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教會的歷史會發現,有好多次的復興,一開始可能只是因為某個人問了某個問題。就拿當年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為例,因為意識到贖罪卷有問題,一系列後續的改革才能如火如荼地展開;又好比說克理威廉,因為不能接受「 拯救異教徒靈魂是上帝才要擔心的事 」這種說法,他無懼當時人的反對,毅然決然成為英國第一個宣教士保羅‧班德醫師,因為對於痲瘋病會傳染這件事心生懷疑,經過多年研究,終於證明真正導致痲瘋病患者四肢容易潰爛的原因,是他們失去了痛覺,進而大幅改善印度乃至於世界各地痲瘋病患者的生活,重新找回生而為人的尊嚴和價值。
事實上,聖經裡面,本來就有許許多多因為問問題而帶來復興的例子。猶大的約西亞王,不滿於自己父親那種殘暴、荒唐的治理,在聽了大祭司在聖殿找到的律法書之後,決定打破父執輩流傳下來的種種制度和慣例,照律法書上的來治理,因而開啟了將近三十年的大復興;假如尼希米內心不曾想過本族本家的人,在耶路撒冷的淒慘生活是否有可能改善,便不會甘冒項上人頭的風險,向亞達薛西王提出要重建城牆的訴求。
同樣的情況也在新約出現,展讀福音書,對於耶穌相當深刻的印象是,祂很愛問問題,也很樂於回答問題:在凱撒利亞‧腓立比,祂問自己的門徒:「 你們說我是誰? 」當有人問,該如何承受永生,祂的回答是「 律法上寫的是什麼? 」有人問 「 誰是我的鄰舍?」耶穌在講了好撒馬利亞人的故事後,以反問「 哪一個是鄰舍 ? 」來結束。使徒保羅,更是個問問題的大師。身為猶太人,耶穌的復活讓他對自己一直堅信不疑的民族信仰心生疑竇,後來更促使他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宣教士。
承續著這個問問題的傳統,校園書房出版社決定在 2021 年推出兩本重量級的著作:《聖經經典500問 》以及《 新舊約聖經故事導覽 》,期盼在這個動盪的世代,透過問一些深刻的問題,來為下一波教會的復興浪潮,點燃全新的火苗。
《 聖經經典500問 》:回應任何人讀經都可能會問的問題
其中《 聖經經典500問 》,總共收錄了五百多個一般人在閱讀聖經時,心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再由四位新、舊約學者,以各自豐富的學識與涵養,仔細探究每一個問題的來龍去脈。這些問題包括了任何人都可能會問的問題:紅海真的分開了嗎?神真的同意奴隸制嗎?也包括了要對聖經熟稔到一定程度,才會發出的問題:為什麼聖經家譜的名字常會對不上?為什麼新約對於舊約的引用總是不那麼精準?讀者在閱讀的時候,一方面內心的疑惑得到充分的解答;另一方面,透過別人意識到的問題,拉大我們對於聖經的認識與了解;三方面,藉由四位作者抽絲剝繭的過程,也可以對過去這幾十年來,新舊約研究的發展有一個概括性的理解,提升自己在研究聖經、明白神話語的技巧和能力。
《 新舊約聖經故事導覽 》:連結聖經故事與信徒生活
至於《 新舊約聖經故事導覽 》,同樣也是從問題出發。撰寫過《 舊約聖經背景註釋 》的華爾頓,其豐富的聖經知識自是無人否認。然而,有非常多的人在讀過他的學術著作後,問了他一個問題:「 這些東西要如何能夠跟信徒的生活產生連結?」為了回答這些問題,他和太太金‧華爾頓,決定根據《 舊約聖經背景註釋 》( 以及在徵得原作者季納同意後,也包括了《 新約聖經背景註釋 》)的內容,撰寫成175則聖經課程,以故事的角度,將豐富的聖經背景資料,與信徒的生命成長做了一次很好的結合與統整。華爾頓夫婦還為每一堂課都寫了一段「 排除誤解 」,幫助讀者釐清面對教會講道與教導可能出現的困惑,以期讓更多的人不至於誤讀聖經,甚至是錯解聖經。
復興,就從問個好問題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