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期
飛颺少年雙月刊 第105期 2020年5、6月號
本期內容索引
【主任的話】再思青少年讀經與禱告/雷靜如
【飛颺聚焦】如何幫助青少年建立穩定的靈修生活?/洪中夫
【親心園地】培養青少年的讀經好習慣/胡育銘
【親心園地】陪伴他們一起走/黃能敬
【親心園地】群體操練 · 個別陪讀 / 黃吉賢
【親心園地】信仰的根基/賴儀丞
【親心園地】持續的斷斷續續/王愷傑
【親心園地】將青少年帶到主面前/陳慧蘭
【親心園地】慢慢養成習慣/吳哲誠
【親心園地】輔導,陪下去!/吳逸婷
【親心園地】神的話是孩子路上的光/李靜雯
【飛颺情報中心】青少年靈修教材推薦/雷靜如
【活點子專賣店】創意小組查經──倚靠上帝,勝過人生的逆境!(上)/洪中夫
【飛颺燙手新聞】飛颺財務報告 · 活動看板 · 中心消息與代禱 / 飛颺編輯室
【資源寶庫】認識耶穌的10堂課 / 賴特(N. T. Wright)
【飛颺快訊】2020年教師成長營:從心事到新事
【飛颺快訊】2020年夏令飛颺營會
【飛颺快訊】夢想飛颺生涯營
【飛颺快訊】飛颺少年雙月刊訂閱調查
 
 
報告!報告!
 
為配合本期主題【幫助青少年建立靈修生活】,
飛颺少年雙月刊與校園書房出版社合作,推出專屬雙月刊之靈修書籍訂購方案,
《每日活水》3人同行只要990元/人,現省450元,
還有多本靈修教材優惠,趕緊把握機會,家庭/教會團契一起訂起來!
優惠只到6月30日喔!
 
 
 
▼ 主任的話 ▼
再思青少年讀經與禱告
雷靜如/飛颺青少年成長中心主任
 
  猶記得有一年在基督教書展的某個攤位,看見有本很不錯的青少年聖經推出「兩本對折」的大優惠,當我正在掙扎是否要買給我家孩子時,看到有一位媽媽也駐足在看這本聖經,我就很高興地開口問道:
 
  「這位媽媽,我們要不要一起合買?這樣就可以打折了。」
 
  「我也在掙扎……」這位媽媽遲疑了好久後,繼續說道:「信仰上,我都不強迫孩子的,我都是自己讀聖經,希望孩子看到被感動,自己願意來讀。」
 
  我聽完心裡馬上就出現一句話:「爸媽辛苦做家事,有多少孩子會看到爸媽的辛苦被感動,而主動來做家事呢?」
 
  我發現我們的理念做法分屬於不同派別,一個屬於「訓練培育派」,一個屬於「感動自由派」。對於學教育的我來說,我是想當然爾的前者。因為,人性是喜歡自由自在、不想要被規定約束,因此,除非是屬於非常自律的孩子,否則任何習慣養成和學校課程,若沒有刻意的安排設計和訓練培養,只會更加混亂沒有方向,就好像栽植花草需要爬藤架來導引攀爬一樣,才能有好的生長,不致胡亂成長、雜亂無章。就我養育孩子和帶領學生的觀察,我發現自律性高的孩子大約只有1%,而我們大部分孩子則是那需要訓練培育的99%。
 
  信仰和屬靈習慣也是如此,父母當然要先以身作則,有穩定聚會、服事和讀經禱告。孩子的屬靈習慣不是到長大才開始培養,而是從小就要營造神話語的環境,無論是兒童聖經故事書籍抑或各種CD、影片、詩歌,讓神的話一點一滴地滋潤雕塑他的心靈;此外,禱告也是如此,生活中隨時和孩子聊天,無論是長輩爸媽或孩子自己的問題,都可以隨時一起禱告感恩或代求。父母做,帶著孩子也一起做,使他們從小耳濡目染養成習慣。即便如此這般,到孩子青少年時期(加上叛逆因子),都有可能因為重新思考信仰而不再讀經禱告;假若從小沒有培養讓他養成習慣,對神有多一點的認識與經歷,我想只會更讓青少年覺得「這信仰只是我爸媽的」、「好煩好無聊喔」,因而加速他離開信仰的可能性。
 
  當然這也關乎我們怎麼看我們的「信仰」,是一定希望孩子可以認識主,讓主成為他一生的信靠與跟隨,抑或是可有可無的選擇?
 
  我希望當我有一天離開這個世界時,是可以安心的離去,因為我的孩子清楚救恩,也願意為主而活、蒙主保守。因此,從孩子出生後,每逢喝奶完清醒時,我就躺在他旁邊,讓他看聖經故事圖卡,開始講故事。隨著年齡的成長,從圖卡、幼兒聖經、兒童聖經、聖經小說、讀到一般聖經,中間也穿插著青少年的讀經材料,從小時候陪著一起讀,直到他認字很多可以自行閱讀時的放手……,當然中間也經歷過青少年時期的懶惰無聊和能躲就躲,但感謝主!一旦他們真認識神時,過去所讀就成為生命的糧食與基礎,如今他們知道神話語的重要也穩定讀經、常常禱告,這是何等恩典!
 
  上一期與您聊過「如何培育青少年閱讀」,這一期就要一起與您聊聊「如何培養青少年讀經與禱告」,這個在教會界永遠都在推動的屬靈行動,卻也永遠有人很容易因「煩膩」而「遺落」,但又是我們信仰最基礎的屬靈習慣。求主工作!
▲ 返回本期內容索引 ▲
▼ 飛颺聚焦 ▼
如何幫助青少年建立穩定的靈修生活?
文/洪中夫牧師
 
  文婷參加青少年團契/小組已經一年多,讓她感到壓力的就是建立靈修的習慣。一方面為了讀書經常晚睡,很難早起靈修,加上課業壓力,如果每天花時間讀聖經,難免影響讀書的進度。
 
  因信主時間不久,有時候不太明白聖經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問題也不知如何找到答案。總之,只要是在教會談到靈修的話題時,總是令她感到十分的尷尬……。
 
  要幫助青少年建立穩定的靈修生活,長期以來一直是輔導的挑戰。青少年對靈修感到枯燥乏味,或是沉迷於手機及網路遊戲、功課繁重等因素,往往無法將靈修安排在優先的次序。如果文婷是你輔導的學生,面對上述的問題,你要如何幫助她建立穩定的靈修生活?
 
  一件事成功的關鍵,取決於是否能系統性地針對幾項關鍵行為創造迅速、深遠、持久的改變。同樣地,幫助青少年建立穩定的靈修生活,必須同時關注以下幾個層面:
 
一、引發靈修的動機
 
  我們應該做的事往往讓我們感到乏味、不舒服,甚至感到痛苦,以致我們不想去做(例如:減肥禁食、應付考試)。假如我們能賦予自己所做之事或行為的價值感,並從上帝眼中看到這改變是祂所喜悅的,把自己不喜歡的事變成喜歡,就會變得勢不可擋!
 
