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封面故事
|
 |
 |
當家裡養的貓生病時,篤信佛教的媽媽還是會找我一起禱告,因為她說:「要集合大家的力量呀!」又曾有一個高中基督徒看完《達文西密碼》這本書之後,很激動的問我:「我還是可以信耶穌的,但是教會為什麼要隱瞞這麼大的事實呢?」
少年Pi相信什麼?
泛神觀向來是滋生台灣信仰的土壤,「包容」與「多元」更成了人們回應世界的態度,人可以同時接受或相信不同的觀念。過去,要勸服一個青少年信耶穌,要跟他討論科學與理性的問題,但近幾年大學福音營「Q&A」的時間中,對基督教信仰提出疑問的人越來越少,福音聚會後的小組分享,福音朋友對內容幾乎都有正面的反應,但這些「好感」卻不代表聚會後會想要更多認識信仰。
《優質心靈捕手》的作者鄧恩寫道:「以人類為宇宙中心的後現代性靈,往往略過組織化的宗教,而想從靈性的覺醒中尋求慰藉。」(註1)在《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那個追求純淨心靈,渴望與這世界的真理連結,進入各種信仰崇拜的少年Pi,也展現了這世代青少年的信仰畫像,他說:「信仰就像房間,一座房子可以有很多房間。」
辨認青少年真正的需要
2012年12月天下雜誌稱八年級生(九零後)是個「炸彈世代」,他們有憤怒、有理想、務實、自我、討厭權威、不妥協。(註2)這時代的青少年比過去擁有更多的資源與機會創造夢想。但經濟與教育環境的改變,讓他們的青春期延長,對未來有更多的恐慌。因為過多的資源與資訊,青少年想要的東西越來越多,越來越不容易滿足。香港蔡元雲醫生觀察現在的青少年,說他們就像「浪子回頭」故事中的小兒子對父親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但他們認為自己想要得到的(wants),不一定是他內裡真正的需要(needs)。(註3)
辨明青少年真正的需要,站穩腳步,是我們迎戰多元化的第一步。無論哪一個世代的青少年,都需要真正屬靈的生命,真正認識耶穌。
跑錯福音現場的真理
台灣智慧型手機使用的密度領先許多國家,青少年使用手機的方式,也反映出他們接收信仰的模式。所有的真理都可以隨時下載到青少年的腦袋中,供他們選用,但這個動作卻不必然代表他們願意接受。當我們花了很大的力氣思考如何吸引他們的注意,給予他們很多的關心,讓他們順利得到許多「覺得很感動、很棒」的回饋,卻不見得使他們的生命被衝擊。
如同少年Pi腦中有各種信仰的資訊,但當他在大海中飄流時,大海與老虎則成了他所面對的現實。在向現代青少年傳福音時,除了是策略和方法,我們還需要知道哪裡是他們福音的現場?哪裡是他們正在搏鬥的大海和老虎?就像當年保羅在大馬色遇到大光,逼他不得不思考他現在的人生方向,那樣的現場。
再思人際關係中的福音現場
「在這個世界裡,沒有情感,沒有驚喜,沒有互動,也沒有爭執。這個世界,好像什麼都有,這個世界,卻也好像什麼都沒有。」這是出自一部2012年海洋大學輪機系學生拍攝的微電影《溫度》中的旁白,談3C產品流行之後人際的疏離,在網路上引起很大的迴響。
