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我報名
全部標示已讀
 

「接待」的聖經依據 Part III

2021-12-01
作者:瓦德默‧江森(Waldemar Janzen) 譯者:明心
從 2021 年十月到 2022 年三月止,我們將會以瓦德默‧江森( Waldemar Janzen )的文章來介紹「 接待 」一詞在聖經中的意涵。江森在近一世紀前,自身作為難民與移民的歲月中,學習了如何珍惜並踐行基督徒的「 接待 」之道,也在近年了悟:「 接待 」實是新舊約聖經神學中俯拾即是的主題。江森是加拿大的門諾大學舊約聖經榮譽教授,擁有數本著作,包括Believers Church Bible Commentary on Exodus (Waterloo and Scottdale : Herald Pr., 2000),以及Old Testament Ethics : A Paradigmatic Approach (Louisville :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 1994)。
接待的擴展及更新
出埃及記的故事讓我們看見:上帝引導以色列民,離開埃及這塊異鄉之地,邁向祂對亞伯拉罕所應許的土地。這趟旅程,除了貫穿整卷出埃及記,還延續到約書亞記,描寫約書亞如何征服了應許地,並將之分配給以色列的眾支派。[1] 然而,在以色列人尚未抵達應許地之前,上帝就邀請他們來到西乃山,在祂的尊前:「 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 」( 出十九4 )。上帝發出「歸我」的邀請,甚至遠在賜予應許地之上。
從埃及到西乃山的旅程,已經就突顯了「 接待 」的標誌 —— 上帝供應食物( 嗎哪和鵪鶉 ),水及保護( 出十五章至十七章 )。所設立的兩項儀式,也確立了西乃之約( 出二十四章 ),其中一項是獻祭之禮,另一項則類似聖餐之禮:「 摩西、亞倫、拿答、亞比戶,並以色列長老中的七十人,都上了山,他們看見以色列的神……他的手不加害在以色列的尊者身上,他們觀看神;他們又吃又喝 」( 出二十四9-11)。[2]
出埃及的後半部( 出二十五章至三十一章;出三十五章至四十章 )記載會幕( 或聖所 )的建造。如同西乃山,會幕是上帝接納和款待以色列人的地方,也是一種接待的象徵。以色列民在這裡可以接受上帝;更重要的是,上帝在此邀請以色列民來到祂的尊前。
繼會幕之後的聖殿,更成了上帝邀請人類的代表,是以色列人每年三次朝聖覲見神之處。以色列民受邀成為上帝的賓客,這些儀式包括了作為賓客的民眾在上帝面前一起聚餐。申命記十六章就訂定了這些節慶的日期。我們在當中讀到:「 你和你兒女、僕婢,並住在你城裡的利未人,以及在你們中間寄居的,與孤兒寡婦,都要在耶和華你神所選擇立為他名的居所,在耶和華你的神面前歡樂 」( 申十六11,「 居所 」就指向耶路撒冷的聖殿 )。
以色列人十分瞭然他們是「 聖殿中的賓客 」這種地位,這在詩篇中也很明顯。詩篇三十九篇12節就以祈求的語氣表露出來:
耶和華啊,
求你聽我的禱告,留心聽我的呼求!
我流淚,求你不要靜默無聲!
因為我在你面前是客旅,
是寄居的,像我列祖一般。



詩篇二十三篇5-6節,則從另一個角度,浸潤在主人的保護和供應中,享受其間的安穩:

在我敵人面前,
你為我擺設筵席,
你用油膏了我的頭,
使我的福杯滿溢。
我一生一世
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
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
直到永遠。



以賽亞書二十五章 6-9 節,更前瞻到主的日子( 上帝之國 )來臨時的那種豐盛,並且以上帝在末日所擺設的饗宴來形容:

在這山上,
萬軍之耶和華必為萬民
用肥甘設擺筵席,用陳酒
和滿髓的肥甘,
並澄清的陳酒…

到那日,人必說:
「看哪,這是我們的神;我們素來等候他,
他必拯救我們。
這是耶和華,我們素來等候他,
我們必因他的救恩歡喜快樂。」



蒙救贖的人,在上主所設擺款待的筵席中歡樂,因所成就的,而充滿喜樂的氛圍。
 
[1] 在( 舊約 )正典形成的過程中,以色列的信仰群體並未將征服應許地之事放入妥拉或摩西五經中。因此,妥拉定義真正的以色列人為「 客旅與寄居者。」也就是還在路途中的人,上帝最終的目標仍在前頭。見 James A. Sanders, Torah and Canon ( Philadelphia : Fortress Pr., 1972 )

[2] 在這段記載核心之約的經文中,上帝以主人的身份出現 —— 招待以色列民的代表一頓好餐。它明確有力的肯定了上帝和以色列民的主 — 客關係。這段經文,對於耶穌所設立的主餐而言,是舊約聖經中最主要的指標經文之一。新約聖經中的主餐經文,採用了立約的詞彙( 這在新約聖經中,除了希伯來書之外,是相當罕見的 )來介紹耶穌 ── 道成肉身的神子,成了神聖的主人,邀請人來到聖餐桌前。因此,無論新約或舊約,凡是與神進入立約關係,都可以說成是:接受上帝的邀請,藉著在聖餐桌前的團契,為上帝所招待。

*Translated from English and reprinted, by permission of the publisher, from Waldemar Janzen, “Biblical theology of hospitality,” Vision: A Journal for Church and Theology 3, no. 1 ( Spring 2002 ):4–15.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press.palni.org/ojs/index.php/vision/article/view/585/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