  具體做法例如:在聚會中說明靈修的重要性,或是請人分享因著靈修帶來生命成長的見證。此外,亦可將每日靈修的「大目標」分成許多階段性的「小目標」。例如:初期先挑戰一週至少2天靈修,之後再慢慢增加天數,並加上有意義的得分方式及表揚,使靈修充滿樂趣。
 
二、提升靈修的能力
 
  青少年無法穩定靈修,有時和教會提供的教材或方式有直接的關係。建議青少年團契可針對「慕道」、「相信」、「委身」、「門徒」不同階段的對象,分別提供適合他們的教材,教他們如何靈修。此外,亦可教他們應用以下幾種靈修或默想的方式:
 
(一)寫靈修日記
 
  請青少年用以下問題進行靈修反思:
 
1.本段經文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因為……。
 
 
2.在這段經文中,我發現……。(例如:對神屬性╱神的工作╱人的特質╱神與人的關係等方面的發現)
 
 
3.在生活中,我要學習或改變的是……。
 
 
4.今日經句:
 
 
5.我的禱告:
 
 
(二)SPECS讀經法
 
  請學生在每日靈修的經文旁,依據下列定義,標記英文字母。
 
S-sin(罪)──在這段經文中提到什麼罪?
P-promise(應許)──在這段經文中提到什麼應許?
E-example(榜樣)──在這段經文中提到什麼榜樣?
C-command(命令)──在這段經文中提到什麼命令?
S-savior(救主)──在這段經文中提到救主嗎?
 
(三)經文填空
 
  每週發給青少年「經文填空」,請學生按進度填寫內容,並於聚會時收回、給予新的資料。例如詩篇一三九篇13~18節:
 
13 我的   是你所造的;我在   中,你已覆庇我。
14 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    ;你的作為   ,這是我心深知道的。
15 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處被聯絡;那時,我的   並不向你隱藏。
16 我未成形的   ,你的   早已看見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寫在你的   了。
17 神啊,你的   向我何等寶貴!其數何等眾多!
18 我若數點,比   更多;我睡醒的時候,仍和你同在。
 
(四)使用網路或手機APP靈修
 
  請青少年至以下網站靈修,或以手機APP閱讀靈修材料:
 
1.靈命日糧(http://traditional-odb.org/
2.雅米靈命補給(http://ya-mi.org/tc/resources
3.透心糧App(ios)
4. YouVersion行動軟體(https://www.bible.com/zh-TW
 
三、建立例行的強化機制
 
  在每週例行的聚會中,可在詩歌敬拜後、信息分享前,以小組的方式進行10分鐘的靈修分享。此外,亦可每月表揚穩定靈修的學生,提醒大家重視此事。
 
四、增強時間管理的效率
 
  幫助青少年檢視每天時間的規劃,鼓勵他們找適合的時間讀聖經。很多人會選擇一早起來靈修,但如果早上要趕時間上學,無法讀經禱告,也可以利用晚上做功課前,先讀聖經再寫作業。
 
五、輔導或同儕的陪伴與提醒
 
(一)輔導的個別陪伴
 
  輔導可每週一次或兩週一次陪伴學生靈修。此外,亦可和青少年各準備一本札記,以一個月為單位,每週固定和某一位學生交換日記。札記中可寫個人靈修心得、心情感言,或想讓對方了解的訊息。週末見面交換日記後,透過文字給予對方回饋,回答學生的信仰疑問,並繼續繕寫自己當週的生活點滴。
 
(二)小組成員相互提醒
 
  請小組成員彼此督促。例如:每天輪流請一位組員用手機簡訊或通訊軟體,發給大家當天的靈修筆記,或是透過臉書(Facebook)分享靈修心得。
 
(三)基督徒家長的關心
 
  若青少年家長是基督徒,可向家長說明靈修的重要性,以及青少年團契的靈修教材或讀經進度,請家長給予更多的關心,或陪孩子一起靈修。
 
 
  我們每天必須攝取一定的食物及養分,否則身體就不健康。同樣,聖經是我們屬靈生命成長的靈糧,如果青少年不常閱讀聖經,人生觀與價值觀必然會出現混亂,生活也會忙亂而沒有次序,甚至失去上帝所應許的祝福。
 
  幫助青少年建立穩定的靈修生活不容易,但如果能應用以上的作法,同時並進,成功的可能性必然增加;當他們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有美好的靈性與生命時,相信是身為輔導的鼓勵與安慰。
▲ 返回本期內容索引 ▲
▼ 親心園地 ▼
培養青少年的讀經好習慣
胡育銘/新莊長老教會牧師
 
  箴言廿二章6節這樣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因此教導上帝的真理讓孩子明白,是教會相當重要的責任;但我們會發現在實務上並不是那麼容易,特別是在鼓勵青少年讀聖經的推動上,常常會遇到阻礙,因為青少年最直接的挑戰就是課業、家庭以及人際,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之下,讀聖經通常不會是最優先的選項。雖然如此,教會仍然責無旁貸,還是要積極地鼓勵及推動青少年讀經運動(我認為最好是從兒童時期就開始推動),因為教會不做,就更沒有其他的場域能做了;在我的經驗裡,推動青少年讀聖經有幾個重點及方向跟大家一起來分享:
 
一、讓青少年明白為什麼要讀聖經
 
  聖經就是上帝的話、上帝的道,是真理,所以讀聖經是經歷神最直接的途徑;青少年最需要的就是經歷神的經驗。所以我們必須先告訴青少年讀聖經的價值觀是什麼,不是增加知識性的追求,不是產生批判性的思考,不是行禮如儀的宗教要求,而是一個讓上帝在生命中工作的機會。藉著讀聖經,邀請聖靈充滿,促使生命能夠不斷地經歷上帝的作為,不斷提醒幫助青少年重塑讀經的價值觀,使生命中的優先次序重新調整。
 
二、使用青少年的語言教導聖經
 
  鼓勵青少年讀聖經的同時,小組、團契及青少年禮拜的信息教導也必須相互配合,並使用青少年的語言來教導;所以牧者、輔導及青少年帶領者,要有轉化聖經語言的能力,在真理不變的基礎上,以青少年能夠明白及接受的方式來教導聖經,聖經背景的考究、例證的使用都比較能夠吸引青少年對聖經產生興趣。
 
三、選擇正確及適合青少年讀經的輔助材料
 
  坊間有許多讀經靈修的材料可供選擇,但必須為青少年找到適合的材料才有直接的幫助。我們教會選用《清晨國度》,並在團契聚會時針對當週的經文範圍設計信息,加強青少年對靈修經文的理解和應用。但我們必須注意,材料只是輔助,聖經永遠都是主角,先直接讀聖經再看材料是原則,不要喧賓奪主了。
 