而在疏離的另一端是暴力,《親子天下》2010年的調查中顯示,約有一成的中小學生在學校中被霸凌(註4)。當我在幾個大學團契中調查他們過去是否有被排擠的經驗時,幾乎三分之一的人有這樣的經驗。
或許聖經中的天國對於青少年來說比較遙遠,但人際間的溫度卻是他們在這個關係崩解的世界中最深切的需要。過去回應這個問題時,會鼓勵他們來到教會、來到團契,但現在卻要正視另一個問題,就是一群聚集在團契的人,卻不見得就會得到人際中的溫暖。校園福音團契向青少年的傳福音的基本策略是「友誼式佈道」,但現在對友誼式佈道最大的挑戰,是連基督徒青少年也越來越不會經營友誼。一些從異端教會出走加入正統教會的學生,仍不時懷念過去在異端教會中感受到美好、緊密而真實的關係。
相較於福音性的聚會活動,人際關係才是向青少年傳福音的現場。現在學生團契的組成,是一群在個人主義和資訊化影響下長大的契友與青少年工作者,甚至他們本身已經有人際問題或障礙,或許辦活動是沒有問題的,但卻不保證他們是一群可以接待新朋友、關心身邊朋友的基督徒。
我們需要增加更多人際互動的訓練,幫助基督徒「活」在福音中,重新開始修復他們的自我形象和人際關係。讓每個基督徒師生及成人,感受到福音信息帶來溫度。
研發以行動為導向的福音傳播平台
在福音活動的設計中,塑造真實情境的能力越來越重要。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越逼近真實的線上遊戲就會越「火紅」;不用透過觀念的說服,而是透過網路的集結,他們也樂意投入各種遊行,認同一些理念,這表示他們尋找的是一種真實存在的感覺。
校園福音團契在第一線的福音工作中,近幾年也引進了「體驗教育」、「生命故事佈道法」,進行「中學服務隊」和「大學運動會」等傳福音策略,並設立了「影音文宣」部門,為的是希望讓學生可以先感覺到、體驗到,再向他們宣講真理。未來,有沒有可能在平常團契聚會中,也能夠塑造更貼近真實的情境,讓參與聚會的人,覺得他們來到了真實世界的現場,而不是一個遺世獨立的會場?
當載滿真理的方舟航向後現代的大海
畢德生在《希奇滿我家》(註5)一書寫道:「你的少年人好像清晨的甘露,到你那裡。」青少年實在是一個美麗、令人困惑卻又稍縱即逝的世代,如果多元和包容已經是他們既定的思考模式,我們在傳福音時就不能只有觀念與勸服;如果關係與行動才是他們實際存在的場景,我們傳福音的重點就不能只有活動和聚會。讓這群享受在人際關係中的基督徒,和能夠落實信仰行動的福音聚會,成為向青少年傳福音的「軟」實力和「暖」實力―直到下階段的挑戰來到。
註1:鄧恩(Richard R. Dunn),2003,《優質心靈捕手》,校園書房出版社。
註2:李雪莉,2012年12月,<兩岸90後,易爆的「炸彈世代」> , 《天下雜誌》,512期,154頁。
註3:蔡元雲,2005,《一個都不能少—再思青少年的成長與牧養》,突破出版社。
註4:張瀞文,2010年02月,<校園霸凌為何蔓延?>,《親子天下》,10期。
註5:尤金.畢德生(Eugene H. Peterson),2003,《希奇滿我家》,友友文化。
|
|
3T行動門徒特稿
|
3T行動門徒
大學生友誼式佈道
文/陳建宏(中部地區同工)
圖/校園檔案室
|
什麼是「友誼式佈道」?
