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分類
X
一生只做一件事
2021.12.09

編按:黃旭榮傳道,大家口中的黃哥、學生心目中的老黃,將於 2022 年二月底退休。本期主題文章,黃哥分享了四十年來的服事心得,以及對同工們真切的勉勵。

文/黃旭榮傳道(校園書房出版社總編輯)
最值得的一件事

1982 年我與惠慈加入校園,明年將滿四十年。回首二十五歲到六十五歲,只有感恩。校園團契肇始於 1957 年,那年我出生,我與校園同齡。我常想上帝創造我、模塑我,就是為了要我做學生工作,種種生命的際遇,好似都是為了做學生工作的預備,使我可以同理學生,也引發共鳴。年輕時我禱告:主啊!我不夠聰明,能不能讓我一生只做一件事?也許我會做得好一些。感謝主垂聽禱告,四十年來,雖中間轉了個彎被派去當總編輯,但仍然帶著團契、到營會講道,從沒間斷。我常覺得這一生真是太值得了。


非我願獻上青春,乃是上帝情願使用

能認識耶穌、相信耶穌,是聖靈的工作;能服事主,是上帝的揀選。
高二那年,同學領我去參加北部高中福音營,之後在高中、大學團契裡成長。年輕時因著信主,我與家族產生極大的衝突,在不懂事的年紀,老以為信主是自己勇敢跟全家族對抗;漸漸才發覺,信主的歷程其實是聖靈的工作,靠著自己不可能做成。大學三年級,我在第一屆青宣蒙召,開始尋求全職服事;大四下與惠慈開始交往,一起尋求前路;之後當兵時常為前途禱告,全職事奉的感動越發強烈。1982 年,我與惠慈分別向校園提出申請獲接納,先後加入校園。
有一次受邀去竹科一間工廠佈道,主持人介紹我時,說我放下工程師的大好前途來當傳道人;其實,不是我將青春歲月獻給主,而是主使用我的青春歲月。這一生太豐富了,我不配得,遠不是我所努力的結果,都是恩典。


生命影響生命的事奉

陪伴學生令人滿足,作為輔導,生命也與他們一同成長。以前惠慈還在時,我帶完團契常常很晚才回家,進了門惠慈會問:「 今天什麼事這麼開心? 」我問她怎麼看出來,「 你的嘴角都是向上揚的啊! 」她回道。常常聚完會,就有一些學生等著跟我約談,掏心掏肺地講他們戀愛了、失戀了,對前途好迷惘,對哪個信仰問題很疑惑……,有一次我問一個男生:你跟我講的,有跟你爸說過嗎?他很驚訝地說:「 這種事怎麼能跟爸說? 」我就說:可是我跟你爸同齡耶!他困惑地想了想:「 嗯,我想是因為你不會說教。 」
學生教了我許多功課。曾經有個女孩跟父母發生了很大的衝突,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問我:「 黃哥,為什麼你們做爸媽的對自己的愛那麼沒自信,老愛拿錢來要脅我們?等我經濟獨立了一定會離家出走。 」後來當然沒有離家出走,等長大一些信了主,她很敬重她的父母的。從此,我一定不用零用錢要脅或處罰我的孩子。
每次從團契回家,我都邊騎車邊向神感恩 ── 可以這樣走入許多青春少年的生命,他們能夠如此信任我,向我說那些不願對別人啟口的心聲。
 
福音廣傳,始於生命的陪伴

學生工作是單純和喜樂的服事。與學生接觸沒有利害關係,學生就是我服事的目的本身,也最容易建立生命的關係。往往那個最頑皮、令人頭痛的學生,最讓你得安慰,你永遠不知道上帝如何使用每個所帶的學生,只管愛他,教他認識主、愛主。
從事學生工作最美妙的就是,聽聞學生畢業多年後,有人在偏鄉熱情教學、熱愛學生,引領生命認識主;有人運用電腦專業創設網站,輔助人查考、研讀聖經;有人進入了金融界,以友善的企業文化營商、慷慨奉獻;有人當個公益律師,扶助弱勢者……。看到學生如今在各領域掙扎著、努力著,嘗試著為主而活,就好開心;原來福音廣傳是發生在這些學生身上。
最近幾年來,我常跟主說:值了,我可以安然見主了。
 
