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文/張家瑋(中部地區主任)
鮮紅的、炫白的、深藍的、亮黃的燈光開始像水舞一樣擺動,台上的樂團輪番上陣,音響震耳欲聾。其中一組是道道地地的重金屬樂團,嘶吼的唱腔真的沒人知道他在唱什麼,但神奇的事情緊接著發生:像被咒語控制般,幾乎全場的人按著節奏,大幅度地前後擺動自己的頭;樂團主唱的下了一個口令,所有人退後騰出一個空間,再一聲令下,許多人衝到中央,互相擁擠碰撞,另外有一些人在這空間裡瘋狂繞圈,就像被搗破蟻窩的螞蟻到處亂竄;歌曲的尾聲,大家雙手高舉,舉著搖滾惡魔的手勢,用力地伸出舌頭,這是搖滾樂迷的朝聖之旅。 音樂的確有它的魔力,這場表演的互動就某個程度而言,的確是種釋放與紓壓;就音樂表演的專業而言,也相當有水準。因此我相信,這將會是許多人選擇過聖誕、跨年的方式。 不小心參加這場「盛宴」的我,除了耳朵暫時重聽、久站的小腿酸痛外,也有股默默的酸楚:他們多渴望有人觸碰啊,所以彼此衝撞;他們多希望被認同啊,所以揮舞同樣的手勢;他們的煩惱有多大,所以擺著頭想暫時忘卻壓在肩上的一切。 不知怎麼的,他們的身影在我腦中對應著耶穌觸摸的大痲瘋病人、生來瞎眼被唾棄的、被指指點點的撒馬利亞婦女, 然後,當與耶穌相遇的那個時刻,他們被醫治、更新了,不論是身體的,或是心靈的。 耶穌來到世界的第一天,也是有配樂的。當耶穌以脆弱嬰孩之姿,躺在馬槽裡的那個晚上,昏昏欲睡的牧羊人突然被極大響聲嚇醒:「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路2:14) 那聽見這第一手好消息的,不是什麼羅馬皇室,而是沒沒無聞的牧羊人,這屬天的好消息,歸屬與神所喜悅的人; 另一位得知這「福音」的希律,卻將它當作手中的籌碼, 成為鞏固自己地位的殺戮藉口——頒佈殺害嬰孩命令的那天,也許希律因此睡得安穩,卻讓更多的人哀號、痛哭失聲。 如今,當初的福音頌歌轉變成購物、柔軟香甜的聖誕組曲與裝飾華麗的聖誕樹,聖誕節只是商人手裡的花招,福音好消息變成折扣的幅度,大家被引導掏錢買禮物、吃大餐,讓百貨的業績報表更有看頭;但街頭的節慶光彩,更多照映的,是一個個外表喜笑,靈魂深處卻十分飢渴想望的人。 所幸那真正的福音,依然發出聲響。那個想要分享福音的女孩,努力記得班上每個同學的生日,並獻上祝福。到了聖誕節前夕,她靈機一動,找來許多聖誕福音小冊,寫上每個同學的名字。——隔天,就在全班同學準備下課前,她向他們要了五分鐘,獨自唱了歌,分享小故事,最後,把一份份祝福獻在他們手中。(1) 福音的樂章繼續飄揚。在學校的宿舍前,他們穿著向教會借來的詩袍,排列整齊,向路上行走的同學唱著美妙的詩歌, 有些人幫忙發送拐杖糖,上頭印著訴說耶穌故事的紅白小紙條;另一個日子,他們預備了一場溫馨的聚會,邀請他們平時關心的同學來,透過遊戲、歌曲、信息、點心,讓所有好朋友,也包括自己, 都能再次思考耶穌來到世上的故事與意義。 沒有華麗,也不誇張,就像馬槽裡耶穌的這種方式——這群人,也用樸實的詮釋,讓耶穌的福音被傳揚開了。
註1: 這段故事改編自2013年中區校園團契拍攝的微電影〈快樂節聖誕〉,可上網搜尋關鍵字觀看。 |
|||||||||||||
在這個值得歡慶的日子,讓我們分享大喜的信息!
