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期
飛颺少年雙月刊 第126期 2023年11、12月號
本期內容索引
【主任的話】讓專注帶來成功、成就感與滿足/劉涓涓
【飛颺聚焦】陪孩子預備未來,專注尋找興趣/阿遠老師
【親心園地】如何訓練孩子的專注力/雷靜如
【飛颺情報中心】2023年飛颺暑期營會迴響/飛颺編輯室
【活點子專賣店】神永恆的計畫──以終為始,活出神所喜悅的樣式/洪中夫 ‧ 蔡宇倫
【飛颺燙手新聞】飛颺財務報告 ‧ 活動看板 ‧ 中心消息與代禱/飛颺編輯室
【資源寶庫】孩子,我願意為你這樣做/麥道衛
【飛颺快訊】2024年南部教師得力講座
【飛颺快訊】2023年聖誕禮物書《金醫師和貓咪狗狗,每個選擇都幸福》  飛颺限定優惠至12/18 
【飛颺快訊】2024年飛颺北區國中門徒營:Cross X Family  12/26前報名享早鳥優惠 
【飛颺快訊】飛颺風景卡4.0預購  11月底前預購8折優惠 
 
▼ 主任的話 ▼
讓專注帶來成功、成就感與滿足
劉涓涓/飛颺青少年成長中心主任
 
本期在談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本期作者以自身經驗出發,加上專業的知識,給讀者許多實用的建議。「專注」這個主題,讓我回想起一個以前帶學生時發生的故事。
 
我曾經在台南的一間高職帶社團,若以升學至上的角度來說,這間高職排名不是前段班,但學生仍然在很多證照考試上交出亮眼的成績單。在社團帶活動時,要先克服學生的「沒興趣」,這是我們備課端要努力的,那時這個學校的學生很喜歡「看影片」以及「看圖」,我實測過很多次,他們對投影片的文字興趣缺缺,但是看影片時卻可以很專注,且在看完影片後回答得出各種刁鑽的問題(例如主角洗完頭擦頭髮的毛巾是什麼顏色),我每次都嘖嘖稱奇,也許他們不是不會專注,只是無法做任何事都能很專注。
 
寫這篇「主任的話」時,正值杭州亞運期間,我看了幾場令我很感動的比賽,例如楊勇緯的柔道金牌,是我國柔道男子第一面金牌;還有李智凱的鞍馬金牌,我從2004年看〈翻滾吧!男孩〉電影之後,就記得李智凱,直到他長大出現在世大運、亞運、奧運,其實在鞍馬上都只有最多兩到三分鐘的時間,但動作要難度夠高,並真的完美落地,才可能有高分;還有丁華恬在女子平衡木拿下我國第一面女子體操的獎牌,也是意義非凡;我還看了一場男子3X3籃球賽決賽,我們上演精彩的逆轉,在比賽剩下16秒時才追平,剩下7秒時對方犯規,我們有兩個罰球機會,可想而知,上場罰球的選手當下壓力有多大,但他很順利地投進兩球,讓我們領先2分,最終以18:16擊敗卡達。要能奪牌當然有很多關鍵,需要天賦,需要持續不斷地練習,需要面對失敗還能不斷挑戰的毅力,而這些都需要「專注力」才能達成。
 
保羅也說,一個基督徒應該要「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當一個跟隨耶穌的門徒,也需要有專心仰望耶穌的決心。2024年飛颺恢復舉辦北區國中門徒營(詳情請按此),主題是Cross X Family,希望每一個國中生都能接受十架救恩、加入神國大家庭、背起十架來跟隨耶穌。寒假的南部教師得力講座(詳情請按此)也希望幫助南部教師們在結束一個學期的忙碌之後,可以回到耶穌腳前專心聽道、單單享受與主同在。另外,如果不知道如何跟青少年開始對話,也許可以考慮預購一套飛颺的風景卡(按此預購),不管是家庭祭壇、家庭禮拜或家族聚會,都是很適合拿來分享的素材喔!
 
最後,也謝謝每期都有專心讀完《飛颺少年》雙月刊並為飛颺禱告的每一位飛颺好朋友,希望十一月3日(五)10:30~13:00有空的弟兄姊妹,可以來參加飛颺之友年度感恩禱告會(按此報名),期待與你們相見,一起為我們禱告。
 
→邀請您參加感恩禱告會
▲ 返回本期內容索引 ▲
 
▼ 飛颺聚焦 ▼
陪孩子預備未來,專注尋找興趣
阿遠老師/國中輔導主任
 
尋找存在的意義感、確認自己的定位,似乎是孩子天生的本能,年紀小小的孩子看著卡通,喜歡裡面的角色,有的就會開始扮演,甚至告訴大人他以後要成為這樣的人物,有的卡通角色天馬行空,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但多少反映了孩子的興趣、對角色個性及行為模式或價值觀的認同,同時也透露著孩子對未來自我形象與生活樣貌的嚮往。
 
一直以來,年紀到了就上幼稚園,緊接著進入國小、國中,似乎順理成章、自然發生,但國中畢業、義務教育結束,孩子就要面對人生第一個分水嶺,要選高中?高職?五專?也有家長安排學生出國念書等等,人生自此宛若揚帆出航、各奔東西,迎向未知的領域。因此,從上國中(七年級)起,到國三(九年級)選擇升學進路,這段對未來探尋的三年中,大人的陪伴、觀察、引導、回饋與對話,對青少年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學家Erikson將人的自我意識形成和發展分為八個階段(註1),其中學齡期(6~12歲)是勤奮對自卑的衝突,兒童在小學階段接受教育,如果學習過程順利,會獲得面對未來的勝任感與自信心,反之,會容易產生自卑感。青春期(12~18歲)是自我統整和角色混淆的衝突,要建立一個在自己和別人眼中統整的角色形象,建立的好,會對未來產生自信心與方向感,反之,會對自己的存在與定位感到迷惘,裹足不前、沒有目的,甚至喪失動力。
 
心理學家Marcia以Erikson的理論為基礎,經過研究,發現青少年對自我有四種認同狀態(註2),分別是定向型、未定型、早閉型和迷失型。定向型的學生對自己和未來的選擇已經有所統整與認同,能穩定前進;未定型的學生尚在嘗試與統整中,在前進中持續探索;早閉型的學生可能過早建立認同,有時來自父母、生長環境或權威人物給予的建議,並未真正理解自己與統整,可能在前進中會再遇到認同危機;迷失型則是沒有方向、缺乏動力、不投入,或是有遇到認同危機但並未解決。
 
我們都希望孩子對自己有信心、可自我統整、是定向型,或至少是有在探索的未定型,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前進的方向,方向或許仍不清楚,但是能夠持續前進,遇到阻礙也會嘗試解決、尋找資源、主動詢問和適時調整。但孩子畢竟是不成熟的個體,會迷惘、會犯錯,會想要不計後果與代價地挑戰,這些衝動的背後,其實是邁向獨立的動力,我們要給孩子空間,陪伴孩子、與他同行,也要在他們有需要時接住他們的需要、給予協助。成長是孩子的功課,也是大人的功課。
 
最近陪孩子看漫畫《神龍之謎》的電視影劇版《達伊的大冒險》,故事的結構單純好理解,就是勇者打怪、升等、最後打倒大魔王的故事,其中有許多生涯發展的情節值得探討。故事的主人翁小呆(漫畫版是小呆,電視版翻譯為達伊),是世界上最強的龍騎士的後代,但出生時父母遭遇不幸,載著小呆的小船漂流到荒島,被一群無害的怪獸養大,小呆不知道自己是龍騎士,也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童年時就在小島上無憂無慮地長大,直到後來遇到魔王攻擊小島,才漸漸找到了打倒魔王的使命,其後在戰鬥中幾度瀕臨死亡,發掘了自己擁有龍鬥氣、確立了自己龍騎士與勇者的身分,集結了伙伴,又幾經波折,找到了能駕馭自己強大的龍鬥氣的武器,過程中又經歷了與父親重逢、父親被大魔王的奸計害死,小呆一度悲傷且懷疑自己打不倒大魔王,但因為大魔王要毀滅整個地表人類世界,不打倒不行,在懷疑自己與必須前進中掙扎,最後才走到與大魔王決鬥。在成長的過程中,對自己有發現、會前進,會遇到挫折、被打倒、懷疑自己,會找到方法、想辦法解決問題、繼續前進,這樣的過程,在漫畫裡、在你我的人生裡,在孩子未來的成長經驗中,都會不斷上演。
 
