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分類
X
無能為力的價值
2024.08.30
文/左心泰(總幹事)

上個月經過書房,我注意到《親子天下》雜誌六月號的封面主題——「過曝世代的心理軔性」。封面左下角寫著:

在分分秒秒被評價的虛擬世界,在多變又複雜時代,心理軔性不只是軟實力,更是過曝世代面對未來的必要內功。

 

然後,旁邊又列了三個重點必看:
• 全台近萬名10-15歲學生心理軔性獨家調查
• XXX、XXX、XXX等12位心理工作者給解方
• XXXXXX、XX、XXX等6個軔性實戰故事
 
身為學生工作者,同時也作為一位父親(女兒明年即將10歲),我不得不稱讚這期雜誌的企劃極佳,光是封面就激起了我極大的好奇心:什麼是過曝世代?這可以幫助校園同工去服事學生嗎?或是幫助我陪伴女兒長大?⋯⋯於是我忍不住購入了那期的《親子天下》雜誌。
 
思維、情緒、關係——該期雜誌透過這三種角度來解析如何培育青少年的心理軔性,並且透過12位情緒教練的故事,讓這看似抽象的主題變得清晰具體。我一邊閱讀,一邊想著校園同工要如何服事「這一代」的學生。為何強調「這一代」?因為產生世代差異的年齡差越來越小,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這現象提高服事青少年的難度,因為服事者和服事對象的距離越來越遠。比方說,在我所帶領的高中團契裡有畢業學長回來服事,這些大學生有時會表達,他們好像無法理解小他們三歲的學弟們,包括高中生正在流行的事情,以及他們所慣用的語言。倘若大他們三歲的學長都感到困難,更何況是大他們十歲以上的校園同工?
 
服事青少年的挑戰,在於服事者能否跨越自己的適應不良,克服自己的消化不良,以致能夠繼續效法基督以「道成肉身」的方式,活在學生中間?帶著這些問題,我期待能夠從閱讀那本雜誌得到一些啟發。但在我翻閱那12位情緒教練的故事時,不知為何產生某種煩燥感,直到後來跟一位父親談話,才突然意識到自己的心情從何而來。
 
***
 
每兩個月,我都會和一位父親線上分享和禱告,我們同年,過去的經歷相仿,最小的孩子剛好都是六歲。不過,我們有一個地方非常不同,他有五個孩子,最大的已經在讀高中了,但我只有兩個孩子,最大的才小學四年級。我視他為育兒的前輩,而他也不吝與我分享他的經驗和體會。
 
在閱讀雜誌後不久,我與他線上禱告,談到孩子的信仰教育時,他有感而發地說:
 
「就算我帶我的孩子去教會,陪伴他們一起禱告,但他們最後會不會跟隨耶穌?這個我並不知道,也無法確定做這些就可以保證他們不會離開信仰。有敬虔信仰的父母,並不保證他們的孩子也會是敬虔的。」
 
「這感覺好無助啊。」我回他說。
 
然後,兩位父親陷入一陣沉默。
 
我後來在想,作父母的尚且如此,那作輔導的,難道就可以例外?校園同工陪伴學生,為他們解惑,帶他們禱告,教他們讀經,同時透過營會帶動學生,透過個人約談關心他們,透過服事訓練同工⋯⋯會不會就算我們做了這些,也無法保證所謂的「成功」?
 
同樣的,校園福音團契六十多年來的事奉年日,確實累積了許多寶貴的經驗,研發出不同的策略及方法。但到頭來,我們恐怕仍須承認——我們所做的一切,都無法保證所期待的必然實現,因為這一切無法取代上帝的主權。想到這裡,我不自主地想要跪下,懇求上帝憐憫施恩,因為祂若不動工,我們所做的都是枉然勞力,不過是在虛空裡捕風。
 
或許,我在閱讀這些「情緒教練」的經驗談時所產生的煩燥感來自上面的這種認知,只是當時的我理不出頭緒。我們的確有很多地方仍需學習和進深,但如果只埋首於這些經驗和見解,卻少了舉目仰望上帝,​​豈不與一般人無異?
 