「友誼式佈道」是期待以友誼為橋樑,透過信仰的分享,邀人參與團契,將人帶到主的面前的個人佈道行動。它的優點是在生活中自然的傳福音、為朋友量身打造福音的信息,學校團契(或教會)也比較容易跟進。但它的挑戰則是可能淪為只有友誼但不敢佈道,不知如何佈道,或想傳福音但缺乏關係做基礎。因此,去年的大專門徒營中,校園大學事工組研發規劃了一套大學生友誼式佈道的實踐方案──3T行動門徒,期待能帶出平衡的大學佈道訓練。3T分別是:
1Touch
接觸:生活關懷與私下禱告
大部份的大一新生覺得大學與高中最大的差異就是同學間的疏離感。相較於高中時班上同學整天相處在一起,大學生活常常是各忙各的,這反而成了傳福音的機會,因為透過與同學建立真誠的友誼,基督徒可以自然地帶出生命的見證。因此,Touch訓練的目標為:透過「關懷訓練」來傳遞愛人如己的關懷意識與行動方法;透過「屬靈認領」來推動持續為福音朋友的禱告。
2Talk
對話:福音對話與福音陪讀
當代福音派領袖斯託得牧師曾提出「一手聖經,一手報紙」的呼籲,其背後的理念是「聖經與我們所處的世界」是相關的。我們需要認識聖經,才能向這個走向滅亡的世界指明另一條不同的道路;我們需要認識世界,才不致於讓人覺得我們在說一個迷信又與他無關的信仰。所以,平常與非基督徒同學對話時,例如:當同學遇到失戀或感情問題時、表達人際關係有問題時、同學個人或家庭遇到苦難時,我們都應當具備將福音帶入的生活話題的能力,透過對話來訴說福音的大能。
若有同學對基督教信仰不排斥,甚至想主動認識的話,更直接的方法則是進行個人陪讀。藉由適合的陪讀教材(大學團契目前主要使用《基督教信仰釋義》),幫助福音朋友認識福音的本質與基要的真理。在陪讀過程中,也能更聚焦地回應福音朋友的信仰問題。
3Testimony
見證:生命見證

靈修學大師畢德生牧師說到:「基督徒要認清這世界的罪惡,如同魚要辨明水有多髒一般的困難。」大學生活自由,但也充滿了試探:面對迎新宿營要拿香拜山神的儀式怎麼辦?同學在討論婚前性行為、同居、同性戀議題時該如何回應?同學邀約打電動或泡夜店,過日夜顛倒的糜爛生活時,自己的選擇又是什麼?面對擔任系學會或社團幹部,當中人際與權力的糾葛又該如何看待?透過情境的研討,能幫大學生先打預防針,並知道有哪些合乎真理的應對模式可採用。當基督徒在罪惡的世界中真實活出福音的見證時,別人就會看到我們的不一樣,如同耶穌所說「是鹽是光」的生命,使人看到除了世人在走的寬路之外,另一條路的選擇是那條按著真理而活、通往永生的窄路。
Together
隱藏版的T
不像辦一次佈道會,有開始與結束的時候,友誼式佈道常常是像跑馬拉松般的持久戰,一個人很容易感到疲憊與想放棄。有人說:「一根火柴容易熄滅,多根火柴卻能成為火炬。」3T行動門徒有一個隱藏的T,就是團契「一起」的部份,透過為彼此的福音朋友代禱,一同去認識與關懷,有人帶福音朋友來團契其他人負責陪讀,這當中有很大的空間供團契來發揮創意,打這場福音的團體仗。

「3T行動門徒」方案目前還在研發、調整的過程中,期待能發展出更適切於這世代大學生的佈道訓練,並帶動校園福音的廣傳。
|
|
2013第十二屆青年宣道大會
|
 |
|
北區大學福音營
|
3/22-24
北區大學福音營
交換人生
文/張以慧(北區大學主任)
圖/北區大學提供
「如果你的人生可以跟別人交換,你會想要交換什麼?」今年的北區大學福音營(簡稱「北大福」),就是從這一個問題開始。
籌備同工團隊發現,「個人主義」與「功利主義」已深植於現代大學生的DNA中,缺乏「未來感」,只看重「眼前」與「當下」,則是大學生的共同特徵。舉凡「永生」與「死亡」,都是離大學處境最遙遠的事情,但是「死亡」與「苦難」卻是人生中最真實的劇本。
因此,這一屆北大福決定逆向操作,從看似最遙遠、最容易被忽略,卻是最重要的「生死」議題切入。3月22-24日,在陽明山的嶺頭山莊,和67位基督徒、31位非基督徒大學生,展開了一場交換人生的探索之旅。
人無法靠自己得永生
旅程的起點是播放電影《姊姊的守護者》,帶領學生反思個人對死亡的看法。週六白天,透過「虛擬人生RPG」與「飛越生死線」活動,讓學員體會死亡的冰冷與隔絕,發現「死亡」是靠自己怎麼努力也無法改變的事實,思想死亡與未來的終局時,覺悟我們根本無法靠自己賺得永生。那麼,誰來為我們交換這必死的人生?
