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期
校園簡訊358期:GO! 在黑暗、兇猛的世界為主發光

                 第358期 2010年8月1日 發行

封面故事:GO!....

第十一屆青宣特別報導

青宣學員心得

第十一屆青宣大會結報

暑假營會特寫

八月份活動快訊

讀經生活化2010

八月校園本版新書

八月圍城、幸福,在職場

總幹事的話、消息與代禱

校園福音團契-公告

五、六月份財務報告

 封面故事:GO!在黑暗、凶猛的世界為主發光

GO! 在黑暗、凶猛的世界為主發光

第十一屆青宣1550位學員回應呼召,為主跨界 


    跳脫固有框架及熟悉環境,進入不同領域,是「跨界」,是現代年輕基督徒必須聆聽主基督的聲音,以行動回應呼召。第十一屆青宣大會以「無界國度‧跨界人生」為主題,傳達基督徒在這個世代該如何有跨界的決心與眼光, 跨越自身的舒適圈,觀看上帝在我們四周的作為,向心靈貧窮的人傳揚神國福音。

建立跨界眼光,定睛耶穌榜樣

    耶穌基督從天上至地上「道成肉身」的跨界,是門徒的榜樣。我們跨出自己的一小步,無論何時何地,都由耶穌的榜樣開始。

採訪/文宣組綜合報導                
攝影/陳涵睿、陳明智、張書瑋


以四個角色扮演的互動體驗拉開「跨界」序幕

    一雙雙高舉的手接住一顆又一顆四彩繽紛的氣球,紅藍黃綠分別代表未得之民、基督徒學生、社青、宣教士,讓與會者以不同角色對話。隨著氣球飄移的位置,學員也跨越原有身分承接遊戲所扮演的角色任務,眾人開心的作情境互動,在傳福音的體驗上,走出了身分的限制。第十一屆青年宣道大會的開幕式以角色扮演的互動遊戲,為「跨界」的主題拉開序幕。透過情境互動告訴學員,只要願意踏出自己熟悉的舒適圈,與不同族群的人接觸,就能產生影響力,影響人群。


一百多位海外學員遠道而來

    1979年開始舉辦,如今在台灣已經走過三十一個年頭的青宣,近年吸引越來越多海外學員參與,儼然成為華人的Urbana大會(註),今年有125位海外學員從世界各地飛到台灣,有鄰近的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也有從加拿大、澳洲、法國遠渡重洋來的學員參與這場三年一度的宣道盛會,與1425位本地青年一同「跨界」。大會邀請了89位海內外牧者、宣教士、機構同工及專業人士,擔任大堂及工作坊的講員,傳遞「跨界」信息,在豐富的節目內容之外,更有252位服事同工,包括101位校園團契的傳道與行政同工,22位駐營禱告同工,81位義工,48位節目同工,奮力承擔起會中食衣住行各方面的需要。多年來青宣成為一個平台,將各處福音禾場的需要,傳遞給台灣及海外青年學子,推動學生認識宣道,進而委身,投入宣教。校園團契最資深的饒孝楫牧師分享說,學生工作的興起是為推動宣教,他期待台灣的青宣讓學生能「把宣教的眼光向外」,看見世界龐大的需要。

三部宣教紀錄片、「無界故事館」加深大會主題感染力

    本屆以「無界國度.跨界人生」為主題,產生許多新的突破。除了大堂講道,大會安排了「 Lunch Talk 」時間,讓學員聽完講堂後,能和講員一同午餐,藉由近身的雙向互動增加學習的深度;在七月13、15、16日早堂,分別播放校園團契影音文宣組耗時一年多製作,探討台灣本地宣教與普世宣教議題的三部紀錄片「跨越邊界三部曲」,透過影像呈現配合大會講題,使與會學員深受感動,更深刻地建立跨越邊界的眼光。

    大會也為125位海外學員舉辦「海外學員交流會」,用各國特色食物來為彼此搭起友誼的橋樑。

    更精心策劃「無界故事館」,以現代主義的展場設計搭配影音多媒體,呈現宣教之路背後各種辛酸眼淚。佈展與體驗方式呈現宣教之路充滿挫折難行,向受創的宣教士致敬,在青宣大受好評,吸引許多學員、同工和宣教士前往參觀,口耳相傳後更是增加一批又一批排隊人潮。有學員表示,午餐時間一到,她和朋友拔腿就往無界故事館衝刺,也顧不得吃午餐,參觀後更是淚流滿面的走出展場,才體會宣教之路原來有多少辛酸在裡頭,宣教士的堅忍成為她重要的榜樣。