***
 
那天,這位父親說,他的父母時常為他禱告,而他也在學習不只「與」孩子禱告,更要「為」孩子禱告。那天的這段對話,讓我想到校園同工的禱告,但我在這裡說的,不是與學生一起禱告(pray with them),而是花時間為學生禱告(pray for them)。
 
多年前在籌備營會時,我曾經記錄過這樣的心路歷程:「一開始知道應該禱告,後來明白需要禱告,最後不得不禱告。」即便如此,多年後的我似乎沒有太多長進,因為我個人的禱告生活,仍舊瘦弱蒼白。為何如此?有可能是因為我還覺得自己可以憑著經驗、才幹、方法等等去完成上帝的工作。我口中當然不會說「自己可以」,我會述說自己的「無能為力」和上帝的「滿有能力」,但所行的卻明明地宣告「我還可以」。只要我還可以,就不會奮力禱告,惟有體認到自己的無能為力,才會緊緊抓住上帝。
 
「無能為力」——讓我想到加爾文主義救贖論的第二要點「全然敗壞」(Total depravity),也可稱作「完全無能力」(Total inability)。​​唯獨承認自己的無能為力,我們才會更多仰望上帝,離開自以為的掌控欲。同樣的,當我們在思考並尋求如何服事這一代的學生時,也必須立足於這樣的認知上。我們希望讓關心我們的讀者,能夠更多認識校園同工在學生事工上的反思和學習。不過,這並非代表校園同工已經得著,已經完全;我們乃是努力追求,希望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要我們得著的。
 
願主教導我們,以及每一個在祂面前立志的人能夠認知到:倘若離了祂,我們就不能做什麼;求主幫助我們更常屈膝祈盼,更多禱告仰望,因為我深信那在我們心裡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
分享:

消息與代禱、財務報告

2024/8月
總收入:6,603,603
總支出:6,287,721
8月結餘:315,882
累積結欠:-5,216,531
  • 第五十五屆大專靈修班現已開放報名,請為報名推動代禱。期待本次大靈班藉著查考使徒行傳,讓大學生看見初代使徒在面對多元化的社會,如何傳講福音。
  • 竹苗區校園之友會將於十一月 2 日 10:00-12:00,在新竹聖教會 504 室舉辦;北區校園之友會則將於十一月 9 日 15:00-16:30,在校園大樓 3F 美意廳舉辦。邀請您就近參與。
Read More

訂閱校園簡訊

歡迎訂閱校園福音團契電子報,將獲得最新文章推薦!

從《腦筋急轉彎 2》 看現代青少年的內心世界!
這部作品自六月上映後迅速成為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它對青少年情緒的細膩刻畫,引起了觀眾的廣泛共鳴。台灣的青少年正焦慮著什麼呢?我們又可以從這部電影中看見什麼信仰反思?
居住在時間之中,和上帝一同玩耍
「住哪裡?」是我們認識新朋友或自我介紹時,常用的開場白之一,因為居住在哪個國家、哪座城市,或是哪個區域,讓人可以約略想像,所經歷的種種經驗會如何塑造生命;但是有一種相較於空間之外的「住所」,同樣深刻地形塑人類,那就是時間。我們是活在時間中的人,要學習居住在時間之中(how to inhabit time,也是《時間神學》一書的英文書名),這門功課的重要性,絲毫不遜於在空間中的生存之道。
飛颺暑期國中生營會報導
今年暑假,飛颺青少年成長中心依舊透過多元的營隊,接觸未信主的國中生,使他們在走出舒適圈的同時認識上帝。除了因颱風而被迫停辦的花蓮服務隊,飛颺在暑假期間舉辦了三梯國中生營隊,分別為協同挑戰營、生涯服務營以及員山服務隊。飛颺想藉由這三梯營隊帶來什麼價值呢?又從中做了什麼新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