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期
校園簡訊371期:無可取代的中學福音教師影響力

無可取代的中學福音教師影響力

台北和平高中教師見證

新兵手記

飛颺歡慶20週年

飛躍進深級輔導訓練後記

十一月份活動快訊

大靈C組搶先報

2011:閱讀的力量

十一月校園本版新書

2012全中門-JUST要十架!

總幹事的話

消息與代禱

校園福音團契公告 九月份財務報告 新推出:封面故事影音版

封面故事:無可取代的中學福音教師影響力

無可取代的中學福音教師影響力

「得著今日的學生,就是得著明日的社會。」五十多年來,許多福音教師前仆後繼地投入,溫柔而堅定地教誨學生,將生命中最寶貴的禮物─耶穌基督的愛,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學生,寫下臺灣校園學生福音運動一頁寶貴歷史。


福音教師
          是學生福音事工中最重要的人!!


採訪/楊蘭欣                
攝影
/楊蘭欣、陳涵睿

    從1960年代開始,在聖靈工作下,興起各級學校福音教師的影響力。隨著校園福音團契積極地傳遞中學福音教師的異象,培育出一群帶有福音使命的老師,臺灣各地學生福音工作越加蓬勃發展,將近上百所國中建立起學生團契。直到70年代末,由於升學壓力攀升、課後補習風行、宗教禁入學校種種原因,國中團契大幅萎縮,使中學教師傳福音的著力點,頓時隱沒了。

    因此80年代起,校園團契從「學生團契」改以「福音教師」為主體,成立「教師事工組」,致力成為中學福音教師的後盾,協助推行「融滲教育」,在課堂上,將信仰融入教學課程,用聖經的角度去詮釋教學內容,將聖經中的人生觀、價值觀,自然地帶入課程內容。幫助教師以聖經概念經營班級,更舉辦座談及研討會等,讓教師們分享教學經驗。寒暑假則配合校園團契「飛颺少年成長中心」所舉辦之適合中學生的多元有趣營會,進行福音收割,使得福音教師與校園團契有更多緊密連繫。

    然而,1990年代以後,師資培育的方式轉變,教師來源不再侷限於師範院校,校園團契難以針對特定對象,來呼籲並培育福音教師;加上早期福音教師一批批退休,福音教師人數銳減,校園團契面臨挑起中學福音工作的大樑,卻不易接觸到學生的困境。直至2006年,原與飛颺分開的教師事工組,納入飛颺事工,期盼福音教師和飛颺的結合,能促使中學福音工作更有力地發展。

以專業表現取得福音契機

    耕耘校園中的學生禾場並不容易,但傳福音的使命感一直在許多福音教師的靈魂中燃燒,他們不斷地嘗試用各種方式將福音分享給學生。有的老師在批閱學生週記時,用經文鼓勵學生;有的在聖誕節期邀請來賓到校內,向學生分享見證;或聽見學生的軟弱傷心,主動為他們禱告;也有老師向「飛颺少年成長中心」尋求資源,在自己所帶的校內社團,以體驗活動引導學生談品格教育。

    任教於福和國中的謝美筠老師,不但跟家長清楚表明自己基督徒的身分,教書二十年來,對她教過的所有學生,都分享過福音的內涵。「雖然因此信主的學生不多,但上帝使我認清自己的角色,專注在撒種的工作。」謝美筠認真地表達自己的信仰,將生命中最美好的,很自然地跟學生分享。當上帝在她生命中有所提醒,也不吝於告訴學生,讓他們看見老師的生命正在改變、成長;時常領著有需要的學生,為他們禱告。這兩年,謝美筠更與教會合作得勝者課程,使教會能藉由得勝者課程,帶入以聖經為基礎的品格教育,也有機會邀請學生參與教會活動,使福音觸角深入校園。

    要怎麼讓學生和家長都信服,以至於不會排斥基督信仰?謝美筠表示,專業上的充實精進與正確穩固的信仰基礎,是兩大重要因素,當福音教師能在學生和家長面前,展現優異的課程內容及教育專業,呈現自己的美好見證,學生及家長就不會排斥福音教師表露信仰,因而能更進一步跟學生分享純正的福音。這也是校園團契早期培育福音教師,著重牧養與教導的策略。