強而有力的查經與培靈信息

    「跨界,只要你願意,就會帶出影響力!」第一天青宣晚會以此譜出有力的序曲,接著幾天的早堂查經、議題、晚堂培靈,緊緊圍繞著「跨界」主題,帶出充滿生命、委身的信息。擔任查經講員的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莫陳詠恩老師以豐富多元的投影片從門徒的培育為開端,引用路加福音中耶穌差派門徒的訓練,以羊入狼圈做比喻,指出門徒所在的處境就是兇猛的地方,強調門徒雖屬小眾且脆弱,卻擁有屬天的權柄;不是以救主之姿,而要更謙卑出現在未信之人中間。她也提醒學員在傳福音上應丟棄文化包袱,跨越種族框架實現和平的福音。她以柬埔寨宣教士的例子帶領學員認識神的呼召並以具體行動踏上宣教跨界之路。略帶著廣東口音的莫陳詠恩,期盼的語氣中告訴學員要撇下一切跟隨神,她深深地說道:「主耶穌犧牲的原因,我們努力一生也無以為報。」

    晚堂的培靈,Lindsay Brown用生動的肢體語言及詼諧幽默的談吐,強而有力的呼籲學員:不要以為自己很卑微、很窮,從年輕時就要培養為主犧牲、奉獻、服事的習慣。他以許多例證引出信息,以詩篇96篇回答「究竟為何要宣教?」的疑問;以世界各地基督徒的見證提醒學員要作光和鹽、成為有力量的見證,進而改變社會。講到跟非基督徒傳福音時,他說:「若老虎的口裡有蜜,我會伸手進去拿出來。」他以保羅在異邦中傳福音為例,說明如果異邦文化有符合真理的部分,能證明信仰,也能用來傳講福音。Lindsay Brown從看普世的眼光談宣教,從基督的恩典談宣教,勉勵學員要有信心,無論遭遇什麼,都要對主忠心。「快放棄了嗎?記得主耶穌基督!」他鼓勵學員,即便我們軟弱,要知道神的恩典夠用。

    來自英國的資深宣教士Martin Goldsmith分享「整全宣道觀」,他強調因著神的慈悲,使所有人都能蒙受神的恩惠和憐憫,我們要傳揚神慈悲、憐憫的福音,Martin在大會最後殷切期勉學員:「懇求你們將神的慈悲傳到列國,棒子已交在你們手中了!好好奔跑,為了主的名得榮耀。」這位老宣教士深切的期許迴盪在近1600位學員的心中。

    青宣的最後一晚,Lindsay Brown在沒有任何音樂、激情的語氣烘托的平靜中,呼召學員獻上自己的主權,有人決志奉獻全職傳道或成為宣教士,佔大多數的學員都願意日後在職場事奉,最後幾乎所有學員都站立將主權獻上,一生為主而活。寧靜的呼召,卻讓學員理性地將自己一生安穩交在耶穌手裡。

 

「宣教大冒險」—體驗宣教艱辛

    本屆青宣為要讓與會者更能體會宣教士面對語言、文化和生活中的挑戰,設計了16個關卡,將學員分為五大區進行闖關體驗。交通大學李知穎表示,透過活動她了解許多偏遠地方,需要福音的廣傳,而我們必須將福音帶到他們當中。透過這些遊戲,她深深感受到文化的差異和宣教士所遭受的困難。看到那麼多人願意投入宣教的事工,也激勵了自己,期盼未來也能夠被神所用。

「宣道課程與工作坊 」—顯示社會趨勢與挑戰

    歷屆青宣舉辦「宣道課程與工作坊」,藉由相關領域的講員,幫助學員更能瞭解自身領域和興趣的內容,本屆37個工作坊,「憂鬱心理疾病的關懷」、「民間信仰與靈異現象的宣道探討」和「同性戀運動與宣道的挑戰」都超過170人次參加,顯示現今社會急迫需要關顧的方向與學生面臨的挑戰,然而近年所顯現的社會趨勢與需要,包括新住民、客家和原住民的福音關懷,卻只有一、二十人選課,這幾方面仍待負擔的傳遞,盼教會重視這些同為台灣族群的福音需要。

