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期
校園簡訊360期:泰國之行短宣隊的收穫與發現

 

泰國短宣隊-收穫與發現

短宣隊員心得

新進實習傳道同工介紹

中、大學迎新消息

營會活動報導

十月份活動快訊

讀經生活化2010

十月校園本版新書

白崇亮「讓工作發光」職場講座

總幹事的話、消息與代禱

校園福音團契-公告

八月份財務報告

 封面故事:泰國之行短宣隊的收穫與發現

泰國之行短宣隊的收穫與發現


    普世宣道是上帝的心意和計畫,也是十九世紀以來自歐美發軔的學生福音運動的特質。校園福音團契宣道中心自1999年至今,每年舉辦海外短宣體驗隊,帶領學生到海外參訪教會、傳福音、見識學習,開闊屬靈眼光,親身體驗上帝跨越種族與文化的大愛。

2010年校園泰國短宣體驗-曼谷隊

8/3凌晨台北 → 泰國曼谷 → A大學(華語營教學)→黃馬(Huamark)郊遊 → 國家公園、桂河大橋 → A大學(華語營教學)→ 8/16抵達台灣

攝影/老永強、陳涵睿

為學生埋下生命中的宣道種子

文/李懷恩傳道(曼谷隊領隊)

聖經中的宣道策略

    福音傳至泰國已有百年的歷史,但信主人口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七左右。受到泰國國教及社會文化的影響,除了華人教會外,泰國的教會普遍都很弱小。趁著目前泰國各大學華文學習的熱潮,透過漢語教學的課程,四年前與宣教士配搭,參與曼谷A大學的校園福音事工。逐年獲得校方的肯定。今年甚至有此大學中文系的學生主動提出要一同籌辦華語營,使本次華語營獲得更多校方的資源(如:經費、餐點的補助等),內容亦因有泰國學生的參與而更容易獲得該校學生的認同。

    我們越深入瞭解當地的文化,就越發感受到宣教士在這裡工作的艱難(一個泰國人信主平均需要七年左右的時間),比起同樣是偶像崇拜興盛的台灣,泰國人的信仰更是深入在他們生活的許多層面中。這兩週的行程,讓我們看到宣教士們如何道成肉身、靈巧事奉的榜樣,另一方面也思索到上帝如何使用華人,成為影響泰國人信主的橋樑。這模式就如同耶穌、保羅在傳道初期所做的,無論他們到哪裡,總是先進入猶太人的會堂,先向自己的族人傳道,再透過他們來影響其他周遭的人。

團隊合一的見證

    來自台灣各地的曼谷隊團員直到出發前一天,才全員到齊,儘管彼此不太熟悉,但一到曼谷,接下任務後,大家就彷彿一個身體般,盡心竭力地幫補事工上的各種需要。到了第二週,許多隊員甚至開始投入過於分工所要求的責任,把握每個可以接觸、事奉當地學生的機會。

    此外, 我們也經歷到前所未有的團隊配搭經驗。除了與當地的宣教士配搭外,校內的基督徒老師、校內團契的弟兄姊妹、來自海外的短宣隊,還有學校的幹部,都是我們配搭事奉的對象,短短兩週可以與這些不同的團隊配搭,不但為整個團隊注入許多趣事及新鮮的話題,更是從彼此的身上學到許多自己缺乏的經驗,體會到上帝在不同群體中的工作。

短宣的價值與果效

    兩週的事奉結束了,留下個人心中的則是許多深刻、鮮活的感動。感謝上帝,讓我看到台灣學生工作的優勢,無論是友誼式佈道、體驗教育的概念、小組帶領、聖經陪讀、節目的策劃、破冰活動等,這些都是學生平時在團契、營會所學到的技巧,每個隊員彷彿都有個創意小錦囊,在短宣的事奉中靈活地運用他們在台灣經驗,不但受到配搭團隊的肯定,並藉此機會分享台灣學生工作的資源。

    最喜樂的莫過於看到了隊員間的成長與改變。除了大家原本事奉的心態,因為更瞭解泰國人的需要而變得更熱切之外。經過了兩週同甘共苦的革命情感,團員們都經歷了上帝在個人生命中不同的工作。當最後一晚,大夥拎著大大小小的行李抵達桃園機場時,疲憊的身軀內早已埋下一顆充滿活力的宣道種子,將我們在曼谷短宣事奉的活力延續到台灣,到下次再參與短宣的時候。

 
泰國文化的震撼!