中學福音教師的挑戰

    團體的力量大,各校的教師團契一直以來是教師持守福音使命的極大幫助,深知個人能力的有限,許多教師在當中密切地團契連結、激發福音的負擔。早期的台北教師團契,幫助許多老師承擔福音教師的使命不斷被更新、堅立;回到學校,校內教師團契在情感層面成為深厚的支持,學校見面次數多,能隨時一起禱告分享,在基督裡深深密契,成為彼此鼓勵、相互扶持的同伴。因此教師團契的經營是十分重要的關鍵。

    但福音教師的發展仍有隱憂, 近年來,中學教師除要承擔繁雜的行政工作,面對逐漸成為「教育消費者」的家長,中學教師背負的責任越來越重;再者,嚴重少子化的臺灣社會,使有心成為福音教師的社會青年難得其門而入。和平高中林素心老師說,以和平教師團契為例,參與其中的福音教師年資都超過十多年,這兩年來,教師團契迫切地為將來能有新進的福音教師禱告,期盼教師團契有新血加入,能繼續作為學生福音工作的支持。

校園團契與教師、教會的合作

    校園團契「飛颺少年成長中心」這些年因社會大環境挑戰,不斷面臨轉型,也思考未來與福音教師合作的方向,除了寒暑假協助規劃教師成長營,從中傳遞飛颺事工的負擔,提供福音教師可運用的資源管道;飛颺同工也與教師接洽,進入學校輔導室帶小團體活動,幫助福音教師做福音撒種的工作。

    飛颺少年成長中心主任楊雯卿傳道表示,未來幾年將嘗試結合福音教師和教會,透過飛颺的服務學習事工,使學生有機會進入教會。楊雯卿說,飛颺將以福音教師的導師班學生為主,舉辦為期一天的服務學習活動,在活動前安排學生在教會進行三次訓練,並結合教會青少年團契,幫助學生與教會產生更密切的連結。

興起吧!新生代中學福音教師

    「在第一線接觸學生的福音教師,永遠是學生福音工作中最重要的人!」校園資深同工王裕一認為:長時間與學生接觸的老師,是學生最易信服的人,對學生而言,老師具有一定的權威性,老師的教學以及對學生所說的話語,有著絕對性的影響。

    因此,福音教師永遠有著無可取代的重要性。福音教師一生奉獻在眾多的學子心田中,付出極大的愛心及耐心,與學生同行,將福音傳給他們,使一個又一個年輕生命,在主基督手中結出豐盛甜美的果實。

    校園團契的同工們深信,年輕的生命是福音的好土,五十多年來,致力於學生福音工作的發展。然而,得著一位基督徒老師成為福音教師,就能帶領更多的學生信主。現階段面對社會大環境的變遷,不僅校園團契應繼續從各方面思考如何與福音教師同工,成為他們的支持與協助者。更期盼福音教師的傳承,能有新生代的福音教師興起接棒!


新推出!封面故事影音版

11/1歡迎上網觀看
校園影音專題
《無可取代的福音教師》


新推出!封面故事影音版:《無可取代的福音教師》

台北和平高中教師見證

給學生最寶貴的禮物
─林素心老師的喜樂     

採訪、攝影/楊蘭欣     


    「誰領你到這裡來,你在這裡做甚麼?你在這裡得甚麼?」每個人都有上帝的呼召,有人受召為傳道人,有人作商人,有人作工人,上帝同樣也呼召這樣一群人,他們成為老師,彷彿校園中的宣教士一般,將福音帶入校園。

    走進和平高中的一間小教室,這裡是學生團契聚會的地方,也是教師團契彼此禱告分享的所在。每到週四上午,總有五六個老師在這裡聚集,一起為學生禱告,為彼此守望。

福音教師的呼召

    教學生涯踏入第二十六年的林素心老師,對於上帝帶領她成為福音老師,多年來始終甘之如飴。學生時代參與師大團契,就被呼籲要作一位「福音教師」,及至參加校園福音團契舉辦的「青年宣道大會」,更加堅定林素心的福音使命。