北區技職:「聖誕到班級」 新竹飛躍聖誕節聯合聚會 「空中英語教室」和「天韻」聖誕晚會 「橘色斯之夜」詩歌分享會 台南:送禮高手——在聖誕節,送一份禮物,給需要的人 高雄:灰熊愛聖誕
如想進一步瞭解各地區聖誕活動最消息,歡迎洽詢各地辦公室!
|
|||||||||||||
地區聯合服務隊、全中門特稿 | |||||||||||||
常有人說,不論牧養或傳福音,面對這時代的青少年,都必須有創意,給他們參與感、有深刻體會,而服務隊正好提供這樣的機會。 今年中區中學聯合服務隊,活動十分單純,週五晚上預備、週六探訪老人、陪伴兒童;晚上與當地教會青少年聯誼,隔天一同主日崇拜。行程看似輕鬆,卻讓學生有機會接觸當地人、看見當地需要。 服務隊的二十多位學生,約有一半不是基督徒。三天兩夜的群體生活,他們有機會觀察他們的基督徒同學,是如何承認彼此軟弱,在掙扎中彼此相愛。 最近陪讀的一位學生,就是在五月的服務隊決志信主。原本他對信仰陌生,卻因著受邀參與服務隊,被神的愛感動。回來後便穩定地參與團契,也開始有教會生活。
過去這一年,我們深感學生的福音力不足。 學生喜歡來團契,樂意當成他們的家,但福音敏銳度的缺乏,使團契往往成為內聚力很強的團體。高雄飛躍同工希望他們不再只是紙上談兵,「服務隊」就成了計畫的首要。兩天一夜的行程,學生得以真實地與人談福音,紮實地將友佈五傳好好操演一遍。 禱傳:舉辦行前禱告會,為自己和受邀福音朋友代禱。 愛傳:作為一個服務行動,提供滿滿的愛與關懷。 身傳:因為認識愛的源頭——主耶穌,基督徒學生面對小朋友的友善,更加吸引他們對上帝的好奇。 口傳:訓練所有高中生熟悉無字天書(1);在回程遊覽車上,請基督徒與福音朋友分享彼此的「生命曲線圖」, 邀傳:最後,邀請福音朋友參與團契。求神保守這些福音朋友,也帶領基督徒學生們,牢記這次傳福音的經驗。 註解1:一個簡單的福音工具,透過五種顏色,表達上帝的救恩計畫。
文/雷靜如(高中事工組組長、第四屆全中門節目組負責) 本屆主題為「十架BJ4」,顧名思義仍以「十架」為中心,但什麼是「BJ4」?這是網路的流行用詞,取其諧音為「不解釋」,意即「單單十字架」;然而,我們也期待「Behold Jesus」(注目耶穌),因著「十架」愛領受救恩生命,並以「注目耶穌」來奔跑天路——這樣的主題該如何呈現呢? 「十字架」對許多基督徒而言,多從講道與詩歌兩種管道認識、熟悉,但往往缺乏深刻體驗以至於無法深入內心。因此,全中門從罪的體驗切入,讓每個學生從自我反省看見自己的罪以及罪的沉重與黑暗,使我們不得不面對解決;「背」十架則是親身感受耶穌救恩的寶貴與必要。當真實「體認」過後,再以講道深談、以詩歌禁禱面對內在的軟弱與罪惡,真實經歷耶穌的代贖與恩典! 清楚救恩踏上十架道路,就開始了天路客的「窄路」之旅!這條路充滿了各樣迷人的風光、誘人的試探,許多軟弱罪惡、苦難逼迫和世俗混淆的屬靈價值觀充斥,為讓行旅的天路客跌倒,以致灰心喪膽不想繼續奔走;因此,重現學校生活各樣的險惡試探,也讓學生體認基督徒身在其中的無作為和無力感(例如霸凌);接著幫助學生回到耶穌時代,看耶穌在面對各樣試探與逼迫時如何面對?如何得力?進而學習耶穌的榜樣;奔走窄路所需的各樣裝備,我們會給予workshop的教導,期盼透過選課方式,讓學生在真理上裝備自己,倚靠神的大能大力站立得住! 除了體驗活動和講道,也透過禁食禱告來面對內在的軟弱罪惡,來到神面前;最後一晚的獻身使命之夜,願意擺上自己為主而活! 因此「十架救恩與學像耶穌」是這次全中門的核心思想內涵;相信不僅是參加的高中職基督徒學生,甚至對輔導和籌備同工而言,都是不斷更新與深化的信息! 懇請眾教會與弟兄姊妹一起以禱告和行動(參與輔導/義工/禱告同工)托住營會,同為台灣這塊土地的青少年守望;相信,將會為主再次寫下新一頁的教會歷史!
