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期
飛颺少年雙月刊 第41期 2009年9、10月號

【主任的話】
守候青少年的慈父心腸
洪中夫│飛颺青少年成長中心主任
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路六36
  八月下旬,飛颺在魚池鄉「服務學習福音隊」中,每晚皆安排見證聚會,期待幫助未信的青少年認識上帝的真實。某天晚上,一位輔導分享自己和父母多年的衝突,後來靠主恩典彼此饒恕,許多青少年聆聽時流下感動的眼淚。
  接續的小組交通裡,不少孩子伴隨著潰堤般的淚水,述說自己所遭遇的家庭困境,其中哭得最傷心的,竟是來自魚池鄉的青少年助理。純樸的小鎮,不少家庭卻因父親吸毒、外遇、酗酒而瓦解,這些年幼的心靈,被禁錮在遺棄、孤單、無助和惶恐之中,直到那天晚上終於得以傾訴……。
  父親缺席的家庭,帶給青春期的孩子無限的傷痛;神學家盧雲(Henri Nouwen)曾說:這是個沒有父親的一代!
  聖經「浪子回頭」的故事中,小兒子起初要的是父親的家產、離家過自由的生活,沒想到在任意放蕩中失去了一切。當他「醒悟過來」之後,也以為回家是為了找一份餬口的工作,但你可以發現,浪子真正需要的乃是他的父親!
  我十一歲時父親因意外事故過世,在國、高中的六年裡,父親的形象與榜樣,只能從越來越模糊的記憶中搜尋,直等到自己成家立業、汲汲於青少年工作時,才猛然察覺在潛意識中,是何等渴望符合父親早年的期待、贏得父親的肯定……。
  聖經故事中的父親,用饒恕的愛擁抱浪子,並為著孩子「死而復活、失而又得」而歡慶。耶穌用這個比喻來詮釋天上父親的形象,儘管地上的父親有限,但天父的愛卻長闊高深;身為青少年工作者,當我們被贖回且經歷主恩後,更要效法天父的慈悲—成為父親,用一顆守候、饒恕與接納的心,迎接無父的青少年們回家。
  感謝主,在輔導的關懷與代禱中,這梯次最後一晚的佈道會,有多位魚池國中生以及來自台北的青少年助理決志信主,求主保守他們屬靈生命的成長,到老都不偏離真理。八八水災過後,南部遭土石流重創的家庭遺留失親的孩子,飛颺也預備這學期和明年寒假,到台東、屏東受災地區關懷國中生及兒童;也請為此禱告,願神幫助我們在安置穩定後,能和當地學校及教會取得聯繫,安排後續的福音行動。
  最後,再次感謝您的關心與奉獻,飛颺暑假十梯次的學生營隊,共計224人次的輔導、441位青少年,以及375位偏遠地區兒童參加,八月中的福音教師成長營,亦有72位老師參與,經歷了心靈蛻變的喜悅;回顧暑期60多個日子,願將一切榮耀歸寶座上的父神!

【飛颺聚焦】
教會自辦福音隊,開啟青少年宣教視野
──專訪屏東大連路基督教會
文│飛颺編輯室
  「十多年前,教會有一批長執同工的孩子陸續升上國中、高中,為了讓這些孩子體驗宣教,讓他們參與不同於團契聚會的活動,我們開始了環島定點式的福音隊。」屏東大連路基督教會青少契輔導莊秀滿老師娓娓道來,當初教會開始福音隊的異象,是為了讓這群教會長大的孩子有不一樣的刺激,透過環島旅行的方式,從南部出發,往花東方向循序北上,再從北而南回來,定點的在孤兒院、善牧中心、原住民教會等地方傳福音。十五年前的第一次福音隊,在大連路教會有了美好的迴響,爾後,便固定在每年的暑假期間,帶領青少年參與福音隊的服事,也轉換為五天定點的模式,這些年來,他們的足跡烙印在花東原住民部落、中南部等偏遠地區。
教會全體總動員──出隊前的預備
   每年暑假的福音隊,是大連路教會青少年的重頭戲,教會幾乎是全體總動員,從長執同工到每位青少年皆參與其中,可見其看重的程度。以下簡述各個角色的預備。
一、牧長:大連路教會的經驗是,每年由牧長尋找合適的短宣地點,可能是牧長在神學院的好友,正在偏遠地區牧會的教會;也可能是福音機構或原住民教會,並主動打電話詢問,表達我們有福音隊可以前往支援的意願。曾去過的地點有:花蓮善牧中心、台東門諾黎明教養院、台東晨曦會、玉里榮民療養院、巴喜告教會、利華教會、嘉蘭教會、南投中原‧梅原教會、七股教會、滿州教會、芬園教會。
二、輔導:出隊前兩個月是密集的準備期,輔導們會事先開會討論,擬定此次福音隊的主題,所有的活動內容皆以此主題為軸心來貫串,為的是要加強孩子們的印象。曾有過的主題有:耶穌的愛、愛我們的家、耶穌是光。
三、青少年:大致可分為三部分:
(一)活動訓練:在這兩個月當中,青少年必須全力配合輔導們所安排的各樣活動訓練,包含熟悉生命教育課程、聖經故事、手工製作、帶動唱、戲劇表演、各樣遊戲等。
(二)靈修操練:其中比較特別的要求是,每週至少要有四天的靈修紀錄,在聚會時輔導會詢問並邀請青少年分享。鼓勵青少年靈修和讀經的風氣,雖在平時就是團契的一項規定(每年也會舉辦一次靈修營),但在福音隊前夕,輔導們會格外叮嚀,教導青少年需要預備心參與服事,決不能輕忽。
(三)書籍閱讀:每位報名要參加福音隊的青少年,必須閱讀所指定的宣教書籍,輔導會設計問題,完成會前作業者才能參加。輔導指定的宣教書籍,曾有:《劍橋七傑》、《標竿人生》,並讓青少年進行心得寫作、口頭討論。團契中有極少數不愛讀書的孩子,輔導會想盡辦法來幫助他們,最主要的目的仍是希望每位青少年皆有參與的機會,因為我們不知上帝是否會在此次福音隊中得著這個孩子,只能盡所能的來幫助他們參加。
四、大專生、社青:邀請成熟的大專生和社青參與其中,主要負責活動部分,並讓青少年配搭活動組的事工。青少年自籌備期間開始,便能看見哥哥姊姊的好榜樣,他們的投入對福音隊而言是有加成效果的。
