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主任的話「愛就是和他在一起」,當我們在做國中福音工作時,願我們都能效法耶穌,單純且真實地愛國中生。 本期飛颺聚焦「國中生「愛情」的教導與輔導」,作者建議家長或團契輔導在面對國中生「愛情」這個課題時,掌握「預防勝於治療」及「先教導再輔導」的原則,求神賜下屬天的智慧,幫助我們! 勝利方程式「只要不放棄,就有機會!──迎戰會考的「心」力量」文中,老師以他多年的經驗,針對會考前可能會有的挑戰給予學生提醒,並分享如何準備自己的心來迎戰會考。 飛颺臉譜「生命的淬鍊」為飛颺新同工的介紹,讓大家更多認識他。 本期活點子專賣店「青少年牧養的策略思考與引導技巧(四)──尋求青少年事工的異象」一文中,帶領我們認識異象,也幫助青少年輔導同工或團契青少年以創意性的想像來描繪異象並尋求神的心意。 飛颺情報中心「2016年冬令飛颺營會報導(下)」是飛颺寒假其中三梯營會(龍山國中單天服務隊、桃園輔育院音樂福音營、戲劇成長營)的心得回應,與您一同見證上帝改變生命的奇妙作為! 「飛颺燙手新聞」有飛颺2016年5~6月的活動看板,2016年1~3月的財務收支報導,以及中心消息與代禱事項,讓關心飛颺的您瞭解我們的狀況,並以關懷、禱告、奉獻等方式支持飛颺事工。 本期資源寶庫推薦校園書房出版的「《神的孩子正在找自己》」,本書作者以短短五章的篇幅,深入淺出的方式,與青少年對談人生最基本、卻又不易處理的大哉問:「我是誰?」 一年一度的「教師成長營」將於8/19(五)~8/21(日)在新竹聖經書院舉辦,主題為「閱讀 悅讀 樂讀」,誠摯邀請修習教程學生、國小、國中、高中職、代課、實習及在職教師報名參加。詳細內容及線上報名請按此。 「2016年夏令飛颺營會」共有八梯次,其中協同中學挑戰營(詳細內容及線上報名請按此)及桃園輔育院福音營需要徵召輔導同工,另有五梯次服務學習福音隊及教師成長營。讓我們一起帶著愛去冒險,奉獻你的兩個小錢為神所用,成為營會同工、代禱同工及奉獻同工吧! 祝大家 平安喜樂,主恩滿溢! 飛颺青少年成長中心 敬上 本期內容索引 ▇ 主任的話:愛就是和他在一起 |
||||||||||||||||||||||
若您無法閱讀電子報,請至校園福音團契官方網站觀看。 |
||||||||||||||||||||||
主任的話 | ||||||||||||||||||||||
愛就是和他在一起
耶穌用短暫33年半的生命,來訴說這句話的故事─因為「愛」,祂甘願選擇卑微捨己,陪伴、觸摸、擁抱和醫治我們這群不可愛的人! 我們這群被選召的子民活在這世界上,當我們說要「學像耶穌」和「效法耶穌」時,這句話豈不就可以概括基督徒所該做的內涵? 我們常常被傳遞與教導著─愛他就是要傳福音給他! 這是對的,卻也有可能陷入另一個危機:我們有時太過於目標導向,而忽略了單純的愛和擁抱這個人?!漸漸地,我們會看這個人有無可能信主或進入教會,才決定要不要繼續愛下去或繼續和他聯絡;這個人的價值會因為他信耶穌,而值得被關注、被愛;這個事工會讓人馬上進入教會,才值得做。「福音」窄化到和「進入教會」、「信耶穌」畫上等號。但「福音」真的是如此嗎? 耶穌和人在一起時,似乎沒有每次都先問:「你要不要進入猶太人會堂?」,才決定要不要和他在一起,要不要醫治他;相反地,祂就是這樣單純地同在、同坐、談話、吃飯,看著他們,就愛他們! 耶穌會如何做「國中福音工作」呢?耶穌會如何看待「國中生」呢? 你的腦海中浮現的畫面是什麼呢? 「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祕,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林前十三1~2) 也許在我們馬上訴諸各樣創意活動和事工策略前,可以先回到原點─「愛」他!效法耶穌,單純地和國中生一起坐席吃飯聊天!(應該不會馬上擁抱,因為國中生面對擁抱很尷尬。) 當我們真實地「和他們在一起」時,相信所有手中的巧妙就會變得更深刻、更能帶出生命影響力,而我們也會因此更知道要如何切入並帶領國中生!求主幫助我們! 飛颺青少年成長中心主任 |
||||||||||||||||||||||
飛颺聚焦 | ||||||||||||||||||||||
雷靜如|飛颺青少年成長中心主任 國中生正值心理與生理的發展,開始會注意自己和異性,並開始生發出「愛慕」和「心動」的情愫,這實在是無可厚非的一件事,看見他們喜歡一個人的眼睛發亮與神情,真心覺得真是一幅「可愛」的畫面! 然而,無可厚非和可愛的畫面,在傳媒和各樣偶像劇的推波助瀾下,該如何面對才不會演變成「擔心」和「無法挽回」的局面?實在非常需要屬神的智慧和我們悉心的教導與陪伴! 基本上,有兩個建議: 1.預防勝於治療:盡量一上國中就開始有一系列「感情交友」的聚會活動與教導,及早建立正確的觀念和態度,當面對有喜歡的人或追求者出現時,才不會馬上墜入情網! 2.先教導再輔導:很多信息最好先行教導,然而也要讓孩子知道「喜歡很正常,但心動不一定要馬上行動」,讓他不僅有正確的觀念,在面對有喜歡的人或追求者出現時,願意也敢於跟我們分享。我們透過輔導給予孩子個別的關心和導引,做法是在教導中帶出原則,但輔導卻是在原則下有愛與接納的導引,也就是在輔導時仍往教導的方向前進,但是輔導中給予關懷溫暖和導引。