文/蔡文貞傳道(曼谷隊領隊)

    這是第三次參與曼谷短宣隊,有三個團隊一起配搭事奉,再加上泰國當地大學中文系學生的參與,節目數度重新調整是很大挑戰。為了能讓泰國學生有參與的機會,我們讓他們負責帶領一個舞蹈節目,但他們所帶領的舞蹈,卻讓我們深刻瞭解泰國文化黑暗的一面。從他們所帶領的舞蹈中,感受到他們的熱情,但跳著跳著愈覺得不對勁,因為語言的隔閡,我們無法了解舞蹈中泰國學生所傳達的,後來經由某些學生解釋,才明白原來他們所帶領的舞蹈,許多的動作竟然都有「性」的暗示。活動結束後有短宣隊員回房痛哭,為泰國如此晦暗的文化不知不覺影響泰國學生,也為著自己身心靈的潔淨求主保守禱告。但這次經歷,使我們更真實看到泰國文化,體會到文化衝擊,也看到此地福音的需要。泰國人雖表面微笑,口裡跟你說不錯,但卻極其少人真的願意去思考生命的方向,這也是福音難傳揚的其中原因。

    在此次事奉中,上帝讓我更多看見宣教的需要,看到當地學生團契的需要,也看到短宣隊固定投入宣教工場的價值。回想在第五屆青宣中開始對海外宣教與學生工作的負擔,上帝沒有直接帶我進入宣教的事奉,而是成為學生工作者,沒想到上帝卻也透過其他的方式讓我參與宣教。祂的作為真的是奇妙可畏,超過人所能想像。


2010年校園泰國短宣體驗-泰北隊


8/4凌晨台北 → 泰北清萊 → 認識M大學、R大學 → 清萊郊遊闖關 → 學生宿舍探訪 → 參訪栗粟學生中心 → 泰文村莊(福音晚會) → 美斯樂 → 清萊 → 8/17抵達台灣

攝影/老永強、陳涵睿

在偏遠之地看見上帝的供應

文/黃政雄傳道(泰北隊領隊)
 

當地的福音契機

    清萊的J教會是主要接待我們的當地教會,這教會和一般傳統教會不同,以大學生為主體,由一對極愛學生的大學老師夫婦和一對傳道人組成輔導群,加上幾位初信畢業生和在學學生組成同工群,一起同心服事當地兩所大學,由於地處於中印國家的交界,加上輔導與同工都是華人,又正好此時華語正夯,泰國人很想學習華語,傳道人很有國度眼光的把整個教會的重心都放在這兩所大學,期待得著學生帶來更深遠的影響。

從眾人身上體驗基督大愛

    除了在J教會的服事外,我們也參訪幾所當地的教會、神學院和學生中心,並有兩天在美斯樂教會為兒童、青少年和主日的服事,看到當地傳道者在經濟缺乏下仍用心服事、信靠上帝的供應,提醒我們當珍惜所有、學習分享所有的功課,並可在回台後能更具體的為他們禱告。

    這次短宣隊中讓我最感動的有:

    一、傳道人有夢:在泰北清萊的這些偏遠教會,傳道人對未來都是有夢、有異象的,他們不被現況所困住而灰心喪志,雖然物質條件缺乏,但他們卻一步一步的跟隨主朝著上帝在他們心中所給的目標前進。

    二、大學老師有愛: 除了傳道人有愛以外,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J教會有位老師,在教學忙碌之外,她全然投入教會的服事和全程陪伴我們到美斯樂去,處處顯露出她的愛心,心中很想知道她的愛心來源何在?在一天感恩分享會時,她講出她的信仰生命歷程, 原來是基督的愛深刻的激勵了她,使她有愛、甘心付出。

    三、學生有單純的信心和熱情:這是不分國籍的,或許也不分年齡,只要在基督裡新造的人都會有單純的信心和熱情,雖然我一直置身在學生工作當中,但從來沒有一次與十一位台灣學生(嚴格來說學生只有十位,另一位是小學老師)這麼密集相處的兩週服事,先前自己隨著年齡的增長,感覺和學生漸漸有距離,跟不上學生文化變化的腳步,這次兩週相處下來,經歷學生(包含台灣與泰北)的包容力和接納度,他們單純的信心和熱情,也喚醒了我的童心、提醒我還可以學習道成肉身的功課,對我來講是相當深刻的收穫。

    感謝上帝給我機會,能前往泰北有這樣短宣的體會,更貼切的看到上帝的偉大與人的需要。


開啟屬靈眼光的短宣體驗!