四、陪伴、陪讀,建立屬靈夥伴、互相分享的團隊
 
  青少年階段對於同儕的影響力是最大的,所以如果讓讀經運動形成一種同儕間的文化,那更能夠加速青少年讀經的氛圍;可安排陪讀、分享,也透過現今各樣社群(LINE、IG、FB等)鼓勵分享、推播,當這樣的文化在青少年族群中建立起來後,將會帶來極大的影響力。
 
五、提供聖經實踐的服事及行動
 
  讀聖經的目的就是要將聖經的教導實踐出來,所以除了社群的分享,更應該要推動各樣的青少年事工,使他們有聖經實踐的機會及平台,例如福音行動(青少年幸福小組)、營會……等,也藉此建立青少年見證、講道、建立教會的能力。當青少年在上帝的話語中被建造起來,他就能夠被興起參與建造教會的行列,更能夠成為領袖,有福音佈道的能力,發揮屬靈的影響力。
 
  基督徒讀聖經本來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青少年也是一樣,教會及基督徒父母若不重視這樣的事情,將會漸漸失去一整個世代。雖然不容易,但求上帝給我們智慧及能力,更多在意這樣的事,興起我們來帶領青少年在上帝的話語中被神觸摸,也讓我們自己再次經歷上帝奇妙的工作。 
▲ 返回本期內容索引 ▲
▼ 親心園地 ▼
陪伴他們一起走
黃能敬/高雄七賢路禮拜堂傳道
 
  當同工提出這個邀請時,我重新思考「青少年讀經與禱告」這個問題,先是檢視了自己的青少年時期,發現自己在此階段根本沒有讀經與禱告!同時,也回顧了過去到現在在教會中的青少年工作。確實,過去的自己做了許多的嘗試,去「推動」青少年讀經與禱告。然而,在這樣的過程中,根本沒幾個人會理你,因為讀書與考試比起讀經與禱告重要得多了!加上對大部分的他們而言,那是爸媽的信仰,到教會只是配合演出。偶爾,會開口禱告,那是因為遇到困難了,希望能夠得到幫助。因此,對於這個問題,我開始轉向另一個問題的思考:關於青少年讀經與禱告,到底應該是要「推動」還是「陪伴」他們一起走?
 
  推動,那是進入了一種形式上的要求,期待他們也可以這樣做,因為「我」(或說「大人們」)覺得讀經與禱告很重要!因此,過去的經驗中,我們的推動(不論是聖經速讀、每天的靈修分享、錄製讀經影片、……等)變成了一種假性的存在,是理想,卻很不實際。這兩年重整了許多想法,轉向「陪伴」他們一起走,換言之,我們希望陪著他們,然後讓他們自己去經歷!因此,即使他們不讀、不禱,仍陪著他們繼續走,哪怕只是一兩句的經文提醒,又哪怕僅是一兩句的禱告陪伴。
 
  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轉向主日一定使用紙本聖經,讓青少年翻閱聖經並讀出經文;也開始嘗試透過「靈修營」來作為開場,進而讓讀經與禱告走進每天的生活中,雖然靈修營尚未能引起大群體的共鳴,但卻引動了一些高年級的孩子們,預備走進靈修的生活中;現在,我們正要開始小群體的陪伴,由輔導從關懷他們進而展開靈修生活的陪伴,期盼「陪伴」的過程,把每一個孩子領到上帝的面前,親自與神面對面;同時,網路直播的運用,也正在籌劃中。期望他們自己決定交出生命的主權,讓上帝的話語深植他們的心,回應神的呼召,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基督!
▲ 返回本期內容索引 ▲
▼ 親心園地 ▼
群體操練 ‧ 個別陪讀
 黃吉賢/浸信會懷恩堂牧師
 
  在我們的青少年團契聚會中,每個月會安排一次動態查經,目前是以《馬可福音動起來》為教案,讓青少年在活潑的氣氛中認識聖經中的話語。
 
  除了青少年團契之外,在週日國高中生的主日學中,採用《清晨國度》這份教材,讓青少年操練讀經與禱告。我們每週設計的主日學課程是以《清晨國度》一週的經文為範圍,透過遊戲破冰、重點經文說明及教學、彼此分享、代禱,帶著青少年一起認識信仰,奠定真理的基礎,此方式也同時能幫助未能每日穩定靈修的青少年。
 
  團契聚會和主日學的課程為群體操練,我們亦有一套陪讀系統,個別塑造青少年的靈命進深。首先,由牧師帶領幾位願意付上代價的青年,在主日學課程結束後進行陪讀。我們挑選出三本靈修教材,依序陪讀。第一本是《麻吉耶穌》,帶領青少年認識耶穌;第二本是《跟隨耶穌玩真的》,幫助青少年作主門徒;第三本是《第一代福音戰士》,藉著查考使徒行傳,建立青少年傳揚福音的心志。希望被陪讀過的青少年進入大專之後,也能成為種子教師,繼續以一對一方式陪讀國高中生。透過這三本陪讀教材,讓青少年不討厭讀經,能開口禱告,使信仰與自己的生命有所連結;也藉由門訓一對一的關懷陪伴,帶出生命的影響力。
 ▲ 返回本期內容索引 ▲
▼ 親心園地 ▼
信仰的根基
賴儀丞/基隆榮光堂傳道
 
  「少年人用什麼潔淨他的行為呢?是要遵行你的話!」(詩一一九9)
 
  我是個在青少年階段才進到教會信主得救的傳道人。在母會的青少年團契聚會中,每週平均人數常常達到70~80人(在二十年前且中南部的教會,是非常高的!)然而,當大家陸續上了大學、出了社會,赫然發現同樣是一群曾經在教會火熱敬拜、聚會、事奉的青少年,長大之後紛紛與教會疏離,甚至宣稱自己不再是基督徒的人,竟佔了一半以上!
 
  當我成為教會傳道人之後,不斷地在思考這兩個問題:是什麼原因導致信仰根基不夠穩固?我又是為何且如何得以留在教會中?最後得出一個心得就是,當我們預備或帶領青少年聚會時,是以活動為核心?還是以神的話語為核心?
 
  「耶穌又叫眾人來,對他們說:你們都要聽我的話,也要明白。」(可七14)對我而言,在青少年階段曾與大家一起參加過的營會或是完成一件件重要的服事,這回憶固然美好,但真正深植在我心的,卻是當年的輔導利用寒暑假,召聚我們進行查經與禱讀聖經的美好時光!特別的是,我們不僅是參與者,過了一兩個禮拜之後,輔導開始邀請我們參與預備與帶領,對當下只是高中生的我們固然很有壓力,但當我們試著跨出這一步,以我們有限的能力盡力預備之後,從自己挖掘出來的神話語亮光,真可謂「如獲至寶!」於是進一步透過禱告來回應時,發現禱告的深度與廣度也同步被擴張!
 