代禱事項 1. 各節目組已有確定方向與架構,請為後續籌備代禱! 2. 行政組:場地、宿舍公文申請;各式文宣品、報名表、宣傳片等製作,求神帶領。 |
|||||||||||||
台灣社會進入抗爭時代:抗爭,或不抗爭,需要智慧,同時需邀知識,我們一起來探討、思辨...... 胡平是旅美的大陸學者,他曾說:「在私人領域,我們應當講究謙讓;在公共領域,我們必須堅持公正。有了公正,再講謙讓。」(1) 這樣的概念釐清了一些爭議,但不可避免的,現實狀況總是比觀念世界複雜數倍、數十倍。 以台灣的教育制度為例,四、五十年前,一試(「大專聯考」)定天下,雖然不能說百分之百公平,但終究是人人服氣的公平競爭。——既然公平,為什麼1994年,民間蓄積龐大能量,爆發了四一0教育改革呢? 因為,「公平」很有可能削足適履,壓抑了單一領域的優異份子、傑出人才;齊頭式的「公平」在某個程度會帶來沉沉暮氣。 2014年,教育改革滿二十年,政府繼續往前,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結果,在媒體看到的報導,一大半是「大家滿腹不平」、「不少家長因為……制度不夠完善,影響到自己兒女的權益,感到失措與憤怒。」 教育制度,屬於公領域?還是私領域? 自家兒女的受教權益,又屬於哪一領域?
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經常交疊、交錯。最常見的是,公寓住家的浴室天花板出現滲水情況。 這是私人領域事件,樓上、樓下處理即可。但有些案子鬧上法庭,,法院判決之後,形成判例;部分案例規模較大,促成法令規章修訂。私人可以解決的事,仍可能涉及公共領域。想一想,有沒有什麼案例屬於「純」私人領域事件? 某位年輕學生因自己欣賞的影片,角逐奧斯卡獎失敗,心碎地哽咽:「太不公平了!大公司有錢,可以砸宣傳費……,小公司辛辛苦苦拍片,……卻得不到獎。這是什麼世界,我受不了。」也許這個例子勉強可以算數吧。
然而,「純」公共領域,卻幾乎沒有。 十二年國民教育的最新狀況是,基隆、台北市、新北市這一區的「免試入學超額比序方案」,比到第四順次,可能造成5科有2科A++、一科A+及兩科A的考生,贏過五科都A++的學生。
於是,家長團體向教育單位抗議。這類公、私領域交疊的情況,究竟要「講究謙讓」,還是要「堅持公正」?更深一層的問題是,要去哪裡找尋百分之百的公平? 已逝的專欄作家張繼高,曾盛讚美國民主黨籍總統候選人史蒂文生在競選落敗後的聲明:「現在人民已經宣布了他們的意見,我欣然接受。在選舉之前努力競爭,乃是美國人的傳統作風;但在人民的意願表明之後,立即化敵為友,也是美國人的傳統精神。」 意外的是,張繼高在同篇文章隨後的段落寫道:「托爾斯泰說:『有法律就有不公平』,同樣可以引喻到『有比賽就有不公平』這種事例來。在一場球賽中,裁判的失誤和球員的球運,都會影響成敗。但有水準的運動員和觀眾,都會學習『接受那被選擇的』精神。」(2) 難道是制定法律的國會議員處心積慮訂出不公平的法案嗎?不能說沒有。但大部分情況是,世上不容易找到令每個人都十足滿意的法律。我個人就聽見一位在日本開業的醫生,對日本稅法採用大幅累進稅率,明白表示不以為然。 我也親耳聽到,一位熱心捐輸的基督徒售屋業者說,政府長年打壓房價,1980年代末房價飆漲,總算行情反映了合理價格。那段話我聽得瞠目結舌,因為完全與升斗小民的看法相左。 