五、家長:大連路教會的青少年家長們,已有共識並認同福音隊,會積極鼓勵自己的孩子參加。輔導們也會邀請家長隨同參加五天的福音隊,安排家長參與實際的服事,例如擔任司機、活動帶領、營長、生活管理等。出隊前的訓練,也會邀請合適的家長來協助教學,教青少年一些才藝,讓青少年可以在營會中獨當一面,例如有家長是化學老師,就能夠教他們幾個科學小實驗,在福音隊的分組才藝時間(柯南時間)就可以帶小朋友操作。此外,家長還會協助準備道具和各樣需要的材料,真的是整個福音隊中不可或缺的幫手。
六、教會:大連路教會看重福音隊,每年都會編入福音隊的預算。在經費上讓青少年自付一部分,這幾年是讓青少年自付1500元報名費,其餘則由福音隊預算來支出。
體驗不同的生命服事──福音隊期間
  每年的福音隊大約會有30位參與在當地的服事,包含了長老、輔導、青少年、大專生、社青、家長等成員。由於大部分的活動內容,早已在教會演練多次,因此來到當地比較不會慌亂。
  福音隊期間每天早晨晨更之後就開始正式活動。帶動唱、戲劇、聖經故事、生命教育課程、大地遊戲、小組時間、手工才藝,才藝包含剪紙、串珠、造型氣球、點心製作、柯南時間(科學小實驗)……,每年的才藝內容會有彈性變化,豐富的內容相當吸引當地小朋友的喜歡。青少年在期間擔任小組長,和小朋友有直接的相處。活動結束後,青少年會3~4人一組,挨家挨戶的進行探訪,讓青少年有機會去接觸當地人,聊聊他們的生活,有機會可以談福音,通常這樣的探訪,會讓青少年開啟不同的眼界,晚上檢討會後,就是各組備課時間,為隔天的服事作充足準備。緊湊又忙碌的活動過程,對每一位成員都是難忘的學習。
  自短宣籌備期到結束,會不斷地向青少年強調,短宣不是定點旅遊,而是一種生命的服事,因此,輔導們訂下明確的短宣生活規範,要求青少年必須遵守,例如要順服領導者、不可脫隊擅自行動、遵守就寢和起床時間、服裝儀容要整齊、服事時面對小朋友不可發脾氣、要有耐心等等。
  由於有大專生參與在其中,輔導們會刻意安排青少年喜歡的哥哥姊姊和他們同寢,每天晚上在寢室裡,他們常常有很深刻的分享,讓青少年看見哥哥姊姊們生命的榜樣。例如短宣期間,青少年常會不小心違反了輔導要求的就寢時間,但若是由同寢的哥哥姊姊們來提醒,他們就比較能遵守。
  大連路教會輔導秀滿姊提到,現在的青少年多半是生活舒服愜意,常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該擁有想要的東西,不太有受苦的經驗;而且在稍微有點規模的教會裡,設備齊全、人力和資源也較為豐富,使得青少年鮮少有機會受到不同的刺激和體驗。來到偏遠地區,他們必須在資源缺乏、倍受要求的情況下群體生活五天,付出自己、遵守規定,這對青少年是好的,不僅讓他們體驗不同的人生、更加珍惜所擁有的一切,對於團契彼此的關係有加溫的效果,五天的福音隊培養出了革命情感,對日後帶領和造就也有正面的幫助。
生命的迴響──福音隊後續
  五天的短宣結束,不是就讓它過去,大連路教會輔導們會帶著團契青少年一起檢討,讓每一個人分享在這過程中所看到的優缺點,以及他們的心得,紀錄下來,作為下一次福音隊的改進和參考。
  而福音隊最讓青少年回味之處,常是他們彼此之間的認識和默契。秀滿姊分享到,教會裡有原住民的孩子,在團契中是沉默寡言、害羞內向的,不僅其他青少年不敢和他接近,就連輔導也不知該如何增進他們的互動,但在福音隊之後,大家才發現原來他是那麼的善於跳舞、活潑開朗。也有孩子平常在家裡不愛打掃,但在短宣中看見其他同年齡的青少年願意打掃廁所,自己回到家以後就願意開始協助整理家務。因著福音隊,使團契的氣氛產生微妙的變化,也引發青少年的生命產生轉變的契機。
  平時的團契聚會時間,也會針對宣教主題來設計聚會內容,例如邀請宣教士作見證、邀請關心宣教事工的家長來分享等,透過這些,開拓青少年宣教的眼界。
  過去十幾年中的福音隊,大連路教會著重在操練已信主的青少年,然而在2008年暑假,因著與飛颺配搭福音隊,而開啟了不一樣的視野。飛颺的服務學習福音隊理念,是盼望不僅傳福音給遠處的羊群,也傳給近處的小羊,因此,鼓勵教會青少年邀請未信的朋友一同參與短宣,透過朝夕相處的密集營會,讓未信的青少年看見基督徒生命的美好,並將福音介紹給他們。這對於大連路教會而言,是一個新的嘗試,去年加入慕道友的短宣團隊,如今有一位小羊留下來,固定參加團契。秀滿姊說:「這是很棒的經驗,是值得學習並採用的模式,往後我們自辦的福音隊,也願意嘗試鼓勵青少年邀請他們的朋友來參加!」
  已有九年擔任青少契輔導的秀滿姊分享,每年帶領青少年福音隊時,心中總是憂喜參半。歡喜的是,看見孩子們因著參加短宣而變得更加成熟、長進;擔憂的是,孩子只是表面上應付輔導、配合度不夠、不遵守規定、把福音隊當作是定點旅遊。然而,上帝的帶領總是超過人所能想像的,每年的福音隊結束後,總是向上帝獻上滿滿的感恩與讚美。
  在秀滿姊心中,萬分感謝這些偏遠地區教會願意接待、服事他們,安排他們五天的吃住;也仍惦記著在福音隊結束後會如何跟進,以及福音隊在當地所帶來的果效,雖然這些不得而知,但上帝是有能力的神,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雖然看不見所撒的種子是否發芽,然而他們盡力擺上自己所有的,成為神合用的器皿,而上帝也大大的祝福大連路教會,使青少年因著短宣而改變。

【活點子專賣店】
動態反思(Active Reviewing Methods)的引導技巧(四)
文│落花生
攝影│編輯室
排列組合
4F應用選項:
事實Facts
感受Feelings
發現Findings
未來Future
 
 
反思目標:藉由排隊的方式,呈現成員對事物的理解,並引發討論的動機。
活動器材:與討論主題有關的卡片。
活動步驟:
1.分8~10人一組,引導員依反思主題,製作該當數量的卡片(例如生物學的分類:界、門、綱、目、科、屬、種)分給小組成員每人一張,給他們幾分鐘討論正確的排序。排序目標要達到百分之百的準確度。
2.請成員握著卡片面向引導員或其他成員,並按小組討論後的結論,依序排成一排,請一人說明排序及理由。
★引導技巧與注意事項:
1.各組人數可依主題事項的多寡設定人數,但儘可能不超過15人為佳,以免小組不易形成共識。
2.若人數較多,可分成幾個小組同時進行,各組間可以互相評論,或指出他組有何錯誤之處。
引導重點:
排隊反思能幫助成員就自己的位置與他人溝通,或在說明整組排序理由時整理所知。排序範疇可以和以下有關:
大小次序:例如數字大小、食物鏈的位階等。
時間進程:例如歷史演進、歷史人物出現時期等。
分類組合:例如同義詞及反義詞、酸性化合物及非酸性化合物、及物動詞與非及物動詞、質數與合數、全音符與二分音等音符類型。
學校教學應用:
1.教室中,可將各排座位的學生編為小組,利用各排走道進行排隊反思。
2.有關青少年兩性教育課程,針對男女交往的進程:相識(友誼階段)、相交(戀愛階段)、相知(論及婚嫁)、相許(婚姻階段),可配合以下「毛里斯的親密關係12階段」理念,請學生從友誼階段到結婚階段,就肢體碰觸的尺度排出他們所認知的次序,並分享見解:
(1)眼望全身(Eye to body)(2)互相注視(Eye to eye)(3)聲音傳達(Voice to voice)(4)牽手(Hand to hand)(5)摟肩(Arm to shoulder)(6)摟腰(Arm to waist)(7)臉的接觸—包括接吻(Face to face)(8)手和頭的接觸(Hand to head)(9)手和身體的接觸(Hand to body)(10)口到胸的接觸(Mouth to breast)(11)手和性器官的接觸(Hand to genital)(12)性交(Genital to genital)。
3.數學課程時,可藉此幫助學生理解數字的概念,例如,請就以下卡片,數值最大的人站在右邊,最小的人站在左邊:4/5、1/4、0.56、0.78、7/8、0.01、0.09、2/3。
團契聚會應用:
1.查考「使徒行傳」保羅三次旅行佈道的經文時,請成員依時間排出保羅到的地點。
2.整理「約拿書」有關約拿蒙召的過程,將主要經文除去經文出處後製成10張紙條,請契友排出事件正確的次序,之後再進行聖經查考。
3.將「十誡」或「八福」製成小卡,請小組成員排序聖經內文的次序。
4.將聖經目錄製成卡片,進行排序及分類說明,例如:歷史書、小先知書各是哪幾卷?
魚骨圖
4F應用選項:
事實Facts
感受Feelings
發現Findings
未來Future
   
反思目標:釐清問題所在,檢視可用資源。
活動器材:魚骨圖每人一張。
活動步驟:
1.發給成員每人一張「魚骨圖」,就某項議題(例如:目前我們團隊溝通的「助力」(優點)及「阻力」(缺點)為何),請就想到的寫在魚刺頂端。
2.小組成員論流分享「助力」與「阻力」,並為「阻力」尋求解決之道。
引導重點:
1.「魚骨圖」能透過簡潔及視覺化的方式,敘述問題所在,因此,引導員必須清楚界定問題,協助成員聚焦。
2.單獨一人寫「魚骨圖」時,可直接將答案寫入圖內,若以小組方式進行,每位成員可將意見寫在小卡上,再按照「魚骨圖」的位置轉載到圖上。
學校教學應用:
1.教導「問題解決」課程時,藉由「魚骨圖」幫助學生釐清問題所在,例如:如何處理同儕壓力?請在「魚骨圖」上方寫出自己面臨哪些同儕壓力,下方寫出可能的解決方式。
2.為了幫助老師瞭解學生的學習困境,透過「魚骨圖」請學生寫出某課程的學習「助力」與「阻力」。
團契聚會應用:
1.針對與個人有關的信仰議題,例如:如何建立穩定的靈修生活?請契友就自身處境寫下「助力」與「阻力」,並尋求改善的方法。
2.在服事的議題上,可針對「同工關係」反思,例如:目前團契同工配搭的「助力」與「阻力」為何?
創新活點子:
改變「魚骨圖」繪製的方式,如右圖,事先設定討論的主題面向,以個人或團體方式進行討論,反思要改善哪些困境可以帶來最佳的益處,並做出行動方案。
註:「魚骨圖」是日本品管大師石川薰(kaoru lshikawa)所發明。
印地安發言棒
4F應用選項:
事實Facts
感受Feelings
發現Findings
未來Future
反思目標:幫助成員以同理心來溝通,釐清問題所在。
活動器材:一枝棒子或象徵發言棒的物品。
活動步驟:
1.仿效早年「印地安」族群的會議方式,為小組成員準備一枝「發言棒」,在討論議題時,只有握住發言棒的人才有權力說話;一旦拿到發言棒,即可單獨發言,一直說到你認為大家都理解你的話為止。
2.討論過程中,不允許爭論或表達贊同與否,成員只能努力瞭解拿說話棒的人所說的話,並說出所理解的內容。
3.當手握發言棒的人認為成員都理解了,則須將發言棒交給下一位,然後扮演一個好聽眾。
引導重點:
1.引導員必須強調,當別人發言時,成員需要專心傾聽、重複他人的觀點,以同理心去瞭解說話者的意思。此方式能促成發言者和聽眾之間密切的交流,並消除敵對、負面、自我防衛的情緒,提升彼此的尊重與互信,因此,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結果。
2.提醒成員,雖然只有拿發言棒的人才能說話,但其餘成員的沈默、安靜、等候,對於團體間良好的對話是有幫助的。
學校教學應用:
針對差異性的問題,可透過此方式有效對話,例如:是否同意墮胎?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輕重緩急?班級郊遊主要地點的選定?
