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期
校園簡訊398期 回應大使命 培育宣道人

封面故事

事工特報

活動消息

聚會動態

文字部主題:顛覆世界的力量

八月校園本版新書

八月活動消息

總幹事的話、消息代禱

校園福音團契公告

六、七月財務報告


 

封面故事

  文/李懷恩(宣道中心主任)

宣道的聖經根據  

聖經中我們僅找得到與「傳福音」有關的經文。神在創立世界以前,為了所有墮落、敗壞的人類預備了救恩,(1)讓那些信從祂的人,可以從黑暗、貧窮、悲傷、捆綁、壓制中,得著完全的釋放、安慰、喜樂與滿足。(2)但從創世記到啟示錄,我們發現福音絕對不僅是關乎個人的得救而已,神的祝福與應許,一再地強調祂願意萬人得救的心意:「透過神所揀選的僕人、蒙恩的百姓,要在萬族、萬民中,使神的作為被看見,神的道被傳揚,使萬民都能敬畏、尊崇祂。」(3)因此,我們可以說,整本聖經就是上帝的宣道大計,每位得救的基督徒就是在世上宣揚神國福音的使者。

為了福音的緣故,從初代教會開始,神的僕人前仆後繼地離鄉背井,忍受異端及異教徒的迫害。直到後來航海及印刷技術的出現,32歲的威廉克理終於得以前往印度,在那裡待了四十年,忠心地傳道、翻譯了11種方言的聖經,成為近代第一位宣教士。因著他的影響,英美許多差會陸續成立,把神的救恩帶到各大洲的沿岸地區。

在那個封建、落後、戰亂、貧窮、科技緩慢起步的年代,宣教士們不畏環境的險阻,用他們年輕的生命,將福音深耕異鄉土地,使現今世界上主要的國家都有基督徒的教會,也多有自己語言的聖經。但從全球人口與民族的數目來看,約有三分之二左右的人尚未聽聞或拒絕福音,(4)在廿一世紀現代化的發展下,普世宣教事工仍有極大的需要與挑戰。

既然宣教的概念是從「跨越」種族、文化產生,校園福音團契亦受到幾個國際性福音會議的影響,(5)傳福音的概念漸漸從個人得救、全人得救,擴展成整全福音的宣道觀。(6)校園福音團契的學生事工及文字出版事工,主要以本地的學生宣道(如服務隊、國內短宣隊)及普世華人的需要為主,校園宣道中心則以「跨文化宣教」為宣道教育的主要方向。 

宣道教育從青少年開始

從許多宣教士的傳記中我們發現,宣道教育越早進行越好。(7)根據香港差傳事工聯會的統計,目前500多位的香港宣教士平均年紀為46歲,並有嚴重的斷層。台灣近年也有許多宣教士在宣教工場多年,始終等不到人接棒,於是陸續回國進行宣教動員,有的宣教士甚至因為缺乏穩定的經費支援,被迫回國募款。一個宣教士的養成,從建立信仰根基、神學裝備、宣教工場的認識、語言及文化的學習、支持系統的建立等預備過程,至少需要七到十年的時間。「當學生決定行動時,事情就發生了!宣教歷史中說明,許多宣教的運動乃是由具有普世異象的青年學生所點燃。」(8)若我們忽略了及早預備年輕人國度的心胸與宣道的情懷,如何回報神普世宣教的心意和過去西方宣教士對我們的付出?

校園的宣道中心長期致力於推動學生固定認領關懷宣教士,鼓勵正在尋求跨文化宣教的學生參與北、中、南的宣教團契聚會及差會的禱告會;推薦並促成回國宣教士成為團契聚會的講員,定期彙整及分享宣道相關的刊物、影片、書籍等資源,每月透過宣教團契電子報來傳遞最新的宣道資訊;每年寒暑假則支援大、中學營會的宣教事工,自辦並擴大與差會合作籌備暑期短宣隊,並籌備三年一次的青年宣道大會。盼望透過認知、陪伴、禱告、裝備與行動,幫助更多青少年可以明白神在他們個人身上的帶領,與教會、差會、神學院一起配搭,培養學生普世宣道的心胸,預備跨文化宣教的人才。

(全文完)