預防勝於治療 只要上了國中,學生瞬間從兒童步入青少年階段,有關兩性的訊息除了來自父母和教會外,就是老師和同學。以前的老師在教導這方面一般會比較保守些,但隨著時代改變和性解放/同性議題的爭論不休,有些老師自己都是先上車後補票或同志,在觀念上也與以往不盡相同!我兒子國一時,健教老師就鼓勵他們交男女朋友時,一定要先有性行為、試婚或同居,因為要先用用看才知道好不好用;後來校長約談希望改進,但老師堅持這是他的理念和教學,不願意改變!老師尚且如此,更遑論同學間的黃色笑話與色情網路的流傳分享! 因此,就在學生被學校各樣似是而非的性愛觀影響前,倘若我們不趕快搶時機教導,學生的心和觀念就被嚴重地影響著;反之,若我們在他們好奇時開始教導,即使他們仍會面對衝擊影響,但聖靈會保守我們所教導的在他們心中發揮作用。 所以,可以教些什麼內容呢?怎麼教呢? 筆者整理國高中學生所面對的感情問題,建議可以先教些…… 1.男女界線:一般朋友、男女朋友&夫妻(彼此/夫妻和其他異性) 許多男女問題(劈腿、第三者……)或曖昧不清都來自於界線不清楚,甚至教會內一起長大的孩子從小感情好,及至青少年時仍以孩童時期的互動來待之(例如:睡躺在一起、勾肩搭背……),常以「我們又沒有怎麼樣」或「還好吧?!有這麼嚴重嗎?」看待,以致於他們和教會外的同學相處時也是如此,容易造成許多誤會和問題。因此,在男女界線的教導上,必須幫助學生認識兩性的不同,避免不必要的曖昧,使學生明白如何建立健康正常的兩性互動。 2.如何判斷自己對對方的感情:感情三層次(喜歡、迷戀、愛) 教導學生了解「喜歡、迷戀、愛」這三者的內涵與不同,並知道一開始的「動心喜歡」是很正常的,但可能認識對方還不夠多,此時還不適合交往,要學習多在群體中認識彼此的信仰和個性想法,並藉著禱告、觀察和等候,檢視自己現在的感情狀況,不要衝動地追求或交往!透過認識此議題,了解「早戀」的許多實際問題,並避免早戀。 3.自己該預備哪些方面:自己成熟了嗎? 讓學生了解自己該預備哪些方面(例如:自我形象、家庭影響、情緒、人際、自我管理、信仰……),並檢視自己還有哪些方面不夠成熟。破除只要喜歡就可以在一起的觀念,先好好預備自己,因為唯有成熟才能帶給對方幸福而非災難。 4.如何選擇另一半:靈性、個性與道路的考量 選擇另一半時,不會純真地以為只要是基督徒就好,也不會不切實際地要求對方,可善用神所賜的理性思考,並禱告讓神修正自己的觀念,能以健康態度面對並選擇。 5.基督徒的感情婚姻觀 一般基督徒學生會有的幾個問題,舉凡:一定要和基督徒交往結婚嗎?一定不可以婚前性行為嗎?……教導學生清楚認識聖經的教導與原則,了解上帝不是嚴肅殘酷的神,明瞭一切誡命皆出於「愛」,進而願意遵守神的誡命。 以上是建議優先要談的課題,若是能夠進深談就可以和學生談論如何交往(或者放入大學才教導亦可),教導學生如何擁有一個好的交往品質和約會,不會因自己摸索而毀了一段感情,走在較為健康的感情路上,知道什麼是正確健康且合神心意的交往。 以上等課題,可以邀請講員方式進行,也可以體驗教材的活動進行,教材可參考「校園」所出版的一系列體驗教材:《青春總動員》、《愛戀青春,怎Young都美》、《青春Eazy Fun》,裡面有許多有趣並經過設計的活動、影片和教導;也可帶領學生一起閱讀相關書籍,並且分享和討論,國高中生可以優先閱讀《開始約會吧!》(放心!不要被書名嚇到!)和《神啊!說好的那個人呢?》。
先教導再輔導 教導原則讓學生都有基本概念後,一定要讓學生知道若有遇到喜歡心動的對象,可以找輔導和爸媽聊;一般而言,他們都不願意告訴爸媽或輔導,只願意跟朋友同學說,因為認為大人都只會反對,因此,在輔導方面一定需要開闢「關懷與愛」的柔性園地,透過聚會或關懷,讓他們願意說出來,並透過關心和討論給予導引,也透過禱告求聖靈保守他們的心和行為,走在健康的路上。 後現代的學生喜歡「討論對話」勝過「權威」,反對「絕對」,支持「相對」,因此,只要是教導講台,對學生來說都屬於較為「權威性」的教導,有些學生會願意聽,有些則會質疑「一定是這樣嗎?」。 身為家長或輔導的我們,一方面不用害怕學生的質疑而不敢教導,畢竟站在講台上就有神所賦予的屬靈責任,但另一方面,在教導時善用後現代的故事(例子)切入帶入原則與聖經教導,循循善誘,避免只有規定而沒有說明的內容。此外,我們仍需要為學生有受教的心禱告,求主讓他們還在成長的生命能夠聽得懂,也願意聽! 儘管如此,仍有許多學生在實際面對感情時,很容易軟弱跌倒,求主也賜給我們強壯的心臟和夠用的耐心,能夠瞭解人性的軟弱,一方面可以接納他們還在成長過程中,一方面也可以有智慧和耐心陪伴與教導,即使跌倒仍要挽回,這很不容易,但卻是神賜給我們的屬靈責任!求主幫助我們! |