    當年,初出茅廬的林素心到內湖高中任教,便為學校能成立學生團契禱告,當她正煩惱如何在眾多學生中找到基督徒時,竟有學生主動找上她,內湖高中便開始有了團契。十五年前,林素心轉任至和平高中,同樣藉著禱告尋求,上帝就為和平高中開路,在校內成立了校內社團─光鹽社,使非基督徒的學生有機會進來認識上帝。

    約在三年前,同樣是福音教師的朱淑琴老師,帶領她導師班的基督徒學生,開始了在週五的禱告會,學生們非常喜歡一起禱告,禱告會越來越興旺,便逐漸成為和平高中現今的團契,基督徒學生在當中更加追求信仰、經歷上帝。

    因著許多懷抱福音使命的基督徒老師和學生,和平高中福音的熱火更加挑旺。和平高中的教師團契,從最初的教師禱告會,因著人數增加,漸漸形成團契的模式。教師團契的成立,使得老師們能在工作的場所敬拜主,一方面彼此深入而廣泛的分享禱告;另一方面,為彼此手上棘手的學生問題、並為學生團契及社團代禱,為他們奉獻,甚至出動人力支援,當團契聚會講員,投入服務隊幫忙,以教師團契作為學生福音工作的支持。

    一路走來, 上帝的恩典深深刻畫在林素心的心版上。曾有一位從沒去過教會的學生,選擇社團時來到光鹽社,溫馨的光鹽社對這位單親的學生來說,就像個家,給予他許多溫暖,甚至開始參與放學後的禱告會,進而接受耶穌成為他生命的救主。從一個完全不認識上帝的人,到信主受洗,堅守信仰到如今,林素心從這個學生身上,看見上帝作為,她說:「感謝上帝,使用光鹽社這樣的一個社團,能接觸到很多沒有教會背景,不可能踏進教會的孩子。」這是林素心做福音工作十分深刻的經歷。

福音是最好的禮物

    「什麼是給學生最好的禮物?什麼是最寶貴的?我認為就是福音,就是基督信仰。」在課堂上,林素心作為地理老師,在教導世界地理的同時,帶出許多她的親身見證,甚至透過以色列的地理背景,講述耶穌的生平;她也會在講義空白處,安插一些生命故事,把握每個能跟學生分享見證的機會。二十六年來,林素心不斷參與中學福音工作,影響許多學生。在她帶學生團契的過程中,學生的狀況好似坐雲霄飛車般高低起伏。她因著學生而歡喜,也因學生沮喪,上帝卻要林素心將眼光轉回祂身上,提醒她要忠心持守在福音教師的崗位上, 而非眼看團契人數的多寡。因而當團契興旺時, 林素心向上帝感謝;當人數減少時, 她堅守在當中, 使福音的火不熄滅。她知道, 一切都是上帝在動工。

    「有人栽種,有人澆灌,唯有上帝能使它成長。」從多年來陪伴學生的經驗中,林素心發覺上帝有祂自己的時間,要憑信心順服上帝的帶領。她說,福音教師所能做的,就是把學生的心土挖鬆,把石頭扳開,或者施施肥,盡力幫助學生,把他們心田的土,預備成為一塊好土,甚至開花結實,即或不然,就憑信心把這工作交在上帝手中。

    能成為一個福音教師,在其中發揮影響力,帶領學生認識上帝,是林素心生命當中最寶貴的一個禮物。「我很感謝上帝,使我一生投注作福音教師,即便有甘有苦,靠著從上帝而來的使命感,就能繼續前行。」林素心微笑著說,多希望上帝許可,讓她再多教幾年書,繼續傳承福音教師的使命與工作。

 新兵手記

傳道新兵資歷二年四個月
學習上帝的眼光

文/陳怡安傳道(台南地區同工)
圖/陳怡安提供                        
         

    前幾天跟學生聊天,他以為我在台南事奉已經有四、五年了!其實今年七月開始,是我在台南的生活步入第三年,因為積極與學生建立情誼,讓過去的這兩年好像不只是兩年而已!

