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期
【校園畢業生同行電子報】在變動中尋找工作的命定

在變動中尋找工作的命定

畢業生事工負責◎黃政雄
月驪歌後,一批社會新鮮人湧入職場,據統計台灣約1/3的新人,他們的第一份工作待不滿三個月,有人問一份工作待多久,才不會被說穩定性不高?回答這問題要依工作性質和工作環境而定,有人說「一年以下太短,二年算及格」,但有人建議換工作理想是三年「進到一份新工作,第一年只能算是適應期,第二年是學習期,第三年才進入熟練期,所以一個工作要摸到竅門至少三年,最合適的離職是在滿三年之後」。照這樣算大學畢業至三十歲換2-3份工作,藉以去歷練、學習和尋找自己未來長久穩定與發展的工作,對這個時代應該是常態,然而即使三十歲後有穩定又有發展性的工作,也不能保證會一直作到退休,現今社會、科技、政治等大環境變動快速,中年失業會越來越多,工作會經常變動,這樣看來,基督徒的工作觀有命定說嗎?
 
  浸宣神學院張茂全牧師他給「命定」下定義為:「上帝根據永恆計畫與目標,隨己意預定一切事情的發生」,『耶利米說,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我未將你造在腹中,我已曉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別你為聖;我已派你作列國的先知。』(耶一5)在耶利米的身上,他將來的先知工作,是早在母腹中,神已經命定好的,還有施洗約翰甚至尚未在母胎中成形,天使就預告神在他身上的計劃『他必有以利亞的心智能力,行在主的前面,叫為父的心轉向兒女,叫悖逆的人轉從義人的智慧,又為主預備合用的百姓。』(路一17)聖經記載了多人在未出母胎前,神就已經定好他將來的人生,這些人只是特例?還是神是全能、全知、有計劃、掌權的主,人的一生要去尋找從神而來的命定?
 
  很明顯的工作命定是從創造主而來,人就是要去尋求祂的心意,祂為了祂的計畫而設計創造這人來執行祂的計畫,這是很合邏輯的思考,但問題是如何找到?
 
  1. 考慮所選擇的職場要能發揮神所給的天生才幹能力,就像耶穌所舉的比喻「有按著個人的才幹,分得不同的銀子(五千、二千、一千),主人所要求的不是一千賺二千或五千,而是一千賺一千、二千賺二千、五千賺五千」工作要考慮神給的天生才幹能力。
  2. 『按我們所得的恩賜,各有不同。或說預言,就當照著信心的程度說預言,或作執事,就當專一執事;或作教導的,就當專一教導;或作勸化的,就當專一勸化;施捨的,就當誠實;治理的,就當殷勤;憐憫人的,就當甘心。』(羅十二6-8)恩賜不只是外顯的果效,也透過隱含在每一個人不同的人格特質之中表現出來,神使用不同的人格特質,而成就不同的事。
  3. 基督徒與世人是有所分別的,世人把他們的天份與才幹運用在自利上,但基督徒不一樣,他們總是會想到這份工作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有榮神益人嗎?因此,一份從神而來的命定工作是無法忽略價值觀的。
 
  今年5月底我去參加冠冕真道理財協會主辦的『生涯指引顧問訓練』,講師解釋運用這套評量用意,乃是透過『人格特質、興趣、技能、價值觀』這四個面向為人做出評量,協助人發現並活出祂設計的生涯,提供了一個工具去尋找神對我們工作的命定,和我的想法很吻合,因此很快就上手,並實際為幾位畢業生評量並講解,感謝主提供一份可以運用在畢業生職涯規劃上的評量,並成為他們職涯很重要的參考依據。
 
  在祂的永恆計畫與目標下,祂對每一個人有祂設計的心意,基督徒應該盡量去發掘神在他身上的工作命定,並朝此尋找相合的工作岡位,雖有現實因素的挑戰與變動性而無法一步到位,但卻是有明確方向可依循。🎓


 

【2018年7-9月各地區小畢契聚會活動】

北區小畢契(每月兩次)
 時間:週六10:30 - 12:30
 地點:CMI五樓(台北市大安區林森北路9巷4號5樓)
 聯絡:(02)2368-2361#359
日期聚會內容
7/7戶外--溜冰(台北小巨蛋)
7/21生活--拍好不用P
8/4文章分享--校園雜誌7-8月
8/18活動--富比士拍賣會
8/31~9/22018第九屆畢業生同行營
9/15迎新--小畢契按讚
 