文/葉恆劭傳道(泰北隊領隊)

    旅行能開啟人的眼界,那短宣體驗呢?這也是一種旅行,也能開啟人的眼界,但是除了開啟一般的眼界外, 也開啟了對上帝國度的眼界。

    今年是我第二年參與泰北短宣體驗隊,去年的經歷讓我更有負擔的,也有方向知道如何帶領今年的團隊服事在泰北的大學生,我們透過了幾次的福音行動,建立起與當地泰國學生及中國留學生的情誼,同時也撒出些許的福音種子。泰國人不喜歡「有壓力」, 一旦感覺到「壓力」,就不想再聽你所說的,而當地的留學生,一旦覺得你在強調「信仰」,他們也會自動的關起耳朵。我們一起包水餃、寫書法、踢毽子、玩扯鈴等等,還煮了當地的蛋黃麵拌著從台灣帶去的炸醬罐頭醬料,馬上虜獲了人心,一掃而空,這些活動拉近了我們彼此的距離,以致於晚上的福音聚會,他們接受度大大提升。另外,我們也辦了一次福音郊遊,我們與當地的留學生及泰國學生去爬山,過程中安排了五個跟「神、人、罪、恩、信」有關的活動,下山時也透過信心之旅來傳達上帝與人的關係。

    在決定參與短宣體驗隊時都如此認為:我們是要去「做事」來服事這些有需要的人,因為他們資源不如我們,但是往往上帝卻透過這群人來教導我們,讓我們知道雖然他們沒有足夠的資源卻有足夠的信心,雖然沒有豐富的信仰學識卻有完全委身上帝的心。

短宣隊員心得

 

 

寫給我的代禱勇士-我的曼谷短宣體驗

 

 

   首先,要為著華語營來感恩,這一次的華語營充滿變動與挑戰,整個過程中就是不斷的修改,結果不管是晚會、大地遊戲還是早上的節目都很流暢,真的很感謝上帝!

    再來,要為著我們跟海外短宣隊與當地大學團契的配搭獻上感恩,在短短的兩個禮拜之間,能夠搭起默契展開營會與佈道會的服事真的很感恩,到了最後我們就像是一個團隊。能夠在曼谷和他們合一同工真是很大的恩典,若不是上帝的愛,我們是絕沒有機會相聚彼此服事。而且我們也在彼此身上學習到我們缺乏的,像是紀律與順服,這些海外同工真是我們台灣學生值得效法學習的對象。

我也要為著我自己獻上感恩,在整個短宣的過程裡,常常遇到像是皮包不見、體力不足等讓我無力可施的突發狀況。但感謝上帝一路上陪伴,一路上有祂扶持、牽引,滿滿的恩典是如此豐富的充溢在我們周圍,每個困難只要願意跨出去就被解決,這真的是恩典!

    另外,還有些事是要請各位弟兄姐妹們繼續禱告的。第一是泰國的福音工作,福音進入泰國已經兩百年了,但基督徒的比率一直停留在千分之七,然而這千分之七裡頭又大多是華裔移民,都是屬於上層階級的人,對真正的泰國人而言,這個信仰是從未聽過,從未想過。聖經也說過,若沒有人傳怎麼會有人信呢?求主憐憫這塊土地上人民靈性上的貧瘠與缺乏,並求上帝也繼續在我們這群短宣隊的隊員作工,讓我們能夠繼續傳遞負擔,不管是自己投身或是繼續支持福音事工。

    第二是為這塊土地上的淫亂代禱, 由於這塊土地受到小乘佛教的影響,認為只要動機是對的做什麼事都是對的,因此,賣淫養家也是對的。在泰國民間會崇拜生殖器官,而衍伸出來的問題是把男女之間的界線完全塗抹,加上母系社會和男女比的差異,一個男生有許多性伴侶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此外,淫亂所延伸出來的問題是早年性經驗被錯誤的開啟,如此產生的現象就是人妖文化與同性戀的興盛,淫亂與同性戀的關係本就是密不可分,這些現象,在泰國是如此難以撼動,唯有以禱告來到上帝面前,除去嫌棄與鄙視,單單以耶穌的心為心,為這地方的淫亂現象代求。