    2009年六月訓練部結訓,懷著期待的心情搬家到台南;第一個月在市區騎車常迷路,幾次問路的結果,令自台北長大的我印象深刻:「不然,我帶你去比較快一點!」台南人的熱情為我在台南的事奉開啟了一個「火紅」的第一頁。適應新環境對一向喜歡嘗試新事物的我,並不困難,一進台南辦公室就接下大樓宿舍管理之責,反而是個新的學習。照顧近三十名住宿生,真的像極了宿舍歐巴桑的角色;如何訓練學生獨立生活及自我管理能力,也成為我工作項目之一。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漸漸地看到一個校園傳道同工所需要事奉的各種層面,也讓我想到德蕾莎修女說過的一句話:「小事雖小,但是在小事上忠誠卻是一大成就。」這些小事的累積,成為在台南學生工作的基礎,操練與察驗了自己的態度、動機;自問:「如果無法屈身於一些基礎的事奉,又如何期待為愛學生的緣故獻上更多呢?」

    2011年二月,台南女中團契在禱告尋求並上帝主動開路之下,在學校創立正式的社團「世界展望會社」,四月復活節我們就在學校裡面舉辦了飢餓三十體驗活動─「南女餓餓」。第一次要辦這樣的活動,心中有許多不確定,當學生問要借多大的場地,我回答:「應該八十人就差不多了吧!」學生一直試圖說服我借更大的場地,我則一直打消她們「天真」的念頭。過了五天,學生打電話來說:「目前報名人數已經到300人了!」我當場驚呼了一聲,第一個浮現的問題是:「要在哪裡舉行?」第二個擔心是:「要跟這麼多人分享福音?蝦米!要從哪裡切入呢?」

    活動前的三天, 人數到達三百六十多人。我心中不斷地呼求禱告: 「主啊,我不是口才很好,也不是能力這麼強,祢希望我怎樣承辦這大型的活動呢?」上帝用平安的意念安慰說:「孩子,有我在,你還有其他同工一起!」藉著禱告及台南辦公室同工及義工輔導的協助之下,四月22日當天活動順利地在體育館舉行,甚至在講耶穌受難復活信息時,場內三百名學生專注聆聽,我們見證了上帝親自的引領及愛的工作。活動結束當天,我問上帝:「為何祢願意使用這麼不完全的我(們)?」然而,我馬上明白:上帝對南女學生的愛遠遠高過於我們自以為的不足不夠。如同林前一25:「因上帝的愚拙總比人智慧,上帝的軟弱總比人強壯。」而學生們單純的信心也成為我學習的對象,她們用小孩子的心來到上帝面前,為同學們代求,上帝按祂的計畫感動了學生,來聽祂復活的信息。

    在台南地區很值得感恩的,就是磐石畢業生團契的關心及代禱。看著這些長輩的榜樣,激勵了我們要「從遠方望見就歡喜迎接」,即使「還沒有得著所應許的」;他們是我們屬靈上很大的支持!

    100學年度, 延續南女團契、南女社團、二中社團、曾文團契、嘉藥團契、高三禱告會和教會的服事,再加上2012全中門的戲劇組,塞滿滿的時間表上,真需要上帝從天傾注祂自己的智慧及能力下來,讓我勝過各樣的挑戰,在忙碌中常與祂有和好的關係;讓我更加謙卑愛人,生命能更完全地被上帝掌管、使用;也在最微小的弟兄身上看見耶穌!