「宣道博覽會」
—拼博學員關注的目光

    身穿和服的女孩、扮相滑稽的華麗小丑、背著十架的耶穌和後頭的凶惡兵丁穿梭在宣道博覽會場之中,原來是幾個參展機構用巧思與創意吸引學生目光的橋段。今年共有77個福音機構參展,每個單位都使出渾身解數來吆喝學生入內參觀,端出爆米花、冰沙、異國點心等美味,各樣好康只為讓學生更瞭解機構事工,期盼學員的參訪,傳遞機構的異象與需要。費心呈現事工的各機構同工加上活潑並認真尋求的學生,整個博覽會顯得熱鬧非凡。

本屆青宣的「會中會」—宣教交流會

    為了落實青宣會後的跟進,本屆在會期的13-14日兩天,校園福音團契與聯合差傳事工促進會特別籌辦「宣教交流會」,邀請教會牧長、差傳機構、宣教士等,一同關顧台灣宣教人才、共造神國宣教大計。共近160人次參加,主要研討三個議題:宣教士的關顧;宣教動員(教會如何參與宣教與投入宣教教育);宣教合作的分享與討論。會中大家有美好的交流與分享,與會者有覺得如此美好的時光太短之嘆。

註:在北美行之有年的Urbana青年宣道大會,每三年舉辦一次,每次約二萬人參加。

第十一屆青宣特別報導

台灣、亞太地區、普世宣道的呼籲

文/文宣組綜合報導

    本屆青宣針對台灣各族群、亞太地區、普世宣道的現況,安排數位相關領域講員探討其中的需要及挑戰。講員生動的分享、精闢的見解和懇切地呼籲,讓學員們反思自己的信仰是否有影響力,也讓他們看見許多地方,其實都仍為高度待宣教區,除了開拓學員以往甚少關注於此的視野,也挑戰他們勇於正視本地與海外的需要。

    本屆青宣針對台灣各族群、亞太地區、普世宣道的現況,安排數位相關領域講員探討其中的需要及挑戰。講員生動的分享、精闢的見解和懇切地呼籲,讓學員們反思自己的信仰是否有影響力,也讓他們看見許多地方,其實都仍為高度待宣教區,除了開拓學員以往甚少關注於此的視野,也挑戰他們勇於正視本地與海外的需要。

    本屆宣教議題以影片「跨越邊界三部曲」三部紀錄片,揭開台灣、亞太地區及普世宣道的面紗,一舉深入人心,再由講員領學員進入鮮為人知的各地需要及挑戰。正道神學院柴子高牧師談到台灣教會現況,思考台灣傳福音的瓶頸,勉勵學生把福音藉著愛的行動真實活出來。再由鄉村福音佈道團陳文逸牧師和客家神學院溫永生牧師,分享台灣鄉村和客家人的福音需要。而談到亞太地區的現況,劉智欽牧師深入提到台灣到東南亞宣教的重要性;邱顯正牧師則提出對於宣教應有的心態;大會也邀請中東宣教士Ivy分享向西亞穆斯林宣教的挑戰,除了分享跟穆斯林相處的情形,她也說在創啟地區要將心比心,以生命活出信仰,才能用最自然的方式吸引人信主。

    Martin Goldsmith以他五十年投身宣教的經驗,根據聖經的教導,談到普世宣道。他分享世界各地教會的現況和面臨的挑戰,最後勉勵在場學員,參與普世宣道、投身學生福音運動。他說:「學生是未來領袖,只有學生未來能改變不義的事。無論在台灣或其他地方,都要參與學生福音運動。」


「工作坊」與「宣道博覽會」報導

「工作坊」之一:
   獻身法政事奉
,請來兩位見證人來分享法政異象基督徒的憂愁與喜樂,首先是寰瀛法律事務所律師葉光洲,分享他的信主歷程之餘,也揭露律師實際生活的面貌和靠主的盼望,接下來,是目前擔任監察院院長的王建煊,他也以過來人的身份,用聖經的真理勉勵在座所有未來即將進入法政戰場,也是宣教重地的大學生,不計一切代價,堅守主道。

