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中見盼望
在台灣,有許多年輕人逃進虛擬社群,躲避世界的聲音。一回到現實,他們便會迭遇充斥的假新聞、無限迴圈的世代差異對話、政治人物各說各話,爆炸的訊息有如大浪席捲,因此感到無力,想要抽離。
對於巴勒斯坦人,每每看到伯利恆分隔以巴的圍牆,就再次聽見那撕裂的聲音。許多人視之為監獄而離開家園,伊蒙德牧師卻選擇留下。面對絕望的聲浪,他指著那九尺高的醜陋圍牆說:「在牆的背後,就是耶路撒冷,在那有復活的空墳墓。」他堅信耶穌復活的大能和盼望,就是基督徒對抗厭世的解藥。
「有時感覺週五和週六漫漫無盡,但復活的週日終將到來。」對未來的盼望,會決定我們今日的選擇和行動。伊蒙德牧師認為,這並不是盲目的樂觀主義,因為盼望並非坐等上帝瞬間改變環境,而是積極展開行動。即使個人只有微小的信心,也能像是芥菜種,帶來移山的影響力。
跳脫政治選邊
然而八歲的小伊蒙德,在教會經常思考的卻是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參與反以色列佔領抗議示威嗎?」成長過程中,眼見自己人民遭受的不公義,年輕時的他參與了許多獨立政治運動。大學畢業後進入神學院,期望從神學中找到衝突的解答,在不公義中如何愛仇敵,他發現耶穌並沒有選邊站。
於是他積極招聚以巴的基督徒,讓教會面對衝突,可以跳脫政治選邊,以真理出發,開始新的和平對談。其中 2010 年開始的「基督在檢查站」( Christ at the Checkpoint ),特別選在檢查哨附近聚集,思考「如果耶穌站在檢查哨,祂會如何面對以色列的軍人?祂又會對巴勒斯坦人說什麼?」將基督的價值觀帶入衝突的現場,思考愛鄰舍的實際可能。
伊蒙德牧師也分享,自己的教會起初開始以巴和平對談禱告會,只有少數牧者和青年參與,他們以藝術來宣導和平信息,到衝突現場撿拾流彈後砸碎的玻璃,以碎片為素材做藝術品。原本教會自身的小計劃,後來轉變成文化中心,發展成百人的藝術大學,鼓舞了許多學生將憤怒轉化成音樂、視覺藝術和舞蹈,幫助他們走出仇恨。
我們都是教會
談到許多青年基督徒對教會失望,伊蒙德牧師強調「我們」就是教會,不應該再分「你我」。他認為許多基督徒提到教會時,彷彿只是參與的某個機構或一棟建築,但教會應該是基督徒的集合,是基督的身體。手和腳本身就有不同功能,彼此都不該堅持己見,而是回歸讓耶穌做主,學習彼此合作。
基督徒必須入世卻又不屬世,這本身就帶有張力。若選擇在教會關起門彼此相愛,就是把燈放在斗底下,但若不以信仰的價值處理世界的問題,唯一的真光便無法照亮黑暗,只是瞎子領路。伊蒙德牧師說,對教會失望的基督徒,與其選擇離開,應該讓改變從自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