  當我在帶領青少年查經聚會時,喜歡採解經式講道,逐段分享,但這需要花更多時間讓聖經經文與生活處境做連結,才不會讓學生覺得沈悶乏味,按照次序分享經文能引發預習、複習的果效,學生的回應便從「看見自己沒看見的細節」到「找到生活中實際可應用之處」,當信息有所領受,帶出禱告回應便不是難事。
 
  此外,也會不定期舉辦聖經趣味競賽,例如在元宵節當天的聚會中,以猜燈謎的形式進行聖經猜謎,事先明定範圍,並邀請學生提供題目(他們一定會打開聖經預習),在當天以分組競賽的方式進行,上帝的話語就在歡笑輕鬆的氛圍中進入他們的心裡。
 
  推動讀經活動,除了明訂範圍與獎賞之外,會結合以下原則:
 
1.有比沒有好:不強調量與速度,哪怕只是打開聖經讀一節都好!
2.團體不孤獨:鼓勵學生組隊參與,讀的量都一起計算(有讀就有貢獻)。
3.讀經加油站:每兩至三週關心團隊進行狀況,適時回應與分享讀經進度中的內容。
  ▲ 返回本期內容索引 ▲
▼ 親心園地 ▼
持續的斷斷續續
王愷傑/台中忠孝路長老教會牧師
 
  讀經禱告是與上帝連結最基本的要素,但是往往連最資深的基督徒都很難做到。因此,要青少年建立起讀經禱告的生活談何容易呢?
 
  過去常常發現青少年對於真理不熟悉,對於聖經也是一知半解。曾經有一次談到約瑟被波提乏的太太誘惑,有人以為是耶穌的爸爸被誘惑,聽了快要崩潰。因此,自己過去幾年在青少年牧區便特別地多方推動讀經,讓青少年更多認識聖經,並且對於不熟悉、不瞭解的地方有更多管道可以提問、討論與分享。在過去幾年當中,青少年牧區配合教會,努力推動以《每日活水》來靈修,並且以洪中夫老師的《4D門徒動起來》來帶領陪讀與門訓。
 
  本會的講台,無論是青少年或是成人的主日信息以及禱告會,都以《每日活水》的進度來帶領。其中用意,除了教會弟兄姊妹可以彼此鼓勵,一同分享讀經心得之外,也是希望家長們可以跟青少年一同有家庭祭壇的時間,一同在家中分享神的話語、彼此代禱。每次主日開始以前,我們也特別邀請一群青少年的父母親來為自己的兒女和教會的青少年守望禱告。
 
  4D門徒動起來,則是按照青少年不同的屬靈生命程度來給予適當的餵養,並且建立起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氛圍。當他們被牧者陪讀後,願意開始去帶領別人、陪讀別人的時候,他們自己的生命也被挑戰。陪讀者自己需要開始學習去找答案,會發現自己需要與上帝連結,自己需要讀經、禱告才有辦法實質的幫助一個人。
 
  讀經禱告無法強求,身為牧者,若一直盯他們,往往造成反效果,青少年也會因此內疚或是不喜歡與你談話。然而,自己給他們最大的勉勵,也是我自己從青少年時期,牧者給我的勉勵,就是讀經禱告的生活能每日持續是最好,若無法做到,也要持續的斷斷續續!我們也許有火熱的時刻、有冷淡的時刻,有空閒的時間,有忙碌的時候,但是即便有時我們會中斷讀經禱告的靈修生活,也要努力地恢復,因為讀經與禱告是與上帝連結最基本的要素,真的太重要了!
 ▲ 返回本期內容索引 ▲ 
▼ 親心園地 ▼
將青少年帶到主面前
陳慧蘭/長春禮拜堂青少契輔導
 
  青少年的牧養和帶領已明顯與兒童主日學的方式不相同。在討論「推動青少年讀經禱告」之前,我認為需要先思考青少年牧養的策略和計畫,有了整體牧養規劃和想法,才能持續且按青少年各階段需求來考量和設計。
 
  我們教會使用4D門訓的培育架構來牧養青少年團契。在慕道、相信、委身、門徒的過程中,除了關係建立、生活關懷,還有基要真理的教導、基督徒生活的實踐,如讀經、禱告、服事、奉獻……等相關課題的操練。所以,在門訓小組之外的團契聚會,我們也會配合這樣的策略安排內容,以達相輔相成。
 
一、每月固定安排一次大聚會的查經
 
1.國中、高中進行動態式小組查經:用現成教材(例如:《馬可福音動起來》等)、或由輔導預備(有動態式引導的設計)。
2.大專學生:一個月一次由傳道人帶領查經聚會(使用《每日活水》靈修進度的內容)。
 
二、建立靈修習慣
 
  因著4D門訓的規劃,會根據學生個別的信仰狀況而使用適合的靈修教材,鼓勵他們靈修讀經。並在每週一次或兩週一次的門訓小組中,與同齡夥伴和輔導分享自己的靈修心得。
 
三、寒暑假營會的推薦
 
  教會補助學生參加校園團契寒暑假營會:北國門、北中門、大專靈修班。透過同齡間大團體的學習,開闊視野,有更多機會學習讀經和禱告。
 
四、每半年一次學生禱告會
 
  由輔導帶領學生專心禱告,操練代禱和禁食禱告。
 
五、自國一開始邀請參加教會偏鄉短宣隊
 
  除了學習服事、配搭,在短宣隊中,真實的操練每日靈修讀經,時時禱告代求,學生往往在短宣隊中親身經歷神的恩典和體會禱告的平安。
 
  無論何種方式,我們就是希望將青少年帶到耶穌基督的面前,使人真知道祂,學習信靠、經歷神,並且更認識神!這是我們的期盼!
 