其它地區小畢契
中區小畢契暑期暫停,九月後請洽詢聯絡人暑期暫停,九月後請洽詢聯絡人台中校園團契(台中市西屯區四川東街93號)裴恩哥
(04)2312-6486#11
雲嘉小畢契
(雲嘉地區)
不定期,請洽詢聯絡人不定期,請洽詢聯絡人慕義教會(嘉義市民權路200號9樓之2)菀姿姐
(05)271-8440
台南小畢契
(台南地區)
目前暫停 台南校園團契(台南市東區勝利路103-2號) 
屏東小畢契
(屏東地區)
目前暫停 屏東校園團契(屏東市自由路302巷6號) 
佳音畢業生團契
(新竹地區)
週三1930~2200每週新竹勝利堂(新竹市東區建功一路2號)703室豐肇哥
(03)522-8950
 
高雄15小畢契(每月一次)
 時間:10:00 - 12:00
 地點:高雄校園團契
 聯絡:(07)235-6791               
日期聚會內容
7/28查經
8/25讀書會--《未來門徒的四個挑戰》三、四章
9/15查經

 
 

【畢業生與上帝的對話】

與畢業生面對面:劉韻如─在小事上忠心,勿小看自己所做的事

畢業生◎劉韻如   
採訪◎政雄哥、王翔
文◎王翔    
畢契結束後,我們在用餐的餐廳留下,開始本次的訪談。從外表看不出韻如和常人有什麼不同,但其實有閱讀障礙的她,領有身心障礙手冊。儘管如此,韻如在訪談中總是笑著和我們分享在職場所遇到的大小事,展現出的,反而是自信與樂觀的氣質。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聆聽她在職場上的故事與經歷吧。
 
政雄:妳的畢業科系是什麼?從事過相關的行業嗎?
韻如:我讀的是技職體系,畢業於機械工程系。我大四的時候曾做過繪圖助理,但做了3個月後就遇車禍。不過不想繼續做的主要原因,其實是覺得在學校學得還不夠,而公司是希望要能自己設計出來,另一方面自己也不太喜歡一直盯著電腦看,相對而言,其實更喜歡與人接觸。
 
政雄:妳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什麼?做過最久的工作是什麼?
韻如:其實我從國中就開始打工了,那時我都是做服務業。至於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似乎是做畫圖的,不過因為發現不是自己的興趣,於是做了幾天就沒再做了。我中間換了很多工作,但都做不久,做過最久的和現在的工作相似,是作行政助理,做了九個月。
 
政雄:妳目前的工作是什麼?為什麼喜歡現在這份工作呢?
韻如:我現在在補習班作櫃檯助理,今年滿第三年了,是我目前做最久的工作。我很喜歡現在這份工作,一方面能跟人接觸,一方面是門面,有人進來的話第一眼就會看到我。很感恩的是,從在學校工讀開始,因為要認識每個老師,把名字跟老師的臉對起來,也要認識學生,才發現原來神讓我有很會認人的恩賜!如果有人進門,透過認老師、廠商們的特質,和之前他們來櫃檯的經驗,我會主動問他們是不是要找誰或要面試的,他們就會覺得我很親切,對我的印象還不錯。我也會跟那些廠商分享食物,請他們吃點小點心,因為他們其實很辛苦,有時候根本沒時間吃飯。後來有幾次,那些照應過的廠商還請我喝飲料呢!(笑)
  記得蜜月期間,老闆娘還很想我,LINE我問事情。雖然櫃檯做的是微小的事情,但每件事都很重要的!比如有人走進來,但不會有人注意到,因為大家都背對著門口,但如果有人來面試的話,理應要有人來招呼他們才好。又或是發信,因為公司在17樓,補習班在15樓,但他們的信也會寄到公司,所以要有個人認得15樓的人,讓信件能順利送到每個人手上。
 