校園團契於2014年北區國中營會與大專靈修班,分別呼籲為宣教士奉獻,並撰寫卡片。不久,便收到部分宣教士回函表達感謝。

註1.弗1:3~14

註2.賽61:1~7

註3.相關經文請參考:創12:1~3、18:18~19、22:17~18、26:3~5、28:13~15;王上8:59~61;代上16:8、23~33;詩22:27~28、46:10、57:9~10、67:1~7、96:1~13、105:1、108:3~5、117:1~2;賽12:2~5、49:5~13、51:4~5、52:7~10;彌4:1~5;太24:14、28:18~20;可16:15;路2:10;約3:16~17、12:32;徒13:44~49,17:24~31;西1:21~23;提前2:1~6;彼後3:9;啟5:9~10、7:9~10、14:6~7、15:3~4等等

註4.根據2010年近2500個人口普查的資料顯示,全世界69億的人口,基督徒約占32%、穆斯林23%、印度教徒15%、佛教徒7%、猶太人0.2%

註5.「洛桑世界福音宣教大會」(Lausanne Congress on World Evangelization)、「世界華人福音會議」(CCCOWE)及「美國URBANA青年宣教大會」

註6.「整全福音」(the whole gospel)是將福音涵蓋的領域及時間,更整全、更清楚的作介定,包括由全人、全家、全民、全族到全國,都可以得著福音的好處。(摘自黃世澤傳道,《教牧分享》,2013.8.12)

註7.馬禮遜:22歲申請來華,成為首位來華的基督徒宣教士。戴德生:17歲蒙召,21來華宣教,創辦「中國內地會」。金綸湯遜:21歲看見聖經翻譯的需要,第二天開始著手翻譯聖經,之後創辦「威克里夫聖經翻譯會」。另有劍橋七傑等人,都是在學生時期就清楚跨文化宣教的呼召。

註 8.摘自大衛豪爾(David Howard)在《Student Power in World mission》一書中的序言。 28所說:「我們傳揚祂,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求神繼續帶領我們,無論使用何種方式,讓我們效法保羅「為此勞苦,照著祂在我裡面運用的大能,盡心竭力。」(西29

文/林文凱

說到「宣教」一詞,對許多基督徒而言,可能並不陌生;但「台北宣教團契」,或許就多了些神秘色彩。的確,這個團契從不大張旗鼓地宣傳,成立至今卻已二十多年。 現任台北宣教團契的負責同工李懷恩傳道說:「參與團契的人形形色色,有人純粹好奇、有人在這裡尋求全職宣教的異象、有人則是長期的代禱者;也有些差會或機構同工,以及不少宣教士受邀『回娘家』,分享他們蒙召的恩典,言談間常透露團契是他們屬靈的家。」

換言之,想了解許多不同宣教工場的最新消息、初步認識宣教事奉或如何預備自己;主動關懷宣教士,為他們代禱或寫卡片;透過每次聚會主題分享,會後按著不同負擔的分組(例如少數族群、穆斯林)彼此交流與禱告——總之,希望契友們能早早明白神的引導,帶著恩典與祝福「出去」,或忠心做一個「差者」、「支持者」。

千萬別誤會這兒充滿了擁有某種「屬靈」熱忱的人,台北宣教團契鼓勵所有基督徒,特別年輕學子加入。其實有不少人是參加以後,才慢慢拓展國度的胸懷和視野,並透過關心來觸發更多實際行動。當然,這意謂著活出宣道人生,盼能從你我開始做起!

事工特報


隨著學期結束,北區大學在六月22–24日,邀請各校新任同工,齊聚陽明山嶺頭山莊,參與新同工聯合訓練營。新同工聯合訓練營(以下簡稱訓練營),早期稱為 「學期末同工退修會」,自2003年起改稱「花園會議」。 今年,我們嘗試做了以下調整:

 一、時間:期末舉辦,延長為三天兩夜(1)

過去訓練營多舉辦在五月底、六月初,為期兩天一夜。今年首次移至期末考後,並延長為三天兩夜,期待讓新同工較沒有準備期末考的壓力,也能更完整接受裝備,並促進團隊凝聚。

 二、增加培靈信息與大組查經

透過培靈信息與大組查經,希望學生不只能學習事奉經驗與方法、擔任同工的心志,也在神的話語中被堅固與挑旺。這次選了尼希米記一到六章,部分學生回應「從尼希米記學到禱告的重要與習慣」、「知道不只是要砌自己的牆,也要修別人的牆。」等等,反應甚佳。