團契聚會應用:
1.關於信仰與倫理的議題時,可藉由此方式釐清觀點,例如:基督徒可不可以說「善意的謊言」?
2.在討論團契福音隊的活動,當大家意見分歧時,可藉此化解衝突,凝聚共識。
創新活點子:
沒有「發言棒」時,每一個人在講自己意見之前,都必須先重複前一位發言人的觀點,得到他的認可後,才能發表自己的意見。
選定分享次序的活動
引導反思時,透過有趣的方式選定談話的次序,能引發成員分享的動機,並化解無人說話的尷尬。謹介紹三個單元供讀者參考:
4F應用選項:
事實Facts
感受Feelings
發現Findings
未來Future
一、旋轉繩結
活動器材:扁帶
活動規則與流程:
1.用一條扁帶結成一個圓圈,其中要有一個大繩結與兩個小繩結。
2.請大家閉上眼睛,雙手握住扁帶,開始順時鐘旋轉繩圈,8~10秒之後摸到大繩結的人可以喊停,摸到小繩結,或最靠近小繩結的兩人要分享引導員設計的問題(例如:自我介紹、對事件的觀察、新發現、對未來的期許等)。
3.兩人分享後,請剛才摸到大繩結、喊停的人,繼續喊「開始」,大家按照上述的方式再旋轉繩圈。重複摸到小繩結的人,可以指定未分享的人說話,直到大家都分享完為止。
二、看誰要說話
活動器材:鱷魚嘴
活動規則與流程:
1.為增加輪流發言的樂趣,或讓成員有思考的時間,可以藉由輪流按「鱷魚嘴牙齒」的過程,找出分享者。
2.在傳遞「鱷魚嘴」的過程中,每一位成員按下一顆牙齒(說過話的人可以跳過不按),看誰壓到關鍵牙齒、鱷魚嘴咬下來,即由他分享。
三、愛網重重 
活動器材:毛線球
活動規則與流程:
1.小組圍成圓圈,由一位成員手握毛線球先開始分享,之後再將毛線球丟給下一位邀請的夥伴,在丟毛線球之前,自己要握住毛線線頭的一端。
2.以此方式進行,每一個人都會接到毛線球,最後在小組中會成為一個緊密的「愛網」,將每個人連結在一起。
3.若要增加成員肢體的緊密度,可用一條較短的毛線球,雖然長度將不足以把每個人連結起來,但鼓勵學生想辦法克服困難,縮小彼此的距離。
4.分享結束後,引導員請第一位丟毛線球者,拉一拉自己手中的毛線,當他人感受到被拉扯時,就需要站起來,並拉一下自己的手中的繩子。依照此次序,最後每一位成員都會站起來,象徵大家之間有一條無形的關係網聯繫著彼此。
5.談話的主題由引導員事先設計,例如:分享收穫,或是依照設計的題目選項,選擇自己想說的話題。

【飛颺情報中心】
難忘的仲夏時光──2009夏令飛颺營會報導(中) 
文│飛颺編輯室 
飛颺八月份營隊參加人數一覽表
營會時間 營會名稱 營會地點 輔導同工人數 青少年助理人數 學員人數
7/15~17 服務學習福音隊第五梯 台中東勢鎮東新國小 24 40人 小朋友68
7/15~18 大自然挑戰營 新店長青谷 19 國中生43
8/5~8 服務學習福音隊第六梯 南投竹山鎮迦南美地 15 9 小朋友45
8/7~9 監所青少年自我發展營 桃園輔育院 37 國、高中生98
8/18~21 服務學習福音隊第七梯 南投魚池鄉魚池國小 20 40 小朋友59
8/19~21 全省教師成長營 台中翔園教育訓練中心 7 福音教師72人/小朋友11
8/24~26 服務學習福音隊第八梯 因莫拉克颱風重創六龜鄉,本梯營隊取消。
合計 122 89 396
宜臻│魚池服務學習福音隊國中助理
  這幾天參加飛颺的營會,無論是能力或是靈命,我真的有很大的成長。以前的我參加教會任何活動都會害羞,或是無法投入,但這次的活動讓我真正被感動。儘管不久之前已經受洗,並且相信上帝的存在和能力,但卻沒有堅定的信心和付出的勇氣。
  當我參加這次的營會,才真正開始感受生命的改變;昨天還在思考自己的人生,到了今天就願意將自己完全獻給神,相信這就是聖靈的感動!
玳均│魚池服務學習福音隊高中助理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服務性活動,身為非基督徒的我,感受到許多的衝擊,從意味深遠的各種比喻、小遊戲,到每天早、中、晚的詩歌、禱告、信息,這都是以前未有的經驗。
  五天來,每天我都有一些改變,從一開始的陌生、不習慣,漸漸的接受現況。在營會中,我不只幫助了他人,也幫助了自己,就像是氣球受了助力般的成長,特別在兩次的見證分享中,改變了我某些想法。
  在信仰方面,我仍沒有踏入任何宗教的準備,但這個營會對我仍有重大的意義,因為,在此我學會了服務、奉獻與分享。
團隊合作的喜悅──協同中學挑戰營
王浩宇│協同中學挑戰營體驗引導員
  完成初階體驗引導員訓練後,這是第三次參加類似的營會,也是第三次擔任體驗引導員的角色,雖然自認對體驗活動規則還算清楚,也不會對帶體驗活動有陌生甚至懼怕感,但心中仍是忐忑不安,因為每一次所服事的學生都不一樣,相同的活動,有可能對這群學生是輕輕鬆鬆就完成,但卻有可能對另一群學生來說很難,甚至會爆發衝突,所以我自己在營會開始前就訂下了一個期許:希望能夠敏銳到學生的狀況,適時地針對活動或反思內容進行調整,以符合學生需要。
  我所服事的小隊來自同一學校同一年級,但班級不同,而且剛好都是三兩成群,所以在營會第一天,整個小隊彷彿就有著三至四個小小隊,除了活動時間外,幾乎都是同班的聊在一起,不同班的學生彼此間沒什麼互動,但從第二天的體驗活動開始,他們有了更多的互動。在一個名叫「星際之門」的活動中,必須彼此手牽著手,半數人蒙眼的情況下,全部通過呼拉圈,而且只能碰到呼拉圈兩次,只見沒有蒙眼的隊員不斷地透過話語去幫助蒙眼的人通過呼拉圈,而蒙眼的人也完全信任對方,一步一步按著他們的指示去做,即使有人碰到,其他隊員們也沒有任何的責罵,最後他們順利完成這項任務。不僅如此,他們也逐漸開始學習彼此溝通與幫助。