||||||||||||||||||||||
勝利方程式 | ||||||||||||||||||||||
只要不放棄,就有機會! 許維峰│台北市信義國中教師 曾經,有孩子在會考前問我:「書讀不下去怎麼辦?」我想這應該是很多人現在心裡的寫照吧!坐在位子上,眼睛盯著書,但心卻怎麼也靜不下來! 或許,是因為有太多的「如果」,在你的心中環繞: 如果考得太難怎麼辦? 如果失常怎麼辦? 如果發生什麼意外怎麼辦? 如果考不好要怎麼面對家人? 如果考不好會很難過吧? 也或許,有太多的「茫然」: 茫然於最後幾天要怎麼念? 茫然於真的有機會後來居上嗎? 茫然於為什麼總要被拿來跟別人比較? 茫然於這麼辛苦值得嗎? 茫然於這一切到底是為了什麼? 太多的「如果」與「茫然」,讓我們不只身體疲累,心也好累好累! 你現在的心情如何呢?是充滿了鬥志,還是撐不下去了呢?無論如何,這最後的階段,只要不放棄,就有機會!其實,很多人都想放棄(或已放棄),就看誰可以堅持到底。就算你沒有進步,因為別人的放棄,也可能因此被動地進步。在會考將臨的前夕,除了生理因素外,心理因素也至關重要。學校應該有教如何調整生理到最佳狀態,我就不再贅述。我想要談談心理的部分,假設迎戰會考的功夫分成「外功」與「內功」,這段時間你所累積的實力就是「外功」,而心裡的力量就是「內功」。當內外功加成,就可以發揮最大的效果!所以,提升你的「心」力量,將對會考有很大的幫助。以下將針對會考前可能會有的挑戰給予提醒,並分享如何準備自己的心來迎戰會考。相信心裡的力量提升了,成效也必定會提升!開始之前,請你對著自己的心堅定地說:「我的心啊!不要放棄!只要不放棄!就有機會!」 1.保守正面積極的心 拼到這個時候,其實大家都累了!不管你有多少的「如果」與「茫然」,你接下來會怎麼樣,跟你怎麼想「你接下來會怎麼樣」有很大的關係!聖經上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越到最後關頭,「心」扮演的角色就越關鍵。同樣實力的人,會因著「心」的不同,而有完全不同的表現。一個人可能因著壓力而自亂陣腳;另一個人面對同樣狀況,卻可照著自己的節奏前進,對自己說正面、積極、信心、盼望的話。兩人的距離就會逐漸拉開。是什麼拉開他們的距離呢?絕對不是「實力」,而是「心裡的感覺與想法」!所以不要容許負面的想法進入你的心,只要保持樂觀,堅持下去,你的表現絕對會比悲觀、沒有信心來得好!如果你無法給自己信心,那就讓上帝給你信心。當我感到壓力擔憂,都會用聖經的話禱告:「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把壓力、擔心、希望都告訴上帝,我的心就會平靜許多,你也可以禱告看看喔!此外,跟正面積極的夥伴在一起,也會保守你的心在正面積極的狀態。 2.拒絕負面的訊息 通常在會考前,學校會安排一次模擬考,有人會告訴你這是最準的一次。這樣的說法,對於模考考好的人當然是一大鼓舞,但對於考差的人卻像是判了死刑。我分析了幾屆模考與會考、基測的關係,發現事實並非如此。最後一次模考考差,但後來進步的大有人在,所以請不要聽信「謠言」。如果考差了,只要把不會的弄懂,照著原訂計畫就可以了。我也曾聽過另一個謠言是「會考會更難」,我可以非常確定地告訴你「會考比模考簡單」。會考只比基測難,但絕對比模考簡單,所以不要道聽塗說而打擊了士氣。除此之外,只要會打擊你的「心」,對應試沒有幫助的訊息,都要慎重地過濾! 3.營造讀完的感覺 會考當天,讀完的「感覺」比讀完的「實際」重要!抱著「YA!我讀完了!」的心情去考試,絕對比「慘了!我還沒讀完!」要好得多!如果你正按著既定的計畫前進,自然會有讀完的感覺。如果趕不上計畫,就要思考如何收尾才能有「讀完的感覺」。好消息是「沒有人可以說出怎麼樣才算是讀完」,所以讀完是你說了就算的。要怎麼收尾呢?一方面配合會考各科的時間寫歷屆考題(最後一週「維持手感」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將各科「萃取的精華」再複習一次。如果還有很多沒看,時間也已經不允許了,不用慌張!只要想想哪些是「重點中的重點」,複習這些就好。至於較不重要的部分,就放它走吧!不要讓它給你「還沒讀完的感覺」!複習的同時要安排「考試前一天晚上」及「考試前的休息時間」要看什麼,這些內容必定是「最精華」及「超重要但你仍記不住」的部分。還要準備當天要帶到考場的書,可能是筆記本、講義或課本。原則是盡量濃縮在一起,不要帶太多東西,才不會過於雜亂,心也跟著亂了!考試越接近,壓力會越大,不要把複習計畫排得太緊,這無疑是增加自己的壓力!讓自己在心情較平和的狀況下收尾,帶出「讀完的感覺」,也會提升你應考的信心。 4.正向的自我對話 在會考前設定各科的目標是件好事,但怎麼設定也很重要。怎麼設定會決定考試時你會怎麼「與自己對話」。建議不要設定國文「只能」錯5題、英文「只能」錯2題之類的目標,這無疑是讓自己沒有任何彈性。