「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西一28)
▲ 返回本期內容索引 ▲
▼ 親心園地 ▼
慢慢養成習慣
吳哲誠/明誠浸信會青少契輔導
 
  有鑑於現在的青少年孩子有許多事情需要忙碌,我們希望他們在忙碌的生活中,仍然能夠每天撥出一段時間給上帝,故我們和青少年團契的同工討論出了一些他們認為能接受的讀經、禱告方式和頻率。
 
推動讀經的做法
 
一、每週發給他們一張靈修日記(如右圖),上面有每天要讀的經文和空白處用來做記錄(可以寫靈修心得、日記、禱詞……),我們希望以主題式的簡短經文,讓他們能慢慢養成每天看經文的習慣,也可以學習記錄自己的心情、想對上帝說的話。一季之後,我們會幫他們釘起來,成為他們走過信仰生活的痕跡。
 
二、配合寒暑假營會的查經進度(寒假:青春飛翔靈修營、暑假:High客任務─浸聯會),我們相信,讓孩子們提前預備好會前作業和渴慕的心進入營會,在營會當中的學習會更有深度和果效。而結束之後,我們也會建立一個有參加營會的孩子們一起繼續跟進讀經的群組,選定一個書卷,大家每天輪流督促,彼此分享進度,讓營會的火熱可以得到延續,許多的孩子便因著這樣的方式,真的開始習慣讀經,也更認真在信仰的追求。
 
學生心得:
  還記得一開始從營會回來時,大家當時想說既然來了營會,那我們也想把在營會的習慣帶回日常生活中,因此就開始每天在群組裡提醒對方要讀經,用互相鼓勵的方式來防止放棄這類的問題發生,有時也會傳一些跟當天經文有關的詩歌或見證,就是希望大家能一起在主裡學習去聽主的話語。
 
推動禱告的做法
 
  每週聚會結束,會讓我們的聯絡同工發下代禱筆記本(分成國高中),讓大家寫下一週的代禱事項,之後再貼到我們的Line群組當中,鼓勵大家每週至少花一兩個時段為團契的成員們禱告。
▼ 親心園地 ▼
輔導,陪下去!
吳逸婷/新竹北門聖教會傳道
 
  推動青少年讀經是每個教會都努力想做,但不容易使上力的課題。本文分享在牧會現場嘗試過,但不一定成功的幾個作法,供大家一起想想和參考。
 
一、獎勵吸引
 
  這是個很簡單的作法,但這個方式無形中傳遞了一種「為了獎勵而讀經」的觀念,在這個孩子普遍物質豐富、缺乏靈命渴慕的世代,反而強化了物質對他們的吸引力,讓讀經成為達成目的的手段,即便輔導和牧者耳提面命讀經對於屬靈生命的重要性,但方式上卻傳遞相反的價值,其實需要謹慎使用。(在牧養現場使用過這個方式,但因為孩子物質豐富,獎勵的吸引力不大,拿獎的時常是那些本身就有靈修習慣者,甚至靈命成熟的孩子對於拿獎會感到彆扭,因為他覺得讀經不應是為了得獎賞。)
 
二、創造風氣
 
  青少年是群聚的動物,也因此嘗試透過群體營造讀經的氛圍,在教會內曾推過「揪團靈修」(三個人以上一起靈修一段經文後,拍照打卡上傳,集滿一定次數可以一起吃XX分享餐)、「靈修限時籤」(小組有一本每日靈修本,由組員接力想辦法傳遞給所有人,輪流一起寫滿30天)……等多種期間性讀經活動。在施行的期間,的確有稍微挑旺了靈修的氣氛,特別的活動也會製造一些話題和動力,但當活動過去,卻沒有如預期地成為習慣。在這過程中也觀察到一個關鍵點,小組中必須要有對靈修充滿使命的孩子成為鼓勵大家完成的樁腳,否則只有輔導在動很難創造風氣!
 
三、培養習慣
 
  這是最基本、最花輔導心力,但也最實在的方式!輔導,陪下去!這是由我們教會中一位長久陪伴青少年的輔導發起,稱為「D21計畫」。她邀請願意的孩子一同參與21天培養靈修習慣的計畫,這個計畫需要孩子每天傳訊息給輔導,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傳一句金句
第二階段:傳一句金句+一句心得
第三階段:傳一句金句+一句心得+感恩事項
第四階段:傳一句金句+一句心得+感恩事項+代禱事項
 
  每個階段都要持續21天,完成後才能進入下一個階段,若當中有中斷,就要重新計算起,如此培養孩子的靈修習慣,輔導也透過這樣的方式回應孩子的近況或信仰問題。發起計畫的輔導每天都要付上很大的時間代價─陪伴並且回應,但看見孩子的成長,靈命上的成熟,這樣的陪伴真的很值得!
▲ 返回本期內容索引 ▲
▼ 親心園地 ▼
神的話是孩子路上的光
李靜雯/青少年家長
 
  我是一名家長,育有兩個女兒,分別就讀國一與國二。我沒有資格跟大家建議要怎麼建立孩子的靈修生活,我只能分享自己經歷到神的話帶給我和孩子的幫助。
 
  小女兒曾經在面對學校大姐大討厭她時,終日惶恐害怕,直到她被神提醒,領悟到凡是神允許的一定是最好的,她的心就得著平安。她也曾經因為學習的挫敗而拒學,但是當她讀到「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她就得了安慰;又因著神應許「祂是我們臉上的光榮」,她也得著勇氣回到學校。
 
  我曾經跟大女兒有一段非常緊張的時期。那段時期我經常在深夜以淚洗面,覺得自己真是個失敗的母親。但神持續地用每一天的經文、用教會輔導的陪讀、主日的信息對女兒說話,讓她害怕上帝的審判,並且真的為自己的罪懊悔。於是大女兒主動來跟我道歉認罪,我們就在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中恢復了美好的關係。
 
  我們是如何建立起每日靈修的習慣呢?
 
  回想從孩子出生後,每一次餵奶我們帶著孩子謝飯,到今天她們可以主動並穩定地每日靈修,我們大約借助過這些幫助:
 
1.中英文詩歌
2.圖畫聖經
3.幫經文設計動作,背起來
4.按章節說聖經故事給孩子聽
5.聖經卡通(如《天國英雄榜》等)
6.教會聚會(兒童主日學、兒童禱告會、少年團契、主日等)
7.注音聖經、無注音聖經
8.靈修教材(如《我喜歡耶穌》、《清晨國度》、《兒少標竿》、主日學靈修小本等)
9.從聖經角度討論報紙新聞或生活事件
10.家庭禮拜
 
  當孩子還是BABY時,我們多借助簡單的中英文詩歌、禱告,幫助她們認識神的愛。
 
  到孩子牙牙學語,我們開始每天帶著孩子讀圖畫聖經,期待把對神的認識和良好的屬靈習慣架構在孩子的心中。
 
  隨著孩子長大, 可以用的素材、方式就越多了。曾經我們為了完成主日學的每週金句背誦,一起為金句設計各種動作,期待讓背經更有趣、也更把神的話語存在心中。之後一開始是為了消磨時間,在走路時、等上菜時、或是睡覺前,我開始從撒母耳記的故事逐章一路講到歷代志。孩子們至今仍津津樂道,覺得聖經故事精彩極了,每次都好期待下一回故事。
 
  一直到孩子進入學校,我們也教育孩子先靈修再寫功課,因為認識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面對一些比較抽象的經文,我會跟孩子討論經文的意思,再讓孩子畫出自己的理解,以此幫助她們活出神的話。兩位女兒小學時期曾在家自學幾年。我記得剛開始自學時,我一方面很開心一早能沒有時間壓力地帶孩子好好靈修,但是一方面又為了她們落後學校同齡的孩子而十分焦慮,深怕自己誤了孩子一生。那時我先生只跟我說:「太太,你真的相信『認識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嗎?如果這話是真的,那你所擔心的事絕不會發生。」我被提醒,從此也學習在教養上要將眼光定睛於神、有對的次序。
 