    第三是為宣教士代禱,在泰國服事的宣教士要負責的事務相當繁重,而且不容易。撇開文化差異的適應,最不容易的是和泰國學生深入的建立關係,泰國雖然是一個微笑的國家,但這樣的微笑卻是停留在表面,這個微笑不是從心來的,而是從文化約束與禮儀而來,如此膚淺的表達使得宣教在服事過程中加倍辛苦,求上帝不斷加添力量給宣教士!謝謝各位為我們的禱告,願神賜福給你們。


黃睿謙(曼谷隊隊員)2010年八月

 


人生中最棒的跨界冒險

文/吳夏綺(泰北隊隊員)

    行程的最後幾天,我們去了一片人間的淨土,美斯樂。美斯樂的小朋友多數都生長在資源缺乏的環境中,但是他們卻有著富足的心靈,幾顆小石頭就可以讓他們玩得好開心,跳跳舞唱唱歌就可以讓他們嗨翻天,只要有人和大自然,他們就可以過得很快樂。我在這裡看到了上帝創造人最原本的純真,在都市中生活太久的我們,都快要失去的那種純真。我遇見了一位十八歲的女孩,她跟我說了她的故事,在十歲的時候,他們一家人從雲南來到了泰國,爸爸在她小時候就過世了,媽媽獨力養活他們家四個兄弟姊妹,她現在十八歲,但卻還跟小她兩歲的妹妹一起念初中一年級,她很想多念點書,但環境不一定允許她繼續念書下去。來教會八年多,她說一開始,來只是為了來學中文,後來慢慢變成為了朋友而來,到最後,她學到了朋友總有一天會不在你身邊,但只有上帝永遠不會離開你,最後她終於是為了上帝而來教會了。或許這個女孩人生中不能念太多書,但是她已經曉得人生中最重要的真理,感謝上帝,讓這樣的深山中,還是有一群願意為主付出來照顧這些孩子的人們,讓他們在年紀還小的時候,就有機會來認識這位又真又活的上帝。

    在距離台灣這麼遠的泰北,我們認識了一群勇於為上帝做大事,為上帝做大夢的人。我們好像很渺小,但在上帝的手中我們可以是無限大的。感謝上帝讓我有這樣的一次跨界冒險,我的眼界更寬闊,心靈也更豐富了。


擁有為上帝作夢的勇氣

文/老永強(泰北隊成員)


    這次的短宣親身到第一線去經歷,大大的打開了我的視野,接觸了當地的基督徒學生,有泰國人也有中國人,看見他們在艱難的環境裡面更加認真地追求,參訪了幾間教會與學生中心,看見每個傳道人辛苦的經營,甚至過著信心的生活,可是卻是那麼的喜樂又甘之如飴,他們每一個為上帝作夢的勇氣深深的震撼了我!雖然只是短短的十四天,還有很多的深層感觸無法經歷,但是對我原本的生活已經造成不小的衝擊,讓我對現在的生活有更深的省思,看見我自己還有更多的可能性,可以為上帝做更大的事。在服事中有很多的突破,與不同的人在異域一起同工,學習捨己與團隊服事,學習在異文化中如何分享福音、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也能夠成為教會或團契的窗口,將負擔與需要帶回來台灣,並且分享給別人。可以說是在那邊被倒空後,再滿滿的回來。更重要的是將我們在那邊所受到的感動持續在我們真正的生活中活出來,倚靠上帝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感謝上帝讓我有這樣特別的機會,跟一群特別的人去到這麼一個特別的地方,希望這樣的經歷不單使我自己得造就,也能藉著分享讓身邊的人看見負擔與需要,對泰北的福音工作能有更多幫助。

 新進實習傳道同工介紹

在挫敗中緊隨基督走十架道路

文/連方綺(台北大學社會系畢業)
 圖/連方綺提供
                                      

    大一在大專靈修班校園之夜,我回應了台上講員的呼召,當初並沒有想太多要當個學生福音工作的傳道人,只是單純的認為我在學校團契認識上帝,在學校團契接受餵養與裝備,我盼望可以全時間的陪伴學生經歷這樣的福份。

