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期
校園簡訊361期:你閱讀了沒?

                 第361期 2010年11月1日 發行

你閱讀了沒?

現今基督教出版業的挑戰

園丁之歌-詹倩綸

中區大學運動會

地區寶寶台北見面會

十一月份活動快訊

讀經生活化2010

十一月校園本版新書

校園書房聖誕季特惠

總幹事的話、消息與代禱

校園福音團契-公告

九月份財務報告

 封面故事:你閱讀了沒?

現代大學生「屬靈閱讀」現況直擊!

今年八月底本刊在大專門徒營中對大學生做了一個簡單的屬靈閱讀調查,
根據回收的116份問卷, 觀察到現代大學生閱讀屬靈書籍的兩個現象:

 

以上述調查來看, 閱讀數量「不到一本」與「1 - 2本」人數合計佔總人數的6 0%,
「3 - 5本」佔2 3 . 3%,「6 - 9本」與「1 0本以上」合計約1 3%。
很少閱讀屬靈書籍的人超過一半,而一年會讀六本以上屬靈書籍的學生卻只有一成,
顯示目前基督徒學生較少有大量閱讀屬靈書籍的習慣。

 

每人每年平均閱讀屬靈書籍數量?

第一名:生活靈修類

第二名:神學思想類
第三名:輕鬆小品類

第四名:戀愛婚姻交友類
第五名:查經材料

建造基督徒生命的素質:

閱讀屬靈書籍的重要性

文/黃旭榮傳道(校園書房出版社總編輯)
圖/陳涵睿攝、校園書房出版社提供
             

    根據星島日報(2010.7.22)報導,亞馬遜網路書房今年第二季的銷售量,電子書首次超越紙本書,不過很有趣的是,紙本書的銷售量也同時上升了22%,這是一個很值得繼續關注的現象。

電子書熱賣V.S.紙本書危機

    今年出版業最夯的議題就是電子書在美國的熱賣,有位台灣出版界的大老甚至預言:台灣的紙本書出版只剩五年的壽命,弄得出版商人心惶惶,許多研討會、演講、座談會,不斷討論轉型、因應之道;若從商業的角度出發,確實需要積極面對,但若從知識傳播的角度而言,也許是值得期待的,畢竟電子書確實會降低能源損耗,加快知識的傳遞,這將是人類文明的大革命。

    不過也有人看壞電子書的前途,認為會像PDA一樣曇花一現,誰會花大錢去買個單功能的閱讀器,而且通常愛用電子產品的人是比較不愛看紙本書的人;姑且不論電子書的未來,其實影響紙本出版最主要的因素不是電子書,而是整體網路文化的影響,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

    後現代青少年從小習慣於網路文化,許多小學已經開始讓學生不必每天背著沉重的書包,只需一「片」電子書就涵蓋所有課程的書、作業及聯絡簿;學生習慣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在網路上,做作業、收信、交友、購物、娛樂等,能夠拿來讀「書」的時間已經很少,而網路文化又造成他們習慣閱讀輕薄短小的文章,無法長時間專注在所謂的「硬」讀物上。所以,其實紙本出版業的危機在於讀書風氣的衰微、讀書習慣的改變,先不論出版社的存亡,也許我們更該關心的是信仰群體的集體生命素質。

    基督徒當然也不能外乎文化的影響,讀書風氣正快速下降,購書人口逐年降低,閱讀胃口也趨向實用主義,短時間不易察覺這會造成怎樣的影響,但長此以往,信徒靈命恐怕無法深刻成長,教會也許也會漸漸失去反省、批判的能力。

    回想七十、八十年代,我們在大學成長的時代,也許深受滕近輝牧師、唐崇榮牧師的講道影響,可是聽他們講道的機會畢竟是少的, 是巴刻的《認識神》、傅士德《靈性操練禮讚》,塑造了我們的靈性,是薛華的《前車之鑑》啟蒙了我們對文化的批判思考,是斯托得的《認識聖經》、《當代基督十架》、《當代基督門徒》,奠定了我們的神學根基。如果只依賴教會或團契每週兩三次的講道,我認為我們的靈性生命一定是面黃肌瘦,恐怕也擋不住大環境文化的衝擊。