在諸多複雜景況,有沒有一個範圍,是可以沒有顧慮、不必左右為難,全力往前衝刺的? 一本譯自法文的兒童哲學書這樣說:「對於關係人類公平與不公平的重大事項,人們已取得共識,寫在一篇叫做《普遍人權宣言》(另譯《世界人權宣言》)的文件中。人權,就是所有人都該擁有的權利:擁有一份合理薪資的工作權利、出境與入境的權利、免於恐懼的權利、信仰宗教的權利、閱讀、寫字、上學的權利……許多國家,都同意這份協議,並一同簽署了這份《普遍人權宣言》。」(3) 即便如此,在落實「人權宣言」的過程中,不同地區仍得有不同進程、不同的協商模式、不同的努力重點。這些都需要智慧與耐心。
至於私人領域的公平與不公平,作家托爾斯泰寫了一個故事:富商A準備死後將所有財產留給長子,母親為次子的境遇難過,請求丈夫暫緩宣布,她想找到一個對兩個兒子都公平的辦法。作母親的在門口哭泣,路人甲好奇,問明原因後,提了方案給婦人: 「告訴你兩個兒子,大兒子將得到全部財產,小兒子什麼都得不到;這樣他們就會公平了。」 小兒子知道他可能什麼都沒有,就去當學徒,學習經商;大兒子知道他將來註定富有,什麼都不去學。結局是,大兒子什麼都不會做,把財產浪費光了,小兒子經商有成,變成富翁。
美國婦女遲至1920年代才擁有投票權,美國黑人呢?一直要到1964年《民權法案》通過,明文規定旅館、餐廳、廁所、學校不得歧視黑人,並授權司法部推動黑白合校。至於投票權,要到次年(1965)美國國會通過《投票權利法案》,黑人才獲享有。 從此時此刻回望,有「民主模範生」之譽的美國,法律的公平之路竟然走得如此崎嶇艱辛。幸好不斷有人權勇士不顧生命安危,全心全意為公義奮戰。 是的,托爾斯泰刺耳之言、美國歷史上民權不平等的重大汙點,都不該成為藉口,不去追求公平法律的制定。路再漫長,我們相約堅定地往前走。 註:
|
|||||||||||||
「屏東區信望愛盃運動會」正式邁入第二屆,猶記得去年首次舉辦,參加人數非常少,只有二十幾個人;於是今年我們提早並加強宣傳,號召各團契、社團邀請新朋友來參加。推動之初,仍有動不太起來的感覺,組隊情況也不明朗。然而隨著日期漸漸逼近,就開始有人登高一呼,隊伍也就一隊一隊報名進來,最後參加人數較去年倍增,突破五十大關! 與去年不同的地方在於,我們原也邀請了中學生(所以活動名稱少了大專二字),盼望藉著他們的活力和拼勁,挑起大學生的熱情。儘管後來只有兩間學校、兩個人前來,但也在當中一同組隊、競賽,展現無比熱情。此次特邀長老教會屏東大專中心的學生,一同參與了籃球三對三和趣味競賽,彼此有很好的認識與交流。 我們盼望藉由這樣的活動,挑旺各校團契的熱情,走出自己平常的小圈圈,和更多弟兄姊妹互動,也期待明年的運動會,有更多的隊伍報名參加,共同見證在主愛裡,我們都是一家人。
夜跑正盛,高雄地區的大學運動會也趕上流行,於十月17日熱血開跑!3.5公里左右的路程,沿著高雄知名的愛河,每六到七人的小組需要一起背誦一段經文,體會「擔著各樣重擔的人可以來尋求耶穌」;中途則兩兩一組,進行約50公尺的矇眼跑步,最後集合在一起,以〈大學力量報〉關注大學生活裡常見的挑戰,並為世界展望會在敘利亞的兒童事工奉獻。 遠道而來的實踐大學內門校區學生,從下午五點才於學校集合,搭車前來市區,運動會早已經開始;但這十多個學生仍在時間內一起跑完全程,令人十分感動。本次主題——門徒On the Run,期待在夜跑當中,讓參與者思考不一樣的大學生活,無論是基督徒新生或者受邀的非基督徒朋友!