以下列舉幾個陪伴孩子的重點,且用漫畫或卡通角色作為舉例,希望能讓大家感覺更親切、體會更深刻:
 
一、尋找觸發點、帶著好奇心,與孩子一起發現自己存在的意義與使命
 
不論是我們或是孩子,成長的經驗其實很像,對未來生涯的探索,有時就會經由一些不經意的經驗觸發,甚至有些其他人也許不以為意的事件,對當事人卻有特別深遠的影響。
 
《神龍之謎》的龍騎士小呆,因為魔王攻擊小島,產生了要打倒魔王的使命感,在過程中又遇到了許多夥伴,在互動中更加清楚自己的身分與工作。另一部我們熟知的作品《灌籃高手》,故事的開始沒有那麼可歌可泣和壯烈,男主角櫻木花道會開始打籃球,始於對美麗的高中同學赤木晴子的暗戀,因為赤木晴子自己熱愛籃球、哥哥是籃球隊長,櫻木在追求晴子的過程中誤打誤撞地加入了籃球隊,漸漸愛上了籃球、找到了挑戰與動力、找到了成就感,加上天分條件上的契合,以及後天不懈地努力,讓球隊一路打入全國大賽,還打倒了連續多年的冠軍山王工業。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櫻木在漫畫中加入籃球隊時,已經是「高中生」,也就是說,他的小學與國中階段,應該……完全不知道在幹嘛……,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渾渾噩噩的「迷失型」。觸發生涯探索的機緣可遇而不可求,但遇到時,若有把握機會,則生涯探索的動力會一觸即發。
 
那還沒遇到觸發點時怎麼辦呢?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廣泛涉獵各種事務,例如彈琴、打鼓、球類運動、登山、溯溪、學習程式語言、學習繪畫、學習多國語言等,重要的是,在過程中,享受陪伴孩子參與的過程,與孩子多對話,討論參與的經驗、喜好,不要貪多而一次參加太多課程,也不要強迫,慢慢培養孩子的興趣、好奇心,在孩子開始投入時,多給予鼓勵,善用「優勢觀點」,稱讚孩子已經做得很好的地方,孩子還在學習,做不好是必然的,多稱讚他做得好的地方,放大那些「優勢」,他才知道他要做得更好的目標是什麼。
 
觸發點也可以是精心安排的。國中階段,輔導室會為學生實施心理測驗,通常八年級有性向測驗,即是潛能測驗,測驗孩子潛在的能力傾向,例如常見的「國中新編多元性向測驗」,包含語文推理、數字推理、圖形推理、機械推理、空間關係、中文詞語、英文詞語、知覺速度與確度等分測驗,每一個分測驗的結果都各具意義,結合起來也有意義,要鼓勵孩子在做測驗時用心填寫,並配合老師在課堂上的解釋,請孩子回家解釋給家長聽,透過對測驗正確的理解,安排合適的體驗活動,讓孩子更能適才適性的探索。九年級通常會有興趣測驗,例如常見的「國中生涯興趣量表(第二版)」,包含農工(R)、數理(I)、文藝(A)、服務(S)、法商(E)、文書(C)等六個類型,每個類型也有其解釋,同樣要請孩子用心作答,回家認真解說給家長聽,更重要的是,結合性向(潛能)與興趣(喜好),用適配的角度,幫孩子找到能力合適又有興趣的探索方向,也許會讓孩子對生涯的探索力一觸即發。
 
二、探索生涯的過程會波波折折,做孩子心靈上和實際上的支持與後盾
 
在《神龍之謎》的故事中,有一個特別的角色,漫畫裡叫做何布、卡通裡叫作波普,何布不像小呆是龍騎士,沒有天生的戰鬥力,也不像另一個角色瑪姆,爸爸是戰士、媽媽是僧侶,天生擁有協助勇者的戰鬥基因。何布學什麼都很慢,在團隊中經常懷疑自己、甚至偷偷逃走,即使是到了要攻打大魔王的最後階段,五位勇者要一起連成五芒星,也只剩下何布的印記不會發光,一度造成五芒星連不成,不能施展最厲害的大破邪咒文,眾人進攻大魔王的行動也因他一人的緣故而一度停擺。
 
何布大概是故事裡自我定位最混淆、最懷疑自己的角色,但也是最像我們生涯探索過程中的樣貌:跑得沒有比別人快、跳得沒有比別人高、功課也沒有比別人好,就是一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這麼不特別,還能做什麼?人生還能有什麼希望?大部分的孩子,可能不時都會這樣想,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是普通人,有時候好像好不容易找到一點可能性,可是當挫折無預警出現時,就把希望澆熄了。
 
孩子在生涯的前進中,是很容易受挫的,他們經驗還不夠多,有時候連續失敗幾次,就覺得不可能,甚至對於再嘗試感到反感,因為沒有人喜歡失敗的感覺,忍受力還不夠強的孩子更是如此;有些孩子經常有成功經驗,這也不一定是好事,因為一旦失敗,他們不習慣失敗,會對失敗感到震驚和訝異,有時候多次的成功後,只要一次失敗,孩子就不敢再嘗試了,因為被嚇到了。家長在孩子探索生涯、做各種嘗試的時候,要做孩子堅強的支持與後盾,多聽孩子說、給孩子鼓勵,討論成功與失敗的原因,每一次的經驗都很寶貴。有很多話題可以聊,而聊天要選對時間,也許是在事情剛發生後,及時印象最深刻;有時孩子已經累到不行,思緒也還需要整理,可能隔天或是過幾天再聊。總之,不要忘記對話,也不要在對話中妄下評斷,聽孩子說,安撫孩子的心,即使這次是失敗或退縮,也可能成為下次嘗試的動力,蹲下來,可以跳得更高。
 
三、經常提供孩子真實世界的知識與資訊,拓寬孩子的「視界」
 
大人的生命經驗,是寶貴的資訊,有時像故事一樣講給孩子聽,會有很大的觸發,不要像說教的方式,而是用故事的方式,如果實在不太會講故事,也可以透過精心設計的繪本,幫助孩子進入故事的世界,打開心靈的耳朵。雖然奇幻的故事很容易引人入勝,但也建議多讓孩子有機會涉獵真實世界的故事,不論是名人傳記、歷史事件、考古的、現代的,讓孩子對所身處的真實世界有更多認識,對於形形色色各行各業的樣貌有所理解,也會對孩子思考未來有很大的觸發。
 
不要小看孩子的理解力和對世界的關心,記得我和太太很久以前,跟孩子們分享過原子彈的故事,在家裡的牆上掛了世界地圖,也簡要分享了世界大戰的國家位置和戰爭發生到結束的過程,那時孩子們應該還沒上小學,但他們已經可以稍微理解國家之間的競爭與衝突,以及戰爭的可怕。今年八月,電影《奧本海默》上映,講述了美國理論物理學家Julius Robert Oppenheime參與研製原子彈的過程,孩子今年升上小學四年級,我們在youtube觀看了簡介《奧本海默》這部電影以及Julius Robert Oppenheime這個人的短片,孩子看了非常有興趣,看到一半因為有事情要先暫停,忙完後,孩子立刻要求要繼續播放,當時德國與英美的衝突、原子彈製造過程人們內心的掙扎、戰後科學家不同的人生際遇,撞擊著孩子幼小的心靈,節目結束之後,孩子跟我說:「好好看!」我知道他對這段歷史似乎又明白了什麼,關於整個世界、和他自己的人生,或許再過一陣子我去問他時,會聽到一些有趣的答案。
 
前述提到的性向測驗與興趣測驗,與真實世界的連結也很重要,個人的能力適合、有興趣,還要搭配真實世界的需求、工作實際的內容、時間、待遇、人際互動,才能逐漸勾勒出整全的生涯樣貌。有些職業雖然很有趣,但可能是夕陽產業,漸漸不被世界需要;有的工作正在全新的創發、誕生階段,需要被更多的關心關注,孩子才能掌握這些資訊,考量他的人生是否要參與其中。有些專業的雜誌及研究也評論到,現在還有大量的未來工作還未誕生,孩子的生涯要走向未來,要掌握什麼?對於世界過去到現在當前的脈動的了解,肯定是不可或缺的。
 