    而這一代年輕信徒正面對的處境,其實比我們更加艱難凶險,是什麼在塑造他們的靈性?是激昂的特會?是多元主義的後現代文化?是相對的道德觀?是口號式的成功信念書?這一代仍然有許多非常好的作家,像台灣的張文亮,西方的楊腓力、畢德生、唐慕華…,我們這些導師到底用什麼來引導、陶塑他們的靈性?將深深影響下一代基督門徒與教會的生命健康。

學生的閱讀興趣需要引導

    其實,網路文化對書本閱讀看似危機,卻也隱藏著契機。暑假開始時,有幾位學生跟我要書單,他們跟我說:他們決定要從噗浪和臉書撤退,因為發現太花時間,而且對話都很斷裂、片段;寧可花更多時間閱讀及書寫。網路文化發展到一個極致也許是個契機,他們會發現網路並無法滿足內心真正的渴望,資訊多卻無法形成知識,而且多到令人不知如何取捨,若有人引導,他們其實是可以閱讀的。

    這幾年我也嘗試著邀請不同的學生一起組讀書會,本來以為不會有太多人有興趣, 沒想到引起很積極的迴響,一個學期同時有三個讀書會,從大一到研究生都有, 而且讀的都是又厚又重的神學書, 像《神學的故事》、《回到正統》、《聆聽》、《勇氣與謙卑》等。有一次我應邀到一個教會主日講道,我要求在會堂外擺個書攤,可是半小時不見有人來看書買書,原來他們聚完會分小組讀書會,讀書會一結束,買書的人也相當踴躍。

    許多學生是「宅」在電腦前沒錯,但其實他們也會發現網路並無法滿足真正的人際需求,人永遠需要真實的心靈分享,而透過書本又能汲取知識與智慧。同樣的,若有人願意引導,他們是樂意讀書的。

    你願意作那位讀書引導員嗎?

 

 

屬靈書籍閱讀運動,GO!    

    2011年起,校園大學事工將與校園書房出版社合作,推動學校團契之每位基督徒,每學期至少讀一本屬靈書籍,將會針對現代學生所需的題材,如:男女關係、初信到服事、學業、交友等,期待學生藉著閱讀優良的屬靈書籍靈命更新。

特稿:現今基督教出版業的挑戰

 

現今基督教出版業的挑戰

 

 

  

口述/鄭漢光(校園書房出版社書籍主編,出版資歷18年)
採訪/榮婉伶 圖/校園書房出版社提供        

 

    Q:這幾年基督教出版市場的需求有何變化?校園書房出版社如何應對?

 鄭︰這十五年來整個教會大環境正不斷改變,基督教出版社必須跳脫過去的出版框架,優先以讀者需求面為考量。例如,過去多以圖書分類來區分,如「神學」、「聖經」、「靈修」等,較少以需求來分類,但現在你可以看到校園出版社有「生活書系」、「心靈書系」…,生活書系下又分出「HOME」、「LAND」、「MOVE」系列等等。 身為出版人,在我的生命經歷中也曾有「冷」的時期,好像只有聖經知識還不夠,靈裡仍無法得到滿足。所以我和同工們在尋找新的出版方向時,得往更多元化方向思考,因為我們相信基督信仰是非常豐富而多面向,可與自己的處境連結。不但如此,我們更把現有的書作細分,從中找出一些新的書系;我們認為不只有解經書能幫助靈命成長,有時生活、培靈的書籍更能把聖經的應用與生命解釋得透徹。
 

    Q︰校園書房出版社在選書上的考量標準是什麼?
 

    鄭︰校園的審書機制是由不同部門的同工參與,也包括各事工組的傳道同工。除了剛剛提到需求面的考量外,出版品必須是奠基在聖經基礎和信仰核心上。每個作品一定有個核心觀點,如果這個預設觀點有問題,就不容易通過。另外就是作品本身必須具備特色︰它的思想在同類中是否突出?是否具創見和新意?表現形式、文筆風格上是否有特色?


    很多人反映校園出版的書籍比較深、不好懂;確實我們多是針對高中、大專以上的族群,但是我們也注意到不同族群、地區的差異性,因此我們也會出版一些容易閱讀的作品,像是美國知名作者路卡杜的作品,或是像《上帝喜歡你》這種跨越各類讀者的小書。



    Q︰我們知道現在是資訊爆炸的時代,許多年輕人習慣透過影音媒體或網路搜尋瀏覽器來找到需要的資訊,這種現象是否對校園書房出版社有影響?目前校園在出版上的困境與挑戰是什麼?