    大三, 我接下了大學團契同工的職分,同時也在高中學校團契擔任配搭輔導,在這當中,我看見人們靈魂的需要,看見自己的不足,看見上帝奇妙的工作,還記得當時的禱告:「上帝呀!若我將來沒有當一個全職的傳道人,我想我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全時間的投入服事,倘若祢呼召我,我願意回應祢的呼召,被祢使用,我也渴望被祢使用。」

上帝呼召全職學生工作

    之後隨即我參加了第九屆青年宣道大會,我再一次站立在上帝面前,回應上帝對我全職學生福音工作傳道人的呼召,我向上帝陳明我不只願意將所有的時間獻上,我更深願用上帝的話語餵養學生,願自己如提摩太後書二:15一樣:「當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悅,作無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當我回應了上帝的呼召後,在前面等著我的第一關就是順服,上帝在我畢業時關了各扇進校園的門和窗,要我去職場上工作。還記得當時跟一些校園同工談完後我跟上帝禱告:上帝,若祢要我學習順服,雖然很痛,但我仍然願意!盼望我的出去是為了將來的回來。

    在職場上兩年,我被環境壓著幾乎忘記了學生工作的呼召,但就在工作穩定後那學生福音工作的呼召又在我心中悄悄地甦醒,上帝在此時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祂讓我的工作告一段落,又讓北區飛躍有空缺,還讓家人支持我進入校園北區飛躍當行政幹事,於是我開始了全時間學生工作的服事。

聖經話語堅固呼召

    加入北區飛躍,我又向呼召更貼近了一步,但並沒有從此就過著王子公主般幸福快樂的日子。北區飛躍忙碌且龐大的事工,面對與人的同工、自我的期許,壓力讓我幾乎喘不過氣,原來全時間服事是如此的不容易。感謝校園大家庭的忍耐、陪伴、帶領與禱告,讓我在台北飛躍的服事漸漸上了軌道,慢慢有了手中的巧妙,我向上帝禱告預備申請加入校園,在一天靈修中,上帝藉由摩西被上帝呼召的經文鼓勵我,摩西一直覺得自己不能,但上帝為摩西預備他所需要的,而且一再的跟摩西說話,我回顧好幾年的過往,上帝也一再的跟我說話,等待我、安慰我、呼召我跟隨祂。

    加入校園的過程中我經歷許多的挫折與失敗,包含申請的過程和感情上的,我在禱告當中與上帝對話,上帝你真的呼召我嗎?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難處與關卡?然而上帝卻問我,即使遭遇這些,妳仍願意走上這條全職事奉的道路,專心仰望我嗎?上帝再一次用祂的話語堅固我:「耶和華—你上帝原是有憐憫的上帝;他總不撇下你,不滅絕你,也不忘記祂起誓與你列祖所立的約。」學生工作這條路是上帝對我的呼召,我更體會一首詩歌所說的:「我的得失並不是最要緊的,我當留心上帝的旨意,我要將萬事都看如糞土,主的旨意才不會受攔阻。」

    感謝主, 最終我還是踏上了這一條路,深信自己跟上帝走的這一條路,是一條捨己卻更加寬闊的路,放手卻更加穩妥的路,有超乎我想像的精采豐富。如今我仍然知道自己的軟弱與不足,但一切奇妙的恩典,也就因著上帝親自的呼召與應許而成就了,盼望在這條全職的道路中自己可以一直緊抓上帝的應許,甘心樂意的憑著信心走這十字架的道路。

中、大學迎新消息

新鮮人Online各地中、大學迎新千人熱烈參與

採訪/楊蘭欣 攝影/蔡旻修

    全國高中、大學放榜後,各學校都摩拳擦掌期待迎接新生到來。九月開學季來臨之前,校園福音團契已在全國各地區陸續舉辦大專院校及高中職的聯合迎新。

    大學方面,八月16日在台北公館長老教會舉辦北區大學聯合迎新,以「時間管理」為主題,要告訴大一新鮮人,大學不是「由你玩四年」。講員莊逸宏傳道提醒在座學生要學習訂定自己的「大學四年成長計畫」,除了對新鮮人受用,與會的高年級學生也獲益良多。張以慧傳道表示,今年有120位新生參與,15個團契響應,總人數超過200人,比起去年增加了許多。她說,中學飛躍有好的栽培,讓學生期待進入大學團契,以順利的銜接作為開始。同一時間,新竹校園舉辦「新鮮人座談會」,邀請各大學團契學生到新竹與考上該校的大一新鮮人分享,共有12位新生,15位學長姐參與,其中有些新生是非基督徒,參加過後表示非常期待進入大學團契。緊接著八月17-19日在台中、台南、高雄、屏東各舉辦了各樣的大學迎新活動,共計99位新生,65位學長姐參與。期待能幫助學生從高中團契銜接上大學團契,對大學生活有所預備,也規劃了各校團契時間,讓新生和學長姐進一步接觸,彼此相談甚歡。