 三、結合準大一迎新:舉辦「草山夜烤」

新生工作是各團契的首要挑戰。除了教導新同工該怎麼做,會中還直接邀請準大一新生來參與。透過北區飛躍的協助與推動,感謝神,有近30位新生與學長姊在烤肉分享中相見歡。

 四、開閉幕禱告會

在分享與禱告中相互連結 尼希米是位時時以禱告來到神面前的人。這次我們也以群體的禱告作為訓練營的阿拉法與俄梅戛。在閉幕禱告會,我們為現場參與的16所學校與北區大學,為不同學校的同工團隊、福音處境、事奉挑戰禱告。

 訓練營結束了,新同工的事奉與挑戰才要開始,請繼續為北區大學及各校團契的需要禱告,求神使用我們,同心起來建造。

註1. 這次舉辦的時間點,少數大學仍在期末考。是以明年何時舉辦較為合適,尚需思考與討論,求神賜我們規劃與決定的智慧

這並不是北區飛躍第一次舉辦高中職團契同工的聯校交接,但以前都隨著五月月會一起舉行。每年約有一百多人與會,塞爆校園二樓會堂。於是,當青春之歌在去年畫下句點,北區飛躍同工也決議擴辦交接大典。一是將場地外移,二是改由當屆畢契(移山畢契)籌備。

五月31日一早,大批學生滿懷期待地湧進台北衛理堂。聚會以詩歌敬拜開場,緊接著是一齣從高一眼光看高二學長姐服事的戲劇。隨後高二上台獻詩,致詞代表如此分享:「這一年來的服事,其實遠比當初預想辛苦。 但同樣的,在服事中遇到的困難,都會讓你有更大的成長……度過這些困難最好的辦法,就是更多的尋求神……相信未來這一年,上帝會大大使用、調整你們,使你們有一個和上帝專屬的故事。」即將接棒的高一則齊唱〈我怎能不為主活〉回應。

獻詩結束,交接大典的「儀式」正式開始:雙方互贈信物,高一拿到一個手工製作的弓箭,在箭裡面藏著學長姐親手寫的小紙條;高二則拿到一個瓶中信,瓶中放著白沙和一張經文。如此設計是希望升上高二的同工,能勇敢為主拉弓,升上高三的學長姊,能將上帝的話放在心裡。

「願你剛強、大大壯膽,謹守聖經的一切教導,晝夜思想,愛神愛人,這樣我們的神必與你同在。」這是高二在交接時親口對高一講的一段話,願這段話實現在孩子們未來的一年!

活動消息

今年,首屆十二年國教的學生,升上高中參加會考,面對異於以往的計分、選填志願方式與升學制度。許多關心孩子與教育的家長,莫不因為「陌生」而感到茫然無措。有鑑於此,北區飛躍看到家長的需要,也看到許多教會孩子因為課業壓力,漸漸從教會消失,與神漸行漸遠。我們盼望具體協助家長與孩子,並分享最為穩妥的生命,乃是讓上帝參與,因此特別舉辦此次講座。

講座於五月31日會考後,選填志願前在台北衛理堂舉辦,邀請現任北士商校長曾騰瀧校長(前師大團契主席)來為家長們解惑分憂。身為十二年國教宣導委員,曾校長相當熟稔其中的教育理念與方式,談制度,談如何把握志願選填,也帶著家長直視全球化的衝擊,所該著眼的不應只是明星學校的光環,而是了解孩子的需要與性向,找到興趣和成就感;同時認識學校的辦學理念,幫助孩子找到最適合他的學校。

但重點是「家長們期待孩子什麼?」 畢竟,父母無法陪孩子一輩子。他們的將來,並不取決於就讀哪所高中或者哪次段考成績,而是能否找對路、有無學習的能力、承擔力、溝通力,面對生命與生活,這些都不是分數可以做到的,唯讓上帝成為他們的導引。因此,高中實在是清楚信仰的關鍵!把握時機邀請他們回到教會和上帝面前,鼓勵他們參加學校團契,有團契學長姐成為他們的幫助,適應學校生活和確立與神的關係。會後,所有人一起為孩子的未來禱告,求主帶領他們。