  兩個女兒並非一開始讀聖經就常常被光照、得引導,而是在每日持續的靈修中被神漸漸塑造。她們並不完全,離「屬靈」也還很遠。但神說:「懇切尋求我的,必尋得見。」相信孩子有神的警誡與引導,有神參與在孩子的生活中,將為父母帶來最輕省的教養,也是父母最放心的交託。
▲ 返回本期內容索引 ▲
▼ 飛颺情報中心 ▼
青少年靈修教材推薦
雷靜如/飛颺青少年成長中心主任
 
  為培養青少年讀經禱告習慣,我們可以善用一些工具來輔助,基本上鼓勵使用以「聖經」為本的靈修教材,因為若是以「故事」為本,附上經文出處,普遍大家都只會看小故事(不會真的去看經文),這樣充其量僅是閱讀「屬靈小文章」,而非直接讀「神的話」,因此建議靈修時仍使用以「聖經」為主的材料較佳。以下推薦幾本適合青少年使用的教材:
 
一、主題 / 經卷式靈修──YOUNG系列(校園出版)
 
1.對象:國小到高中均可
 
2.特色:◆ 一個月30課一本 ◆ 小本好攜帶 ◆ 題目設計貼近青少年,易引發思考
 
3.適合使用的對象和時機:
 
(1)慕道、初信和出入教會很久但不清楚信仰者:YOUNG靈修日課1《麻吉耶穌》
 
(2)舊約(信主較久者):
YOUNG靈修日課2《創世風雲錄》(創世記)
YOUNG靈修日課8《神國裡的班長》(大衛)
YOUNG靈修日課9《摩西陪我出埃及》(出埃及記)
 
(3)新約(初信/尚未讀過新約者):
YOUNG靈修日課3《保羅老爹的e-mail》(提摩太前後書)
YOUNG靈修日課6《第一代福音戰士》(使徒行傳)
YOUNG靈修日課7《喜樂超新星》(腓立比書)
 
(4)主題式(初信造就):
YOUNG靈修日課4《信望愛少男少女》
YOUNG靈修日課5《跟隨耶穌玩真的》
 
二、靈修月刊
 
《每日活水》(校園出版)
1.對象:青少年或成人均可
2.特色: 一個月一本  有經文和文章  題目能引發思考,期盼信仰是有想過的
 
《清晨國度》(推喇奴書房出版)
1.對象:青少年
2.特色: 一個月一本  版面設計活潑,專為青少年而編寫的靈修月刊  內容解釋清楚完整
 
三、一年靈修
 
1.特色:一年一本(較厚)
2.書籍推薦:
(1)青少年自己讀:《JUST愛靈修──YOUNG青少年365天遇見主》(校園出版)
(2)全家一起讀:《全家讀經一年通──教導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校園出版)、《全家讀經10分鐘》(校園出版)
▲ 返回本期內容索引 ▲
▼ 活點子專賣店 ▼
創意小組查經──倚靠上帝,勝過人生的逆境!(上)
文/洪中夫牧師
 
所需時間:70分鐘
 
聖經經文:但以理書六章1~28節
 
教學目標:透過但以理身陷獅子坑的過程與見證,反思如何在人生的逆境中,以堅定的信心倚靠上帝的大能。
 
一、聖經閱讀:15分鐘
 
(一)背景說明
 
  主前605年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攻陷耶路撒冷,猶大王約雅敬被擄,年輕但以理也被擄到巴比倫(參王下二十四1~3)。但以理書是被擄時期的先知書,成書日期約在主前530年,涵蓋了尼布甲尼撒和伯沙撒兩個巴比倫王的統治,直至波斯王古列稱霸的初期。
 
  本章記載但以理在獅子坑的故事,事件發生在瑪代波斯王大利烏年間(539~536B.C.)。大利烏頒旨嚴禁向他以外的任何人或神祈求,違者即投入獅坑。但以理卻堅持向神祈禱,一如既往。與他為敵的同僚便紛紛參他抗旨,並奉旨將他投入獅坑。在逆境中但以理仍堅定地倚靠神,最後在餓獅群中安然無恙,奇妙的神蹟令大利烏王頌讚耶和華是真神,不單釋放了但以理,也懲處這些加害者。全篇可分成以下五個段落:
 
但以理受到大利烏王的賞識(六1~3)
但以理被同僚陷害(六4~9)
但以理因堅守信仰被扔進獅子坑(六10~18)
但以理信靠神得拯救(六19~23)
大利烏王命人民尊崇但以理所事奉的神(六24~28)
 
(二)創意讀經──動作定格
 
1.將成員分成五組(各組至少兩人以上),按以下五段經文,給予各組任務:
 
第一組──但以理受到大利烏王的賞識(六1~3)
第二組──但以理被同僚陷害(六4~9)
第三組──但以理因堅守信仰被扔進獅子坑(六10~18)
第四組──但以理信靠神得拯救(六19~23)
第五組──大利烏王命人民尊崇但以理所事奉的神(六24~28)
 
2.各組先自行閱讀所屬經文,並討論如何以肢體定格的動作,彼此合作呈現該段經文最具代表性的畫面。
 
3.做出定格動作後,先請其他成員猜測該場景大概的意思,之後再請做動作者簡述經文的要點。
 
4.當第一組完成定格的動作、簡介經文後,教學者用啟應的方式,帶領大家輪流朗誦該段經文。接著,再請第二組做出所屬經文定格的動作。
 
5.各組依上述規則,依序將五段經文讀過一遍。
 
二、觀察及感受:25分鐘
 
  在全體教學的場合中,教學者可依經文大綱進行講台授課,並參考以下的問題引導成員反思,以口頭問答即可,無需發給成員答案選項的學習單;若以8~10人進行「小組查經」,建議將以下的問題及答案選項,另製成書面學習單,讓學習者在提問過程中逐一勾選,以利小組成員的討論。
 
  以小組查經方式的提問過程中,各組安排一位輔導或小組長,當組員勾選某題的答案後,再由小組輔導或主要教學者適時補充「解釋」欄位中的背景或字詞說明(逐題勾選答案並逐題解說,不要讓學生一次填寫所有的答案)。
 
  若聚會時間有限,可刪減問題的數量,就主要段落進行「觀察」或「感受」的反思即可。
 
█ 段落一:但以理書六章1~3節
 
(一)大利烏王為了治理全國,他做了什麼? 
 