政雄:在這份工作上有什麼事是讓妳很有成就感的呢?
韻如:我覺得是跟人相處的部分。因為部門跟部門可能會不認識,我能作他們中間的橋梁,讓他們更熟悉彼此。或是買東西的時候,知道誰吃什麼、不吃什麼,知道老闆和老闆娘的習慣,吃飯總是吃某幾家店。又或是接電話的時候,能在話筒中認出這是某位老師的聲音。另一方面,因為過去訓練的繪圖技能,有一次主管要我學用Word畫圖,我學得很快,主管因此嚇到了呢!之後老闆給手稿,我能在2-3分鐘把它畫成電子檔,而另一位同事打字很快,我們就一起配搭,把圖文一起完成交給老闆。
 
政雄:反過來問,工作上曾遇到什麼不愉快的事呢?妳是如何調適妳工作壓力的?
韻如:因為我是用身心障礙人士的身分申請到這份職務,但有些人會覺得我看起來很正常,而被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但我是閱讀障礙,從外表根本看不出來,相對於另一位聽障的同事,因為很明顯,就沒有這類的問題。曾有一位同事(她是一位阿姨),在工作上對我有一些小動作,一直刁難我,質疑我憑什麼拿手冊。後來有次,她要搬東西,因為她腰不好,所以搬不起來用踢的,我就主動過去跟她說:「我幫你搬。要搬去哪裡?」從那之後,她就不再對我另眼看待了。
  另一方面則是跟時間相關。現在科技太發達,我人還沒上班,老闆就傳LINE說幫我買車票。當然超過工時的事我還是會去做,其實我可以選擇不讀或已讀不回,但換個想法,這是因為老闆信任我才會叫我去跑腿辦事。不過老闆趁休息時間叫我去幫他買便當,這就讓我有點火大,因為我很注重我的休息時間,習慣要睡午覺。或遇到不開心的事,我會找同事聊天,分享完就好多了。
 
政雄:回顧過往這段職涯歷程,上帝如何幫助你,參與在妳的職涯過程中?
韻如:其實我們身心障礙者是很自卑的,跟人家不一樣,還要受外人更多關注,但神透過老闆的肯定,讓我發覺我的能力是超過自己所想像的。
  有一次開會的時候,主管交代了一項事情,我把老闆的話記在心裡,雖然我做得沒有很好,但我還是交了那份作業。後來主管召聚大家開會,主管說,只有韻如聽了我講的話,把我的話放在心裡,那句經文就浮現在我心裡頭:「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路加福音16:10a),自己眼裡的小事,可能是別人眼裡的大事。
  我覺得上帝也在修復我,過去我沒辦法接納自己,求學過程的我其實非常痛苦,要比別人用更加倍的力氣去讀,而且讀了還不見得讀得會,曾經因為太痛苦而想放棄學業。在職涯過程中,神讓我漸漸發覺自己的特質,更認識自己,知道自己所要的,而在找工作的時候能找到跟自己特質相符的。
  當初在求職的時候就跟上帝求,希望能週休二日,因為想要穩定聚會。我很討厭排班,因為要是禮拜六上班,隔天要去主日時我會覺得好累,沒有休息時間,就選擇不去教會,自甘墮落。如今神把我放在這裡,我覺得有祂的美意在。
 
政雄:妳認為一份令人滿意的工作應該具備哪些要素呢?
韻如:我覺得關係很重要。同事要能互相、能體諒,理解彼此。我覺得遇到一位欣賞、了解你的好主管很重要,遇到好主管是讓自己堅持下去、有動力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工作也應該要能勝任,但畢竟內容是可以學的,相對而言,它的優先次序就沒有這麼前面,先看人再看專業吧,畢竟有好的人際關係,才可以每天很開心地工作,我覺得開心工作很重要!
 