感謝主,與會家長都覺得這場講座猶如一場及時雨!不但清楚瞭解如何選填志願,也非常認同孩子建立信仰的重要,希望以後能夠繼續舉辦。

「來辦場音樂會吧!」七個有著不同故事的大四畢業生聚首中區,先前曾於中區大專生命體驗營一起服事,在衝突、誤解、追求和睦間彼此認識,也更認識上帝所賜的生命。我們當中有音樂人、詩人,有行政強者,有業餘模特兒,但我們深知,托住服事的是禱告,不是才華恩賜,我們最重要的身份,是神的兒女。

六月6日晚間,一個大雨天,一間台中的小教會,大學畢業前夕,《回首,生命的詩篇》音樂發表會,憑著一股想傳福音的心志,我們以自創福音詩歌與生命見證的方式進行,更在當天發表同名專輯。這一切對我們來說並不容易,除了要克服音樂製作遇到的種種挑戰,也思考如何讓人看見神的榮耀。我們禱告,並且放在每次的交通與討論,靠著上帝的恩典,事就這樣成了!會後聽聞許多迴響,有人被激勵加深傳福音的心志,有人得了安慰。

 為此我們實在感恩,這不單單是場音樂會,而是份禮物,送給我們所愛之人。「大衛王若不讚美,他只會是個在山洞中哀怨的逃亡者,但既然走過了苦難,我們願意成為歌頌者!」

這次《回首,生命的詩篇》原本是兩個中教大應屆畢業生,計劃為中教大信望愛社舉辦的音樂會,但因為籌備中大福的緣故,便與中區其他學校同屆的同學聯合,發表他們的自創曲。當天聚會在惠來里聚會處舉辦,共約十二個學校,超過一百五十多位以上的同學參加,連暨大也有很多同學不遠千里而來。

聚會動態

參與校園之友會,總能強烈地感受上一代努力結的果子,成為我們如今的幫助。從不同的人口中,聽到許多見證說著:「為主擺上是四十、五十年之久的事情。」南下前才思考,學生於高中、大學階段來學校團契,身為輔導的我們,能以什麼高度來餵養、造就他們。這個時期所打下的根基,往往成為他們未來服事的基礎。我想同樣地,這也是我們在訓練部最重要的原因吧!(田正平)


這趟南下,總聽見許多人分享,曾在校園的查經班被造就,影響他們日後在禾場的服事,讓我很被激勵,因為看見學生工作的價值,也盼望自己能多下些功夫,成為傳講上帝話語的人。(陳芝涵)


某天傍晚在中區校園晚餐,總幹事突然有感而發,同桌吃飯的數人,正好十年前都參與在北區飛躍,當時的他還是飛躍主任。

事隔十年,昔日在北區飛躍的熱情,如今在中區校園火熱地燃燒著。同工們盼望在快速變遷的今日,成為時代的工人;用學生的語言,將他們帶到基督面前。今年嘗試籌備大專生命衝擊營,也計畫對技職學院加強關心,更期待未來能深入國中事工。最近有幾位中區的大學畢業生,自發性舉辦福音音樂會,也讓同工更多地思考,如何挖掘學生福音運動的自發性。(裴恩)  


南下第一站,是許多資深同工常常提起的台南。這裡有許多年長的校園之友,完全把校園同工當成自己家人款待,十足熱情。他們勉勵、代禱,也與我們分享。期許自己也能像他們一樣,在聖經上扎根,生命更多地榮耀神。(鐘煥傑)


六月,訓練部同工南下,並參加各地區的校園之友會,很多訊息都立體化了起來!當中聽了很多地區同工與校園之友的分享,深深發現自己還有很多需要裝備的地方,諸如聖經、講道、個人佈道、人脈經營等等……,這些都是我未來一年會更加砥礪自己之處。同時,也重新地被挑起那份起初的感動。雖然加入校園已經一年,有時還是會問自己:「我到底要做什麼?」走了這麼一遭,很多疑問就煙消雲散了。(汪揚)

                                  文/彭龍英(宣道中心同工)     

今年,由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與校園宣道中心合辦,於六月25–28日,在大甲先鋒營地進行。營會的特色是模擬實際宣教工場狀況,考驗學員的團隊事奉與應變能力;安排各種語言學習課程,體驗宣教士學習外國語言的難處。這次安排了泰語、德語和印地語三種語言,每個學員要選擇其一種學習,並在閉幕式以小組方式呈現。