    鄭︰這應該分成兩個部份,一是「數位化」,也包括所謂多媒體,另一個是「網路搜尋習慣」。數位化和Google是不一樣的。網路上可以搜尋到很多人對「三一神論」的解釋,但往往都是片段文章與資料,而且要在網路上閱讀有架構的長篇文章不易,所以容易產生理解上的誤差;如果能夠好好閱讀一至二位作者對「三一神論」的著作,比較能全面性了解作者的思想脈絡,整理出較清楚的三一神觀。

    其實這幾年來基督徒閱讀人口並沒有特別增減,表示社會群體裡,還是有一群人是從思想面來解決生命中的問題。可惜的是現在有更多偏向「影像閱讀」的「讀者」,這不只是年輕人,許多傳道人也看重影音媒體並因為忙碌而疏於屬靈閱讀,也是我們擔心的,因為有很多深刻的思想很難「影像化」,唯有透過閱讀,如果我們不透過屬靈閱讀、聆聽、禱告來了解上帝的話,祂的話語就無法影響我們;「推動屬靈閱讀」需要前輩們去努力、鼓勵後輩,才能扭轉,這也是我們目前的挑戰。

 園丁之歌-詹倩綸

與校園書房一同成長的點點滴滴
校園書房資深門市同工詹倩綸的故事

採訪/楊蘭欣                              
圖/校園檔案室、詹倩綸提供

    在繁榮的公館商圈,羅斯福路上第一學府台灣大學的對面,座落著一棟綠葉襯著黃光環繞招牌的校園書房大樓。推開玻璃門,滿滿的書香間,身著素雅乾淨的工作圍裙,帶著親切的笑容,向你溫暖招呼一聲「平安!」,這是校園書房門市同工給人一貫的親切印象。

    早上十點二十五分,資深門市同工詹倩綸穿上制服圍裙,來到尚未營業的書房一樓,一群同工圍成一個溫馨的圓圈,開始早晨營業前的禱告,為門市的營運和同工們一天的工作獻上禱告。在雲林長大的詹倩綸從小就在教會閱讀校園雜誌,高中畢業後,她寫信向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詢問工作機會,適逢校園書房聖誕季,大量徵求工讀生,倩綸順利應徵上門市工作。往後,從工讀生成為正職,校園書房成了倩綸職場生涯的一個歸屬。

    書房門市的同工流動率高,換夥伴的速度一年快過一年,但倩綸委身在門市同工崗位,從小工讀生「倩綸」到如今同工口中尊敬的「倩綸姐」,每次工作的轉換,倩綸一直抱著多方嘗試挑戰新事物的精神來面對門市各樣的工作,一般人很難想像從事店員的工作能長久持續,倩綸卻認為重要的是對事物的熱情能心意更新而變化。她一路學習,從最簡單的配色、包裝、商品擺放到採購、訂貨、書籍管理等工作,從學習中建立美感、培養敏銳觀察力、對美的事物欣賞,擴大了工作的廣度後慢慢建立起深度,秉持熱情用不同角度看待自己手中的工作,不知不覺就這樣過了22年。

勇於突破的學習動力

    工作中遇到挫折困難或乾枯疲憊的時候,上帝總是透過教會主日崇拜講台的信息和每日禱告和靈修來幫助倩綸,她先前的主管玉英姐,是倩綸眼中上帝為她派來的天使,好幾次都幫助了她。七年前,倩綸陷入極度的沈寂和乾渴,無論試過多少方法調適也無法擺脫,在她灰心想要放棄的時候,玉英姐讓倩綸放了半年假去尋回心中活水的泉源。她到了國外生活近半年,藉由許多新鮮事物,開闊了眼界和心靈視野,也跟上帝更親近,當倩綸被充飽找到動力,回到工作崗位,玉英姐也張著雙手擁抱她,「歡迎歸隊!」校園門市同工的夥伴情誼隨著基督信仰的導引更加濃厚堅定。