講員曾毓蘭傳道與饒孝楫牧師,藉由陳述耶穌基督的救恩及自己生命的故事,回應了這個問題。透過信息,學員們在感性上經歷基督耶穌道成肉身豐富的愛,在理性上認識到「我們都是本於祂,倚靠祂,歸於祂」,主才是獨一的真神。呼召時,約有6-7名學員舉手決志回應神,亦有10多位學員表明願意繼續認識耶穌。

營會的尾聲,我們舉行了一場追思禮拜,追思一位因癌症病逝,卻在病榻與苦痛中堅定信靠神的姐妹。期待學員們能體會到:生命雖有苦難與缺乏,但耶穌基督能使我們的生命得以完全、有盼望。這是最真實豐富的人生,是每一個人都能夠經歷到的「交換人生」。
看見禱告的大能
籌備過程中我們最大的得著就是不斷經歷禱告的大能。整個北大福就是在禱告中與神同工的結果。透過禱告,神引導各節目逐漸成形,加添同工傳福音的負擔,經歷聖靈在營會中的引導。因此,邀請你繼續為大學福音工作禱告,求主得著更多大學生的靈魂。
|
|
大學福音營、詩歌觀摩會活動預告
|
大學福音營
新竹大專福音營
步步驚喜
──穿越時空的愛
5/18(六) ~5/19 (日)
新竹聖經書院
今年由清大、交大、竹教大、中華、元培五校大學團契與新竹校園福音團契聯合籌畫舉辦。請為講員講章的預備,營會思路的規劃,籌備同工的配搭與各校的邀請宣傳上禱告。
|
詩歌觀摩會

請為5月25日在台南、高雄、屏東分別舉行的詩歌觀摩會代禱,求主保守各地同工的預備,並有美好的福音果效、團契凝聚。
台南地區中學詩歌觀摩會
咖歌之王
5/25(六)9:00 -13:00
台南一中小禮堂 |
中區大專生命體驗營
為了自由,
我可能不會愛ㄋ一ˇ
5/3(五) ~5/5(日)
大甲先鋒營地
請為福音朋友在營會中能認識神並回應神禱告,也求神賜下信息在郭宇欣傳道(專題講員)與葉恆劭傳道(佈道講員)心中。
|
高雄地區中學詩歌觀摩會
大衛羅拔(David Robert)
5/25(六)13:00 -17:30
(12:30開放入場)
七賢路禮拜堂3F主堂 |
台南大專福音營
看不見的愛
5/17 (五) ~5/19 (日)
高雄市六龜區大津里173號(大津營地)
對象:台南地區大專生、研究生
由台南7位應屆畢業生為學弟妹們籌辦,以朋友、家人、學校為切入點,去思考我們在生活中所忽略的愛和關懷,進而提到耶穌的愛。請為同工的籌備、教案內容、推動過程都能順利禱告。 |
屏東區信望愛盃詩歌觀摩會
校園HI的悲彩詩界
5/25(六)13:00
(12:30開放入場)
屏東教育大學林森路表演廳 |
|
五月份活動快訊
|
台北地區
5/4 北區大學同工月會(台北校園書房二樓會堂)
5/18 應畢生座談會(台北校園書房五A會堂)
5/18 推甄申請生小迎新(台北校園書房二樓會堂)
5/24 高三聯禱會(台北校園書房二樓會堂)
5/25 飛躍月會(台北校園書房二樓會堂)
5/25 飛躍團契輔導聚會(台北校園書房二樓會堂)
5/25 北區技職豐月祭──手牽手數恩典(台北校園書房五A會堂)
5/31-6/1 花園會議──大學團契新同工訓練會(暫定迦南第一會堂)
新竹校園
5/18-19 新竹大專福音營(新竹聖經學院)
5/25 中學月會(新竹聖教會)
中區校園
5/3-5 中區大專福音營(大甲先鋒營地)
5/12 中學輔導聚集訓練(台中校園)
台南地區
