的答覆。這意味著我們學習承認自己單單因著蒙神接納而活,不是因著我們的所有(having)而是因著我們的所是(being)而活。要明白當我們成為上帝的愛子,擁有這份新的生命時,可以如何用不一樣的眼光與生命來面對恐懼,我們需要群體一起來操練,那就是教會;這個群體,能夠意識到我們都是失能的人,都是在上帝的恩典中才得以存活的人。同時也真正看見每個人身上的多元失能狀態,讓教會成為一個接納多樣性的群體。這個群體,追求的是上帝眼中的成功,是在上帝面前的富足,並且朝著明確的中心與目標前進,那就是學像基督,學習以上帝愛子的身分而活。
在教會中,我們會發現許許多多的夥伴,正一同操練去接受恩典、讓恩典形塑我們。無論是活出滿經風霜聖潔的牧者畢德生,或是從醫生再到宣教士的鄭奧馬,抑或是在方舟群體服事重度弱智者的盧雲,以及因著唐氏症與自閉症的兒子亞當而書寫失能神學的博恩壘(Brian Brock),都像雲彩一般的見證人圍繞著我們。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加入這個上帝的群體,成為這位溫柔與流淚的上帝(「 耶穌哭了 」)之愛子,學習祂所要教給我們的情感學。
更多陪伴你學習上帝群體情感學的好書
《浪子回頭 -- 一個歸家的故事》,盧雲著
《靈性健康的教會:打造快樂成長的基督群體》, 詹姆斯.威霍特著
《他是畢德生:牧者、譯者、神學家》,溫恩・柯利爾著
《耶穌的成功學:擺脫有害的成功思維,贏回神國度的富足人生》,鄭奧馬著
《找恩典的人:楊腓力回憶錄》, 楊腓力著
《認識主禱文的 7 堂課:與賴特一起學禱告》, 賴特著
《在寶貝班的日子:汪媽媽與特殊兒的故事》,鍾素明著
《坐輪椅的上帝:從失能神學擁抱基督身體的多樣性》,博恩壘著
新書資訊
《耶穌的成功學:擺脫有害的成功思維,贏回神國度的富足人生》,鄭奧馬著
《他是畢德生:牧者、譯者、神學家》,溫恩・柯利爾著
《靈性健康的教會:打造快樂成長的基督群體》, 詹姆斯.威霍特著
( 12 月出版)
《坐輪椅的上帝:從失能神學擁抱基督身體的多樣性》,博恩壘著
( 12 月出版)
分享:
消息與代禱、財務報告
2025 整體財務報告
2025/2月
總收入:
5,003,572
總支出:
4,948,098
2月結餘:
55,474
累積結欠:
-943,198
這段時間是各校團契遴選核心同工的重要時刻,求主預備合適的人選承接同工,帶領團契在學校之中繼續為上帝作美好的見證。
Read More
訂閱校園簡訊
歡迎訂閱校園福音團契電子報,將獲得最新文章推薦!
訂閱
校園福音團契
行出聖經真道、傳揚基督福音
2024.12.02
第 55 屆大靈班將透過查考《使徒行傳》,幫助學員在生活中「 行出聖經真道、傳揚基督福音 」,也期盼學員能在經文中看見上帝的心意,願意參與在這宏大的敘事中,為福音廣傳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聖經是否跟當今世界脫節? —— 辨明聖經處理當代議題的六個步驟
2024.12.02
「 聖經對 ________ 有何看法?」是一個常見的問題。此篇由全國大學事工組組長田正平傳道使用2024年台灣視角回應 IFES 官網文章《 Is the Bible relevant for today's world? Six steps to discern biblical perspectives on contemporary issues 》。
2024 年董事與總幹事歲末聯名信
2024.12.02
隨著疫情漸去,各事工、團契、營會正逐步的復甦,在 2024 即將開啟新篇章之際,請您繼續關心與禱告,願校園的事工順應時代的變化做出合適的決策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