「宣道博覽會」之一:
   關顧在台外籍人士委員會
,主要負擔的族群是來自東南亞的勞工,例如泰國、越南、菲律賓和印尼,聖經經文和福音單張都印製成該國的語言,同時每一個國家也有該國的傳道或牧師來台灣傳福音,目前台灣有許多東南亞的移工,他們是寄居者,有許多人在他們的國家未曾聽見福音,因此向這些人傳揚福音,是關顧在台外籍人士委員會最大的負擔。

    其中,來自印尼的張仁愛傳道表示,在台灣有許多印尼的勞工或新住民是穆斯林,在印尼這個國家傳揚福音,非常艱困。然而在台灣傳福音給他們,是自由的,並沒有違法,所以他對於台灣的回教徒有負擔,即使我們不能去到遠方宣教,神卻把他們帶到我們中間來。

 

大會特別奉獻報告

    七月16日晚上大會的禁食禱告結束後,安排大會學員為宣道關懷奉獻,本次為兩個事工單位奉獻,分別內地會(OMF)穆斯林福音事工台灣新住民福音事工,共收到389,407元,校園團契也參與奉獻,補至四十萬元。

 

排山倒海的守望代禱力量!

    青宣的駐營代禱團,有22位資深長輩在大會中默默為學員、為節目、大堂講道等各樣大小事禱告。每天有三個時段,分成四組輪流接力守望,每天各學員小組的回報單交給大會,就會分批到他們每個人的手中,為學員的狀況在神面前代求。已參加過三屆青宣代禱團的陳大銓分享,在會中緊密的發揮代禱同工的功用,看到神在其中大大工作,看到學員的個人禱告室居然擠滿了人,場地不夠用,讓他不住的感謝神。
 

 青宣學員心得

學員心得

•青宣義工/黃坤文
    「第一晚培靈講員Lindsay Brown一句『每個人都要對宣教有份』,帶給我很深的感動, 知道無論做什麼行業, 都要透過短宣、禱告、奉獻來參與, 一個沒有宣教的教會或基督徒是會走向衰微的必然。今年的三部宣教紀錄片和無界故事館,也讓我了解到,宣教士的困難辛苦,以及他們如何靠神度過。」

•加拿大學員/Chen Dong
    「念小學時,因為語言問題,生活非常的受挫,雖然在基督徒家庭中長大,然而未真正的感受到神,這次來到青宣,看見身旁有許多見證,讓我感動的是,有這麼多人願意為基督如此付出擺上。我很渴望再次認識上帝,透過許多宣教士的分享受到很多激勵,期待在未來生活能夠活出神的心意。」

•青宣學員/鄭敦仁
    「參加第十屆青宣,開了我的國度觀,並決定全時間獻身傳道。這次參加青宣,再次開了我的眼界,星期二早上的紀錄片,台灣基層的福音需要,成為縈繞心頭的畫面。我開始思考已存於心中的大方向,要如何小步地去走、去完成,期待未來牧養教會能結合基層福音工作。我會繼續尋求,為上帝給我的夢想不斷努力裝備。」

 

青宣對學生宣道的影響

•宣教士/林婷
    青宣是全面瞭解宣教的平台, 不只講海外宣教,也談到職場宣教。神給人的帶領、機會都不同,不論全職或帶職,都應該做全職的基督徒,清楚地走在神的道路上。透過青宣,也幫助宣教士接觸年輕人,與他們互動,讓學生瞭解宣教的呼召,過一個傳揚神福音的人生。

第十一屆青宣大會結報

第十一屆青宣大會結報

文/黃振華牧師(第十一屆青宣籌備主席)

統計資料

營會總人數總共1875人(扣除重覆者)(學員1550人、講員89人、貴賓25人、校園同工101人、駐營禱告同工22人、義工81人、節目同工48人)

學員報名:1600人

報到:1550(報到率97%)
其中海外學員125人,來自15個國家與地區(約55%從海外來參加, 約30%為僑生, 約15%為台灣留學生)。平均年齡約23歲;男女比例為4:6;報名者來自478間教會。