飛颺歡慶20週年

飛颺20歡慶禱告,感恩無限

文/飛颺青少年成長中心
攝影/楊蘭欣
                   

    飛颺走過20個年頭,特別於九月25日舉辦了「20週年感恩禱告會」,回顧上帝在歷史中的帶領。感謝上帝!使飛颺在20年中,接觸到近四萬四千人次的青少年,相信福音的種子在人心裡永不消失,必要發芽生長。

    透過陳建宏及龍浩雲兩位弟兄的見證分享,讓人看見上帝在這些年輕生命中的刻畫。建宏在國中時期參加了1995年的挑戰營,從沒有去過教會的他,藉著飛颺營隊感受到基督徒的愛與溫暖;營隊結束後,便主動尋找教會,不久後決志信主,如今更加入校園成為全職傳道人。浩雲則是在大學時期參加飛颺訓練課程,使他愛上了這群國中生,如今他進入神學院受裝備,為要在將來帶領更多青少年認識主。透過上帝的陶塑,不論是青少年的輔導志工或是這群被服事的青少年,都在主愛中漸漸地成為合用的器皿。

    此次禱告會的核心是自由禱告的時間,分為兩大區域─校園整體事工區、青少年事工區。藉由張貼在牆上的「校園整體事工」及「青少年現況描述」的大海報,讓焦點從飛颺事工,擴大到上帝在這世代青少年的工作。所有人拿著禱告小卡,靜默在上帝面前為青少年守望,懇求上帝使用校園團契的各樣事工,翻轉青少年的心,在他們的生命中成就更大的工作。

    經歷20年的歲月,飛颺同工們仍然堅守崗位,持守不變的異象,為要接觸更多的國中生;也因應時代的需要,不斷地轉型,用各樣的方法將青少年引至上帝面前。在20週年感恩禱告會的當下,我們除了對上帝的帶領充滿了感恩,同時也要謝謝您,在寶貴的歲月中與我們同工。未來,不論透過營隊、訓練、奉獻、禱告……,飛颺邀請您繼續同行,見證上帝的作為。

飛躍進深級輔導訓練後記

飛躍進深級輔導訓練後記
如何陪伴同性戀傾向的學生?

文/左心泰傳道(北區飛躍主任)
圖/飛躍提供                                    

    不久之前,國中、小學的性平等教材之爭沸沸揚揚,對於團契輔導來說,最切身的問題仍舊是:「我可以怎樣陪伴有同性戀傾向的學生?」

    因此,在九月25日的週日下午,我們舉辦一場進深級輔訓。短短的三個小時裡,我們先從韓森弟兄的故事來瞭解同性戀者的處境和心情,Q&A時間請厲真妮傳道加入,一一回答輔導的問題,最後由黃旭榮傳道從聖經觀點來看這議題。「解惑」或許是這次輔訓的最佳代名詞。Q&A時間一開始,馬上有一堆輔導舉手發問:「同性戀者是不是性生活比較混亂?」「在愛心和真理中間如何表態?」「我應該主動關切某位可能是同性戀的學生嗎?還是等他自己跟我說?」「當我把這事情轉告我的牧長或輔導時,是否違反保密一事?但我又無法處理,這時我該如何做呢?」……。後來,Q&A時間又延長20分鐘,卻仍欲罷不能,還有近一半的問題尚未回答,足見這方面的需要是何等的大!

    感謝上帝,從講員的回答裡,有些對於同性戀的刻板印象被打破, 有些概念獲得釐清( 例:同性戀的改變不一定代表會變回異性戀) , 有些行動得著肯定( 例: 需兩個人以上一起陪伴)。

    韓森弟兄的見證點出「真正的改變來自與上帝的生命有所連結」。當他越多地經歷上帝,他才有能力在掙扎裡去選擇上帝的道路。另外,「平常心」也是一再被強調的重點,像是如何不要讓對方覺得被冒犯,或是如何真誠地表達善意等等。若我們能夠如此與這群人為友,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納的,相信福音的種子才能在他們心裡發芽長大,而我們多麼盼望有一天,上帝的生命在他們的身上開花結果。亦請大家為輔導禱告,讓我們真的能夠來服事這一個世代的學生!