5/17-19 台南地區大專福音營(高雄大津營地)
5/24 應畢生聚會(台南校契B1)
5/25-26 台南小畢契聯合退修會(小琉球)
5/25 中學詩觀(台南一中小禮堂)
高雄地區
5/3 生命因愛飛翔-曾毓蘭音樂佈道會(七賢路禮拜堂)
5/18 小畢契-彼得後書查經下(高雄校園)
5/25 中學詩歌觀摩會(七賢路禮拜堂3樓大堂)
5/24-25 大學同工訓練會(勞工育樂中心)
屏東地區
5/3 大學聯合服務隊全體志工集訓(內埔長老會)
5/4-5 大學聯合服務隊(萬丹鄉廣安國小、內埔長老會)
5/6、20 校園禱告會(屏東校園辦公室)
5/7、14、21、28 聖經學苑(5/7、28會後聯合禁禱)(民生路教會)
5/18 新輔導訓練二(屏東校園辦公室)
5/25 詩歌觀摩會(屏教大林森校區表演廳)
5/29 教師團契(屏東校園辦公室)
5/31-6/1 應屆畢業生退修會(未定)
飛颺
5/3-4 體驗教育引導員初階訓練學期班(台北校園書房二樓會堂)
5/6、5/27 戲劇表演工作坊(台北校園書房二樓會堂)
5/13 退休教師成長課程(台北校園書房二樓會堂)
5/14、5/28 「福音必勝客」志工送餐訓練(台北校園書房5A教室)
5/24-25 體驗教育引導員初階訓練學期班(陽明山衛理福音園)
5/26 青少年陪讀訓練(台北校園書房二樓會堂)
|
|
2013年度主題:看見神的新世界
|
天國的語言
文/校園書房出版社編輯部
人,是語言的動物。我們用語言溝通,用語言思考,用語言工作,用語言定義,用語言描述。我們發明了數學的語言,好進行抽象的思考;我們也發明了音符的語言,好演奏美妙的樂曲。到了二十世紀,電腦的語言更是突破時空限制,寫出一個又一個程式。
然而,也因為語言太重要,一旦語言敗壞,整個世界就被轄制,人類成了語言的奴隸。我們用負面的語言彼此傷害,用虛妄的語言欺騙,用華麗的詞藻掩飾,用譴責的語言論斷,用煽動的語言操控,用仇恨的語言報復。
耶穌,是上帝差來的語言大師。在這個充滿邪惡扭曲、狂妄驕傲、欺瞞語言的世界,耶穌使用另外一種語言系統──天國的語言。這種語言,是恩典與饒恕的語言,是鼓勵和祝福的語言。祂用盼望的語言扭轉人心的絕望,也用憐憫的語言化解綿延的仇恨。
很少人知道,成為基督徒,就是要成為天國語言學校的學生。不管我們懂了多少神學教義,會背多少聖經經文,上教會如何不遲到,傳福音如何不缺席,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在工作場合裡,依舊操持著負面、虛妄的語言,使用驕傲、攻擊的語言,我們其實並不是真的明白天國的道理,我們仍然被老我的語言所綑綁。
神的國近了,神的語言也近了,我們都要悔改,報名天國的語言學校,跟上帝學怎麼說話。
學習「天國語言」的好書
《天國的語言──向耶穌學說話,向耶穌學禱告》,畢德生著
《盼望的話語──啟示錄的十堂課》,陳濟民著
《聽,神在說話》,喬絲.荷桂特
《天天活出神的話》,畢德生著
《另一世界的傳言》,楊腓力著
《上帝的悄悄話》,路卡杜著
《用著福來著色》,特倫德著
《擁抱神的話》,畢德生著
《上帝的聲音》,魏樂德著
|
|
五月校園本版新書
|

|
|
總幹事的話、消息代禱
|
總幹事的話
主內親愛的弟兄姊妹:平安!