    伴隨著校園書房度過了22年,這段期間,校園書房的起落興衰,就如倩綸的工作歷程般有起有跌,從當初只有一樓的門市拓展成三層樓的規模,面臨公館商圈書店林立的競爭,校園書房以一個獨立書店的經營越加不容易。隨著網路購物的興起威脅實體書店的存亡,商品、書本電子化,加以金融風暴的衝擊,不斷打擊校園書房的營業額。基督教書房受眾規模小,本來就生存不易,校園書房努力在加強服務品質及定期保持商品新鮮度等多方發展的經營策略下留存至今。

    校園書房的同工們感情像一家人,讓倩綸即使放假,也想著現在的時間同工們正在做什麼,書房是怎樣的景況,點點滴滴的掛念也帶出一個期望,就是和來到校園書房的顧客做朋友。校園書房期待人因信仰活得美善,更冀望能像耶穌一般「作你一生的好朋友」,在校園書房任職22年,倩綸看到許多顧客,從學生時代到工作、結婚,也帶著另一半或孩子前來,她經歷許多校園書房陪伴顧客成長的喜悅。這是倩綸一路委身校園書房的使命所在。

    註:校園書房門市同工也屬於「校園福音團契」的大家庭,校園書房陪伴許多學子成長。一間獨立的基督教書房屹立在第一學府的對面,也成為一個福音的見證。

     

中區大學運動會

「愛鄰匹克」大學聯合運動會點燃青春火焰

文/李懷恩傳道    圖/中區校園提供

    「預備,開跑!」運動場上喧鬧的加油聲此起彼落的為契友助陣,籃球、排球、桌球、飛盤、大隊接力各樣比賽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愛鄰匹克」大學聯合運動會於十月16日熱情奔放的在台中逢甲大學展開。為迎接大一新生進入大學生活,中區七個大學團契於九月中開始籌辦「愛鄰匹克」聯合運動會,迎接初到大學校園的新生,使新生與學長姐們更為熟悉和建立關係,也促進台中區各大院校之基督徒社團彼此交流、相互學習,經歷了一天激烈的運動賽事,大家都玩得很開心。

    經過了六週緊密的籌備期,今年的運動會經歷了許多上帝的恩典,雖然實際報名的推動期僅一個星期左右,感謝上帝仍帶領73位學生一同參與。當天有一些畢業生、老師前來會場為參賽者加油,使參賽者更有信心,更增進彼此之間的距離。在運動場上有的團契炒熱氣氛,有的團契勢在必得,有的團契陣容龐大,有的則以黑馬之姿異軍突起, 不僅提昇團隊的向心力, 也自然帶出校際間彼此切磋、以武會友的效果。而沒有比賽的同學們能利用空檔的時間進行個人的關懷與福音的對話。

    整場運動會無論在場地、同工支援、籌備或當天活動的進行上,都很順利,甚至有保力達企業贊助的飲料及水瓶,使運動會在有限的成本下,更有吸引力,感謝上帝豐富的預備。

 地區寶寶台北見面會

「地區寶寶台北見面會」-

大學新鮮人台北生活經驗分享

   
採訪/楊蘭欣  
   圖/北區大學提供

    離開家鄉,負笈北上的學生如何面對台北新生活?十月2日在台北校園大樓舉辦的「地區寶寶-台北見面會」邀請台北地區以外的大一新生,和身為前輩的學長姐活潑的雙向互動,分享在台北念書、生活的訣竅。


    當天活動仿電視節目「大學生了沒?」的互動方式,讓學長姊、大一新生分別就主持人提出的問題,分享在台北生活的各種經驗,有學長分享自身不斷換教會的經驗,突顯離開家鄉的基督徒新生常會遇到「找教會」的問題。用餐時讓23位新生分組,在特定的時間內換桌聊天,每桌都有不同話題,有「台北生活優缺點」、「台北好景點」等話題,讓新生捧著食物就話題邊吃飯邊分享,兩個半小時的分享,新生們在交談間自然熱絡起來。莊逸宏傳道最後以自身北上求學的經驗分享,告訴新生面對「新生活」可以有合宜的「新態度」,勉勵新生能做好大學生涯規畫,充實地度過四年大學生活。