 
小小的孩子,是我們的未來,人類世界得以延續,也有賴這些孩子起來成長、成熟,預備承擔未來世界的挑戰。不論是家長、老師或是其他的重要他人,有幸陪伴孩子走一段路,是非常珍貴的,願我們帶著好奇的眼光,與孩子一同好奇這個世界;做孩子心靈的支持,任何憂傷挫折都能找你傾訴;也成為孩子認識世界的橋樑,經常分享重要且有意義的資訊,可以陪伴孩子持續探索自己、探索世界。找到自己的定位之路漫漫長長、跌跌撞撞,孩子有願意陪伴他、與他同行的大人,是幸運且幸福的。
 
註1:艾瑞克森(E._Erikson)人格發展論(了解更多請點選)
註2:Marcia的四類認同狀態(了解更多請點選)
▲ 返回本期內容索引 ▲
 
▼ 親心園地 ▼
如何訓練孩子的專注力
雷靜如/校園福音團契傳道
 
我的兒子打從出生,就是個偏向「書生」型的孩子,斯文又不吵不鬧。在我懷孕老二需要多睡覺休息時,他可以自己在房間拼圖、看書和玩,中間只會來找我一次。觀察他看電視、看書和拼圖時的專注程度,讓我十分地放心。
 
然而,在幼稚園時,當我陪同他上YAMAHA音樂課時,發現我這個超級專注的孩子,竟然在聽到老師講有趣的事情時,不僅笑得天花亂墜,更因為他腦筋動得很快,馬上就聯想到其他好笑的事物,說出來繼續帶著周圍的小朋友一起笑。可是當老師繼續上課時,旁邊小朋友很快就能回到老師上課的內容,但我的兒子卻還繼續沈浸在他有趣的世界中,完全無法回來。我也發現在生活中,交代他的事情很容易因別的事物吸引而完全忘記。
 
與幼兒園老師聊天時,我才驚覺到我的孩子很可能專注力不集中。為了更能確切掌握孩子狀況,我帶他去做了專注度測驗,因此我開始了陪伴孩子訓練他專注度的旅程。
 
首先,開始陪伴他「大量運動」,以幫助他提升專注度。
 
許多幼教報告中呈現出,孩童看電視切換畫面太多,而運動量太少,以至於專注度都下降(現在加上網路電腦等,恐怕問題更為嚴重)。許多醫院做「專注度訓練」時,若依感覺統合角度,也常會做「大肌肉訓練」。因此,放學後我會先讓他在小學操場跑幾圈、玩遊樂場,奔跑一小時再回家。只要放假我也沒有服事聚會,我們一定會帶出去游泳、奔跑、溜直排輪。小學時,每學期都參加一個運動型社團(游泳、足球、桌球、籃球……)。根據老師的回饋,效果十分顯著,兒子上課的專注力大大提升。
 
其次,少吃巧克力和甜食,以免太過興奮躁動。
 
第三,自行登記寫功課的「開始」和「結束」時間,並且一直強調功課與該做的事情(練琴、家事等)完成後,就可以休息玩耍的誘因,以幫助他專心有效率地完成。
 
第四,針對容易忘記的事情(包括:學校老師交代的功課事務),不僅寫下來,還需逐一完成並且打勾
 
平常我們也會和他聊專心和不專心的差別與帶來的影響結果,讓他在認知上了解不專心帶來的無限拖延,只會讓自己更煩、要做得更多,也無法去玩耍;但若真的完成,我們也會實踐承諾,慷慨地給予相當的時間,讓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以增強他「專心」並且趕緊完成的意願。
 
孩子一定會對自己有興趣的事情,一直做和專注度較高,相反地,對於沒興趣的事情,則容易拖延擺爛。在和孩子對話時,先同理孩子以上的狀況,也善用舉例或體驗方式讓他明白,一個人能做喜歡的事情固然很好,但難免會碰到不喜歡或沒興趣的事,我們應該也要能做「該做」的事,而不是只有做「喜歡」的事。體驗方式例如:當孩子一直玩,不想、不喜歡吃飯,就真的讓他餓一餐;若學校交代物品沒帶,我真的不會幫忙送(除非是非常必要)。舉例方式例如:媽媽很不喜歡早起,那你們起床想要喝奶,如果媽媽不喜歡就不餵你們會發生什麼事情?爸爸媽媽不會或不想做家事,也不幫你們洗澡或倒垃圾,家裡非常臭和髒,你們覺得怎麼樣?其實,孩子都非常聰明,反應很快,多次多方地和他們對話,他們是可以明白的。
 
若孩子真的屬於「專注力不集中」,透過訓練的確會有進步,但不一定能夠完全根治,若有需要也可以去醫院做檢測,讓醫生評估有無吃藥的必要。適度的服藥,會在上課考試時較為專心,效果也是十分顯著。
 
孩子的成長會有很多狀況,父母千萬不要怕面對現實,否則容易失去提早訓練和解決問題的先機。當孩子越大,專注力不夠常會使得生活和學習的狀況受到明顯的影響,屆時父母才開始責罵生氣,其實孩子也很無辜無奈,親子關係也會非常緊張,孩子自信心嚴重受挫,對學習更反感抗拒,走上父母不樂見的路,這都不是我們所願意看到的結果。
 
勇敢面對,及早訓練,一起成長,將會發現這一趟養育之旅很有趣。
▲ 返回本期內容索引 ▲
 
▼ 飛颺情報中心 ▼
2023年飛颺暑期營會迴響
文/飛颺編輯室整理
 
營隊名稱
時間
地點
參加對象
參加人數
社團聯合服務隊
7/6
新北白沙灣
服務性社團學生
國中生11人
輔導同工5人
南庄國小服務隊
6/3、7/8(輔訓)
7/10~15(營期)
苗栗南庄國小
台北市特定國中學生、浸信會懷恩堂的學生及會友
國小生32人
國高中生36人
輔導同工41人
花蓮服務隊
7/31~8/1(輔訓)
8/2~5(營期)
花蓮瑞穗國小、立山國小
台北市特定國中學生、和平長老教會、台福教會學生及會友
國小生91人
國高中生45人
輔導同工21人
員山國小服務隊
5/27、6/10、7/22(輔訓)
7/31~8/4(營期)
宜蘭員山國小
基督徒芝蘭教會、改革宗松山教會、高榮禮拜堂、景美慈恩堂、道生長老會莒光教會、改革宗宏恩堂的學生及會友
國小生68人
國高中生23人
輔導同工19人
教師成長營
8/11~13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聖經學院
正式教師、教程生、實習教師、代理教師
教師58人
同工3人
總人數:國小生191人,國高中生115人,教師58人,輔導同工89人次
  
 
有樂無垃、淨灘踏浪──社團聯合服務隊
 
楊雯卿/飛颺教育組傳道
 
我喜歡夏天去海邊玩水,也喜歡帶人去海邊淨灘,享受的同時也愛護上帝創造的大自然。我們在學期間服務性社團課程中曾討論海洋垃圾問題,於是決定暑假帶著社團學生去海邊體驗一日服務行動,命名為「白沙灣淨灘~有樂無垃、淨灘踏浪」。(白沙灣是垃圾相對較少的海域,選擇在此淨灘主要考量是覺得較為安全,太熱也能進遊客中心休息。)
 
雖然推動報名的過程不是很順利,大多數學生擔心太熱,覺得淨灘太辛苦,只想在家吹冷氣。最後來了11位學生和5位輔導,在七月暑假的開始,一起出發去海邊!
 
我們一到遊客中心,就先到影音播放室看270度寬螢幕的北海岸介紹影片,先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接著戴起手套、拿起大夾子和大垃圾袋前往海灘撿垃圾。當天太陽雖大,但其實不熱,上帝給了涼爽的海風,我們也預備了冰涼的西瓜和飲品,因此當大家清點完垃圾後,滿有成就感之餘,所有人在中午時刻,仍然奔向大海,踏浪玩水去。下午反思活動時,學生還覺得一小時的淨灘時間遠遠不夠,想要下次整個下午都可以淨灘玩水。而我帶他們唱了詩歌〈小小野花〉,分享創造的信息,期待他們能認識上帝的能力,也感受上帝的愛。
 
下午淨灘結束,其中一個社團的輔導開放家裡、預備點心飲料,讓學生開心玩桌遊、吃喝聊天,也藉此邀約暑假期間繼續一起玩桌遊,建立更深刻的連結。八月時,輔導和學生果然成功再約一次,進到學校附近的教會玩桌遊,感謝上帝!
 