王翔:給剛出社會的學弟妹們一些鼓勵的話吧!
韻如:我鼓勵學弟妹們要多嘗試。我發現現在很多人不是做本科系相關的工作,但有些事情雖然不是本科系相關的,但自己很有興趣的話,不妨去試試,不要因此覺得自己好像浪費那段學本科專業的時間。我們生活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一天有八小時,其實回到家就只是休息、睡覺這樣而已,工時占了絕大部分。如果工作可以給你帶來很大的成就感,比起每天做一個不開心的工作,找到自己的方向並享受其中不是更好嗎?🎓

 

職場甘苦談

畢業生◎Solomon
是不是像我在太陽下低頭/流著汗水默默辛苦的工作……你是不是像我曾經茫然失措/一次一次徘徊在十字街頭……」烈日下、大雨中,在大街小巷推著板車送宅配的那4個月,我總是想起這段旋律。上帝對亞當說:「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裡得吃的……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就算是神的兒女,同樣要勞苦工作,但是感謝神,只要我們願意彎下腰、低下頭,總會有一口飯吃。
 
※擔任國中教師是夢想,卻無力逐夢
  成為一名國中教師,是我青少年時立下的志向。2002年畢業於師範大學,隔年實習完畢,沒有考取正式教職。2005年退伍後,依然沒有考取,開始了一年一聘的「流浪教師」生涯。大一在課堂中曾聽老師說:「由於師資培育多元化,你們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畢業之後無法順利考取正式教師。」當時沒有危機意識,沒想到自己就是那每年都要參加甄選的後三分之一。回顧11年「流浪」的日子,雖然我對教育有熱忱,對學生有愛心,但是自己一直無法背水一戰投入錄取率極低的正式教師甄選(2003年錄取率還有10%左右,遞減到2016年時已不到3%)。在學校當代理代課教師到第10年時,對於預備考試已經欲振乏力。
 
※不考慮補習班教師
  「你怎麼不到補習班?一樣是教書。」有許多人這樣問過我。但我不喜歡為了成績催逼學生,而且補習文科的學生不如英數理科多,再加上我在教會擔任小組長,若到補習班工作,勢必影響到周末的服事、周間晚上的聚會。所以我不考慮到補習班。
 
※在牧師的訓勉下轉換跑道
  「我只受過師資培育訓練,我只會教書,不教書我還能做什麼?」這個問題讓我既疑惑、又覺得上帝虧待我。一次在與牧師的協談中,我告訴牧師:「我想轉職,但是我不知道該做什麼工作。」
  牧師確定我不願再投入教師甄選,就語重心長說:「如果我是你,我早就去嘗試各種不同工作了,不會在原地哀聲嘆氣!你覺得你需要多少收入才夠用?」
  「一個月至少要3萬元,才夠幫忙負擔家中的房貸吧。」我曾經算過,只要月薪3萬以上,就會超過代課教師的收入。代課教師寒暑假沒課就不支薪,相當於一年裡有3個月在放無薪假。
  「3萬元的工作其實很多,只是看你願不願意去做。你還年輕,可以去送貨、從事宅配業。那些工作很缺人!腳踏實地去做,不要怕苦,機會也許就在轉角處等你!」牧師為我指明了一條路。
 
※隔行如隔山
  「我們這個工作非常辛苦,你確定你做得來嗎?」起初,我去應徵月子餐外送員,但我過去11年來只有教書經驗,面試主管懷疑我無法勝任。在表明決心後,主管決定讓我試做看看。前兩天跟車,第三天獨立作業。後來我才體會,送貨是需要速度的工作,不過我的動作太慢,第四天主管就將我調到和倉儲管理部門。
  主管以為倉管適合文科畢業的我,但是隔行如隔山,餐飲業的倉管需要認識肉類、海鮮、素料、蔬菜、水果、乾料……上百種食材,還要知道如何計算進貨量。苦撐2個月後,主管決定再把我調往前置備料廚房擔任助理,學習食材處理。在廚房裡洗菜、醃肉、燙肉,偶爾支援洗碗,一開始也是被同事罵動作遲鈍,但是終於慢慢適應。
  又過了4個月,我發現若沒有廚藝專長,在廚房永遠都只能燙肉和洗碗。於是我離開月子餐公司,應徵宅配業。有了那半年的工作經驗,總算不會因為只懂教書而被質疑沒有決心。宅配業配送所需要清晨6點開始理貨、疊貨,8點開始送貨。我負責的是輔助三噸半貨車司機配送,到達定點後推著板車送貨。起初一樣被嫌動作不夠快,但後來總算勉強跟上同事們的節奏。
 