這種狀況下,考試中的自我對話會是: 我英文只能錯2題!→已經有1題不會了!→慘了!已經有2題不會了,我不能再錯了!→完了!我不會3題了,已經沒有A++了!→又不會了,我考不上了。 這種自我對話只會讓自己越來越緊繃,越來越喪氣!正向的設定目標是「我知道每一科的目標,但每年考題都不同,我要保持彈性,盡量考好就好,把會的拿起來,不會的盡量找到接近的答案!我不會的,別人也可能不會,不用太在意!」這樣的模式會有以下的自我對話: 第一題就不會!沒關係!別人應該也不會!→YA!會1題了!→又會1題了!→不會!應該是剛好遇到不會的!不用慌!→哈!又會了!→又會了!→已經會5題了!加油!→不會!沒關係!後面一定還有我會的!→果然,又會了! 這種自我對話讓你一直專注在「我會了!不會沒關係!」是一種正向的自我對話!答題的心情自然較輕鬆,甚至喜悅,因為感覺是越對越多,而不是越錯越多!正向與負向的自我對話,面對同一份考題,一來一往差距就拉出來了。
其實,只要是對會考成績有所期待的人,或多或少都有壓力,心中都會有「如果」與「茫然」。一顆平靜安穩的心,可以讓你在這些風浪中堅定地前進,提升你的「心」力量:保守正面積極的心、拒絕負面的訊息、營造讀完的感覺、正向的自我對話。只要不放棄,就有機會!願上帝祝福你! |
||||||||||||||||||||||
飛颺臉譜 | ||||||||||||||||||||||
生命的淬鍊 熊玉|飛颺中心同工
大學的社工訓練之後,因著自己對體驗教育以及戶外領域難以割捨的熱情,我問上帝:「有否一個工作能兼具戶外運動、體驗教育跟青少年呢?」我進到了一個以體驗教育及戶外冒險帶領青少年的基金會工作。 所有人都覺得這個工作非常適合我,然而在被稱羨的另一頭,我經歷了人性、生活的挑戰,也看見自己軟弱糟糕的一面;遠遠離開信仰群體的支持,稱那三年是一段處在曠野的時期也不為過。 好一段時間我著迷於各種神奇的戶外挑戰;在2013年三月初,我跟同事們前往美國明尼蘇達州參加了當地雪橇狗的課程。零下負三十度的環境,是一個超乎過去想像、全然陌生的世界;過程中有許多精彩的照片和故事可說,同行的夥伴們也因此覺得自豪。 然而課程結束後,我卻發現戶外高強度挑戰所帶來的收穫,遠遠不及一件事讓我感到滿足踏實──那是一封在禱告中完成的信:在雪地裡,我用三個小時寫信給一位同事,為了要化解一些誤會。 我不禁思索,將來與上帝面對面時,我會怎麼述說這段經歷?我會向祂訴說的,不是在冰天雪地之中如何挑戰自我──上帝大概會說:妳傻啦?這個世界是我造的耶──而是因著被祂光照、看見自己的過錯,然後靠著恩典與人和好這件事。 從那之後,有種對生命的不滿足在心底蘊釀,那股期待與神同工的心情催促著我去碰觸那些遙遠的議題──關於事奉以及禱告,那些在學生時期埋下的感動。過去的自己總是很難下定決心,總認為「我學得還不夠多,大概還不是時候吧!」但那次的經驗讓我頭一次認真想:為什麼不是現在開始尋求呢?妳在怕什麼呢? 有一天讀著張文亮老師所寫的《在一個地方,用心營造愛》,其中「挪亞先生要選哪一個科系」最後一段是這樣寫的:「沒有辦法,才是上帝的辦法,愛用生手,是祂一貫的法則,祂帶第一步,必會保守以後的每一步。」 於是,繞了許多年之後,我「自投羅網」地進入飛颺青少年成長中心。 有趣的是,回到基督徒的群體之後,「自我實現」的想望卻比過去更強烈,暫別了百般吸引人的戶外工作後,屬靈生命的一切並未水到渠成;在繁重的工作中我發現,心中的拉扯未曾消失,反而更真實了。 愈是追問下去,才發現很大的原因源於對「自我」的焦慮,想顯得特別、被肯定、想自己認同自己、想要別人也認同我、想知道自己的寶貴……這些在心裡不斷翻攪著,捲起那些關於想達成的小計畫、想追尋的小夢想的擔憂;我怕沒做到一些事日子就過去了,我怕到時太遲,我怕自己依然平凡,我怕。 曾經很羨慕一些信仰路上的長輩,甚至是同輩,他們埋在鄉間、埋在基層民間、埋在眾人看不見之處,卻因著信,而有忠心美好的事奉;而當這選擇臨到我的時候,我卻認為自己應當更為人所知,應當多方嘗試培養更多興趣,應當擁有美好健康的形象,想做的事情都要去做。 但感謝神!飛颺是一個禱告的團隊,也是一個團契;在一次次的禱告裡,上帝調整了我的眼光,更多把愛學生的心放在我裡面。甚至……祂還用了一個出奇不意的作法回應我心裡的躁動。 當困惑的心情來到最高峰時,我發生了一件從未經歷過的事──因著攀岩的意外,右腳腳踝的外側一條韌帶撕裂傷,幾乎斷掉。 受傷之後,生活仍然忙碌,但節奏不得不改變。走在人群當中像是被慢速播放的影片,即使身邊朋友或同工並不在意被我拜託,但好幾度真的感覺很孤獨,這恐怕是繼嬰孩時期後,最依賴他者的時刻了。 但這「不得不」的節奏,卻對生命有了不同的體會──自己能做到的事(像是水上救生、登山、獨木舟、繩索、馬拉松、戶外課程等等),其實像花草一般脆弱;靠自己抓住的事業或成就,條件都已經被世界設定好了,只要一受傷,你就被排除在外;這道理在康健年輕的時候我聽過,卻從來不明白。不禁覺得上帝真的很幽默,因這不是最嚴重的傷,有一天我還會好起來,但唯有此時此刻才能有這些體會。 感謝神,去年八月中來到飛颺,也經歷了半年的歲月,至今服事多有挑戰,生命也常有掙扎,但我已不再疑惑。謹以這段蘇恩佩女士的文字作為總結,初見時深深震撼,反覆思想再三,也與大家分享:
|
||||||||||||||||||||||
活點子專賣店 | ||||||||||||||||||||||
青少年牧養的策略思考與引導技巧(四) 文│洪中夫牧師 有兩個男孩來到老師傅的工作室,看到桌上放著許多木頭及雕刻刀,於是一時興起,要求讓他們練習木雕。 兩人拿到工具後,立刻興高采烈地削起了木頭。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後,結果卻完全不同:一個男孩刻了一隻木頭鴨,另外一個人竟把手中的木頭削成一堆木屑。 兩人不同之處何在?前者心中有異象,在這願景中他能預見最後的結果,並以此操作刻刀的方向與力度。相反地,儘管後者也一樣努力,卻只是反覆削著木頭,最後一無所有。 箴言二十九章18節說:「沒有異象,民就放肆。」(或譯:若沒有從上帝來的啟示,百姓就百無顧忌。NIV新國際版)身為教會領袖或青少年工作者,不能不花時間尋求從上帝來的異象,否則同工團隊或青少年團契就不知道往哪裡去,造成大家散漫不羈而無影響力。
異象是什麼? 「異象」(Vision)是聖經中常見的詞彙,指一種從天上來、特別的看見、啟示或引導,意思相似於「啟示」或「默示」。神是異象的源頭,祂在賜給我們祝福之前,有時會讓我們用信心的眼光先「看見」。就如應許 異象也是「神託付所揀選僕人的一種適用於未來,且非常清楚的『心靈圖像』,其根基在於對神、對己、對環境的正確了解。」(註)我們必須不斷地禱告、不斷地領受異象,才能使教會事工與個人生命免於枯竭。 以航行的船隻比喻,「異象」如同遠方的燈塔,指引團隊渴望抵達的目的地。「使命」有如船上的望遠鏡,藉由它眺望現在與未來之間、校正方向的正確性。「核心價值」則是船上成員一起共事、彼此相處的基本原則。船上的人都必須清楚燈塔的所在,否則,划槳時人各自朝所認為的方向打水,船就會偏離航道或在原地打轉。相反地,若有共同的異象,大家就能合一地朝一致的目標前進。
為異象而活 海倫凱勒(Helen Adams Keller)在19個月大時生了一場大病,失去了聽力和視力,從此陷入寂靜黑暗的世界。直到6歲時,有幸獲得蘇利文老師的耐心教導,終於能用手語、點字、唇讀與外界溝通。經由勤奮不輟地學習,1904年,她以優等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Radcliffe女子學院,且被譽為二十世紀偉大的作家與教育家。有次她被問到「有什麼事比生來瞎眼更糟糕的?」她回答:「能看見卻看不見異象。」(To have sight without vision.) 聖經記載許多有異象的領袖,例如:摩西領受的異象是帶領以色列人脫離埃及人的奴役。耶穌為了成全救恩,「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來十二2)保羅遵從天上來的異象,迫切地向外邦人宣教,傳悔改赦罪的道(徒二十六16~20)。近代美國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為實踐種族平等,使黑人能參與美國公民社會,提出了「我有一個夢」(I Have a Dream)的訴求。這些有影響力的人,他們終其一生都為異象而活!
如何尋求異象? 一、禱告尋求 異象是透過禱告領受而來的啟示。異象通常是在人懇切尋求神的指引後所產生的,如耶利米所說:「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耶二十九13)敬虔的禱告能幫助我們明白神的心意,「跪拜的基督徒,比踮起腳尖的哲學家看到更多。」(慕迪)神正在我們所處的環境及個人的生命中做工,在與祂有親密關係的基礎下,我們自然會知道神的旨意─我們的責任是留心察看神在何處做工,然後加入與祂同工的行列。 二、對現況的不滿足感 異象也來自對現況「神聖的不滿足感」,例如耶利米為以色列百姓中被殺的人晝夜哭泣(耶九1)。異象通常來自對靈魂的傷痛與負擔,若我們對現況滿足時,就無法發現神的心意。 三、創意性的想像 福特汽車公司由亨利‧福特(Henry Ford)創立於1903年,因著他的夢想:製造人人都買得起的汽車。經過100餘年,該公司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卡車製造商和第三大汽車公司。創意性的想像能開啟我們心中的視野,豐富我們禱告的藍圖。例如: 一位輔導夢想青少年團契人數能從10人到100人。 團契青少年願意作主門徒,計畫以他們的學校為宣教的禾場,向全校的同學及老師傳福音。 詩篇二篇8節說:「你求我,我就將列國賜你為基業,將地極賜你為田產。」我們應帶著使命為神的國來夢想,為神的國圖謀大事!