  營會第三天,我們安排了一個很難很難的活動,名叫「立體蜘蛛網」,所有人要鑽過大繩網中的洞,但過程中不能碰到繩網,剛開始時我看著他們都是單打獨鬥,各鑽各的,心裡想著:應該會失敗,如果失敗,要和他們談些什麼呢?但沒想到,他們在經歷過十幾次的失敗後,不僅沒有放棄,反而從各鑽各的,轉變為所有人去幫助一個人通過。在一個小時後,他們在僅碰到三次繩網的情況下全數鑽過繩網,超乎了我和隊輔們的預料,他們不僅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同時也成了一個彼此支持並且能夠堅持到底的團隊,這就是他們溝通的成果。
  在這幾天的服事中,我很感謝上帝,不僅能達成原本自己的期待,按著隊輔與個人的觀察去安排適當的活動與反思,同時也看見神賜下各樣不同恩賜的人來服事學生們。在我們這隊裡有很溫柔的男隊輔,很像大姐頭的女隊輔,以及玩活動一定堅持到底的小隊長,在大家的共同付出下,學生們不僅玩得很開心,而且也在其中了解到一個真正團隊所需要的特質,不禁讓我想到了一句話:「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將一切榮耀歸與神。
我的雙手能做什麼──桃輔自我發展營
錢嘉駿│桃輔自我發展營活動組同工
  桃輔自發營結束的第二天,我突然在與友人的分享中大哭了起來,整個情緒就像無止境般的宣洩,有一種莫名的無助感直湧上心頭,我想是因為帶桃輔營的衝擊,加上八八水災的災情而難過,當下實在很無力,卻不知道我能發揮什麼影響,只能用禱告再禱告的心求神憐憫,還有與他們一起難過著……。腦中浮現出讚美之泉「耶穌的愛」這首歌,歌詞裡有一段提到:「我的雙手能夠做些什麼,別忘記這個世界需要我;主賜一顆心、一雙手,讓我愛更像耶穌。」感謝主,讓我的心更加的憐憫,不受環境影響而顯得冷漠,且更讓我知道禱告是何等的重要,因為我這雙手並不能做些什麼。
  這次能加入桃輔,真是上帝奇妙的帶領。記得在七月中,收到飛颺中心寄來的Email,提到桃輔緊急徵召輔導,那時心中就早已有感動想要報名,但因為人在國外打工的緣故,不太可能有機會回來,當時也只好做罷。但就在幾天後,工作因為某些緣故提前回台,我回來第一件事就是立刻報名,但因人數額滿,我被調到活動組去。
  在營會主題戲劇中,我扮演一位爸爸,排戲過程中一直琢磨著,也不停的揣摩父親這個角色,這不經意讓我回想到我的爸爸,對我來說已經是四年前陌生的印象了,(父親因為癌症而去世),在演戲之中,我也在找尋已經消失許久的父愛,從中也被神安慰了許多。
  因為颱風來襲,營會只好縮短成兩天,五天的出隊裡,反倒是有三天的訓練時間,可以準備的更加充足完善,也培養出默契。準備要進桃輔院的時候,心情實在很緊張,緊張的不是因為害怕學生,而是緊張自己沒有準備好。當桃輔院打開大門那一霎那,四周皆是高聳的圍牆,黑鴉鴉的天空,更突顯出桃輔院裡的孤寂。營會一開始,就是活動組的相見歡和戲劇表演,雖然比較多都是內心戲,要如何揣摩爸爸這個角色,對我來說有一定的挑戰,不過,感謝主,我克服了!
  接下來兩天的小組時間,當每個同學述說著他們的故事時,我心中是多麼難過又無助,但卻又不敢表現在臉上,最多只是也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因為我自己也曾有一段迷失的時候,當時我翹家,無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中找到方向的時候,感謝神祂先揀選了我。第一天的分享幾乎都是我在唱獨腳戲,還在想要如何使他們敞開的分享,沒想到第二天反倒是他們自己主動講他們的故事。記得談挫折與饒恕的時候,小組裡有人說到被朋友背叛誣賴的故事,心裡也跟著義憤填膺起來,我能做的就只能傾聽與陪伴而已。談道理他們都懂,但是要如何在重要的時刻做對的選擇,我只能把我認識的信仰和我所實踐的跟他們說,除此之外,我不知道還能幫助什麼。結束的時候,桃輔的學生們紛紛拿著營會小冊子找小組輔導簽名,或許對他們來說那是一個記憶 , 也是一個重生的開始,我們能幫助的實在有限,但神卻開始在他們心中動工,慢慢的發芽茁壯起來。
生命的陶塑──桃輔自我發展營
葉書妃│桃輔自我發展營體驗引導員
  這五天的營會讓我永生難忘!我從來沒有參加過營會,這是第一次。感謝上帝給了我很特別的第一次!我想對飛颺來說也是很特別的一次。
  聽執行長以琳和宏恩哥提及:「飛颺歷屆所舉辦的營會輔訓都是兩天,只有本梯是三天,因為我們遇上了莫拉克颱風,所以輔訓改為三天,營會的天數縮短為兩天。」雖然縮短為兩天,但已大大震撼我的心!值得一提的是,因著颱風,當中有同工就住在林邊,在莫拉克風災中他的家也陷入洪水中,但他因著營會的需要仍然留下來,讓人特別感動,願上帝保守他們家都平安。
  打從決定參加這梯次的營會開始,心裡就非常的期待和雀躍。為了能如期參加,就不斷地禱告,求神為我預備假期。當我向主管提出請假時,主管一口答應讓我休假四天。感謝讚美主!