2014年北區大學運動會,在栩栩秋風中順利展開。今年的比賽項目有籃球、排球、躲避飛盤、五人六腳、驚奇投籃,集中於戶外場地進行,共有台大、師大、北大、國北、銘傳、實踐等15個團契,約206個學生報名參加。 北區大學運動會的舉辦,向來為了延續新生工作、凝聚團契向心力,使彼此的關係更加緊密;同時也藉此機會邀請新朋友參與,在熱血的比賽中體會團契彼此相交的美好。儘管比賽有勝負、有輸贏,但所有人都沉浸在基督的肢體滿滿的愛裡。運動會結束後,部份團契還相約用餐、看展,彼此情誼更為加增。
楊腓力身為基督徒和記者雙重身分,使他的著作和其他屬靈書籍之間出現特殊區隔,但更重要的是他對苦難及恩典不斷地追尋。語鋒之間,從美國新鎮的小學槍擊案,到鄭捷殺人;從自己發生重大車禍的省悟,再到探索自身原生家庭的破碎,他勇於真實的態度及對非信徒、信仰邊緣人的真摯關懷,激勵了許多人。 就像是楊腓力在〈痛苦的奧秘〉講座中引述一位悲傷輔導牧師(Grief Pastor)的話:「(傷痛與復原之道)就像潛水,潛得越深、上升速度就要越慢,所以遇到那些在傷痛中的人,我會跟著他們留在他們所在的深度,等待他們慢慢上升。」 「當生命傷痛時,上帝在哪裡?」楊腓力說:「教會應該要仔細尋找那些經過苦難的人,成為他們身邊那些上帝同在的跡象。」苦難是普世課題,卻有著更高、更深的意義。對於許多基督徒來說,更當回到自身省思:「當生命傷痛時,我在哪裡?我是否能成為教會的一份子,仔細尋找那些經過苦難的人,並成為『上帝同在的跡象』?」 |
|||||||||||||
飛颺
12/1 戲劇表演工作坊課程 台北校園二樓會堂
12/8 戲劇表演工作坊課程 台北校園二樓會堂
12/8 校園飛颺退休教師成長課程 台北校園二樓會堂
12/29 戲劇表演工作坊課程 台北校園二樓會堂
北部地區
12/6 //9:00 北區大學同工月會 台北校園二樓會堂
12/9 //11:00 北區大學輔導聚會 台北校園四A
12/12 高三聯禱會 台北校園五A
12/12 //17:30 新竹飛躍聖誕聯合聚會 新竹聖教會 12/13 //10:30 北區小畢契 - 感恩與回顧 台北校園睦群
12/28 北區大學主席餐會 北區大學主任家12/27 高二月會 請洽北區飛躍 12/27 //19:00 北區小畢契 (火鍋會) 畢業生事工輔導家 12/28 教師新鮮人團契 台北校園五A 中區地區
台南地區
12/6 //9:00 大專聯合迎新運動會 台南一中操場
12/6 //14:00 台南小畢契桌遊分享 台南校園閱覽室
12/14 //14:30 中學聖誕特會 台南校園B1 12/27 //9:00 中學同工月會 BJ4 台南校園B1
雲嘉地區 12/6 //10:30 雲嘉大專同工訓練會 雙福教會 12/15 //18:00 「空中英語教室」及「天韻」聖誕晚會 嘉義中正大學大禮堂 12/19 //17:50 飛躍橘色斯之夜 (詩歌分享會) 嘉義浸信會雅歌書房三樓
高雄地區12/21 //14:00 雲嘉小畢契 雲嘉校園辦公室 12/12 //18:00 中學聯合聖誕晚會 七賢路禮拜堂三樓 12/20 //中午 高三聯禱會 高雄校園辦公室
12/22 //17:30 大學月會 高雄校園辦公室
屏東地區 12/2 校園宣道日:媒體作平台 讓真道發揚 民生路教會 12/5-7 屏東女中服務隊 高雄市桃源區興中國小
![]() |
|||||||||||||
這還只是普通的跑步與游泳。假如我們今天要做的,是幾十公里的馬拉松,或到海邊潛水,該預備的就不只是暖身而已。跑馬拉松要顧好水分補給,潛水更是需要齊全裝備。沒有好好預備,最好不要輕舉妄動。 今年十月,校園書房出版社邀請楊腓力再度來台。講座結束,不少十年前也曾與會的老讀者,都有相似的感受。儘管楊腓力講的恩典信息差異不大,他們卻發現收穫變豐富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於自己多了生命歲月的淬鍊。因為這十年的預備,使人更能聽懂恩典的旋律。 從某方面來說,教會一年一度舉辦的「聖誕節」,褪去因商業色彩而穿上的外衣,我們真正在做的,也是一種「預備」。用整整十二月的時間,教會重新調整自己的步調,大家一起學習等候。這樣的練習,使我們可以變得柔軟,好迎接耶穌降臨的那一天。 事實上,基督徒應該是最懂預備的一群人。因為我們知道,耶穌不是只有在聖誕節的那一天才降臨。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耶穌降臨在大大小小的每件事上。只有預備好自己的人,才能在這些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常生活裡,與基督相遇,享受永恆的確據。 預備迎接耶穌降臨的好書 《認識主基督》,法蘭士著