    中學方面,八月20日台南飛躍首先展開迎新活動,從與校園熟悉的7位教會學生作為接觸新生的開端;21日中區飛躍以「新中就是你」為主題, 用心關懷與會的14位新生, 讓學生認識高中生活外,也知道學校有團契會關心他們; 台北飛躍23日於台大舉辦高中職聯合迎新「高校前的倒數計時」,丟出問題給高一新鮮人,到底高校生活是「HIGH翻天」還是「爆掉啦」?吸引超過32個高中職團契,共1124位學生參加,其中新生約850位。左心泰傳道說,今年以五支仿全聯、Visa廣告的短片穿插節目當中,要讓學生建立高中職「到處有團契」的概念,讓身處影像時代的八年級學生容易瞭解「學校有團契」,這也是飛躍在推行的福音運動之一;講員謝智謀老師在其中分享時,將基督信仰帶入,為還沒認識主的學生搭起福音的橋樑;一天下來,學生互動良好、回應熱烈,為團契新生工作拉開美好的序幕。

    九、十月各地區還有一波迎新活動,請為新生踴躍參與禱告,也請為近日各中、大學開學後各團契的新生工作及迎新跟進代禱。

 營會活動報導

第三十屆大專門徒營

「八月圍城」報導

文/編輯室

    今年八月22-27日的大專門徒營由於受到學生參加暑期多項營隊(包括青宣)的影響,只有120多位學生參加,較過往少了兩三百人。然而學生還是有豐富的收穫。

    學生迴響:

◆想要好好追求神的話。在參加大門後,深感自己在上帝的話語上努力不夠,希望回到學校能過一個聖潔,討上帝喜悅的生活。在佈道組中,收穫非常多,對於自己的信仰也重新思考,並且對於如何向人傳福音也較有概念。(A同學)

◆感謝主,我想這次營會是我靈命增長的轉捩點,知道要去瞭解自己信的是什麼,也知道所有問題的源頭都在聖經中,因此有個盼望是能在大學將聖經讀完。(B同學)

◆我們的信仰不是和上帝做買賣的信仰,拿到報名單的時候,看到有七天的課程,感到有點怯步,不知道一直聽講堂會不會受不了。今天我來了並且經歷了上帝在大專門徒營所預備的一切,滿心感謝,原來信仰不是所謂激烈式的感動獲得,第一次參加大門營,回歸聖經,回歸真理,驚訝在營會中所學到的!感謝主,也感謝辛苦的輔導們。(C同學)


第一屆畢業生同行營
幸福,在職場

文/陳正宏牧師(畢業生事工負責)

    今年八月20-22日舉辦了第一屆畢業生同行營,選定的主題是「幸福,在職場」,由李志鴻牧師來帶領,會前針對參加者進行一份「幸福大調查」的問卷,於會中將大家的回應公佈,許多的答案令人會心一笑。之後,透過問卷探討「你適合投入職場或甚麼樣的職場嗎?」「從標竿的觀點看職涯發展」以小組討論、講員簡報與回應來進行每一堂的內容。內容的設計有點針對職場新鮮人的方向來進行,但根據會後的問卷回應,學員表達非常需要有「職場倫理學」的探討,雖然有點落差,但與會者仍然覺得有所收穫,也提供我們一個值得在未來規劃的方向。