營會主要講員邀請了內地會石明理宣教士、國際關懷協會劉智欽牧師、威克理夫翻譯會湯勝鋒傳道。除了分享他們各自豐富的跨文化宣教與培訓經驗,在課程或活動中,引導學員思考,深入地討論在跨文化處境下的語言學習、自我認識,並舉出實際案例。例如事奉出現衝突,如何回應、處理,打破一般人對宣教的迷思和浪漫憧憬。

三天晚上的見證,講員除了介紹本身差會的事工,也娓娓道來自己如何回應上帝的呼召,走上宣教的路途。營會中不時穿插文化猜謎的小活動,每次謎底揭曉,往往出人意表。這提醒了學員,從事跨文化就必須「取下自己原本的眼鏡,而戴上對方的眼鏡」,接納當地的文化。

跨宣營內容兼具知性與感性,也能藉此自我探索,對跨文化宣教有負擔或想了解的弟兄姐妹,絕不容錯過。

                 文/林文凱

因為參加畢業生同行營,來到僻靜的大甲先鋒營地,深深覺得有股愜意、緩慢的氛圍,在平常緊湊、忙亂的生活中,實屬難能可貴。這次營會內容,圍繞著職場議題,從職場宣教的鼓勵,到面對團隊及職場的各種反思。儘管,有所堅持並不容易,卻一再地被提醒:「神是那位全然的掌權者。」

 八月份活動快訊

台北地區

8/18    基督徒迎新    台大新體B1
8/22    高三聯禱會    台北校園二樓會堂
8/30    高二月會       
台北校園二樓會堂   

8/16    北區小畢契     台北校園四A 
8/30    北區小畢契     暫定基隆 

新竹校園

8/2~7       芎林有愛飛躍喜樂營   芎林
8/14         竹區新鮮人座談會       新竹聖教會

中區校園
8/4~7       中區畢契讀書會          台中校園
8/15         大學聯合迎新               台中校園

8/23         中學聯合迎新               台中浸信會華恩堂

台南地區
8/18         大學聯合迎新             台南校園B1        

高雄地區
8/5~7      高三畢旅
8/8~9      中學暑訓                       油廠教會
8/19        中學畢契成立大會         七賢路禮拜堂副堂
8/19        大學迎新                       七賢路禮拜堂副堂


屏東地區
8/11          大學聯合迎新              屏東民生路教會
8/18~22    飛颺屏東服務福音隊
8/24          飛躍幹部訓練會          屏東校園辦公室

飛颺
8/11        退休教師成長團體   台北校園二樓會堂
8/15~20    南投南豐國小服務學習福音隊    南投南豐國小
8/15-21  南投清水國小服務學習福音隊    南投清水國小
8/18-20  飛颺教師成長營       新竹聖經學院

 2014年度主題:顛覆世界的力量

      文/校園書房出版社編輯部

在教會裡,「懷疑」往往難登大雅之堂。

 

我們比較喜歡強調信心。對上帝要有信心,對聖經要有信心,對牧師要有信心,對教會要有信心,對禱告要有信心。偶爾懷疑可以,最好不要超過十分鐘。

 

我們很容易忘記,懷疑和信心不是彼此對立。那些最有信心的人,他們的養分,很可能就來自懷疑。

 

面對埃及的百萬雄師,摩西就是不買法老的帳,質疑法老統治的正當性,才有可能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站在巨人歌利亞面前,大衛就是不信「大能吃小」的邏輯,方能化不可能為可能,逆轉了戰局;但以理和他的三個朋友,如果一點都不懷疑「獅子會吃人」、「烈火會燒人」的「科學定理」,怎麼可能敢不拜尼布甲尼撒王?

 

甚至是耶穌,我們也該試著從「懷疑」的角度來理解:假若祂確實遵守法利賽人的規定,不在安息日替人治病,也和稅吏、妓女保持距離,從不反抗、亦不懷疑,這樣的耶穌還是耶穌嗎?

 

懷疑,是有力量的。基督信仰的根本,便是奠基在懷疑人們「習以為常」、「約定俗成」的大小事務,懷疑一般人「堅信不移」的看法上。當世人都認為奴隸制度對經濟發展有利,威伯福斯這個基督徒卻懷疑整個制度大有問題;當教會高層認為不該把資源用在瀕死之人身上,德蕾莎修女硬是反其道而行,震撼了整個世界。

 

基督徒最好不要小看「懷疑」,因為在上帝眼中,那可是顛覆世界的重要工具!

