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陪伴學生生涯探索時,有些學生會告訴我,他想不到自己喜歡什麼,也不知道自己未來要念什麼、要做什麼工作才好。而我常說「 探索 」這件事,光用「 想 」的,其實真的很難想到答案。因為再怎麼想來想去,常常也就只像在腦海裡繞圈圈而已。但這麼說,並不是指「 想 」不重要,而是在這個時候,更需要的是「 做中想 」;也就是要採取行動,透過行動來收集資料、獲得回饋、進行對話。 經過這樣的歷程,才會比較容易「 想 」出一個方向出來。
我常用一種狀態來形容這種「 生涯探索 」的歷程, 叫做「 在未知裡移動 」。很多人都會以為,未來是一條既定的道路,只要自己照著那條正確的道路走,一切就妥當了;但事實上,我們都不是上帝, 沒有人能夠知道未來的事,也沒有人能夠確定哪一條才會是最好的路、哪一個選擇才會在將來獲得成功。如今熱門的科系,再過十年也未必仍舊熱門;此刻火紅的工作產業,將來也有可能會消失不見。 甚至,別人覺得大有前途的路,也未必就是適合我們的路。因此說起來,我們的選擇,都像是在未知裡移動而已。
雖然要「 在未知裡移動 」,聽起來好像有點令人焦慮。但若是我們能接受,命運不全然是掌握在自己手裡,也許能夠幫助我們放下一些焦慮感,甚至反而更能夠分辨出,哪些事情是此刻的自己能夠努力的,又有哪些事情是我們要學習交託上帝的。
不知道未來的路在哪裡?沒有關係。「 不知道 」其實是常態,尤其要我們早在中學時期就對未來有明確的目標,真的很不容易;而不容易的原因,就我看來正是缺乏「 做中想 」的經驗。因為在這個時期的我們,通常只會有「 想 」的機會,卻沒有太多「做中想」的可能。
因此,在這個時候找不到未來的路,似乎也是合理的事。 因此,「 不知道 」,真的沒有關係,我們可以做的就是讓自己在未知裡移動。別讓「 不知道 」困住了自己。但是,我們要如何在未知裡移動呢?有兩個方向給大家參考,一是向內探索,二是向外探索;也就是,前者是認識自己,後者則是認識世界。( 摘自《未來不好說,但你可以勇敢飛行》)
--
《未來不好說,但你可以勇敢飛行》🌲 聖誕特惠✨
單本77折,10本以上約6折(2024.12.31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