節目概況:
•宣教大冒險:分5大區,各16關,徵召150多位關主投入
•宣道課程與工作坊:共37個課程,77位講員參與
•宣道博覽會:共77個單位參展,約有385位參展同工投入,單位包括【族群關懷與專業宣道】25個、【神學與教育】19個、【跨文化差傳】18個、【多元媒體宣道】15個等四大類。
•奉獻:奉獻目標:190萬,目前收到奉獻:約280萬元
青宣「會中會」—
•宣教交流會:共三堂,報名85人,兩天約160人次參與
•海外學員交流會:100多人參加
•Lunch Talk:7場共395人參與
•小青宣:共10人
•其他:發現台灣訪宣隊:報名20人、報到18人

五大特色

•傳承性:本屆青宣承繼過去十屆(共31年)的精神及經驗,並突破更新,才有如今的規模。而且會中許多同工及講員也是過去青宣所結的果子,而參加學員之父母曾參加過青宣者也高達80人(約佔學員人數1/20)。

•時代性:針對現代學生的屬靈光景—普遍視野窄小,單顧自己的事,不願跨出舒適圈付代價跟隨主及學習方式的需求:需要多元化、體驗化,於是我們訂出「無界國度.跨界人生」的主題,在節目的設計上力求多元變化及增加互動體驗式的方式。

•整全性:在宣道信息的內容上提供更完整的論述。不只是教導傳揚福音,作主見證(福音使命),也要認識福音對象所處的文化、進入文人心(文化使命)。不只強調海外宣教、更看重本地的職場見證:將自己的專業與信仰結合,服事人群、榮耀上帝,在職場上作見證。不只看重全職傳道,更強調每個人當以全職的心,投入職場事奉!

•國際性:共有125位海外學員,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他們的參與使大會充滿許多國際的交流和互動。

•國度性:幾乎每位學員在青宣都擴展了屬靈視野並領受極大的收獲,他們被預備成為宣道的人才,回到本地或海外操練宣道,未來以職場服事及全職事奉,使神國在各處更加擴展,不但如此,從各處來參加的宣教機構同工及青年學生工作者,也頗受激勵要將此次的經驗帶至所服事的地方,舉辦類似的聚會(註:明年香港也將舉辦青宣,他們也派了人來觀摩)。

三項成果

•啟動青年宣道,決定委身方向:藉著會中講台的信息,講員的見證及各領域事工的分享和參與,聖靈在其中強烈的工作,決志全職事奉者約140人(包括全職牧會約30人、成為跨文化宣教士約70人,成為全職學生工作者40人),決志職場服事者約700人,其他學員絕大部份為尚未清楚投身工場,但願奉獻主權聽候主的引導。

•成為交流平台,促進宣教運動:會中學員除了有海外、本地的交流,更有與講員交流的機會。此次特別在同時同地舉辦了一個兩天的「宣教交流會」,講員、宣教士、機構同工、教會牧長同工之間的都有美好的交流與激勵。

•團隊提昇,青宣跨界:因著上帝的恩典,弟兄姐妹的奉獻及同工們的擺上,此屆青宣除了籌辦順利,達到預期目標。神也使我們在其中操練成長,而青宣也突破跨越過去的格局和規模,這真是神的工作,我們深深感恩!


 暑假營會特寫

「聖軍之城,無懼的愛」—南中門雙胞胎營

採訪/劉涓涓傳道

    2010南區中學門徒營,「聖軍之城,無懼的愛」為主題,鼓勵學生穿上神所賜的軍裝作主門徒!

    營會分成國中營與高中營,都用同一主題對學生說話,不論是詩歌、戲劇、活動,都是貼近學生的生命故 事,呈現年輕基督徒生命的困惑與掙扎。213個高中生與188個國中生,在營會中遇見上帝,也面對自己的生命景況。

    高中營的培靈講員鄧台山傳道用以弗所書4-6章,闡述基督徒更新的生命及合一的群體呼召,鼓勵學生歸 入基督的身體,成為屬上帝的群體。大地遊戲向學生介紹全副軍裝,設了聖經、聖靈、聖潔、福音、救恩、信心等關卡;另外也處理了苦難的存在、媒體對人的影 響、基督徒的人際關係、祭祖等問題。見證會中,有66個學生用白紙寫下經文貼在紅色十字架上,當十字架由紅變白,象徵藉著基督生命得著更新與鼓勵。最後一 天,大家以信心的盾牌排成了美麗的大合照,提醒每一個參與者都要繼續走信心之路。