    第二次籌辦地區新生見面會的同工張以慧傳道說,從去年的「同鄉會」到今年改版推出的「見面會」差異在於多了雙向互動的機會。去年第一次舉辦的「同鄉會」沒有機會讓大一新生分享,今年則邀請從新竹、台南等地區北上唸書的四位學生參與籌備,打造溫馨氣氛舉辦餐會,讓新生們多說話,建立良好的雙向互動。張以慧說,辦見面會除了關心從各地區北上唸書的新生,讓新生有機會認識學校團契之外,也帶新生認識北區大學和校園團契大樓,期待他們能將校園團契當作一個溫暖的家。

 十一月活動快訊

台北地區
11/12 高三聯禱會-我如何選擇科系台北校園二樓會堂
11/13 高二月會-以賽亞:衷心+順服才是重點台北校園二樓會堂
11/13 技職豐月季台北校園五樓會堂
11/21  北區全職小組台北校園四樓A教室 
11/26  北區大學應畢生座談會台北校園四樓睦群
11/27 北區技職詩歌觀摩會台灣科技大學演講廳

中區校園
11/20 地區畢契聚會中區校園辦公室 
11/27 高二同工暨輔導出遊
南投集集

台南地區
11/13 中學月會台南校園B1會堂 
11/19-20 體驗教育引導員初階班三
台南校園B1會堂
11/27 大學月會台南校園B1會堂
11/28 中學高三禱告會台南校園禱告室

高雄地區
11/13 中學月會:成為猛將的秘訣高雄校園辦公室
11/13 服務隊訓練高雄校園辦公室
11/19-20 高雄飛躍重建區服務隊東港希伯崙教會、東興國小
11/20 高雄地區小畢契聚會:愛情與婚姻高雄校園辦公室
11/27 高三聯禱會高雄校園辦公室
11/27 大學月會高雄校園辦公室

屏東地區
11/2 聖經學苑民生路教會
11/16 聖經學苑民生路教會
11/23 聖經學苑-含聯合禁食禱告會民生路教會
11/24 教師團契-聖經之旅二屏東校園辦公室
11/27 週末服務隊-全體集訓二民生路教會
11/30 聖經學苑民生路教會

飛颺
11/15 飛颺退休教師成長課程-電影讀書會《叫我第一名》台北校園二樓會堂
11/19-20 體驗教育引導員初階班三(台南校園B1會堂)
11/21 玩出好關係體驗活動研習
台北校園二樓會堂上課前一週報名截止,限30人
11/27 高空繩索挑戰體驗課程
國立體育大學上課前一週報名截止,限20人

 讀經生活化2010-全民讀經運動

禮物的工匠

/校園書房出版社編輯部

    
    這個世界, 是上帝所賜給我們的一份禮物。除了天空與太陽,洋海與陸地,裡
面還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生命,地上跑的、天上飛的、海裡面游的,讓人目不暇給。每一種生命,都蘊含了一份驚喜;每一個創造,都帶來祝福。

    毫無疑問地, 聖經是這份禮物的使用說明書。裡面一字一句,都是神一筆一畫寫下來的指南,祂希望我們從世界這份禮物得到祝福,在其中喜樂地生活。

    然而, 人類卻不相信這份使用說明。他們希望用自己的方法,來使用這個禮物。結果,這個禮物遭到扭曲,祝福變成咒詛,人在其中苦不堪言。

    該怎麼樣扭轉頹勢?如何讓禮物再次成為禮物?這是每一個基督徒責無旁貸的使命。一方面,我們要從聖經這本指南得到幫助,調校我們的視野,轉化我們的生命,讓我們可以用上帝的眼光來看世界,用上帝的方法來使用禮物;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走入其中,用聖經教導的方法,去教導、去改變人們使用禮物的方法。

    我們就像是上帝所差派而來,四處去修復禮物的工匠。我們走入家庭,修復「婚姻」這份禮物;我們走入學校,修復「學習」這份禮物;我們走入人際關係,修復「友誼」這份禮物;我們更要走入政治、經濟、法律,修復「社會」這份禮物;我們還要走入辦公室、走入工廠、走入商店,修復「工作」這份禮物。打開我們的工具箱,裡面放的不是槌子、起子;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才是我們該用的工具。

    來吧!一起加入這個禮物的團隊,讓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一秒,都充滿了發現禮物的驚奇,還有感動。