我們深切期盼也誠心邀請各位代禱,讓服務性社團能延續關懷,不會因著社團結束就結束彼此的關係,輔導們也能有智慧、巧妙地帶領他們感受上帝的愛與能力。
 
▲淨灘活動
▲淨灘合照
 
 
 
南庄國小服務隊
 
黃仁梅/服務隊輔導
 
從2022年九月開始擔任國中社團志工,學習陪伴這一群學生,看著原本只活在自己世界的學生在營會中願意彎下身軀協助小學生寫學習單,原本無論如何都不願意上台的學生竟然願意拿麥克風在台上說了幾句話,心裡覺得:哇,他們真的長大了!把任務交給他們,給予適當的引導,他們是真的可以做得到的!
 
在陪伴的過程中,發現原來自己不起眼的小舉動,有可能會成為學生重要的幫助。記得在營會的休息時間中,觀察到一個學生默默坐在一旁,所以過去陪她簡單聊了幾句話,其實當時候的對話也沒什麼特別,就是問這幾天有沒有睡好等簡單的問答,但營會結束後,學生回饋說這對當時候的她還蠻重要的,收到回饋的時候還蠻感動。雖然心中還是會有點哀怨自己為什麼在國中時期沒有遇到大姊姊可以陪伴我,幫助我脫離當時人際關係的困擾,但很感謝上帝使用長大後的我來學習陪伴學生,期待未來也可以繼續成為學生的幫助!
 
 
高同學/服務隊國中生助理
 
這六天裡我收穫了友誼,認識了南庄當地的原住民,發現他們講話真的都很幽默,就像開心果一樣,很能帶給我歡笑,和他們聊天也特別的放鬆。有次我和朋友想去跑道上看星星,結果他們看到了,就跑來跟我們一起,那時一群人圍在一起看星星,感覺好特別、好放鬆,什麼都不需要思考,就靜靜的坐在彼此身邊仰望星空。
 
記得去南庄前,我還抱怨了好久,要睡地板、沒有冷氣、洗澡只能十分鐘,一個禮拜玩樂時間被浪費掉了,感覺在家比較好……,但沒想到,真正結束營隊的這天,心情有多麼的複雜、有多捨不得這個地方,捨不得這個帶給我好多歡笑的地方,捨不得這裡對我很好的人,也捨不得南庄的夕陽和星空,永遠也沒辦法忘記最後一天下午拖著行李走出校門的那一刻,我的眼淚瞬間掉下來,回想起了這六天的點點滴滴,又回頭看了南庄國小好多好多次,我知道,就算我看了再多眼也還是不能留下,可那回憶湧上心頭,會控制不住想多看幾眼。這短短的六天五夜,我們從陌生到熟悉,一起歡笑一起唱歌,就好像是認識特別多年的朋友,我能肯定不管未來過了多少年,這一直都會是我不能抹滅的美好回憶。
 
 
黃同學/服務隊國中生助理
 
我在這次服務學習中學到如何放開自己的心,以前當我跳一些兒歌時,常常因為太過害羞,只敢擺小小的動作,或是直接站在原地,經過這次的營隊後,我發現其實耍彆扭是一件很幼稚的事情,站著不動反而更顯眼,領悟到這件事後,連帶課程也變得輕鬆好玩了起來。之後如果有機會再參加不同的營隊,我也會全心的投入在其中。
 
▲釣魚活動
▲帶動唱
 
 
 
讓愛飛揚──花蓮服務隊
 
王暐丞/服務隊輔導
 
 對我而言,最印象深刻的,是兒童營最後一天與小學生道別後,國高中生淚灑立山國小的情境。當國高中生因為不捨而哭的時候,我看到一些立山國小的小學生來安慰國高中生,也有一些小學生因不捨而哭。我認為服務隊帶來的影響是:對國高中生而言,是在營隊期間的成長,包含體會對服務、對教學的認識,從一開始的漫不經心,成長為真誠地看待;對小學生而言,是國高中生的陪伴,從中獲得被照顧及被愛的感受,從一開始的不太熟悉,到後來與國高中生玩在一起。整個過程,雖然我只是旁觀者,但我感覺見證了許多感動。
 
對於沒見過世面的國高中生,踏出自己的生活圈及舒適圈,可以藉此獲得平常生活中無法輕易接觸的成長;對於偏鄉小學的孩童,服務隊的存在,是讓他們知道及感受這世上是有人願意去服務、去照顧他們。不論對誰,服務隊都是重要且珍貴的成長經歷。
 
 
許同學/服務隊國中生助理
 
一開始報名時,其實只是為了得到服務時數,沒有特別期待;加上每次的集訓都讓我覺得疲累,老師們每次都給了好多的訊息、還要準備好多教學內容,也必須學習如何和小朋友溝通……,這些讓我更加不想去。到了花蓮,我還是覺得好累,直到小朋友來到營隊那天,我改變了想法和心情,變得很開心,甚至還覺得很幸福,覺得跟那群孩子相處讓我很快樂,就算他們有時很皮,但他們也有成熟的時候,在他們身上,我看見除了調皮以外的特質,像是貼心、關心等,這三天,我認為是我該跟他們學習,對他們說謝謝,因為他們給了我上國中後最快樂最有意義的三天。
 
我發現我在那群孩子面前會變得很有耐心,也有注意到我自己真的很關心那群孩子,那三天我都希望他們不要受傷,當他們受傷時,我會很擔心,在過去我都不知道原來我可以那麼願意付出。
 
服務不是我施捨給別人什麼,而是認真、真心地去關心,去給予適當的協助,在服務隊我感受到在我付出的同時,別人也有好多地方使我學習到更多、成為更好的人,願我可以把這樣的心態繼續實踐在生活中,幫助更多需要的人。
 
 
陳同學/服務隊國中生助理
 
吃早餐時分享的幾句話點醒了我:我是誰、我為什麼來這裡。我思考著,頓時領悟我來花蓮不是來度假,而是來幫助小朋友們,我想到前幾天還在埋怨他們,覺得好丟臉,我一心只想著玩,卻忘記了來這裡的目的,我不是旅客,我是來幫助小朋友的。這樣想後,埋怨不爽都消失了,只有快樂,我竭盡全力地投入,幫助孩子們。
 
我覺得自己脫胎換骨了,從稚嫩的我快要成為一個合格的高中生。我的收穫有責任感、時間的規劃,還有明白父母的辛苦。以後我要對自己負責,不要為了玩而忘記了自己該做的事,該做的事要切實做好計畫,在適當的時間內做好份內的事;我要成為一個孝順、有責任感、能夠幫助別人的人。
 
 
陳同學/服務隊國中生助理
 
我看到大家從前幾天的些許不穩定,到後來的掌握教學技巧,細心、耐心、無畏困難地進行著,自信、熱情地向孩子們問好,無數次冷靜解決眼前問題,到結束時成就滿滿地將孩子送走,讓我們了解,我們能做得遠遠不只讀書考試寫作業,我們也能成為有影響力的青年,一切全為自己選擇。
 
或許只是短短三天兒童營,但對國小生們可以是大大的溫暖及陪伴,也透過學習大開眼界,意義非凡。當我看到有些平常在學校常嬉鬧、打鬧的同學卯足全力地背下所有教案內容、不斷重複訓練到上場教學,熟練的樣子令我完全佩服!
 
服務隊真的是充實又收穫滿滿的體驗,雖然很辛苦,但我卻不覺得累。只要一群人一起努力,大家用溫暖笑容互相支持,都有信心迎接未來的每一天。我只能說,真的很值得。
 
 
楊同學/服務隊國中生助理
 
在認識新朋友時學到的社交、表達及溝通能力,能讓我去遇見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服務更多的人;學習教案時的學習能力,讓我學習更多方法去給別人幫助;準備教案時的責任心,讓我銘記著我需要去帶給別人祝福的責任;在花蓮生活的堅強及適應能力,讓我在困苦環境中依然能給人福音;當老師時的教導能力,讓我能教出更多聖賢,將祝福延續下去。我一定會帶著這些營隊夥伴們給我的祝福,成為別人的祝福,將這份愛延續下去。
 
▲大合照
▲大籠球
 
 
 
員山國小服務隊
 
雅雅/服務隊輔導
 
生活的步調已經很久沒有如此的快速,原本很擔心自己無法適應團隊的節奏,直到進到學校,看到一起生活的學生,我才發現沒有那麼慘,依然可以睡、吃、參與活動與反思,雖然因著疲憊,沒辦法反應這麼快,但我們還是一起走過這五天,這不禁讓我驚嘆父神的創造,原來生活可以這麼不一樣。
 