□ A.立一百二十個總督。
□ B.在一百二十個總督以上,立總長三人(但以理在其中)。
□ C.建多條高速鐵路。
□ D.廣設人臉辨識系統。
(答案:A、B)
 
【解釋】
  波斯(Persia)興起於伊朗高原的西南部,是伊朗歷史的一部份。波斯帝國是歷史上第一個橫跨亞歐非大陸的大帝國,全盛時期領土東至印度河平原,西北至小亞細亞、歐洲的馬其頓、希臘半島、色雷斯,西南至埃及。
 
  為有效治理全國,大利烏王立了一百二十個總督(省長),又指派但以理和其他兩個人擔任總長,監督這群省長,以維護王的權益。
 
(二)大利烏王想要在總長以上,委派但以理治理整個帝國,背後有什麼想法?
 
□ A.但以理比較英俊。
□ B.但以理有美好的靈性。
□ C.但以理的才幹顯然超乎其餘的總長和總督。
□ D.這樣比較有趣。
(答案:B、C)
 
【解釋】
  「美好的靈性」或譯為「卓越的才幹」(現代中文譯本)。從但以理書五章11~12節可知,是指:有聖神的靈,心中光明,又有聰明智慧,好像神的智慧。
 
(三)如果你是兩位總長的其中一位,看到大利烏王有意提升但以理治理全國,此刻你有何心情或感受?請挑出一個圖案並說明原因。
 
█ 段落二:但以理書六章4~9節
 
(四)但以理如何治理國事,以致其他總長和總督想找把柄控告他,卻找不到任何的把柄和過失?
 
□ A.將錯誤掩飾得很好。
□ B.忠心辦事(誠實可靠),毫無錯誤過失。
□ C.總長和總督不夠聰明。
□ D.總長和總督監控的技術太差。
(答案:B)
 
【解釋】
  國王提拔但以理擔任國家最高行政官員,無疑是考量王室和帝國的利益;但總長和總督們對於一個猶太人、一個巴比倫從前的高官,竟獨佔了他們本想擁有的官職,於是產生了嫉妒之心。
 
  但以理此時已經八十多歲,卻仍然忠心地執行國家公務,使人找不出有何錯誤過失。這是由於他個人的正直廉潔,以及上帝對他的保守。
 
(五)為了找到控告但以理的把柄,那些人彼此說了什麼?
 
□ A.要注意但以理的穿著打扮。
□ B.必須清查但以理的金錢往來。
□ C.如果要控告但以理,就只有在他神的律法中去找把柄。
□ D.要觀察他上班是否遲到。
(答案:C)
 
【解釋】
  「他神的律法」是指猶太人的律法。但以理虔誠敬拜耶和華,因此這班人決定從他的信仰下手,想找出跟國家法律牴觸的地方。
 
(六)總長和總督紛紛聚集來見王,向大利烏說了什麼?
 
□ A.國中的總長、欽差、總督、謀士,和巡撫彼此商議,求王下旨要立一條堅定的禁令。
□ B.三十日內,不拘何人,若在王以外,或向神或向人求什麼,就必扔在獅子坑中。
□ C.王啊,現在求你立這禁令,加蓋玉璽,使禁令決不更改(照瑪代和波斯人的例是不可更改的)。
□ D.國王的工作太辛苦了,最好能到海外度假。
(答案:A、B、C)
 
【解釋】
  國王被要求做兩件事:立法令和在法令上蓋玉璽,使法令具有法律的權威性。波斯法律當時規定,法令只要經國王頒佈,就不可加以更改,必須貫徹執行,連國王自己都沒有取消的權利。
 
(七)面對同僚及眾官員的陷害,但以理的心裡可能有什麼感受?請挑出2~3個詞彙並說明原因。
 
無奈
害怕
無所謂
擔心
喜樂
輕鬆
憂慮
徬徨
焦慮
無助
有壓力
難過
自在
孤單
憐憫
其他
 
█ 段落三:但以理書六章10~18節
 
(八)但以理知道禁令蓋了玉璽,就到自己家裡做了什麼?
 
□ A.一日三次,雙膝跪在神面前禱告。
□ B.回家睡覺。
□ C.關起門來偷偷禱告。
□ D.禱告感謝,與素常一樣。
(答案:A、D)
 
【解釋】
  面對耶路撒冷禱告,這是被擄以後散居各地的猶太人保存的宗教習慣,也是照所羅門王當日獻殿祝禱時所說的話而行(代下六38~39)。因此,但以理家中的窗戶也是開向耶路撒冷。
 
  以色列人在國家滅亡之後,每天生活中都必須遵守一日三次禱告習慣,如詩篇的作者所說:「我要晚上、早晨、晌午哀聲悲歎;他也必聽我的聲音。」(詩五十五17)但以理知道有人要陷害他,並沒有找王解釋或請人關說,而是仍然相信上帝掌權,一日三次向神獻上感恩和禱告。
 
(九)如果但以理沒有「像素常一樣,一日三次雙膝跪地禱告感謝」,面對國王的禁令,他還有什麼可能的選擇?
 
答:
 
【解釋】
  儘管但以理可能有很多「變通」的方法(例如:關起門來偷偷禱告、心裡默禱),但他仍不顧國王的禁令,堅守日常的祈禱。誣陷者派人監視但以理,發現他仍按照過去的習慣向神禱告祈求,於是抓住機會,共同晉見國王控告但以理。
 
(十)同僚及官員在王面前控訴但以理時,他們說了什麼? 
 
□ A.那被擄之猶太人中的但以理,不理會你。
□ B.不遵守你蓋了玉璽的禁令。
□ C.竟然一日三次祈禱。
□ D.竟然不遵守交通規則。
(答案:A、B、C)
 
(十一)大利烏王雖然一心想要救但以理,但卻無能為力,過程中他有怎樣的心情? 
 
□ A.心裡十分愁煩。
□ B.心裡十分安慰。
□ C.心中十分平安。
□ D.終夜禁食,無人拿樂器到他面前,並且睡不著覺。
(答案:A、D)
 
【解釋】
  大利烏知道惡人的陰謀後,感到十分愁煩。雖然他終日思考如何解救但以理,但礙於法令不可更改的規定,徒勞無功。「直到日落的時候」是指審判但以理的最後時限;國王被迫下令將但以理扔進獅子坑中。
 
  「終夜禁食」在此並不是宗教性的禁食,而是指心裡煩悶吃不下東西。此時大利烏王整夜無法安眠,不想飲食,更無心玩樂,心中充滿苦悶和焦急。
(未完待續)
 ▲ 返回本期內容索引 ▲
▼ 飛颺燙手新聞 ▼
飛颺財務報告 ‧ 活動看板 ‧ 中心消息與代禱
文/飛颺編輯室整理
 
2020年1~2月飛颺財務報告
科目\月份
1月
2月
合計
收入
 
 
 
一般收入
172,800
163,330
336,130
支出
 
 
 
行政費
15,987
12,473
28,460
人事費
199,589
200,044
399,633
營運費
17,099
27,561
44,660
支出合計
232,675
240,078
472,753
本期餘絀
-59,875
-76,748
-136,623
前期餘絀
 