    國中營則是透過許多體驗與小組教案,教導學生我們都要連於基督,常在主裡面;我們都是罪人,但在基督 裡成了新造的人;也提醒學生跟隨主是要付代價的,但我們都應該為了基督的大使命與愛勇往直前。最後一晚,透過劉清虔牧師的激勵,學生也記住基督教的中心思 想就是愛。

    感謝上帝賜給南中門國中營32個輔導、7個活動組、16個體驗引導員;高中營44個輔導、11個活動 組;也賜給全營4個禱告組同工,一起為營會守望。謝謝上帝使這麼多弟兄姊妹一起在南中門中與主同工、一起爭戰,願榮耀都歸給上帝。

 八月活動快訊

從聖經導引學生 營會精采撼動人心

文/楊蘭欣

    今年酷暑提早來臨,暑期營會也隨著夏天的熱度沸騰了起來,除了近1600人共襄盛舉的第十一屆青宣大會,至截稿前,校園已舉辦了七、八場精采豐富的營會。

    以「iFun Party」為主題的北區技職,吸引了119位技職學生參加;七月4日北區飛躍在長青谷為120多位即將升上高二的團契同工籌辦「猛將」訓練營後,緊接著 於七月6日將高三畢旅拉到了福隆、宜蘭,要讓76位畢業生感受盛夏的熱情。

    七月4日同一時間在亞洲大學, 中區飛躍中學夏令營以「亞杜蘭洞」為主題,帶58位中部國中生、116位高中生走
過《撒母耳記》學習「與神同行」;七月5日南區中學門徒營聯合雲嘉南、高屏校園團契,為188位國中生、213位高中生穿戴全副軍裝,以「聖軍之城.無懼的愛」裝備主的青年軍隊,許多學生 備受激勵,誓願為主而活。

    此外,飛颺帶領的服務學習福音隊前往南投縣中寮清水國小,有28位國高中生擔任助理的角色,與北中寮當地的孩子有深刻相處;在嘉義協同中學舉辦的挑戰營也與116位協同學生藉由體驗活動學習反思,生命更加成長。

    除了已結束的營會,八月還有許多優質營會、新生聚會即將登場,請注意八月活動快訊,並為參與的學生守望禱告。

 

 

 讀經生活化2010-全民讀經運動

如果,耶穌是教育部長……

文/校園書房出版社編輯部

 

    如果,耶穌是教育部長,猜猜看,祂的第一個教育政策是什麼??是取消大大小小的考試?是體育課多一倍?是學雜費全免?還是把聖經列為各級學校的必修課?

    在讀過福音書的故事之後,或許你也會認為,教育部長耶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國小、國中、高中,乃至於五專、高職、大學、研究所裡規定,開一門關於恐懼的課。

    耶穌在祂短暫的三年教學生涯裡,便對自己的學生講過不下數十次的「不要怕」: 上生物課的時候, 祂要學生知道自己比麻雀重要,所以不要懼怕(太十3 1);上地球科學課的時候,耶穌在平定風浪的同時,問他們「為什麼膽怯?」(太八26);上軍政課的時候,耶穌也提醒學生:「你們也要聽見打仗和打仗的風聲,總不要驚慌。」(太二十四6);帶學生爬山,祂也不忘告訴學生:「起來,不要害怕」(登山變像)。

    事實上,恐懼早在我們不知道的時候,就偷偷溜進我們的生命。報章媒體動輒用聳動的標題,吸引我們注意;廣告商更是大賺恐懼財,看準我們害怕比別人醜、比別人笨、比別人不幸福,用帥哥美女名人專家引誘我們從口袋裡掏錢。也難怪耶穌會這麼重視「恐懼」的問題—事實上,早從上帝在伊甸園尋找亞當夏娃的時候,「恐懼」就已經是神國度裡的頭號大敵。

    你的心中,有莫名的恐懼嗎?你是否因為害怕這害怕那,不敢追隨耶穌的腳步, 勇於冒險? 讓我們一起來修「恐懼」學分,勇敢活出發光的人生。

校園書房出版社「勇氣」好書

《無懼人生》,路卡杜著 NEW!
《勇於發光》,林賽.布朗著 NEW!
《面對心中的巨人》,路卡杜著
《行在水面上》,奧伯格著
《勇氣與謙卑》,祈克果著

 