 

總幹事的話、消息代禱

總幹事的話

主內親愛的弟兄姊妹:平安!

    在巴西,第二十屆國際足總世界盃於六月12日至七月13日舉行。來自世 界各地的32支球隊,進行64場比賽。在「球場」上,一球踢進球門與否,決定誰可晉級決賽,戰況激烈,往往不到最後關頭,不知贏家是誰。

    在台灣,第一屆「12年國教國中教育會考」於五月17–18日舉行,約二十萬學生,透過「第一次免試入學」、「特色招生」與「第二次免試入學」的管道就讀。在「考場」上,有的學生與家長面對這不同於以往的制度,感到焦慮不安,深怕上不了理想的學校,為原本期待學生「適性發展、快樂學習」的12年國教目標帶來一些挑戰。

     今年暑假,校園福音團契共舉辦二十梯次的營隊,預定參加的學生是2167 人,搭配的輔導義工人數是430人,透過福音營、門徒營、服務隊及短宣隊等方式,關愛及培育更多學生,期盼在廣大的學生「禾場」中,面對那已熟的莊稼,作收割的工作。'

     球場、考場與禾場,領域不同,但都面對激烈的競爭:球場上爭取個人與國家的榮譽成敗,考場上打拼理想的學校與未來,禾場上則是搶救靈魂及培育人才。面對「競爭」,保羅提醒當時的信徒:「凡較力爭勝的,諸事都有節制。他們不過是要得能壞的冠冕,我們卻是要得不能壞的冠冕。」(林前 9:25)試想球場上有可能失利,考場可能失常,但在禾場上與人同得福音的好處(林前9:23),是耶穌應許豐盛生命的展現。

      再次邀請您與我們在學生禾場上一起同工,透過禱告加入我們搶救學生靈魂 的行列。八月到九月初還有五梯次的營會(兩梯次海外短宣隊、大專門徒營、教 師成長營及飛颺學習服務隊),截至六月止,今年整體經費尚不足103萬元。面對事工與經費的需要,相信掌權及莊稼的主,必會帶領眾同工在爭戰中得勝,經歷祂的豐盛,帶領更多學子到祂面前!

你當倚靠耶和華而行善,住在地上,以祂的信實為糧。(詩37:3)


                                                       您的同工
             

     敬上     

消息與代禱 

 1. 衛理公會西馬堂會牧長及教會代表一行20人,於六月26日上午前來拜訪校園團契,感謝主保守同工間有諸多交流分享。

2. 新進訓練部同工方柔懿姊妹,於七月起將派任到團契部北區技職事工組實習一年。

3. 請為8月營會代禱:求主帶領各營會講員信息及行政安排,並預備參加者的心,使其在營會得著更新與造就。

        7/30–8/13泰北短宣隊(清萊、美斯樂)
        8/3–16 曼谷短宣隊(曼谷、泰南)
        8/15–21 飛颺清水福音服務隊(南投清水國小)
        8/18–20 飛颺教師成長營(新竹聖經學院)
        8/25–30 全國大專門徒營(亞洲大學)

4. 九月起,校園書房將在新竹勝利堂開設分店。感謝主!讓我們有更多服事新竹地區弟兄姊妹的機會,盼能成為推動屬靈閱讀及供應書籍的服事平台,請為各項預備工作代禱。邀請大家參加9/13 (六)14:30–15:30在勝利堂舉辦的開幕感恩禮拜,歡迎祝福指教。

5. 校園將於10/20-22借浸信會懷恩堂,舉辦楊腓力講座【恩典新世界】。內容包括10/20-21晚堂培靈,談苦難與禱告;10/21-22白天,羅馬書主題講座;請為籌備與報名代禱。

 公告

 

 2014 / 5、6月財務報告

 

Copyright © 2013 Campus Evangelical Fellowship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園福音團契 版權所有.電話: (02) 2368-2361(02) 2368-2361 

若您無法閱讀電子報,請至校園福音團契官方網站觀看。
若您不想收到校園簡訊,
請按此輸入您的EMAIL,直接勾選電子報取消訂閱,或來信告知,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謝謝您為校園福音團契的奉獻、代禱,願神賜福與您。


 

 

上一頁
電子報訂閱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