※醫院交通車的司機
  送貨是勞力密集的工作,年過35歲的我可能無法做太久。我想到未婚妻是在醫院擔任營養師,那麼醫院有沒有我能夠做的工作呢?
  後來我找到「交通車司機」這方面的工作,並且去了解它需要的兩個條件:職業大客車駕照、初級救護技術員證照(EMT-1)。我利用7周的時間,在宅配工作下班後到駕訓班參加小客車逕升大客車的訓練;考取普通大客車駕照滿三個月,再到監理站參加職業駕照考試,取得了職業大客車駕照;接著再到公路總局公路人員訓練習參加大客車駕駛定期訓練、遊覽車駕駛職前訓練。有了這些資格,除了符合醫院交通車駕駛的部分條件,也可以應徵大客車司機。
  而EMT-1證照,是參加5天40小時的訓練,再通過筆試和術科考試,就能取得。
  符合交通車司機的資格後,我辭去4個月的宅配業,耐心等待尋找,終於找到了離家不遠的區域醫院司機職缺。雖然值班時間長達12小時,月休6天,但是以薪水來說,大致符合我的需求,而且能在下班後到教會帶小組。
 
※工作內容
  這份工作內容大致分為三個方向,出車、巡邏和警衛。出車的類型有:21人座乙類大客車、救護車、9人座廂型車,以及接送失能長者的復健車。駕駛的頻率高、類型多,手排自排都要會,所以對開車的技術是很好的磨練。巡邏方面,是巡視院區,協助排除異狀。警衛方面,是在大門協助疏導交通,並且協助顧客上下車。
 
※心態調適
  在轉職過程中我最常被問到的兩個問題:
  一、「你書讀得那麼多,來做這個工作不會太可惜嗎?」國中到大學畢業是10年,而我擔任教職有11年。在那個領域我付出過、努力過,我已無遺憾。
  二、「你以前是當老師,這種工作你做得來嗎?」俗話說:「人若願做,免驚無犂通拖。」雖然我的動作不快,但是做事的速度和訣竅是可以經由磨練而獲得的。而駕駛的專業,我可以虛心請教同事們,他們當中不乏曾任國光客運、統聯客運的資深司機,並且自己多多累積經驗。
  主管願意給我機會進入這個工作崗位,我當然更要細心、踏實,做好本分,努力學習。雖然我比別人晚進入這個行業,但我可以盡力在最短的時間內趕上同事們的水準。
 
※星期日要上班,怎麼辦?
  轉職將滿2年,讓我體會現在就業市場的嚴峻挑戰。薪資、休假、工時,這些核心問題,其實身為員工的我們再怎麼算也算不贏雇主。可是為了掙一口飯吃,只能選擇對自己相對有利的工作。
  坦白說,這分工作雖然能養活我自己,也讓我能支付房貸,然而我在教會的服事也受到影響。主管為了調配人力,可能無預警將同仁的必休取消。我到職5個多月,必休已經被取消過3次。所以儘管尚能勉強帶晚上7點半的小組聚會,但是我已向牧師辭去所有的主日服事,包括敬拜主領、分發聖餐、清點奉獻,因為月休6天,只能自選2天必休,我無法每個主日都到。
  但這也讓我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參加主日的意義。這社會確實是需要有人在星期六、星期日工作,才能正常運作。警察、消防隊、醫院,在星期日不需要人力嗎?一般基督徒在主日崇拜後,歡歡喜喜上館子聚餐,難道不是靠著在星期日上班的服務業嗎?
  感謝神,後來讓我找到有周日晚間崇拜的教會。我為著從前能按時參加主日服事而感恩,也學會了不自我中心,而能去敬重星期日仍然得堅守工作崗位、無法休假的人。
 
※在工作中敬拜神
  因為工作性質的緣故,縱然無法固定參加主日,但是神也很在意我們非主日時與祂的關係。「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因你們知道從主那裡必得著基業為賞賜;你們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西3:23~24)求神幫助我,雖然工作時間長、需要耗費體力,但仍然不忘尊主為大,而不是將工作的地位擺在神之上。
  雖然只是很基層的服務業,但我仍然可以在每件小事上忠心,遠離職場裡諸般惡習,活出神放在我裡面那更新的生命,使我的同事、被我服務的人,都能體會我心中盼望的緣由。
  神的心意原是好的,不管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工作,都要耐心等候神的帶領,將神應得的尊榮歸給祂。🎓