另外,從劉錦昌牧師分享的「職場靈修學」與李貽峻牧師的「職場是祝福?還是詛咒?」這兩堂的培靈信息中,也提供許多靈命成長的觀念與作法。

幾乎每一個參與的畢業生都表達,他們非常需要這樣一個可以讓他們休息、充電,找到知音同伴彼此分享與分擔的營會。而服事這些畢業生也更加成為我們的負擔與上帝的託付。

 十月活動快訊

台北地區
10/2 北區大學月會Ⅰ(台北校園書房二樓會堂)
10/2 地區寶寶台北見面會(台北校園書房四樓A教室)
10/15 應畢生座談會(台北校園書房四樓睦群)
10/15 高三聯禱會(台北校園書房二樓會堂)
10/16 高二月會(台北校園書房二樓會堂)
10/16 追「新」族技職聯合迎新(台北校園書房二樓會堂)
10/17 全職小組(台北校園書房四樓A教室)
10/22-24 大同、明倫、南湖服務隊(宜蘭頭城國小)
10/22-24 中正、中山、內湖服務隊(基隆八斗國小)
10/28-31 附中、建中服務隊(高雄那瑪夏鄉)
10/29-31 北一服務隊(烏來忠治鄉)
10/30 北區大學新生盃運動會(關渡基督書院)


中區校園
10/3 聖經學苑(中區校園辦公室)
10/16 中區大學聯合運動會(逢甲大學)
10/16 高三聯禱會(台中一中)
10/17 中大福籌備會(中區校園辦公室)
10/17 聖經學苑(中區校園辦公室)
10/23 飛躍服務隊訓練(中區校園辦公室)
10/24 聖經學苑(中區校園辦公室)
10/30-31 飛躍服務隊(彰化芳苑路上長老教會)
10/31 聖經學苑(中區校園辦公室)


台南地區
10/1-2 飛颺體驗教育初階訓練學期班(台南校園辦公室)
10/9 校園學苑(三) 3story(台南校園辦公室)
10/16 大學聯合迎新出遊(成大榕園&台南校園辦公室)
10/17 中學月會(台南校園辦公室)
10/22-23 飛颺體驗教育初階訓練學期班(台南校園辦公室)


高雄地區
10/16 大學生活日(七賢路禮拜堂)
10/16 中學月會:同工進行曲二(高雄校園辦公室)
10/16 高三聯禱會(高雄校園辦公室)
10/24 校園之友(高雄尊龍大飯店)
10/30 大學月會(高雄校園辦公室)


屏東地區
10/5 聖經學苑(民生路教會)
10/12 聖經學苑(民生路教會)
10/15 週末服務隊集訓(民生路教會)
10/16 飛躍幹訓(屏東校園辦公室)
10/19 宣道日(民生路教會)
10/20 教師團契-摩西的一生(二) (屏東校園辦公室)
10/26 聖經學苑-含聯合禁食禱告會(民生路教會)
10/30 飛躍聯合迎新-伯大尼服務隊(屏東伯大尼之家)

飛颺
10/1-2 體驗教育引導員初階學期班22期訓練(台南校園辦公室)
10/9 團體遊戲帶領研習(台北校園書房二樓會堂)
10/11 退休老師成長課程美政老師讀書會(台北校園書房二樓會堂)
10/30 主持台風技巧研習(台北校園書房二樓會堂)

 讀經生活化2010-全民讀經運動

恩典科學研究院

文/校園書房出版社編輯部

 

    基督教是一個恩典的宗教。和世界上大大小小其他信仰相較,基督徒理當是最重視恩典,也最能活出恩典的人。我們都應該是神國度中「恩典科學研究院」的院士。然而,真實情況往往不是如此。在個人的領域,口口聲聲說著恩典,心裡頭對那得罪我們的人,卻恨得牙癢癢;在教會,我們吟唱著恩典,卻斤斤計較誰有按時奉獻、誰的出席率高、誰有為教會付出?

    我們也很少聽到,基督徒在談論恩典的讀經法、恩典的敬拜法,更不曾聽到太多關於恩典神學、恩典教牧學的討論,事實上,身為「恩典科學研究院」的院士,我們嚴重失職,不管是恩典政治學、恩典經濟學、恩典社會學、恩典心理學、恩典倫理學、恩典企管學、恩典教育學、恩典歷史學等的研究,至今都乏人問津。

    恩典彷彿只像個招牌,用來吸引顧客上門,打烊之後,招牌拿掉,我們又都變成無恩世界的打手。歸根究底, 我們對恩典的認識實在太少。我們壓根就不相信,恩典有那麼大的能量,可以改變世界,扭轉我們的文化、社會、教育、經濟,甚至是我們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用恩典改變世界?那是癡人說夢!