 八月校園本版新書

八月校園本版新書


無懼人生 Fearless
著/路卡杜(Max Lucado)
譯/柳惠容

勇於發光 Shining Like Stars:
The Power of the Gospel in the World’s Universities

著/林賽‧布朗(Lindsay Brown)
譯/潘定藩

繆叔叔的故事 Uncle Milne And His Boys
著/劉如菁

宣教 Ready Go!
Ready for God’s Mission: Lighting up the Youth’s

Passion to Share the Gospel around the World
著/彭臧玉芝等

華人宣教心視野

The Passion and Perspective of Chinese Mission

著/江榮義

尋求神引導 Your Guide to Guidance

著/葛馬丁夫婦(Martin and Elizabeth Goldsmith)
譯/樓曄敏

兒童禱告小兵團──2010為穆斯林世界禱告30天
著/30天國際聯禱
譯/30天中文組

八月圍城、幸福,在職場

 總幹事的話、消息與代禱

主內親愛的弟兄姐妹:

    早自1952年起,主藉許多宣教士在台灣興起一波校園福音運動,在運動中產生了「校園福音團契」,到如今已53年。從創始人查大衛牧師開始,迄今已歷經八位總幹事:李秀全、周神助、饒孝楫、林芳治、彭懷冰、陳伊仁、王裕一及黃振華。校園一向看重「精神的傳遞」及「事工的傳承」,其中更重要的是各級負責同工平時的培養與交棒,整個團體就是一個「帶著學、做中學、學又教、教又學」的屬靈團隊。今年振華兩任任期屆滿,在8月1日起交接給第九任總幹事王文衍傳道。他在校園服事19年,曾經歷各種事奉的操練,將接棒行政領導的責任,振華將於9月1日調到文字部擔任社長,敬請為我們兩位「跨界」的學習代禱。

    除了總幹事的更換,近來因事工需要,也有一些人事調整。七月起我們也有兩位新傳道同工加入:連方綺(台北大學社會系畢業)、張瀞文(中山大學音樂系畢業)。請為同工的交棒與接棒及新同工的學習代禱!校園暑期的各項營會共十九梯次已陸續展開,請在禱告中記念。使這個暑期成為主的名大得榮耀的季節。

    最後,請記念財務的需要,4月起總部與團契部的奉獻已轉為結欠,至6月底共不足250多萬元,請弟兄姐妹關心代禱!

 

 

.消息與代禱

1.   因事工需要,7月1日起同工調動如下:
•    莊逸宏接任團契部主任,仍兼任大學事工組組長。
•    李懷恩卸任中部地區主任,擔任該地區配搭同工。
•    葉恆劭接任中部地區主任。
•    陳仁岳調任雲嘉地區主任。王菀姿調任雲嘉地區配搭同工。
•    原台南兼雲嘉地區同工滕有揚、蔡文貞、劉涓涓、陳怡安免兼任雲嘉地區同工。
•    林鳳儀卸任高雄地區主任,擔任該地區配搭同工。
•    陳文弘接任高雄地區主任。
•    鍾宜芳調任高雄地區配搭同工。

2.   陳麗瑜傳道將於7月起休進修假一年。

3.   李貽峻傳道已於6月13日假景美浸信會按牧。

4.  受訓同工王俊傑、朱芸夫婦由於對前途有不同規劃,已於6月30日離職,請為他們的前路及朱芸十一月之生產代禱。

5.  李貽峻、戴文嫺因前途規劃考量另有安排,於7月底離職,願主祝福他們下個階段的服事!

6.  「全體傳道同工會」及「行政同工進修營」將分別於7月26-30日及8月2-4日假新竹聖經書院和苗栗迦南園舉行,請為同工們參與開會進修、交通及事工研討禱告。  

7.   今年8月將有兩梯海外短宣隊,分別是泰國曼谷(8月3-16日;領隊:蔡文貞、李懷恩;目前報名11人)、泰北清邁(8月4-17日;領隊:葉恆劭、黃政雄;目前報名13人),請為他們的學習代禱!

 公告

 2010 / 5、6月財務報告

2010 / 5、6月財務報告

  

※2010年整體預算每月500萬(不含校園書房出版社預算),
其中總部每月355萬元,團契部每月145萬元。


Copyright © 2005 Campus Evangelical Fellowship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園福音團契 版權所有.電 話: (02) 2368-2361 


 

上一頁
電子報訂閱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