  三天的輔訓,是從來沒有過的,是上帝給我們的禮物,讓大家有更多的彼此認識,也建立了默契。秦瑞雪宣教士,是長期投入桃輔事工的天使,她告訴我們進入輔院的注意事項。過程中,我們不斷地為輔院的孩子禱告,也積極的討論課程教案,希望為這群孩子預備最適合的體驗活動、最有影響力的引導反思、最切合心意的小組分享,把最棒的朋友耶穌介紹給他們。神感動我們服事這群孩子,是神的愛把我們大家聚集在一起。
  進入輔院的第一天,我們一行人排隊在輔院門口,接著兩兩一組,緩緩步行進入輔院的大禮堂。在這一小段路程中,映入我眼簾的除了孩子們的生活環境外,更加使我注意到的是孩子的臉;但我不敢看,心中有一股莫名的壓力。
  因為下雨,於是我們在大禮堂活動,我們和學生一起看影片、看短劇,一起做體驗活動和小組分享,有了很多的互動,讓我們拉近了彼此的距離。體驗活動中看孩子們玩得高興、笑得開懷,也釋放了我一些莫名的壓力。一整天下來,我的心也不斷地在接收很多東西,不斷地撞擊,但我沒有時間整理,只能壓抑,某種程度來說,當時的我不知道要怎麼反應,也害怕面對自己的情緒,深怕自己會退縮,心情很複雜。
  離開輔院後,孩子們的臉龐清楚的浮現在我的腦海,尤其是小傑、阿豪和小志(化名),因為與他們的談話最深,心中百感交集,也很難過。小組分享中曾問他們,相不相信有上帝、相不相信劉民和牧師所說的見證,學生回答說一半一半,因為牧師所描述的黑色會吸毒的情節很真實,但他們不相信自己能像牧師那樣可以走出來,也不相信家人、朋友都能重新接納他們。我聽了,心好痛……,當他們進入社會尋找工作,亦或回到學校求學,社會和同儕們是否願意接納他們,為他們敞開大門?我問了幾位同工,他們沒回答,只是緊閉雙唇,沉重的搖搖頭,頓時間覺得好無奈。從約瑟的故事談到饒恕,也許學生們聽進去了,但社會的回應卻不是如此,他們的心會不會又再一次的受挫?我真的不敢想,深怕他們受挫後又再一次的放棄自 己 。
  從他們的身上,我看到了上帝的愛。那愛是我給不起的!透過這次營會,讓我發現自己是個自私、自我為中心的人,我想,是我沒辦法像父神那樣打從心底愛他們,將自己獻上並且愛他們到底。透過他們,我更加明白上帝對我的愛,是那麼的美好。此外,看見輔院學生們的活動作息,生平第一次覺得「自由真的很可貴」,也讓我有一番的反省,上帝給我自由意志,並且將那上好的賞賜給我,但我有沒有好好珍惜?還是不知感恩、常常抱怨?這些衝擊是我從沒想過的,是最棒的引導反思!
  感謝這次參與營會的弟兄姐妹給我的幫助。感謝上帝,因為有神,使我的生命更加美好!
信心功課深體會──桃輔自我發展營
程碧慧│桃輔自我發展營小隊輔導
  第一次參加飛颺的桃輔營隊,認識很多來自全台各地熱心的弟兄姊妹,從他們身上我看到對信仰的熱誠、信心與付出。雖遇上莫拉克颱風來襲,增加很多不確定因素,對我而言真是信心的熬煉,要一直禱告仰望上帝,深深地體會到人的能力真的很有限,除了盡自己的責任之外,持續的禱告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沒有聖靈動工,我們做再多都只是枉然。
  營會手冊第一頁寫著:「我的成長宣言:若想要感覺無虞,就去做本來就會的事情;若想要真正的成長,那就要挑戰能力的極限,也就是暫時地失去安全感,所以當我不能確定自己在做什麼的時候,起碼要知道我正在成長。」真的是心有戚戚焉,人常常害怕改變,參加營會、認識新朋友是一個新的嘗試,如果沒有去做,就沒辦法成長。第一次參加飛颺的營隊難免有些擔心,初次跟同工們見面會生疏不好意思,但藉由遊戲、討論等互動後,不知不覺的就漸漸熟悉了,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也開闊了我的眼界。
  第一次擔任輔導,很擔心帶領小組討論的氣氛會冷掉,再加上營長一直叮嚀我們在輔育院裡的注意事項,例如上廁所要集體、不能帶尖銳物品、不透露過多個人資料……等,所以我的情緒一直處於有點緊張的狀態,每次禱告都求神幫助我成為合神心意的器皿。原本準備時間是兩天,但莫拉克颱風來襲,我們不斷地禱告求神帶領,決定八月七日先不進輔育院,就多了一天的準備時間,但還是不能完全確定八月八日能否進輔育院。三天的預備與等待真不容易,面對未知與不確定性,如果是我自己一個人面對早就沉不住氣了,但是從弟兄姊妹們身上,我看見時時禱告倚靠神的榜樣。
  感謝神,八月八日早晨上帝給了我們一個燦爛的朝陽,大家歡欣的出發到輔育院。第一次見到他們給我很大的震撼教育,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有刺青,默默的思想著他們每個人背後一定都有很精采的故事。這次營會的主題是「效法約瑟,看見榜樣」,討論到理想家庭時,我發現他們的內心很渴望得到家人的原諒與關心,希望出院後能達成父母親的期望。有個學生的見證很激勵我,我問他為什麼要受洗?有什麼見證?他說內心想要有個依靠,他父親非常不高興他進桃輔,他向上帝禱告希望爸爸能原諒他,沒想到一個禮拜過後,就收到爸爸的來信。從他的見證我看到上帝對每個人都有特別的計畫,也許這個學生以後會回過頭來幫助跟他有同樣經驗的人。
  實際與他們相處過後,發現他們並不是我想像中的那樣可怕、難以親近,只要清楚自己立場、真誠地和他們分享自己的故事,就可以相處的很愉快。也許我們受限於時間,無法後續跟進長期陪伴,但我相信他們每一次接觸到福音,都是一個得救的機會,如同秦姐用一段經文勉勵我們的:「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長。可見栽種的,算不得什麼,澆灌的,也算不得什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神。栽種的和澆灌的,都是一樣,但將來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賞賜。因為我們是與神同工的;你們是神所耕種的田地,所建造的房屋。(林前三6~9)」田地沒有灑下種子,就算澆再多水也不會長出東西,我們的責任是灑種、澆水,時間到了,神會讓他生長,願我們一起與神同工。
我活著回來了!──大自然挑戰營
陳欣怡│大自然挑戰營學員
  營會中有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溯溪、體驗活動……等,從中感受到在主裡大家都是一家人,活動時不會害羞的去拉人家一把,也樂於接受他人的幫助。