 
0
本年累計餘絀
 
 
-136,623
 
⊙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地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林後九7~8)
 
⊙飛颺事工在信心中仰望,每月平均需要約30萬元。若有感動為飛颺國中福音事工奉獻,請填寫刊內信用卡專用捐款單,並傳真或寄回本中心,飛颺將為您做扣款服務;或利用郵局劃撥方式捐款。所有為飛颺奉獻之款項,均開立減免所得稅收據。
劃撥帳號:17903082
戶名:財團法人台北市基督教校園福音團契飛颺
進入線上刷卡網站(此為校園福音團契委託思遠科技建立之奉獻網站,確保您奉獻時提供的個人資料安全無虞)
 
2020年5~6月活動看板
日期
營隊活動/訓練名稱
參加對象
內容
5/1~2
體驗教育引導員
初階訓練學期班
(第四次)
大專在學學生、
社會新鮮人、青少契輔導
風險管理理論與實務、冒險教育課程。
5/8~9
體驗教育引導員進階訓練
已完成飛颺體驗初階或體驗密集班的課程,已完成至少一梯挑戰營營會實習者
體驗活動的風險管理、團體動力與營隊體驗設計。
5/15~16
體驗教育引導員
初階訓練學期班
(第五次)
大專在學學生、
社會新鮮人、青少契輔導
傾聽與同理原則、信任活動帶領、品格教育活動帶領。
5/22
飛颺志工食堂
飛颺志工、關心飛颺的弟兄姊妹
主題:我的教師人森
5/24、6/14
福音教師讀書會
目前修習師資培育學程的學生、實習教師、代理教師
資深福音教師分享各種教學現場的實務經驗,陪伴有心成為福音教師者一同尋求未來。
5/29~30
體驗教育引導員
初階訓練學期班
(第六次)
大專在學學生、
社會新鮮人、青少契輔導
青少年輔導技巧、團隊配搭技巧。
6/19
飛颺志工食堂
飛颺志工、關心飛颺的弟兄姊妹
主題:營會神奇寶盒
 
中心消息與代禱
 訓 練 組 
 
為春季青少年事工人才訓練有很棒的回應感恩,期待這些課程能幫助青少年事工的發展。
 
下半年秋季青少年事工人才訓練將開辦活動戲劇學期班(第14期)、服務學習福音隊領袖培訓班(第9期),請為課程相關規劃及報名推動代禱。
 
 教 育 組 
 
今年的母親節,飛颺提供全新的母親節卡片及教案,求主引導學生在過程中更多思想愛與感恩。
 
因應新冠病毒疫情,九年級進班將改為提供影片及教案給福音教師自行使用,求神使用它們成為福音老師的幫助。
 
本學期淡江中學、天母國中的服務性社團研發,求主帶領不受疫情影響能順利進行。
 
 營 會 組 
 
暑假飛颺有七個營會:協同挑戰營、生涯營、教師成長營以及與教會合作的四梯服務隊,希望可以成行,倘若無法,也求主仍然使飛颺與教會有美好的連結,並且福音的出口不致被斷絕。
 
 倘若暑期營隊可以順利出隊,五~七月都會是密集籌備期,不管是活動組開會、營前輔訓或者服務隊行前訓,求主保守盡都順利。
 
 教 師 組 
 
因應疫情狀況,八月的教師成長營正在討論是否需要有所調整,預計六月底做最後決定,求神幫助,帶領我們有最好的決定。
▲ 返回本期內容索引 ▲
▼ 資源寶庫 ▼
書 名│認識耶穌的10堂課
作 者│賴特(N. T. Wright)
譯 者│郭書瑄
出版社│校園書房出版社
作者簡介│
賴特(N. T. Wright)
英國牛津大學威克里夫學院高級研究院士,曾擔任英國聖公會主教八年,集牧者與學者兩種身分於一身的賴特尤其在意神學與生活的關聯,以紮實的學術研究,還原新約聖經對當時信徒的意義,並以邏輯嚴謹、取材磅礡的寫作風格,為平信徒寫作系列解經書。其鉅著「基督教起源與上帝議題」獲得高度注意(前三冊已由校園中譯出版),也曾為英國廣播公司(BBC)製作以「今昔耶穌」為主題的電視節目,該節目內容已輯為《認識耶穌的10堂課》(校園出版)。
 
  聖經學者賴特與英國廣播公司(BBC)合作,於1996年為First Light節目拍攝了以「今昔耶穌」(Jesus:Then and Now)為主題的電視節目。該節目實際走訪以色列和耶路撒冷,帶領民眾探究猶太民族與耶路撒冷的宏大歷史故事,並進一步檢驗耶穌生平及其被釘十架與復活的奇特事蹟。第一單元「今昔耶穌」收錄該節目的詳盡內容,並增錄第二單元「認識福音書」,提供認識基督的根基。本書以生動、毫不說教的方式,以及一百多幀全彩圖表,為認識耶穌提供嶄新的視野。
▲ 返回本期內容索引 ▲
▼ 飛颺快訊:2020年教師成長營:從心事到新事 ▼
 2020教師成長營詳細內容及報名請按此
▲ 返回本期內容索引 ▲
▼ 飛颺快訊:2020年夏令飛颺營會 ▼
▼ 飛颺快訊:夢想飛颺生涯營 ▼
 夢想飛颺生涯營 詳細內容及報名請按此
 ▲ 返回本期內容索引 ▲
▼ 飛颺快訊:飛颺少年雙月刊訂閱調查 ▼
    《飛颺少年》雙月刊為兩個月發行一次的刊物,分享飛颺工作概況、創意教材、青少年事工等資訊。本刊可免費索取或上網訂閱電子報。
 
  為重新整理訂戶名單和響應環保,節省紙張印刷及郵寄費用,飛颺將再次做此調查,不管您之前是否有訂閱過,都麻煩您再次掃QRcode,填寫線上訂閱調查,協助更新資料,若是可以也鼓勵您訂閱電子報。
 
填寫訂閱調查請按此
 
 訂閱調查線上表單QRcode↓
 《飛颺少年》雙月刊為免費刊物,請支持飛颺文字事工,可為您開立奉獻收據,願神賜福您!
劃撥帳號:17903082
戶名:財團法人台北市基督教校園福音團契飛颺
 ▲ 返回本期內容索引 ▲
▼ 飛颺快訊:飛颺雙月刊專屬靈修書籍訂購 ▼
請電子報讀者下載圖檔填寫訂購單後,傳真或拍照上傳至電子信箱,並請來電確認是否訂購完成。謝謝您的配合!
客服電話:(02)29182460分機238曾弟兄
傳真:(02)29182462
email:livingwater@campus.org.tw
▲ 返回本期內容索引 ▲
上一頁
電子報訂閱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