在營會中,另一個挑戰就是陪伴學生,我原以為自己可以很自然地靠近大家,但是隨著歲月的增長,我發現我們有了代溝,學生真的很乖,但好像我不太能同理他們的緊張、睡不著、人際問題等,也許自己太理性,或是很久沒如此貼近人群生活,我發現自己與他們有了距離。記得有一天,他們睡在一處離我甚遠,我突然覺得,是我的嚴格和要求讓他們有點怕我嗎?後來夜晚開完會,我發現他們因著炎熱全部回到我的床旁,有一種奇妙的感覺,我像是一個母親,孩子會自由地向外發展,但遇到事情會來尋找我,我也像是浪子回頭的父親,在等待他們把心中的不開心說出來,等待孩子回頭,遠離不好的事情。等待是一種煎熬的感覺,但有等,才能學會禱告,學會觀察不同人的優點,看見神在大家身上的工作。
 
我不完美,特別在時間的管控上容易疏漏,我不喜歡不被信任,但缺失難免會被指責,這是他們對我的愛,只是有著一些苦澀,但是這樣的體驗,我才會成長。雖然我是老師,是營會的老手,但我仍有不足之處,永遠要彼此學習,才有成長的機會。願神幫助我,更謙卑,更成熟,一起長大。
 
 
陳宥嘉/服務隊輔導
 
我自己的成長是我更重視與上帝的關係了。從國小到現在升大二都在教會長大,我反而沒有了解上帝給了我多大的恩典,而是不停質疑上帝有沒有在我身上動工。現在,我想要認定上帝是我的神,在外失喪的浪子終究會回歸父親的懷抱。我也想將這份感動分享給更多還不知道上帝的人,願上帝的愛可以傳揚到每個人心中。
 
 
樂樂/服務隊輔導
 
這次的服務隊,讓我體會到每位學生都有不同的特性,不能總是用以往的經驗套用在不同人身上。在嚴格的背後也需要有彈性與寬容,鼓勵要多於責備,在誤會學生時要認錯與道歉。當學生達不到自己的期待時仍然要放手,讓他們在服務的過程中去發現自己的不足而願意改變,這樣成長才會是屬於他們自己的。在服務的過程中要更多的禱告、仰望神,有智慧地去面對每個狀況與衝突,也要去關心學生的狀況,帶他們禱告,讓他們漸漸地在服務中認識基督信仰與基督徒的樣貌,期待未信主的學生能透過基督群體,將來有機會信靠神。 
 
 
古同學/服務隊國中生助理
 
這次服務隊我學到如何耐心地做每件事,以及冷靜地處理任何的突發狀況,希望在未來,我可以更冷靜且有耐心地做每件事,這是一個很棒的體驗!我可以運用在未來自己想讀的護理科,認真、耐心、冷靜地去面對每個患者,這些對我有很大的幫助。很高興能參加服務隊,得到不少的收穫以及經驗,也讓我有許多的成長!
 
▲主題繪本閱讀
▲興趣分組:紙面具
 
 
 
重新心「動」──教師成長營
 
彭美雲/飛颺教師組傳道
 
本次教師成長營不同於以往的模式,較少聽講,必須起來行動。平常老師們備課、教學忙碌,處理的學生狀況百百種……,一天下來,常常忘記喝水上廁所,素常言行也須謹慎以做為表率。故此,想藉著身聲工作坊的帶領,讓老師們感受被自己遺忘的身體,藉著戲劇治療,安慰療癒自己,當然,這些也可以運用到教學現場。
 
營會中還有精彩實用的桌遊、激勵人心的培靈、教學現場很容易遇到的「如何陪伴拒學者」的實務分享。最後一天下午,也帶大家到新竹動物園四處走走吃美食。以下分享幾位參與者的回饋:
 
 
蕭心怡老師
 
身為福音教師在這裡重獲盼望和力量,因著彼此的交通,知道教育環境即便有許多困難,但神和身邊的夥伴都是我們的底氣,使我們繼續為主去愛與耕耘。
 
 
買皓緯弟兄
 
過去一年其實經歷了不少教育現場的失落與無助,因而選擇暫時轉換跑道,調整與尋求上帝對於自己在學生工作的呼召,在這次教成營當中,透過不同實際的體驗與概念的介紹,學會對學生、對自己反話正說,也透過BASIC-Ph找到自己復原力的方向,真的有種被更新的感覺!也期待在調整環境、調整心情狀況,再次對焦我們投入學生工作的焦點是上帝後,能盡心投入在學生工作中,成為學生、同事與戰友的祝福!
 
 
鄧○茹老師
 
這次的教師成長營,有別於一般營會是參與者坐在台下聆聽講者分享,而是講者帶我們做了許多身體活動,讓我們從「身動」到「心動」,身心都得到療癒。
 
印象最深刻的活動是在身聲工作坊中,講者請夥伴兩兩一組,被引導者閉起眼睛,只透過引導者的聲音引領他至某處,這讓我想到上帝帶領我們走人生的道路也是如此,儘管四周圍有許多的雜音、阻礙,甚至自己都不清楚會往哪走,但是只要專心聆聽主的聲音,必會走到終點。這如同我在預備成為教師一路上的寫照,過程中有艱難、懷疑、甚至好像聽不見神聲音的時刻,但神仍時時看顧我、引領我!
 
感謝神在七年前的青宣透過曾騰瀧校長的分享,讓我立志成為一位福音教師,今年在教師成長營有幸再次與校長相遇,像是神在對即將成為初任教師的我說,要回到初心、莫忘初衷,要記得這是神所賜予的職份,因為神的恩賜和選召是沒有後悔的(羅十一29)。也感謝同工們辛苦籌備營會,使不同地區、教育階段的老師可以交流,知道有一群人一起走,自己並不孤單!
 
▲大合照
▲身聲工作坊
 
 
▼ 活點子專賣店 ▼
《啟示錄動起來!》第一單元
 
神永恆的計畫
──以終為始,活出神所喜悅的樣式
文/洪中夫 • 蔡宇倫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2023年6月8日宣布「聖嬰現象」(註1)(El Nino)正式來臨,之後世界各地不斷出現極端氣候,暴雨、乾旱、高溫熱浪等災難造成無數生命財產損失,糧食作物的供給安全網也受到衝擊。WMO(世界氣象組織)更發出警告,預計未來5年全球氣溫有可能會上升1.5度,極有可能打破地球最熱紀錄,2024年甚至恐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
 
過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瘟疫)大流行,導致六百八十萬人死亡(註2),現今全球各地日漸加劇自然災害,正如耶穌在馬太福音二十四章7-8節所說的末世預言:「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饑荒、地震。這都是災難的起頭。
 
身處末日逼近中的青少年,他們所面對的時代處境,遠比上一代人複雜得多,加上網路文化、AI機器人、全球化與日益嚴重的通貨膨脹、占星術及異端的橫行等,如何使教會的下一代,在基督裡勝過各樣的苦難與試探,活出敬虔的生命?
 
啟示錄是聖經描繪人類終局的一卷書,主基督是啟示錄的中心信息,從第一章榮耀的異象,到第二至三章對教會現況的指證與勸勉,第四至十一章基督與受試煉的人同在,第十二至十九章基督與世界及惡魔的爭戰中得勝,一直到結尾新天新地的降臨,都看到神及基督全能的彰顯,並給予受苦之人的安慰及公義的伸張。
 
未來是屬於得勝的羔羊耶穌基督及神兒女的,而不是屬於那些獸(惡魔)及那些不信者的。這乃是啟示錄所承諾的應許;期待《啟示錄動起來!》的小組查經教材,能帶給這世代青少年終極的盼望,以更新的思維改變今天的生活方式,為真理作美好的見證。
 
經文:啟示錄一章1-8節
 
目標:藉由啟示錄的序言,瞭解本書的來源及架構,並認識神終極的心意。
 
一、引起動機──合力建造(15分鐘)
 
◆ 所需器材:積木、積分卡、碼表
 
 
積分卡說明
 
帶領者說明,本單元共有5項挑戰,每完成一項任務,即可累計積分,最優勝的小組可獲得優先選擇獎品的資格。
 
接著,發給各組一張積分卡,並進行以下的活動。
 
任務
積分
合力建造
 
關鍵字觀察
 
提問反思(有福)
 
耶穌的屬性及工作
 
啟示錄大綱排序
 
累計總分:
 