  溯溪印象最深刻的應該就是兩層樓高的「攔砂壩跳水」吧!原本想當第一棒跳下去的,但一站在攔砂壩的邊緣,我發現,我怕了。我沒有懼高症、也會游泳,身上也有安全的裝備,下面還有執行長等著幫忙,但,為什麼我要怕?六福村的大怒神、九族文化村的UFO我都玩了,它們的高度遠比攔砂壩高好幾倍,我沒有任何猶豫就上去玩了,我到底在害怕什麼?後來輔導姊姊說:「我第一次跳的時候也會怕,我到底為什麼要害怕?後來發現,我怕的其實是〝害怕〞這個感覺。」聽了之後,覺得說的很對耶,害怕這種感覺真的很可怕,很難去克服,因為我們已經把它看成很可怕的事情。但最後我透過上帝、透過輔導,我突破自己、我克服了,我成為第一個跳下水的女勇士。
  上帝真的很重要,祂不會強迫你去做什麼事,但是在你需要祂的時候,祂就會出現來幫助你、鼓勵你,讓你充滿勇氣。
  「超越顛峰」體驗活動是一個爬木牆的挑戰,那木牆有三公尺多那麼高,大概要兩個牧師的高度吧!輔導哥哥要我們把它當作我們現在很苦惱的難關、困難,要靠大家的力量一起跨越它。起初,大家覺得根本不可能,因為它有兩個牧師高耶!而且沒有任何工具可以輔助。討論了很久,終於第一個人上去了,之後組員也一個接著一個上去。過了半個多小時,十二個人都順利翻過那兩個牧師高的木牆了,無論是隊員的幫助,或是上帝的保守,我們都跨過了。很謝謝昱宣的幫忙,除了這個關卡,其他關卡也一直都是他衝第一個在幫忙、當墊底的,雖然搞的全身髒兮兮,卻一直都沒有怨言。
  有人說爬木牆很可怕、很痛,甚至好多擦傷,輔導哥哥說,這就像人生的旅途中會遇到的困難、窘境,翻越障礙、問題的時候也會痛,不管是身體或是心裡,但痛過了就成長了,下次就不會怕了。上帝就是要我們經歷過,才會無論什麼時候都能因著祂得著神的榮耀。
  小組時間的分享也讓我聽了鼻酸,頗有感觸的。隊輔哥哥姊姊也有像我一樣的情況,被班上同學排擠過、覺得有人惡意中傷自己、覺得朋友好像討厭自己,或覺得哪裡做不好常常很自責。但是在第三天的小組時間,我們把貼滿罪狀的小人撕掉,在那一瞬間好像都變成新的了,就像在哥林多後書五章17節寫的:「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我們要拋開舊的、不好的,活出基督的樣式,成為新造的人。
  有太多太多的感覺,學習到太多太多的事情,一時無法用言語去形容,但真的很感謝神,給我們這樣的一個機會,雖然我不是很確定為什麼最後一天早上我會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這大概是因為捨不得大家吧!真的很感謝主,我們都有活著回來!

【飛颺燙手新聞】
2009年6~7月財務報告
收入
776,585
支出 行政費
24,017
營運費
239,962
人事費
512,250
小計
776,229
本期結餘
356
2009年1~7月累積結欠
(305,198)
註:本期6、7月財務收支因做帳因素,不包含暑假營會費用,此費用將於日後呈現。
『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林後九7~8)
飛颺事工在信心中仰望,每月平均需要約41萬元。若有感動為飛颺青少年福音事工奉獻,請填寫刊內信用卡專用捐款單,並傳真或寄回本中心,飛颺將定期為您做扣款服務;或利用郵局劃撥方式捐款。所有為飛颺奉獻之款項,均開立減免所得稅收據。
=====================================
飛颺青少年成長中心
Fly Young Youth Development
劃撥帳號:17903082
戶名:校園福音團契飛颺
地址:台北市100羅斯福路四段22號5樓
電話:02-23682361轉333、213
傳真:02-23681044
網址:
http://flyyoung.fellowship.tw
=====================================
中心消息與代禱
志工訓練
‧2009夏令「飛颺核心志工退修會暨節訓典禮」,於九月11~12日假YMCA福隆營地舉行,新、舊期同工共聚一堂,好不熱鬧。
‧2009秋季「飛颺青少年事工人才訓練」學期班即將開課,訓練課程有「體驗教育引導員初階訓練」、「服務學習活動達人初階訓練」、「美宣人才訓練」等,有興趣的弟兄姊妹請把握機會,或推介合適的同工報名參加。
‧2009秋季「體驗教育引導員進階研習」,將於十一月8日、十一月27~28日分兩次課程舉辦,詳細課程內容可上飛颺網站瀏覽。
‧十一月22日下午2:30~7:00飛颺開辦單堂研習課程「創意百寶袋─實物教材帶領法」,歡迎青少契輔導、牧長踴躍報名參加。
福音教師事工
‧感恩:八月19~21日教師成長營順利結束,共有72位教師,11位眷屬,7位同工參加。老師們都表示收穫良多,在成長團體中有許多領受和體驗,詳細回應請參閱教師成長營報導。
‧請為明年度教師事工規劃代禱,盼望藉由顧問團老師們的討論,決定事工推展方向。
‧十月31日是本學期最後一場教師專題研習,主題為原生家庭探索與自我成長,講員詹杏如老師。盼望藉由成長團體課程的設計,幫助參與的老師了解原生家庭的影響,帶出成長的改變。名額僅限25名,有意者請來電報名。
飛颺少年營
‧感謝神,讓營隊順利且圓滿落幕。透過暑假營隊接觸到教會、青少年與兒童,使志工在營隊中透過服事經歷神,並且透過引導反思有所學習、成長。
‧營隊結束後同工陸續休假,求神保守同工透過休假,眼界開拓重新得力。
‧收尾工作開始進行,器材、活動記錄需按部就班進行,求神賜下智慧。
‧新的學期即將開始,預備接洽聯繫寒假營隊規劃,求神繼續預備、使用飛颺。
志工消息
‧終身大事:
 1.活動12期志工魯仲齡弟兄與趙安琳姊妹於八月15日完成終身大事。
 2.核輔志工余宣穎弟兄與徐雅琳姊妹於八月29日舉辦結婚感恩禮拜。
‧英勇報國:
 1.體驗10期志工陳今竣於九月15日退伍。
 2.活動17期、體驗14期志工李嘉文將於九月底退伍。
 3.體驗14期志工甘以勒於九月17日入伍,地點於屏東龍泉海軍陸戰隊。
 4.體驗18期志工鐘煥傑於九月16日入伍,地點於嘉義中坑。
‧進修深造:
 1.體驗14期志工林雅婷將於九月底赴澳洲遊學打工。
 2.活動14期、體驗13期志工張瑞恩於八月20日赴美攻讀博士學位。
 3.體驗19期志工邱素珍赴英國進修。

【飛颺燙手新聞】
活動看板

【資源寶庫】 
書名│澀果子校園生活派
作者│大衛‧羅倫斯
出版社│校園書房書版社
作者簡介│
作者大衛‧羅倫斯來自英國,對新世代的習性觀察入微,再加上特有的英式幽默,筆下故事常使人發噱。巧妙的卡漫式筆法常能讓青少年耳目一新,發現古老聖經和現代生活的緊密關連。姊妹作品為《我家也有外星人──家庭求生祕技》。
    本書揭露校園生存法則,每個青少年都該人手一冊
    校園生活大不同,麻煩多又多。
    惡霸四處跑,老師愛咆哮。
    八卦滿天飄,男(女)友找不到。
    身高長不高,身材小籠包。
    唉呀我的媽,成績也完了。
    廢柴兼蠢包,拿去燒還被嫌不要。
    一輩子,冏到老……No!No!我不要!