異象的具體化 異象可藉由分享、討論加以具體化,或經常用文字記錄神給我們的感動,一段時間後,將累積下來的想法寫出美好的願景。 此外,領袖有了異象之後,可直接告知成員,或用諮詢的方式,了解大家對此異象的看法。最好的方式,則是引導大家參與尋求的過程,用畫圖、腦力激盪(Brain Storming)等方式描述異象的內涵(當然還包括禱告),並以精簡的文字寫成「異象宣言」,使它容易記憶或便於傳遞。例如: .中華發光使命協會的異象:跟隨一位有動力的神,建立充滿熱情、本色化、能善性循環的教會宣教事工,培育青少年參與世界華人宣教運動。 .雅歌團契的異象:栽培主門徒、廣傳主福音、多結好果子、遍植主教會。 .一位青少年事工負責人:裝備青少年輔導,使他們成為一群有使命感的團隊,以致能建立青少年的生命,使青少年靈性成熟、委身事奉、樂於宣教。
結語 「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二9)願我們都能以渴慕尋求的心,尋求神所賜的異象,以異象建造青少年事工團隊,為主得著這世代的青少年。
個人反思 .你是一個有異象的人嗎? .你所在的事工團隊中,大家都清楚組織的異象嗎? .針對你心中的異象,你準備用什麼方法與團隊溝通,凝聚大家的共識呢? .你是否常以異象檢視青少年事工的現況,或用它來和同工溝通、制定策略與計畫?
團隊引導 ◎ 參與對象:青少年輔導同工或團契青少年 ◎ 活動名稱:描繪異象 ◎ 所需器材:四張桌子、四張全開海報紙、彩色筆、蠟筆 ◎ 活動目標:以創意性的想像引導成員描繪異象並尋求神的心意 ◎ 規則說明:
2.將成員平均分成四區,每區約4~6人站在一張桌子旁(若團隊人數較少,亦可考慮減少一個主題,僅以三區進行活動)。 3.接下來請各桌成員思考:如果真能達到該桌所黏貼的異象,會有哪些美好的畫面?各桌備有一張全開的海報紙、彩色筆或蠟筆,請大家將意見用文字或圖畫寫(畫)在海報紙上。 4.帶領者掌握時間,每回合討論時間約5分鐘。各回合結束前,先選出各桌的「桌長」,除了「桌長」之外,其餘成員可選擇到別張桌子,重新和另一群人討論另外一個主題。
6.每回合換好位置後,「桌長」先用2分鐘,向新來的「客人」說明前一回合海報上的內容,接著再開始進行討論。該回合結束後,再選出一位新「桌長」,「桌長」留下來,其他人再換桌(當過「桌長」的人不可在別桌再次擔任此職務)。重複此規則直到每人都走過四回合。 7.第四回合討論後,除了新任桌長外,其他成員都要回到第一回合自己的那一桌去(亦即除了第一次所在的桌子外,還會另外有三次換桌行動,最後所有人再回到原來的桌子),聽桌長總結報告。第四回合被選出的桌長報告完後,即可回到原來第一次繪圖的桌子。
◎ 反思引導:
2.看到本桌海報上所描繪的異象,你覺得裡面哪一個內容特別重要? 3.接著,將四組的海報放在地上彼此相連(四個主題連結在一起)。請大家輪流用「兩個字」,分享看到這幅「大異象」的感受,並簡述原因。 4.帶領者回應:一個人的想像力十分侷限,但匯集大家的意見即展現豐富的創意,而且每一個人都能參與在探討異象的過程。接下來有一段禱告的時間,我們來求神帶領我們製作一份團隊共同的「異象宣言」(預留幾分鐘的敬拜與禱告)。 5.禱告後,請四組各自先寫出一段「異象宣言」放在桌上。輪流朗讀後,大家用投票的方式(每人兩票,可用圓形顏色貼紙代表選票,黏在宣言的空白處),最後選出一張大家較認同的作品,並參考另外三張做文字潤飾。 6.建議將定稿的「異象宣言」貼在團契聚會的場所,大家回去禱告一週後,繼續分享對異象的建議,並再修改調整。
註│參考喬治.巴拿《異象》(台北市:基督教以琳書房,1998),頁15。 |
||||||||||||||||||||||
飛颺情報中心 | ||||||||||||||||||||||
2016年冬令飛颺營會報導(下) 文│飛颺編輯室整理
桃園輔育院音樂福音營 輔導回應 黃應宇|桃輔營輔導 對那些孩子來說,神阿上帝阿耶穌阿佛阿什麼的,不只是天與地的距離,祂們在更遙遠的地方。 寒風刺骨且濕冷的第一天清晨,車隊準時抵達桃輔,厚重的鐵門阻隔了自由的氣息,大夥繳出手機,兩兩列隊清點人數,這樣的氛圍不難想像裡面的孩子每天要面對什麼樣的生活,或者說,更難想像了。
你可能跟我一樣很難建構這些孩子的樣貌,我舉幾個簡單的例子:他們自我形像是非常低落的,一般生活中通常只會聽到男孩間彼此嘲笑對方是某某綽號,但桃輔的孩子輪一圈講自我介紹時,每個人卻是努力絞盡腦汁講自己是XX賽(例如台語的假賽、棒賽等等),好像污辱和取笑自己是多麼正常的事。但為了在過去和現在的環境中生存,你卻又可以觀察到這些孩子常常要以嘶吼和裝兇來武裝自己,彷彿恐嚇和威脅的方式可以嚇到別人達成目標,連玩遊戲時都以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喜悅和激情,偶一為之的笑容反讓我十分心疼,會心的笑對他們來說是多麼奢侈的夢。問到你最喜歡吃什麼時,多數的孩子都講毒品,無論是否開玩笑,這至少代表了尚年輕的他們,不少人已使用過毒品或那就是他們進進出出桃輔的原因,而此時他們只有十六、十七歲甚至不到。 我也在一天下午的小組時間忍不住跟他們說:「你們知道嗎?