轉彎處開啟事奉新視野

2005 年,校園將我自團契部派往出版社編輯部。原本很掙扎 ── 我是蒙召來作學生工作的啊!但十多年來,卻也看到神國另一番景緻。
我看見,原來全世界華人教會分布如此廣闊,對文字的需求如此龐大,網路文化對紙本書的衝擊又是如此劇烈。文字工作,是另一個等待深耕的禾場。前任總編輯在交接時勉勵我:「 校園不做暢銷書,雖然我們希望每本書都暢銷。 」我謹記於心。十多年來,我與同工們一齊努力推廣閱讀,常提醒同工:「 營利是我們希望的結果,不是目的;讓主的身體長大成熟才是文字工作的目的。 」

與聖靈同行

回首過去,無論陪伴學生或耕耘文字,都讓我更加看清:一切皆是聖靈的工作。我們常以為是團隊同工在建造事工,漸漸地才發現,我們只是與聖靈同工。並非僅是賣力地想當學生的救世主、用力地思考如何拓展文字版圖,而是敏銳於聖靈工作的軌跡與方式,配合祂、跟隨祂。
兩年來的疫情衝擊,無論學生或文字工作,校園同工都一度亂了步伐。學生習慣了遠距上課,門訓可以線上進行;但福音工作、新生工作要如何進行?實體書房客人減少的情況下,如何善用網路書房,不間斷地提供服務?
若我們相信這一切都為上帝所掌權和允許,在驚慌之後,我們便可向上帝求智慧,體察聖靈的帶領,以創意迎向未來,在危機中看見機會。回顧上帝的工作──實體課程和聚會停止後,各年級的線上讀書會,反而加深了團契的信仰造就與團契生活;國際講員無法前來,文字部同工逆勢操作,將講座內容製成影音節目,便能觸及更多移動上受限的觀眾。我相信聖靈未來仍會繼續帶領,加添新一代同工與學生智慧,迎向巨變的未來。
 
回首與展望

在團契部二十多年,我以傳道、行政同工為傲,大家竭力陪伴學生,常是日以繼夜,忘我地投入;在文字部十多年,我則以專業的文字夥伴為榮,很幸運能和一大批優秀的同工共事。我辛苦嗎?不,一點都不!每天都做自己最喜歡的事,白天讀書決定出版策略,晚上再去團契。今年的大學新生已經小我四十七歲了,還喊我一聲黃哥,畢了業就叫我老黃,還要他們的孩子叫我黃哥爺爺,你說我是不是很幸福?這是何等榮幸、何等開心的事奉!
我根本就是人生勝利組。
四十年來,時代變遷愈發劇烈,「 全職 」傳道意味著沒有退休的時候,但也是時候讓年輕同工擔負決策責任,退居第二線,成為輔助者的角色了。
分享:

消息與代禱、財務報告

2024/8月
總收入:6,603,603
總支出:6,287,721
8月結餘:315,882
累積結欠:-5,216,531
  • 第五十五屆大專靈修班現已開放報名,請為報名推動代禱。期待本次大靈班藉著查考使徒行傳,讓大學生看見初代使徒在面對多元化的社會,如何傳講福音。
  • 竹苗區校園之友會將於十一月 2 日 10:00-12:00,在新竹聖教會 504 室舉辦;北區校園之友會則將於十一月 9 日 15:00-16:30,在校園大樓 3F 美意廳舉辦。邀請您就近參與。
Read More

訂閱校園簡訊

歡迎訂閱校園福音團契電子報,將獲得最新文章推薦!

【 校園事工現場十二月號 】
在碎玻璃瓶、飲料罐遍布的海灘前,學生開始思考,如何培養體貼環境的習慣,關愛受造界?至於面對周遭人的需要,地區運動會和跑禱活動,開啟學生思考「如何認識、善待鄰舍」的契機。
「接待」的聖經依據 ( PartⅢ)
上帝引導以色列民來到西乃山,以及之後會幕、聖殿的建造,都說明著上帝對以色列民的款待。以色列民被視為「上帝的賓客」,浸潤在主人的保護與供應中,也因著這樣的接待歡喜快樂。
復興,來自於對神有了新的認識
有時會擔心,過於倚靠知識,可能拉遠我們與神的距離;魏樂德卻認為,知識與信心實是相輔相成。當對神有各樣認識和了解,便更有信心勇敢邁步,因此一起來讀書吧!為你的信仰增添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