 
(一)帶領者事先用若干積木組合成一個模型(示範品),作為成員建造的藍圖,並將模型置於大家無法直接看到的地方。
 
 
(二)將成員分成每4-6人一組(若人數較少,僅單組進行亦可),在每一組所屬的桌上放置與模型相等數量的積木,請成員建造和模型一模一樣的造型:
 
1.過程中每次只能有一位組員離開桌子,依序前往觀察成品。回到小組後,每次只能拿取桌上的1-2塊積木進行組裝。
2.當所有組員都離開過放置模型的桌子後,才可以重新一輪的前往觀察、回來組裝,依此類推。過程中不限在多少輪內完成任務。
3.前往觀察模型的人,不可接觸成品,也不能使用手機進行拍照或錄影。
4.計時6分鐘,請各組在時間內完成任務。活動前可先用2分鐘進行討論。
 
(三)時間截止後,帶領者將模型拿出來放在大家的中間,讓各組核對符合的程度如何。若完全符合得100分,每錯一處扣10分,直到0分為止(請各組將分數寫在積分卡上)。
 
 
 
★教學注意事項:
此活動僅做暖身功能,積木模型(示範品)不要組裝得太複雜,以免影響之後的教學時間。
為營造活動的氛圍,帶領者可用碼表計時,並提醒所剩餘的時間。
 
★轉接語:
 
剛才活動中,大家都參考模型逐步完成作品,儘管每次觀察成品時無法一次記住過多的細節,但經由彼此合作,終於完成建造的工程。
 
觀察大家的成品,有些組完全符合模型的構造,有些組可能還差一些細節,但所有作品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參考相同的模型所製作出來的造型;這是一種「以終為始」的過程,透過最終的藍圖,引導大家的行動方案,最後達成美好的結果。
 
基督徒的信仰生活也是如此,終點(藍圖)就是我們出發時所期待的畫面,當我們明白這世界的結局及新天新地的榮耀,我們即能調整自己的心思意念,活出神所喜悅的樣式。
 
二、寫作背景(2分鐘)
 
聖經《啟示錄》是基督的啟示(apocalypse),透過作者使徒約翰以書信(letter)的形式將關於未來的預言(prophecy)記錄下來。
 
「啟示」意即揭開帕子之意,就是使本為隱藏的事顯露出來。《啟示錄》為新約聖經之最後一卷,是神賜給耶穌的啟示,藉由耶穌差遣天使曉諭約翰寫成,並將所見之異象與所得的啟示,寫給羅馬帝國小亞西亞省的七個教會(啟一1-4,11)。本書大約著於主後九十六年,約翰受到羅馬皇帝多米田(A.D.82-96)的迫害,被放逐於當時的海上監獄拔摩海島。(註3)
 
▲約翰寫信給七間教會的次序,是依照紅色線條所示的交通大道,順時鐘方向記載。(圖片來源:淡江教會國度影音)
 
▲相傳此處「啟示錄洞」是拔摩島上約翰得到默示的山洞(圖片來源:https://reurl.cc/y6r5DE
 
由於當時羅馬帝國大肆推動皇帝崇拜,信徒若拒絕跪拜可能遭受拘禁或殺害,從整卷啟示錄裡可看見逼迫的來臨。啟示錄的序言記載了耶穌基督給作者使徒約翰關於將來必成之事的啟示,鼓勵祂的兒女在逼迫中持守信仰,忠心地敬拜神,並以有福的應許,激勵讀這預言及遵守其中教訓的信徒們。(啟一1-3)
 
啟示錄不僅是給初代教會的信息,也關乎人類的將來,幫助我們認識基督已完成的救贖工作、教會正在面對或將要面對的挑戰,以及這個世界結束後,在新天新地中與神同享永遠的榮耀。接下來我們來了解啟示錄序言的結構及大意。
 
三、結構分析(1分鐘)
 
序言:(啟一1-8)
A.啟示的來源、目的與蒙福的應許。(一1-3)
B.問候、宣信、頌讚與神的回應。(一4-8)
 
四、啟示錄初探(30分鐘)
 
◆ 所需器材:長約6公尺的扁帶(或繩子)、海報紙、便利貼、筆
 
(一)場地擺設
 
1.帶領者事先用兩張較大的海報紙,分別寫下啟示錄一章1-3節、二十一章5-7節經文(和合本2010版本),並置於扁帶(或繩子)的兩端。如以下圖示:
 
2.接著,在啟示錄一章1-3節海報紙下方,放置「約翰所看見的事」卡紙,代表啟示錄成書的時期。另在啟示錄二十一章5-7節紙張的下方,放置「新天新地」卡紙,代表這世界的終結。如以下圖示:
 
(二)經文朗讀與關鍵字觀察
 
1.依照之前「合力建造」活動的分組,各組自行朗讀啟示錄一章1-3節及二十一章5-7節經文後,用便利貼針對兩段經文,分別寫出關鍵字詞(每個字詞寫在一張便利貼上),並貼在相對應的海報紙旁邊。
 
2.計時3分鐘,時間到各組統計便利貼數量,每一張得10分,並將分數填入積分卡內。
 
3.信息分享:(帶領者說明以下的關鍵詞)
 
「啟示」指的是神主動揭露某些事,使人的理性能明白世界上運行事物的奧秘或其代表的意義。
 
序言一開始,提到啟示錄的作者原是神自己。神將有關末世的信息賜給耶穌基督,要祂將「必須快要發生的事」指示屬耶穌的眾僕人。於是,耶穌差遣使者(天使)指明給他的僕人約翰,約翰就將神的道和耶穌基督的見證,凡自己所看見的,都見證出來。
 
這裡的「快」代表著「已經開始實現,尚未完全實現」(already but not yet)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人類歷史是在神掌權的命定中推進,歷史並非是隨機與無序的不相干事件的組合,而是神命定的進程,安排必要發生的事。
 
「眾僕人」泛指基督的跟隨者和教會。使者通常可以指一般的使者或天使,在這裡是指天使。天使在天啟文學中扮演神與人之間傳遞信息的角色。
 
誦讀(註4)這書上預言的,和那些聽見又遵守其中所記載的,都是有福的。」(v.3)。本節是一個祝福的應許宣告,約翰期待讀者(聽者)以「遵行」的態度來回應這「預言」上所寫的話,以得著神為聖徒在末世的拯救與永遠的祝福。
 
另外,啟示錄二十一章5-7節所提到的,是坐在寶座上的神再次要求約翰將祂的指示寫下來,並強調祂的話是可信靠的,是真實的。「阿拉法」(Α,α)、「俄梅戛」(Ω,ω)是希臘文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字母,表示是最初和最後的。神是開始,也是終結,祂存在於一切萬事萬物,所有的時間都在祂的時間裡,祂是源頭,直到世界的末了仍繼續存在,祂要更新一切,並成就祂的旨意──凡屬祂的兒女,在新天新地中承受永生的祝福,與他們永遠同在,「到了那一天,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啟二十一4)
 
4.提問反思:
 
(1)約翰得到耶穌基督的啟示時可能有怎樣的心情?(請勾選1-2個詞彙,各小組成員彼此分享,不計分。)
 
開心
失望
感動
興奮
煩躁
緊張
懷疑
焦慮
自信
驚喜
滿足
感恩
喜悅
得意
欣喜
無助
驕傲
振奮
 
(2)看到神必終結歷史、更新一切並祝福祂的兒女,你有怎樣的心情?(請勾選1-2個詞彙,各小組成員彼此分享,不計分。)
 
開心
失望
感動
興奮
煩躁
緊張
懷疑
焦慮
自信
驚喜
滿足
感恩
喜悅
得意
欣喜
無助
驕傲
振奮
 
(3)第3節說:「誦讀這書上預言的,和那些聽見又遵守其中所記載的,都是有福的。」你認為會得到哪些祝福?(各小組成員搶答,回答者每說一個答案則該組加10分。答案符合屬靈原則即可,不用過度要求。)
 
(參考答案:得神的喜悅、苦難中有盼望、永生的獎賞、能勇敢地面對困難、神的同在與保守、在試煉中得勝、勝過惡者的攻擊、在聖徒的團契中彼此扶持等。)
 
(三)經文朗讀
 
1.請大家同聲朗誦啟示錄一章4-8節(請成員翻閱聖經,或印出經文亦可)。
 
4-5 約翰寫信給亞細亞的七個教會。願那位今在、昔在、以後永在的神,與他寶座前的七靈,和那忠信的見證者、從死人中復活的首生者、世上君王的元首耶穌基督,賜恩惠和平安給你們。他愛我們,用自己的血使我們從罪中得釋放,
6 又使我們成為國度,作他父神的祭司。願榮耀、權能歸給他,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7 「看哪,他駕雲降臨;眾目都要看見他,連刺他的人也要看見他;地上的萬族要因他哀哭。」這是真實的。阿們!
8 主神說:「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是今在、昔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
 