其實我不覺得我有資格教你們什麼或是給你們任何東西,也不覺得任何人有資格說他們了解你們過去所經歷的和你們的感受,但我真的好希望,這三天可以稍微更認識你們一點,然後有機會讓你們試著相信這個世界真的存有一些真誠與愛。」不確定他們接收到或相信與否,但從他們的眼神裡,我選擇相信他們聽懂了一些。 很難想像他們從什麼樣破碎的家庭中成長, 信心不足的我,卻在這三天真實的經歷上帝的奇妙,第一天晚上看天氣預報,隔天下雨機率仍高達七八十趴,原本要用的大禮堂也有其他班級要使用,卻有輔導提出要特別為這兩部份禱告,他們過去曾真實經歷到一些奇蹟,我雖然跟著禱告,但比較多的心思卻仍在想雨備或覺得這樣的禱告只是用來安慰自己,沒想到隔天卻真的出太陽,連原本要用大禮堂的班級都讓出了場地,兩個幾乎不可能發生的事件震懾了我,也更加敬畏在天上的父,並為這些孩子獻上感恩,我深知耶和華是掌管這地的神。 第三天的突發事件讓一些輔導邊流淚邊為這些孩子禱告,這裡就是一個隨時會讓你感到絕望與無助之處。但這也讓我想起秦姐所說的話,她是從瑞士遠道而來,已經關懷這些孩子二十多年的資深輔導,她說,這二十多年最大的感觸就是心疼,心疼這些孩子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但她也提醒我,仍要有盼望,並舉了幾個她仍有聯絡的學生例子告訴我,只有當你持續抱有盼望,才有可能讓這些孩子看到盼望和經歷到神有多愛他們,這席話點燃了我對這些孩子的負擔,也許未來上帝會再帶著我見到這些孩子吧,然後,帶著盼望。 在各個宗教團體的拜訪下,多數孩子是聽過神的,只是因著過去所見所聞,對他們來說神祇們只是可遠觀不可信靠的存在,很謝謝第四小隊大部分孩子在最後一天願意讓我為你們禱告。我會一直記得,那天跟阿亮的對話,你說想吃藥可以找你,你也可以帶我混這都沒問題。而我回應你說,既然蕭敬騰是你桃輔的學長,那我真的好期待你變成下一個蕭敬騰。我也會記得,阿寬主動告訴我,養小孩真的好辛苦、花好多錢,而還是孩子的你,卻有已經三歲的小孩了,不得不成熟的眼神,讓我除了為你戒毒禱告之外,也為你的家庭、你的孩子禱告。還有阿德,你那沉默不愛出鋒頭的習慣,卻藏不住你那銳利的眼神和聰明的才華,有天出去了,請一定要好好往前,別再回來,我替你向神這樣訴說著。 --------------------------------------------------
已經有六年沒有跑飛颺營會了。曾經看到飛颺營會徵召老期同工的資訊,就回想起自己曾在飛颺受訓與營會中傳福音給國中生、高中生的種種經歷;在當中的得著與學習以及神每次的生命建造,都在我這微不足道的器皿上彰顯神的大能。回想有一個營會是自己無法去挑戰的梯次,就是輔育院,因為擔心自己沒有太大的信心來陪伴行為偏差的孩子,當時的我心中沒有太多的感動,但經過了近十年,神親自感動我回應,當下主動詢問營會的資訊後,仍覺得沒有信心前往,但是神藉由聖靈不斷給予愛和感動,經過了許多波折,終於坐上高鐵前往桃園輔育院。 第一天與同梯次的夥伴建立關係,藉由了解彼此,深深感受到上帝的愛打破寒流的距離,夥伴們用熱情彼此堅固信心,用不停地禱告求神托住任何狀況,讓神的愛親自感動這些孩子的心。營會第一天,天空下著滂沱大雨,寒冷的天氣裡,我們每個人穿著溫暖的羽絨衣,但學生卻只穿著薄薄的棉製外套,號碼代表著每個人的傷痕印記。 藉由破冰體驗,從觀察中發現到學生的配合度,往往簡單的活動都可以造成衝突的導火線,但心中的聲音不斷地告訴我,藉由禱告,神會將愛他們的託付,放進我們的生命中。透過幾個活動打破彼此的隔閡,在第一個小隊時間裡,我們小隊的夥伴很願意參與活動,唯有一位具有領袖特質的學生,當他的想法和大家不同時,代表著他想要大家的關注,但與他溝通後卻發現,他是可以讓小隊往前努力的動力與重心。
第三天早上,大家都期盼與學生有更多的互動與成果發表的預備,帶著雀躍的心情迎接學生的到來,但卻因為發生特殊事件,營會需要暫停,同工帶著淚水與呼求禱告著,求神讓我們有更多機會接觸學生與分享最後重要的福音。後來大家調整方向,決定透過詩歌分享、成果發表及戲劇演出,下午看到學生時,心中滿滿的感謝。 藉由離別依依的輔導獻詩與營會劇,揭開了成果發表的面紗,學生成發唱出詩歌的感動,讓我知道每一件事情,掌權在乎神,祂也讓我知道不論任何人,祂都愛,甚至可以完全接納他們的傷痕,而耶穌為了他們被釘上十字架,這樣的犧牲是為了讓這些孩子可以重新悔改,再次回轉到祂的面前。最後小組的時光,我分享了自己生命的見證與耶穌的可貴,每個孩子充滿感謝地對我說,謝謝這幾天我們的陪伴,他們真的很開心。這三天的相聚,我深知上帝動了奇妙又豐盛的工作,感謝主,帶領我經歷這四天愛的旅程。桃輔院的孩子,我不會忘記你們,願繼續用禱告來關心你們。 戲劇成長營 學生回應 丁大洸│戲劇成長營國中生 我是名國二的學生,在營會中多半是擔任小孩們的陪伴者。第一次與飛颺的大哥哥大姊姊合作,非常的新奇。我十分熱愛演戲,「演戲是一種體驗別人生活的方式」:你可以飾演路邊的乞丐、家財萬貫的富豪,體驗他們的生活方式,享受在其中,這就是戲劇吸引我的地方。 在這次營會,能與厲害的大哥哥大姊姊和小四到小六的學生同台演出,是種享受與挑戰。能把戲劇的喜悅分享給孩子,一起遨翔在這「想像力就是超能力」的世界裡,是一種享受。要把孩子在五天內從零開始慢慢堆積起來,到能夠上台演出,是個十分具有挑戰性的目標,而我也玩得十分盡興。 -------------------------------------------------- 林劭恩│戲劇成長營國中生 這次營會主題是戲劇,也是我的興趣。但我覺得,除了興趣,最重要的還是學習,學習和小孩打好關係、學習傾聽小孩的聲音、學習辦好一個營會、學習反思反省、學習思考我到底在做什麼。 |