    然而,聖經可不是這麼說的。歷世歷代許許多多基督徒的見證也向我們證明,推動世界運轉的,從來不是金錢、名位、權勢,是神用恩典劃下了神國度的疆界,也是神用恩典,救贖了整個世界。

    你相信恩典嗎?你真的相信恩典具有遠比核子彈還要強大的威力嗎?「恩典科學研究院」正重新開張,歡迎你我熱情地投入和參與。

校園書房出版社「與神摔角」的好書

恩典靈修學
《天天有恩典》《擁抱每一天》

恩典概論
《恩典多奇異》《衣衫襤褸的福音》

恩典經濟學
《上帝的企管學》《微笑工作論》

恩典心理學
《恩典處方箋》《醫治之路》

恩典社會學
《世界觀的故事》《C型觀點》

恩典神學
《擁抱神學》《翱翔的基督》

 

 十月校園本版新書

十月校園本版新書

與大山賽跑
Racing With Mountains: My Story

著/羅吉希

 


天天有恩典
Grace for the Moment (II)

著/路卡杜(Max Lucado)

譯/黃凱津等

高蹺村
The Tallest of Smalls

著/陸可鐸(Max Lucado)

譯/張淑瓊

白崇亮「讓工作發光」職場講座

 總幹事的話、消息與代禱

主內親愛的弟兄姐妹:

   
根據十月中將推出的2009年台灣最新教會教勢報告統計指出,基督徒人口佔台灣五歲以上總人口比例,成長到5.08%,是廿年來成長最高的一次(註);八月下旬,就在報導出來的前幾天,北區飛躍高中事工組在台大舉辦的各校聯合迎新聚會,當天來的人數超過一千位,人數之多是前所未有;人數明顯增加,也出現在許多開學後的團契迎新聚會中。

    同時,有同工與我分享:「上帝在許多學校開了路,帶領大量學生來到團契中,這是上帝給我們的恩典,很令人興奮!但是想到後面要如何將他們一個個帶到主的面前,就需要有更多的輔導來參與其中,但是目前許多團契都面臨輔導不足的情況,心中十分焦急,也需要代禱。」

    人數少,我們要迫切禱告,期待有更多人可以得著救恩;如今看到人數增多,要向上帝感恩,但也要來到上帝面前祈求,期待有人可以帶領及陪伴他們成長。因此,我們不僅要禱告上帝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我們」(徒二47),另一方面更要求上帝差派工人來「成全聖徒」(弗四12),期盼造就更多神國的人才,形成「量中取質」而後「以質生量」的善性循環。

    請為各校團契輔導的徵召代禱,若是可以,也邀請您加入高中職及大學團契輔導的行列中,一起做在這最小的弟妹身上,使他們成為一生跟隨主的門徒。

註:資料引用自《基督教論壇報》第3209期1版報導。

 

 

 

消息與代禱

1.   九月8日西班牙歐華應畢神學生前來訪,會中交流熱烈,願上帝祝福歐華神學院的畢業生能成為歐洲華人教會的祝福。

2.   九月15日聯合差傳事工促進會聯禱會於台北校園大樓順利舉行。

3.   十月7日校園主辦十月福音機構聯禱會,願上帝祝福與會的眾機構同工對學生工作有更多認識,同心合意為上帝的工作彼此服事。

4.   以下學校團契極需輔導加入,求上帝差遣工人。
  ◆北區飛躍:華僑、內湖、南湖、成淵
  ◆技職:育達、中國科大及新生醫專社團
  ◆台中地區中學:明道、惠文、僑泰、一中(女輔導)以及學生想成立團契卻沒有輔導的團契:         大明、國大里、青年、建台、豐中
  ◆屏東地區中學:屏榮、恆商、慈惠、潮中等社團、來義團契
目前全台大學輔導人力緊縮,仍需要輔導關心加入。歡迎有負擔的弟兄姐妹代禱關心,或跟各地區辦公室連繫。

 公告

 2010 / 8月財務報告

2010 / 8月財務報告

  

※2010年整體預算每月500萬(不含校園書房出版社預算),
其中總部每月355萬元,團契部每月145萬元。


Copyright © 2005 Campus Evangelical Fellowship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園福音團契 版權所有.電 話: (02) 2368-2361 

如要退訂電子報,請按此<我要退訂>


 

上一頁
電子報訂閱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