2.請觀察本段經文中,如何描述耶穌的屬性及工作?(每一項寫在一張便利貼上。計時2分鐘,時間到各組統計便利貼數量,每一張得10分,並將分數填入積分卡內。)
 
(參考答案:忠信的見證者、從死人中復活的首生者、世上君王的元首、賜恩惠和平安給我們、愛我們、用自己的血使我們從罪中得釋放、使我們成為國度,作他父神的祭司、駕雲降臨)
 
3.信息分享
 
使徒約翰以一般書信的格式問候收信的七個教會(一4a),但與當時書信的問候不同的是,約翰是以宣信父子靈三一真神(註5)的祝福呈現(一4b-5a)。
 
約翰寫信的對象是現今位於土耳其境內的七個城市的教會,這裡「七個教會」是象徵的用法,「七」代表著「完全」(如:利未記第四~十六章和二十六章18-28節中對數字七的用法),「七個教會」也可以代表「所有的」教會。七靈則是指聖靈,「七」表示聖靈的全知與鑒察。
 
在宣信式的問候後,約翰將焦點轉向對羔羊耶穌基督的救贖的頌讚(一5b-6),並提到神要祂的子民成為一個君王和祭司的國度,好藉此向列國作見證,以傳遞耶和華神的救恩啟示(賽四十三10-13)。接著,約翰要讀者盼望那榮耀日子的到來,因為得勝的君王耶穌基督不久後將要再來,拒絕耶穌救恩的不信者將因所受的審判而哀哭。(一7)
 
在序言的最後「神親自說話」(一8),祂以「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為使徒約翰所見所記載的背書,約翰所領受的啟示來源,正是這位超越時間之上又是人類歷史的主宰,也只有這位超越時間的全能者,才能給予處在各樣艱難患難中的信徒無限的盼望與前行的力量。
 
4.提問反思:若你是約翰,了解耶穌的屬性及工作後,你會帶著怎樣的心情寫信給亞細亞的七個教會?(請參考以下圖案畫出一個表情,並在小組中分享,不計分。)
 
 
5.提問反思:神愛我們,藉由耶穌基督的血使我們脫離罪的轄制,成為神國子民,做父神的祭司,並且為祂作見證。知道自己有如此身分及任務時,你有何心情?(請參考以下圖案畫出一個表情,並在小組中分享,不計分。)
 
 
(四)啟示錄大綱排序
 
◆ 所需器材:聖經、15張A4卡紙、零食獎品、碼表
 
1.分4-6人為一組,各組分給15張A4卡紙,紙上分別寫著啟示錄中七個教會名稱的7張卡紙,以及各章8張分段要點,如下:
 
 
2.發給各組上述的15張卡紙後,洗牌,放成一疊。
 
3.請組員翻閱聖經,合作將七個教會的名稱,依照約翰寫信的次序由上至下排列。此外,也將其他8張各章分段要點的卡紙,依照章節發展由左至右排出正確的次序(各組在原地進行活動即可)。
 
4.計時5分鐘。時間截止後,帶領者發給大家以下的章節大綱表,並核對答案(教會的排列依序是:以弗所、示每拿、別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鐵非、老底家。其餘8張卡紙請參以下章節大綱表的次序)。正確排序的卡紙,每一張得10分,並將分數填入積分卡內。
 
啟示錄章節大綱表
▲本圖參考聖經簡報網站資料加以補充
 
★教學注意事項:活動過程中建議用碼表計時,以提升查閱聖經的挑戰氛圍及效率。
 
5.信息分享
 
(1)帶領者拿一組的卡紙置於繩子下方,展示章節次序,並在下方放置「災害、苦難」卡紙:
 
 
(2)信息要點:
 
在啟示錄書卷中,神揭開簾幕,讓祂的子民一窺祂對人類歷史的計畫,以及末世來臨之前必有的苦難與試驗。在這個宇宙性的劇情中,舞台的中心乃是耶穌基督,祂因著犧牲自己的生命而得勝,祂是歷史的主,要再來實現公義,審判萬民。
 
約翰提醒身處羅馬帝國壓力下的七個教會(亦即地上教會的代表),在面臨迫害時要站立得穩,為信仰受苦時仍需對主忠心,例如:不要失去起初的愛心(以弗所教會),不可隨從假師傅(別迦摩、推雅推喇教會),也不要不冷不熱(老底家教會),否則有一天主必將他們從祂口中吐出來。
 
到了四至五章,舞台場景搬到了天上,神坐在至高無上的寶座上施行統治,天上所有的受造物都敬拜這位造物主,而唯有被殺的羔羊(耶穌基督)配得揭開記載末後必成之事的書卷。
 
經文中有關七印、七號、七碗的系列,都是神對這邪惡世界的審判,這些災害是劇烈的、連續的,也是與宇宙性的,是神對罪惡所表現的憤怒。神要巴比倫帝國(亦即第一世紀的羅馬帝國)喝那「盛自己列怒的酒杯」(啟十六9),所以不悔改、褻瀆神的人終必滅亡。
 
啟示錄對於那些想屈服羅馬皇帝或撒旦權勢的人則多方警告,對於那些被逼迫的信徒則充滿了安慰。當新天新地來臨時,祂要親自與他們同在,給予受苦之人安慰及公義的伸張。「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痛苦,因為先前的事都過去了。」(啟二十一4)因我們的神是「今在、昔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啟一8)
 
未來我們將進行啟示錄小組查經,相信「誦讀這書上預言的,和那些聽見又遵守其中所記載的,都是有福的。」(v.3)。
 
五、統計積分及頒獎
 
請各組統計上述5項挑戰所得分數,分數最高者課後可優先選擇獎品(各組皆有獎勵,只是大小不同。)
 
六、學習反思與禱告(10分鐘)
 
(一)看到末世的過程有許多的災難和苦難,但基督要再來並且得勝,對你而言有何提醒?
 
(二)正如課程一開始的「合力建造」,大家「以終為始」以成品作為建造積木的藍圖,不斷組裝有關的拼塊;同樣地,透過啟示錄我們可以得知「必須快要發生的事」,以及基督再來和新天新地的榮耀。未來你要在哪方面調整心思意念或生活方式,「以終為始」活出神所喜悅的樣式?
 
1.帶領者在地上擺放「聖潔」、「愛心」、「警醒」、「信心」、「受苦」、「委身」、「忠心」、「跟隨」、「持守」、「真理」、「禱告」、「其他」(準備多張空白卡紙讓成員填寫)。相同的卡紙可準備多份,讓成員挑選。若自己想要的被他人選走,亦可用空白卡紙自行填寫。
 
2.請大家將所挑選的卡紙,放在章節大綱下方,並分享選擇此張詞彙的原因。
 
 
七、敬拜與禱告
 
最後,帶領者請大家唱詩歌〈從亙古到永遠〉(生命河靈糧堂),並求神保守我們在末後的世代中活出美好的信仰見證。
 
從亙古到永遠
 
主啊,祢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
祢的寶座從太初立定,亙古就有,
祢以威嚴為衣,以能力束腰,
 
世界就堅定,不得動搖。主啊,祢榮耀國度在我們的中間,
祢的旨意滿有智慧,必要成就,
祢信實不改變,應許永不落空,
掌權到萬代,不能震動。
 
我敬拜尊崇祢聖名,將榮耀歸祢,
祢永遠常存,權柄永存無極,
唯祢是真神,是活神,是再來君王,
喔主,祢的國度從亙古到永遠。
 
註1:聖嬰現象命名源於19世紀秘魯、厄瓜多爾一帶的漁民發現耶誕節前後海水溫度變暖、漁獲減少,當地取名「El Niño」,西班牙語意為「聖嬰」、「小男孩」;與其相對的則是反聖嬰現象「La Niña」,意思為「小女孩」,指東太平洋表面海水異常低溫的現象。聖嬰現象(El Niño)是一種氣候模式,發生期間沿赤道吹拂的東風減弱,溫暖海水流向東太平洋,導致海洋表面溫度上升,進而影響全球氣候,發生週期為2至7年,通常持續9至12個月,可能引發異常氣候(引述https://reurl.cc/m0o2WV)。
 