 

 十一月份活動快訊

台北地區
11/4 飛躍服務隊跟進佈道會-賽維思‧巴萊(南京東路禮拜堂)
11/5 技職豐月祭-不用錢多一塊(校園書房二樓會堂)
11/25 高三聯禱會(校園書房二樓會堂)


中區校園
11/6 聖經學苑(中區校園辦公室)
11/20 聖經學苑(中區校園辦公室)
11/26 高三禱告會(台中一中)

台南地區
11/12 中學月會(台南校園B1會堂)
11/19 校園學苑-性別與情感議題研習會(台南校園B1會堂)
11/25 大學月會-宣道日(台南校園團契B1大會堂)

高雄地區
11/13 校園之友會(七賢路禮拜堂)
11/19 飛躍月會(高雄校園辦公室)
11/19 大學新生盃運動會(七賢國小、七賢路禮拜堂)
11/26 高三聯禱會(高雄校園辦公室)
11/26 大學月會(高雄校園辦公室)


屏東地區
11/1 大學聯合服務隊籌備會【二】(民生路教會)
11/1 聖經學苑(民生路教會)                
11/14 校園禱告會(屏東校園辦公室一樓)
11/15 聖經學苑--禁禱(民生路教會)
11/19 中學團契、社團輔導讀書會(中學輔導家)
11/22 聖經學苑(民生路教會)
11/22 大學聯合服務隊籌備會【三】(民生路教會)
11/23 教師團契(屏東校園辦公室一樓)
11/26 大學聯合服務隊全體志工集訓【二】(民生路教會)
11/28 校園禱告會(屏東校園辦公室一樓)
11/29 聖經學苑(民生路教會)


飛颺
11/18-19 體驗教育引導員初階訓練學期班24期(衛理福音園)
11/27 性別與情感議題研習會(校園書房二樓會堂)

 大靈C組搶先報

 2011年度主題:閱讀的力量

文學的力量─淺談文學讀經法

/校園書房出版社編輯部

    
    我們總以為「文學」是人生的奢侈品,是詩、是小說、是風花雪月不食人間煙火,是右腦不會懂的左腦、是飛鳥不懂魚的淚、是白天不懂夜的黑。

    但你知道嗎?人類其實是「文學」的動物,光是一句簡單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就巧妙運用小事小物來「象徵」日常生活的一切。又如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隱喻」、「排比」、「層遞」的加乘作用,使這句永恆性的宣告更具力道。仔細想想,沒有文學,我們等於失去溝通、思考的基礎。

    聖經既然是上帝用來與人溝通的話語,當然也就蘊含豐富的文學技巧:隱喻、預示、對句法、扇形結構等,而且往往與信息本身息息相關。可惜的是,「文學讀經」在聖經研究上,長久以來卻飽受忽略。

    有鑑於此,近年來有一群聖經學者和文評家,嘗試將我們在生活經驗中常用的文學技巧, 與聖經中所運用的文學技巧類比,發現兩者並不衝突,反而相得益彰。文學視角不僅幫助我們, 在解經上挖掘出傳統歷史和神學角度所看不見的豐富內涵;在神學上更是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例如今日活躍的靈修學、倫理學,正是透過「文學讀經」,把深奧的神學理念與日常生活連結起來。

    「文學」是你早已具備的能力,千萬別讓它束之高閣。掌握「文學讀經」, 將讓神的話語在你我生命中, 展現活潑的力道!
   
談「文學讀經法」的好書

《新舊約文學讀經法》,朗文、萊肯編
《認識聖經文學》,郭秀娟著
《詩人的眼睛》,郭秀娟著
《如何研讀舊約》,梁潔瓊著
《神學詮釋學》,范浩沙著

受「文學讀經法」影響的好書

《歡喜讀舊約》,楊腓力著
《聖經好好吃》,畢德生著
《聖經教我的靈修學》,史蒂文斯、邁可.格林著
《工作真重要》,史蒂文斯著

 

 十一月校園本版新書

十一月校園本版新書

《工作真重要:向聖經人物學工作》
Work Matters: A Biblical Perspective on Labor
著/保羅‧史蒂文斯(Paul Stevens)
譯/黃凱津



《基督教歷史輕鬆讀》前篇+後篇
In the Beginning, God:Creation,and the Spiritual Life

著/樋口雅一
譯/連程翔



《新舊約文學讀經法》
A Complete Literary Guide To The Bible

著/萊肯(Leland Ryken)、朗文(Tremper Longman III)
譯/楊曼如



《今天也要在基督裡》
365 Days With E. Stanley Jones

著/鐘斯(E. Stanley Jones)
譯/應仁祥



2012第三屆全中門 - JUST要十架!