|
|||||||||||||
|
|||||||||||||
總幹事的話 主內親愛的弟兄姊妹:平安! 2014年即將過去。這一年對台灣社會而言,是充滿恐懼、擔憂及不安的一年,經過了學運、空難、氣爆及食安等問題的衝擊,人們關心的不是要用什麼字來代表這一年,而是在傷痛及擔憂的背後,明年會不會出現可以預知的「盼望」及「轉機」。 十一月底,台灣經歷了「九合一選舉」的過程,產生了新的直轄市長、縣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里長、直轄市原住民區長及區民代表。新的組合,會不會為未來的台灣社會帶來新的改變?不管答案是什麼,從選舉氛圍的漸漸冷淡 ,似乎也反應人們對民主的期待漸漸消失。 十月20–22日,校園書房出版社在台北浸信會懷恩堂舉行「恩典新世界」講座,講員楊腓力提到「苦難、傷痛」是生命中永不消失的問題。每次他在苦難現場所學到的是:「生命傷痛時,上帝在受苦者這邊。」他也提到上帝在教會——祂的子民當中,提醒我們:「生命傷痛時,教會在哪裡?」,鼓勵教會及所有基督徒在這苦難世界,應將安慰與盼望帶給世人,成為解決苦難的一部分。因為耶穌面對世間的苦難,不是給一套理論,而是給人「安慰」與「盼望」。 十二月,是一年結束的月份,也是眾教會忙碌聖誕佳節的時刻。「耶穌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約 1:14a),聖誕節不僅是一個感恩的季節,也是一個傳揚真理的季節。面對這一年的風波不斷,期待真理可以改變人心,減少更多人禍,消弭一切黑心及謊言;面對許多隱憂的處境,但願恩典使人可以看見上帝,進而擁有勝過一切苦難的盼望。「傳福音,報佳音」是眾教會在十二月一定會有的行動,期待「恩典與真理」可以成為行動的主要內容,讓我們的同胞可以得著「安慰」與「盼望」。 十二月,也是眾同工帶領學生舉辦聖誕福音聚會及籌備推動寒假各項營會的季節,深願在恩典中看到神這一年信實的保守,也期盼在真理的引導下,繼續倚靠主邁向2015。謝謝您這一年在主裡的代禱與同工,2015年期待您繼續成為我們奔跑天路的夥伴,願充滿恩典與真理的上帝,在新的一年堅固您手所做的工,賜福您全家人!敬祝 聖誕喜樂 新年平安
消息與代禱
1. 本團契王裕一牧師的妹妹於十一月10日因癌症過世,享年51歲,求主安慰遺族,願其家人早日歸主名下,得復活盼望天國重聚。 2. 感謝主帶領IFES東亞區申雄燮總幹事,於十一月14日下午前來拜訪本團契,會中討論本團契主辦2017EARC的可能性,願聖靈帶領保守,使雙方合作能為學生工作帶來美好果效。 3. 饒孝楫牧師於十一月27日至十二月2日將至美國舊金山灣區的教會退修會,擔任培靈講員,願上帝保守旅程平安,並使用傳講的信息,幫助更多華人留學生更認識主。 4. 為全台各學校團契聖誕聚會禱告,願主的愛及恩典激勵各團契基督徒,使他們勇於邀請同學參加聚會,也求主親自柔軟受邀朋友的心。 5. 為全台寒假營會籌辦代禱:願主旨意臨到各地同工及籌備學生,使他們在各項活動細節討主喜悅,也得主賜福榮神益人。並為報名推動、邀請禱告。 |
|||||||||||||
![]() |
|||||||||||||
親愛的奉獻同工平安:
謝謝您一直以來對學生福音工作的支持!
在此向您說明,為不同地區的奉獻,可填寫在同一張劃撥單,只要在通訊欄中註明:地區、金額即可(舉例:為同工生活費XXX,為飛颺XXX),校園任一地區的劃撥單皆可如此使用,不需分開填寫劃撥單。希望減少您重複填寫的麻煩。
若有不清楚之處,歡迎來電詢問。電話:02-23682361 # 343-345
敬祝 平 安 喜 樂! 校園財務同工 敬上 |
|||||||||||||
Copyright © 2013 Campus Evangelical Fellowship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您無法閱讀電子報,請至校園福音團契官方網站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