 

【閱讀書訊】

《五經行--妥拉中的生命智慧》

作者:李思敬
 
一張字條,展現了人與人之間的情誼,
六十張字條,讓我們體會上主律法的甜蜜。

你知道一張字條能成就一本書嗎?二○○五年四月二十二日,當時《校園》雜誌的主編寄了封手寫邀稿信,請香港知名舊約學者李思敬博士為雜誌撰文;兩人未曾碰面,也沒細談要寫些什麼。一年後,他回應邀約,開始為雜誌撰文,直到二○一五年,十年內從未間斷。

長達十年的時間,李博士寫了七十餘篇舊約釋經文章。如今,他精選出裡面六十篇專門討論摩西五經關乎誡命、律例、典章等主題的文章,集結為本書。在其悉心剖析之下,那些看似繁文縟節、嚴厲專制的規條,都顯出上主對祂子民無與倫比的愛。五經中的「難解之言」,更是一把打開上主啟示堂奧的鑰匙。原來,誡命、律例、典章是上主塑造信仰群體的精心設計,並指向耶穌基督對律法與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結: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其次是愛人如己。

本書就猶如當初李博士所收到的那張字條,真誠地邀請讀者進入五經的世界。雖然各章篇幅不長,讀者卻可從字裡行間看出,他不僅是治學嚴謹的學者,更是心懷信仰群體的牧者。相信讀者能透過這六十張「字條」,重新認識摩西五經,體察上主的心意,進而在生命中,實踐其微言大義。
 
 
五經行--妥拉中的生命智慧
線上試讀請按我

《禱告的奧祕》(原書名:飛鴻22帖--魯益師論禱告)

作者:魯益師 (C. S. Lewis)
 
在禱告這件事上,神要我們成為藝術家、工程師,
而非只是初學者。

手機對現在的孩子可能是遊戲機,但在程式語言工程師眼中,手機卻是能改變人類未來的關鍵創意媒介——「禱告」或許也是這樣。

我們可能做了基督徒許多年,但對禱告的認識卻未同等程度的提升,對於如何禱告、禱告將碰到的狀況、禱告未蒙應允等情況大概熟悉,但似乎逐漸對禱告沒有更多感想與感受。禱告究竟還能給我們什麼?

魯益師寫過無數膾炙人口的作品:《痛苦的奧祕》、《小心魔鬼很聰明》、《納尼亞傳奇》等,最後卻決定寫「禱告」——這個簡單又艱難的主題。在《禱告的奧祕》中,魯益師和我們聊如何禱告、生命的高山與低谷,以及最終的盼望,以其淵博學識與喪偶的切身經歷,更深探討禱告究竟是什麼?如同手機,當我們對禱告的了解不只是如何操作,更是背後的程式語言運作模式時,就能讓禱告為人生開啟更多可能,在禱告中更深地揭露自己,享受與神面對面的時刻!
 
 
禱告的奧祕
線上試讀請按我


 

【校園代禱事項】

●代禱事項:
請為各夏令營會代禱,求主保守籌備順利、報名推動、出入平安,並有美好的福音果效。
●奉獻狀況:
2018年校園福音團契全體預算6345萬元(不含校園書房出版社預算)
每月平均約529萬元(總部每月391萬;團契部每月138萬元)
校園大樓重建總預算約3億1000萬
 ●重建奉獻:
  05月國內外收到約145萬
  截至2018/05/31共收到奉獻約9,641萬元,
  加上出售資產5,933萬元,總計15,574萬元。
  已支出約5,393萬元。
 

◆◇歡迎訂閱校園的代禱消息◇◆

※ 2018 / 5月財務報告

5月收入支出本月結餘(欠)本年累積結餘(欠)
總部2,425,1603,023,435(598,275)(904,437)
團契部859,8751,177,620(317,745)(1,092,529)
合計3,285,0354,201,055(916,020)(1,996,966)

 

為校園福音團契奉獻的方式……

1. 信用卡奉獻:請上官網 www.cef.tw
2. 匯款銀行帳號︰聯邦商業銀行公館分行。銀行代號:803,帳號:02410000248‐8
3. 郵政劃撥:戶名:校園福音團契,帳號:0103763‐6
上一頁
電子報訂閱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