 總幹事的話、消息與代禱

總幹事的話

主內親愛的弟兄姐妹:

    每年十至十一月,眾教會機構都會在上帝面前尋求明年年度計畫,除了「求上帝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九十12)外,也期盼在個人的安靜及團隊的群策群力中,能夠看到上帝在每個人心中運行,讓一切的立志行事至終能成就上帝的美意(腓二13)。

    對於校園福音團契而言,每一年的計畫,都在「校園福音廣傳、神國人才培育、學生宣道運動」三大宗旨中來尋求及規劃,其中也要因應時代的變遷及學生的處境來擬定傳福音的策略。未來十二年國教制度的即將實施,網路社群及溝通工具的快速發展,以及因著對於未來的不確定而導致的現實短視現象,想到心愛的孩子及學生要來面對以上的種種考驗,許多家長及老師都憂心忡忡,不知道他們的前景會是如何?我們都相信在「福音」中必有答案與出路,但不可諱言地,面對「傳福音」這個大使命,也必然是一個艱鉅的挑戰。這些都應該放在計畫中來考量,也要在擬定計畫的過程及落實計畫中全然仰望上帝。

    回顧過往,我們都經歷這位在萬有之上的上帝,如何坐著為王,帶領我們經歷一次又一次的風浪,相信在2012也會有風有浪,儘管我們無法「計畫」出風浪會有多大,但可以「確信」的是,我們可以繼續在上帝的同在中「乘風破浪」,看見更多在世俗風浪中的學生,親身經歷幫助他們「平靜風浪」的上帝。

    制訂新的年度計畫,要面對新的挑戰,但依舊會有夠用的恩典相伴!

    您明年的計畫制訂的如何?期待學生福音工作可以列入其中。

                                            邀請您繼續成為我們同心同行的好同工!

                                                                                                                  您的同工

 

 

 

消息與代禱

 

 

1.   於十月13日,校園團契書房出版社主辦福音機構聯禱順利進行,會中除了介紹校園文字工作面對的挑戰外,也與眾機構同工有彼此交通代禱機會。

2.   團契部將於十一月3-9日在大甲馬鳴埔先鋒營地,舉行各事工組策劃會與同工會,請為負責同工針對今年計劃檢討及明年事工規劃流程代禱,願上帝祝福眾同工在會中能充分討論、達成決策,有美好的交誼。

 

3.   請為十一月16日於校園舉辦差傳機構聯禱會代禱,願上帝使用眾差傳機構同工同心尋求上帝心意,彼此有美好的團契與交通,並得著力量更多宣揚主道。

 

4.   為各團契開始預備聖誕聚會禱告,求上帝帶領各團契輔導及同工能有好的推動邀請計劃,使校園中更多學生因此有機會來認識並接受上帝。

5.   文字部將於十一月28-30日在台北市浸信會懷恩堂,舉辦保羅‧史蒂文斯「工作力量大」職場講座,報名目標為400人,請為報名順利禱告。(詳情請上:https://shop.campus.org.tw/)

 公告

 2011 / 9月財務報告

2011 / 9月財務報告


Copyright © 2011 Campus Evangelical Fellowship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園福音團契 版權所有.電話: (02) 2368-2361 

若您無法閱讀電子報,請至校園福音團契官方網站觀看。
若您不想收到校園簡訊,請按此輸入您的EMAIL,直接勾選電子報取消訂閱,或來信告知,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謝謝您為校園福音團契的奉獻、代禱,願神賜福與您。


 

上一頁
電子報訂閱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