註2:依據世界衛生組織2023年4月28日統計報告,Worldometer資料庫統計(https://reurl.cc/Xmjg0g)。
 
註3:拔摩海島位於今日土耳其西南地中海沿岸的安塔利亞省。拔摩島上有低平的高原和光禿的低山,是一個呈現「多岩石」和「無樹木」景觀的火山島,海拔約270公尺。
 
註4:在印刷術尚未普遍之前,人要發表他的著作,特別會在公眾的場合當眾朗讀。猶太人會在會堂誦讀舊約,早期的基督徒則會在教會裡誦讀舊約和使徒的書信與教導。
 
註5:約翰對三一神的宣信:「但願從那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和他寶座前的七靈,並那誠實作見證的、從死裡首先復活、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穌基督,有恩惠、平安歸與你們!」:
▲ 返回本期內容索引 ▲
 
▼ 飛颺燙手新聞 ▼
文/飛颺編輯室整理
2023年7~8月飛颺財務報告(手機版請橫放觀看)
科目\月份
7月
8月
合計
收入
 
 
 
一般收入
175,040
135,770
310,810
支出
 
 
 
行政費
4,801
-4,219
582
人事費
302,192
254,488
556,680
營運費
50,802
26,585
77,387
支出合計
357,795
276,854
634,649
本期餘絀
-182,755
-141,084
-323,839
前期餘絀
 
 
-40,163
本年累計餘絀
(全年累計損益)
 
 
-364,002
 
⊙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地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林後九7~8)
 
⊙飛颺事工在信心中仰望,每月平均需要約45.3萬元。若有感動為飛颺國中福音事工奉獻,可採用信用卡線上刷卡(線上奉獻請按此,請註明為飛颺奉獻),或利用郵局劃撥方式捐款(劃撥帳號:17903082 戶名:財團法人台北市基督教校園福音團契飛颺)。所有為飛颺奉獻之款項,均開立減免所得稅收據。
 
2023年11~12月活動看板(手機版請橫放觀看)
日期
營隊活動/訓練名稱
參加對象
內容
11/3
飛颺之友年度感恩禱告會
飛颺之友
敬拜、禱告、分享、餐敘。
11/4、11/11
繪圖設計班
願意學習電繪並應用於事奉的基督徒
Procreate講解與實作。
11/17、12/15
北區教師團契
中小學及幼教教師、教程生、實習教師、代理教師
讀經、禱告、分享、彼此支持。
11/23、11/24
體驗活動方案設計
青少契輔導、主日學老師、基督徒中小學教師、大專在學學生、高中生
學習體驗方案設計五原則,並仿作一個體驗方案;挑選兩個團體,實際操作所設計的方案,並再次回到課程中討論與檢視。
 
中心消息與代禱
 
訓練組
 
 請為參與訓練課程的學員們禱告,11/4、11/11Procreate操作講解與實作,11/23、11/24體驗活動方案設計,求主帶領飛颺同工團隊及講師的預備和教學,使學員享受在當中並且有扎實的學習。
 
 請為2024年春季的訓練課程規劃禱告,求主幫助同工有智慧配合事工策略以及因應的眼光,安排合宜的訓練課程。
 
教育組
 
12/4~25 進行各校聖誕進班,求主帶領服事團隊,使飛颺與老師共創美好的福音工作。
 
求主帶領各校社團的學期間服務隊順利進行,青少年與服務對象同得益處。
 
求主使用聖誕禮物書《金醫師和貓咪狗狗,每個選擇都幸福》,讓青少年有機會認識信仰。
 
營會組
 
 2024年寒假國中門徒營確定1/31~2/3在華興高中舉辦,活動組已經開籌,報名表也已在十月寄出,並開始網路宣傳,接下來希望在年底前可以順利徵召足夠的輔導以及義工到位。也請為晚堂講員蘇志學傳道的信息預備代禱。
 
 2024年1/20、1/27預計舉辦一梯雙日服務隊,希望能推動服務性社團及合作教會一起參加,帶出服務的成長與福音的果效,請為服務隊的行政規劃與推動報名禱告,希望不管是學生或志工,都能有充足人力。
 
教師組
 
 本學期每月第三週的週五晚上有教師團契(9/22、10/20、11/17、12/15),讓老師們可以一起讀經禱告,聆聽神的話,也聆聽彼此。求神親自滋潤加添力量,並更新大家成為有福音影響力的老師。
 
 南部教師得力講座訂於2024年1/25於高雄七賢路禮拜堂舉辦,求神保守後續籌備與宣傳,期盼能更多凝聚南部教師,並給予支持。
▲ 返回本期內容索引 ▲
 
▼ 資源寶庫 ▼
書 名│孩子,我願意為你這樣做
作 者│麥道衛(Josh McDowell)
譯 者│溫嘉珍
出版社│中國學園傳道會
 
作者簡介│
作者年輕的時候,對基督信仰抱持懷疑的態度。然而,當他在密西根凱洛格大學(Kellogg College)求學期間,有一群基督徒學生向他提出挑戰,要他以學術的角度探討耶穌基督的身分。麥道衛接受了這項考驗,最後親眼看到事實:耶穌確是上帝的兒子,甚至因為愛他而為他受死。於是,麥道衛決定委身於基督。五十多年來,他到世界各地分享他的見證及有關上帝的確據;他向世人證明上帝是真實的,也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麥道衛於惠頓大學(Wheaton College)獲得學士學位,之後在加州塔播神學院(Talbot Theological Seminary)獲頒神學碩士學位。他加入學園傳道會(Campus Crusade for Christ)的時間將近五十年,和太太陶莉已一起度過四十餘年的婚姻生活。他們擁有四位成年子女及五位孫兒女,目前都居住在南加州。
他曾至139個國家演講,聽眾總數超過四千六百萬人。曾撰寫或合著超過151本書籍,包括《千載懸疑》(天道書樓)、《鐵證待判》(更新傳道會)、《孩子,我願意為你這樣做》、《愛與接納自己》、與《6A父母》等。
 
在兒女身上施展超凡影響力,引領他們在人生挑戰中勇往前行!
 
養育兒女不是件簡單的事。若有人能以切身的經驗與累積的智慧提供建言,那就太好了。
 
國際知名講員與作家麥道衛博士,以他五十幾年來牧養年輕人,包括自己四個兒女的經驗,在本書中像良師益友般地引導你,實踐父母給孩子的十項承諾,為孩子的生命建立美好根基,讓他們能自信地迎向這充滿挑戰的世界。
 
你可以從本書找到方法,協助兒女學習:
 
• 愛上帝、愛自己,也愛其他人
• 做正確的選擇
• 解決衝突,並以適當的態度回應權柄
• 理解上帝對於性和親密關係的設計
• 成功的時候謙卑,挫敗時保持風度
 
《孩子,我願意為你這樣做》是本簡明、易讀的好書,提供有益的建言,協助你教養兒女,活出美好且榮耀上帝的人生。
▲ 返回本期內容索引 ▲
 
▼ 飛颺快訊:2024年南部教師得力講座 ▼
時間:2024年1月25日(四)9:00-21:00
地點:高雄市七賢路禮拜堂
費用:600元
→2024南部教師得力講座報名
▲ 返回本期內容索引 ▲
 
▼ 飛颺快訊:2023年聖誕禮物書 ▼
 國中老師:55元/本(前1000本有此優惠)
國小老師:70元/本
高中職老師:75元/本
友好志工:80元/本
 優惠期限:12/18 
聖誕禮物書飛颺專案訂購
▲ 返回本期內容索引 ▲
 
▼ 飛颺快訊:2024年飛颺北區國中門徒營 ▼
 12/26前報名享早鳥優惠價3500元 
北國門詳細內容及報名
▲ 返回本期內容索引 ▲
 
▼ 飛颺快訊:飛颺風景卡4.0預購 ▼
 11/30前預購享8折優惠 
 早鳥價:300元/套 
→風景卡4.0早鳥訂購單
▲ 返回本期內容索引 ▲
 
飛颺青少年成長中心
 
█ 地址:100046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22號9樓
█ 電話:02-66042361分機2333
█ 傳真:02-23681044
█ E-mail:flyyoung@cef.tw
█ 劃撥帳號:17903082
█ 戶名:財團法人台北市基督教校園福音團契飛颺
█ 線上刷卡網站(此為校園福音團契委託思遠科技建立之奉獻網站,確保您奉獻時提供的個人資料安全無虞)
 
 
上一頁
電子報訂閱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