禮物好書:
《工作是一份禮物》
《孩子送我的生命禮物》
《用祝福來著色》
《編織靈魂的話語》
《耶穌愛你這麼多─約翰福音》
《這份愛是為了你》
《上帝愛你這麼多》
《這裡發現神的愛》
《給你的禮物》

 

 十一月校園本版新書

十一月校園本版新書

改變生命的54封信(原書名《摯人智語》改版)
Wisdom of Each Other
著/畢德生(Eugene Peterson)
譯/徐成德

 這份愛,是為了你 God’s Love For You
著/葛理翰(Billy Graham)
譯/柳惠容

工作是一份禮物 Gift of Work
著/海特利(Bill Heatley)
譯/陳曉微

 

玩出好關係
The Power of Healthy Relationship:Experiential Learning
Activities for Building up Teenager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著/洪中夫

 

 

校園書房聖誕季特惠活動新登場!

 總幹事的話、消息與代禱

總幹事的話

主內親愛的弟兄姐妹:

   
每年的十月中旬至十一月,是眾同工們做年度計畫,省思過往,展望未來的時刻!

    一方面存著感恩的心,回顧上帝透過我們運用團契、營會、文字及網路等策略,接觸眾多學子,看見他們從未信到初信,也有從尋求到委身,一顆顆信仰的種子漸漸發芽、成長以至茁壯。另一方面,深知當我們在這片青春土壤耕耘與歡呼收割的同時,也看見仇敵在這個彎曲悖謬的世代,以各種試探與計謀毒害每一個學子的心靈,使他們在似是而非的價值觀中,迷失自己,甚至傷害自己。因此「流淚撒種」在「歡呼收割」中不能劃上休止符,反而更應在上帝給的恩典中,竭力向前。這是警醒,更是從上帝而來的使命!

    明年是民國一百年,在今年國慶活動中,增加許多不同以往的熱鬧氣氛,使國人都引領期盼明年有更多的慶祝活動舉行。我們都知道,「活動」會如同「煙火」一樣,熱鬧一下就過去了,而對於國家及教會的希望:這群每天出現在你我身旁的學生而言,我們能作什麼,以致可以帶出永恆的影響?這是省思,也是上帝給我們的使命。

    存著感恩警醒的心,帶著上帝給我們的使命,眾同工在這段時間會透過個人安靜、團隊尋求的方式,來明白上帝的心意及帶領。請您為我們禱告,讓我們這個團隊可以繼續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救主(來十二2),朝「在聖靈裡禱告、在真道上建造、培育神國人才、傳揚整全福音」的事工方向來前進,繼續在「流淚撒種」中迎接另一個「歡呼收割」的來臨!

    也請為我們每月經常費的需要關心代禱,本年度至本月累積結欠為331萬元多。

 

 

 

消息與代禱

1.   本團契總幹事王文衍傳道已於十月16日在衛理神學研究院舉行按牧典禮,願上帝使用王總幹事往後的服事成為校園福音團契及眾教會的祝福。

2.   北區大學主任郭宇欣傳道與訓練部實習傳道陳建宏,兩人已於九月25日於雙連教會完婚,願他們所建立的新家庭,同心事奉成為學生的祝福。

3.   請為北區飛躍服務隊在十月底的出隊服事代禱:
▲10/22-24大同、明倫、南湖三校至屏東大潭國小;中正中山、內湖三校至基隆八斗國小
▲10/28-31附中、建中至高雄那瑪夏鄉;
▲10/29-31北一女至烏來忠治鄉;
求主保守各校的推動,有更多慕道同學前來參與,進而認識福音。請為交通路況的平安代禱,並為各梯參與服事的學生預備心及輔導們禱告,在忙碌的生活中要籌備服務隊,求主賜他們有強健的身心,服事靠主喜樂、得力!

 公告

 2010 / 9月財務報告

2010 / 9月財務報告

  

※2010年整體預算每月500萬(不含校園書房出版社預算),
其中總部每月355萬元,團契部每月145萬元。


Copyright © 2005 Campus Evangelical Fellowship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園福音團契 版權所有.電 話: (02) 2368-2361 

如要退訂電子報,請按此<我要退訂>


 

上一頁
電子報訂閱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