「同我暗暗地到曠野地方去歇一歇。」這是當年門徒忙到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耶穌對門徒所做的邀請(可六20-31)。四月初春假期間,共有十所大專院校團契不約而同在各地舉辦團契退修會,眾同工帶領學生一起到郊外出遊或是心靈交通;一個禮拜後,團契部三十多位傳道同工在大甲先鋒營地,有長達一週的研發策劃會,眾同工在當中針對福音策略、造就系統及社團工作進行研發,也有一起禱告及心靈交通的時間。不管是當年的門徒或是今日的學生及同工,雖在不同的時代與處境,但都有類似的忙碌與疲憊,而「曠野的安歇」也成為共同的需要。
「他們都吃,並且都吃飽了。」(可六42)門徒經歷吃飽得安歇,也目睹與主同工的神蹟。團契學生在退修會中,彼此關係更加熟悉,也帶來與神關係的更新。眾同工在研發策劃會中,同心尋求學生福音工作的前瞻,也在禱告中經歷來自人和神的愛。「曠野的安歇」對於每一個跟隨主的人,不只是身體的休息與停下忙碌,更是一個認識神、遇見神與倚靠神的奇妙旅程。
「到我這裡來」(太十一28)一直是耶穌邀請人得安息的慈聲呼喚,而當人願意做出回應時,便能在曠野、郊外及營地中與祂相會,重擔得以卸下。
今年七月即將舉辦的青年宣道大會,四月初就達到1600人報名目標,比預期早一個月完成,目前正進行候補報名機制。我們衷心禱告:不單看到一群人可以參加這三年一次的盛會,更盼望在會中有更多人可以回應神的呼召及邀請,在普世中帶出福音的影響力,成為活出見證的行動子民。
面對青年宣道大會170萬元的奉獻目標,感謝神!目前已收到約86萬元,尚不足84萬元;截至三月底,整體經費約有140萬元的不足。以上看似「重擔」的經費壓力,不僅突顯我們目前的需要及不足,更是讓眾同工在壓力中祈求心靈曠野的「安歇」,繼續到呼召我們愛學生的主耶穌面前,用祂的方法,作祂要我們完成的工作,以致再次經歷更認識祂、遇見祂及倚靠祂的奇妙旅程。
您累了嗎?不管您的景況如何,邀請您也一起加入「到耶穌這裡來」的奇妙旅程!
您的同工
敬上
消息與代禱
1. 饒師母去年術後追蹤,經核磁共振檢查診斷確定為肝癌腫瘤復發,目前正等醫院安排進行手術,請在禱告中記念。
2. 新竹地區胡敏慧傳道於日前檢查出罹患「乳腺管原位癌」,已完成治療手術並於4月22日出院返家,請為傷口復原、身體調養,以及放射線治療等後續措施禱告。
3. 感謝主!香港第三十四屆湯清基督教文藝獎於4月12日舉行,本團契出版品《當代基督教講道學》(蔡慈倫博士著)獲頒推薦獎。
4. 請為5月18日的執行委員會及26日的董事會禱告,求主與眾執委董事們同在,讓會中的討論及決策為主所用,成為學生福音工作的祝福。
5. 五月底王文衍牧師(5/30-6/5) 及饒孝楫牧師(5/31-6/11)將前往芝加哥參加當地時間6月1日上午的美國校園團契董事會,願主保守兩位牧師往返平安及會中各項議題都能順利進行,會後饒牧師將前往佛羅里達州及紐澤西州有佈道培訓的服事,也請在禱告中記念。
6. 美國校園團契在芝加哥當地時間6月1日晚上7:30在正道福音神學院芝加哥校區將舉辦校園之友會,邀請在北美關心台灣學生福音工作的弟兄姊妹參加。會中將由饒孝楫牧師分享信息,總幹事王文衍牧師分享台灣校園團契學生事工近況,報名請洽christy@cef.tw,歡迎前往參加。
7. 請為第十二屆青年宣道大會禱告:
a. 報名人數超過1600人,已進入候補狀態。目前正在通知250多位尚未完成繳費的學員,希 望他們儘快決定繳費與否,以利候補事宜進行。
b. 為生活組義工徵召禱告,求主帶領50位義工來服事。
c. 奉獻仍不足近84萬元,求神繼續保守帶領。
|
|
公告
|
 |
|
2013 / 3月財務報告
|
 |
|
Copyright © 2013 Campus Evangelical Fellowship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園福音團契 版權所有.電話: (02) 2368-2361
若您無法閱讀電子報,請至校園福音團契官方網站觀看。
若您不想收到校園簡訊,請按此輸入您的EMAIL,直接勾選電子報取消訂閱,或來信告知,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謝謝您為校園福音團契的奉獻、代禱,願神賜福與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