||||||||||||||||||||||
飛颺燙手新聞 | ||||||||||||||||||||||
活動看板
2016年1~3月財務報告
備註:2016年飛颺冬令營,含配搭營共4梯次,收支如下: 『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林後九7~8) 中心消息與代禱 訓練組 ● 五月13~14日將舉行「服務學習福音隊─花蓮場次研習」,請為講師預備、學員學習、同工來回交通平安代禱,更為台灣東部青少年能因此蒙福、得造就禱告。 ● 「服務學習福音隊─領袖培訓班」將有約15位弟兄姊妹報名,願他們開始與飛颺合作,帶來教會青少年工作的新契機。 ● 請為「2016下半年訓練課程規劃」禱告,願訓練組能洞悉教會青少年工作需要,安排合宜的訓練課程。 教育組 ● 4~6月飛颺將辦理學期間服務隊,與南港、大直、光復、明志四所國中合作出隊,求主保守國中生能在其中有美好的經驗,也盼望合作教會的輔導同工與學生建立良好關係,服務隊後可以持續關懷跟進。 ● 五月會考後,飛颺將為七個學校的九年級學生辦理哇咧教案進班活動,期盼製造福音進班的機會,也讓學生上高中後能繼續接觸信仰群體。請為志工的徵召訓練,與老師的協調,學生的收穫和福音果效代禱。 ● 105年國中教育會考將於五月14~15日辦理,請為面對會考的學生禱告守望,也為福音老師能有智慧陪伴和教導學生禱告。 教師組 ● 感謝神!教師成長營報名表、海報和宣傳短片都順利完成,請為宣傳推動禱告,求主帶領有需要的老師無攔阻報名。 ● 請為專題講員唐立娟老師和培靈講員吳鯤生傳道的預備代禱,求聖靈親自感動和引導。 ● 教成營需要1~2位禱告同工,目前正邀請中,求主預備合適有意願的退休老師。 ● 6~7月將進行各類型教師甄試,求神幫助基督徒教程生能更清楚上帝的帶領,加添福音心志及足夠心力面對考試。 營會組 ● 感謝神!營會器材已順利搬運到新倉庫,目前規劃角鋼的架設規格,求神幫助同工有智慧和體力設計,使每項器材在五月底前能井然有序放置在合適位置。 ● 5~6月是暑假營會密集籌備期,請為飛颺同工及籌備志工身心靈代禱,願同工有穩定的靈修時光、鍛鍊身心健康的心志,服事有力量,每日經歷上帝的能力。 ● 協同挑戰營共需要12位體驗教育引導員、8位活動指導員、12位輔導投入,求神預備。 ● 暑假的五梯服務學習福音隊會前訓練陸續開始,求神帶領青少年在每次集訓中皆能進入狀況,同工有智慧安排規劃流程,並與青少年建立美好的關係,帶出美好的影響力。 |
||||||||||||||||||||||
資源寶庫 | ||||||||||||||||||||||
書 名│神的孩子正在找自己
如果你對自己的人生感到鬱鬱寡歡,該是踏上尋找的旅程了…… 這本書是寫給那些想要知道自己是誰、這世界對你有何意義的青少年,你想知道:
凱瑟琳.帕特森在2000年曾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譽為兒少文學領域的當代傳奇。藉著本書,她以短短五章的篇幅,深入淺出的方式,與青少年對談人生最基本、卻又不易處理的大哉問:「我是誰?」 在輕鬆對談中,帶出以信仰為基礎的價值觀,透過聖經的教導,以及自己豐富的人生故事,讓青少年在沉靜閱讀中,探索身為神的兒女的意義。作者也勇於帶領少年人,誠實面對人生各種缺陷及不圓滿,在真實的人生中,經歷上帝的愛,學習為自己負責。與耶穌同行,就能面對生命中各樣的挑戰。 |
||||||||||||||||||||||
飛颺快訊:2016年教師成長營 | ||||||||||||||||||||||
● 課程目標:在關係的互動過程中休養生息 在嶄新的學期展開前得到能力 ● 課程內容: 實務層面經驗交流,分享學習 ● 講員介紹: 培靈講員:吳鯤生傳道 ● 工作坊講員:
● 對象:修習教程學生、國小、國中、高中職、代課、實習及在職教師 ● 費用: 每人3000元,7/20前兩人以上同行,每人團報優惠價為2800元 ● 報名: 為掌握學習品質,名額80位,以完成繳交報名費者為優先,欲報請從速,以免向隅!
|
||||||||||||||||||||||
歡迎來電或上網報名 傳真:02-23681044 網址:http://teacher.fellowship.tw 郵寄:100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22號5樓「飛颺教師組收」 聯絡電話:02-23682361分機350黃姿蓉姊妹、分機333陳錦亞姊妹,或02-23681244(週末可留言) |
||||||||||||||||||||||
飛颺快訊:2016年夏令飛颺營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