每位進入新學期、新校園的學生,都像澀果子一樣,偷偷猜想接下來會遇到什麼事、應付得來嗎、會不會被扒了一層皮。在龐大的校園壓力之下,要能老練不害怕、保持基督徒形像,可真不容易!本書提供最實用的生存法則,告訴青少年學生如何在校園中活出耶穌的生命。

【2009年秋季飛颺青少年事工人才訓練】
2009年秋季飛颺青少年事工人才訓練 
體驗教育引導員初階訓練學期班
時間:10/9~10、10/23~24、11/6~7、11/20~21、12/4~5、12/25~26、2010年1/22~23
地點:台北陽明山衛理福音園
課程介紹:體驗教育(Experiential Education)結合了輔導與遊戲,秉持「從做中學習」(Learning by doing)的模式,讓參與者由活動經驗中發現問題,經歷人際溝通、問題解決、受挫因應、團隊互助、信心重建等方面的體驗,藉由引導員的反思引導,將經驗學習轉換成積極正向的動力。
體驗教育引導員初階訓練密集班
時間:9/20~23
地點:台北陽明山衛理福音園
服務學習福音隊活動達人訓練
時間:10/9~10、10/23~24、11/6~7、11/20~21、12/4~5、12/25~26、2010年1/22~23
地點:台北新店長青谷營地
課程介紹:透過營隊活動的籌備、帶領,學習策劃、溝通、問題解決、執行,反思人際關係、自我價值、團隊合作…等能力,為教會、團契儲備神國人才。
營隊美宣人才訓練
時間:10/11、10/25、11/8、11/22、2010年1/22~23
地點:台北校園書房五樓
課程介紹:飛颺美宣訓練集結十多年營隊製作經驗,累積規劃製作步驟,安排簡易課程,幫助同工進到營會中能以最輕省的美工技巧,發揮最大美宣佈置果效。
體驗教育創新遊戲工作坊
時間:9/26(六)09:30~16:30
地點:台北校園書房二樓會堂
課程介紹:為了幫助青少年工作者掌握體驗教育遊戲的素材,本工作坊提供體驗教育中「平面遊戲」、「攜帶型器材」等類型的創新活動,幫助您在班級經營、團契聚會帶出好玩、有意義的遊戲。
福音魔術工作坊
時間:9/27(日)14:30~19:00
地點:台北校園書房二樓會堂
課程介紹:魔術結合了自然科學、心理學與表演的藝術,是傳播信息的重要媒介;「福音魔術」是福音與魔術的混合體,藉由道具與手法產生的視覺效果,來表達聖經的真理,是一種在學校、社區、教會有效的佈道方式。
創意百寶袋—實物教材帶領法
時間:11/22(日)14:30~19:00
地點:台北校園書房二樓會堂
課程介紹:耶穌經常使用可見之物來傳達抽象的屬靈真理,透過實物來對青少年講道,有其重要的價值,只要發揮創意,在講道前花幾分鐘時間,或是平常隨時收集,就可以找到有意義、有趣味的實物用來引發青少年好奇,並深化您的信息。
詳細招生及課程訊息可上方舟樂園飛颺版(flyyoung.fellowship.tw)瀏覽,
或來電索取報名簡章(02-23682361轉349、350)。

【創意資源分享】
創意資源分享
專為青少年設計的傳福音材料─福音數字魔術卡
請你想一個介於1~63的數字,再看看這六張數字卡,我就可以知道你心裡的號碼,就連你的生日,我都可以猜得出來,你相信嗎?
神奇吧!更特別的是,為什麼卡片有六個顏色呢?讓我來告訴你:藍色這張代表上帝的創造,起初……,綠色這張代表生命的成長,我們必須讀聖經、禱告、參加教會聚會,屬靈的生命就可以慢慢長大。
有趣、好玩、互動性高、攜帶方便、解說容易、雙面全彩的「福音數字魔術卡」,是訓練青少年分享福音基本內容的絕佳工具。
引導青少年反思的創意小卡
六頂思考帽
依照白、紅、黃、黑、綠、藍的顏色次序,分享卡片上的提問,能針對重要議題,給予客觀、創意的探討,並能釐清問題所在。
六雙行動鞋
透過六雙鞋子的功能與顏色的選擇,能幫助成員釐清團隊決策的風格,並凝聚大家對決策模式的共識。
團隊角色反思卡
幫助成員檢視自己在團體中的特質,是領導者、配合者、建議者、執行者、協調者,還是善意的批評者?你喜歡這個角色嗎?
以上各組皆為全套6張。
小卡(名片卡大小)每套定價20元,
大卡(小卡的兩倍大)每套定價30元,
另附使用說明書。
同時購買3套角色反思卡、2套六頂思考帽、1套六雙行動鞋,
可享「321優惠價」小卡80元,大卡150元。
請洽飛颺專線(02)23682361轉333,大量訂購郵資另計。
 

 

上一頁
電子報訂閱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