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分類
X
捨不得,除非……
2021.06.04
文/左心泰(團契部主任)
改變,從何著手?
四月初,團契部針對傳道同工進行了問卷調查,其中有一題是「 團契本部需要加強的部份 」。問卷列出以下這些選項,請同工按照「 急迫性 」和「 重要性 」進行排序:
  1. 事工策略的改變( 真的做出一些關鍵性決定 )
  2. 內部機制的更新
  3. 與神關係的進深
  4. 學生工作專業的精進
  5. 提供大數據分析給第一線同工
問卷結果顯示,無論是急迫性或重要性,同工都一致認為「 事工策略上的實際改變 」是最需要的。這反映出大家心中都有一種「 需要改變 」的感受,而且是策略上的改變。既然是策略上的改變,就不可能只是「 微調 」,像是為家裡添購新家具;而是「 改格局 」,像是把三房改成兩房,把封閉式的廚房改成有中島的開放式廚房。
不過,在一個成立六十多年的機構討論事工策略的改變,談何容易?猶記校園五十週年時,我還是個新進同工,就曾聽大家沸沸騰騰地討論策略的改變。但一想到「可能要關團契」、「可能要減少某事工」,就會產生一種不安全感;畢竟,六十多年來所累積的大小事工,是大家都熟悉、也習慣的模式。
看著校園團契的多樣事工,有時會產生一種矛盾的感受,這很類似我看著家中書牆的心情。我想到,如果我們家要搬到更小的地方,這如山般的書本該如何是好?看著書牆,想到每一本書背後的故事,想到它怎麼來的、它的內容如何……想著想著,就捨不得放棄。

斷捨離:留下你真正需要的
為了解決這個困擾,我去找了一些跟收納相關的書籍和文章,沒想到竟讀到這樣的論點:
「 關鍵不在於你有沒有夠多的收納用具,而是你的東西太多了。」
 
換言之,收納再厲害也沒有用,除非你先對於自己所擁有的進行「斷捨離」的工程。比方說,如果你要整理衣物,你最好把所有衣服都拿出來,放在客廳的地上,然後你再一件一件地決定去留。但關鍵是:
 
「不是挑出『你不想要的』衣服,而是留下『你真正需要的』!」
 
 
渴望決定一切
 
類似的概念也出現在《 黃金好習慣,一個就夠 》這本書中。作者三浦將( Shoma Miura )講了 M 先生的故事 —— 這位 M 先生決定要「 每天早上五點三十分起床 」:
「 對於總是早上七點後才起床的 M 先生來說,這是很難辦到的目標。但這次和以前不同,M 先生明確知道內心深處想做的事情。
 
M 先生工作太忙,很少和家人相處,其實心裡一直過意不去。即使有時間陪伴家人,也總是心不在焉,並沒有真正享受和孩子共處的時光,因此很是懊悔。
 
他……意識到自己真正的願望是『 好好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 』…… 對 M 先生來說,最適合和家人相處的時間是早上。早上和小孩一起在住家附近一邊散步,一邊聊天,全家人一起開心的吃早餐,有時候幫小孩看一下作業。這是 M 先生心目中的理想家庭,於是自然而然就形塑出『 每天早上五點三十分起床 』這個目標。[1]  」
 
作者繼續書寫這個真實發生的案例,他描述早起的新習慣為M先生帶來哪些實質的改變:
 

「 他不只確保了和家人相處的時間,也為自己騰出時間做其他事,生活過得更充實。……他的多益測驗成績在幾個月內就提高了兩百分以上,讀書量也是之前的好幾倍。……或許因為壓力減輕,他也不是特別想戒菸,但吸菸量自然愈來愈少,最後一根也不抽了。……另外,他還利用早上三十分鐘思考工作的事,工作意願變得十分強烈。……他發現不知不覺中,自己與主管、其他人的人際關係改善了。[2] 」

 

為什麼一個早起的改變可以帶出這一連串效應?作者認為,這是因為M先生找到一個「 有如開關的習慣 」。這個習慣源於他對自己「 真正想做的事情 」之明白。作者接著挑戰讀者依序回答以下問題:

  「 你想要培養什麼習慣? 」
 

  「 想養成 A 習慣,是為了什麼?」
 

  「 如果 B 這個目的達成,你還想做什麼事?」
 

  「 達成 C 之後,你還想做什麼?」
 

  「 達成 D 之後,你還想做什麼?」
 

  「 你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麼?」[3]

 

透過一連串的自問自答,讀者能夠探索並認知「 我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

 


你想要什麼?

這思考角度與《 欲望的門訓 》一書主軸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該書作者蘇明思( James K. A. Smith )在書本一開始劈頭問道:

「 你想要什麼? 」

 

接著,他闡述何以這是門徒訓練中的首要問題:
 

「 當兩位準門徒在施洗約翰真摯的感召下,決定要跟隨耶穌時,耶穌轉身直接問他們:『 你們要什麼? 』( 約翰福音一 38 )。……

 

耶穌並沒有在遇到馬太、約翰或你我的時候,問:『 你到底知道些什麼? 』或『 你到底相信什麼? 』他問的是:『 你要什麼? 』這是耶穌對我們最尖銳且刺耳的提問,因為我們這個人正是我們所渴望之物的集合體。我們的渴望、願望、欲望,正是我們身份的核心,也是觸發我們一切行動與行為的泉源 」[4]

 


可以更勇敢一些

校園同工的渴望是什麼?是什麼在觸發我們的行動和行為?在疫情影響的此時,當所有實體聚會都被迫取消的此刻,但願我們不是煩惱「 什麼時候才能恢復實體聚會?」或是「 該怎樣做才能回到過去的模式?」,而是緊緊抓住這個時機,去重新確認願景,去碰觸學生工作者心中的渴望,去看到神對我們的呼召在這個新時代將會呈現的模樣。

 

曾任聯合衛理公會會督的韋利蒙( William Willimon )亦提醒我們:「 如果牧者知道他們屬誰,他們來自哪裡,以及他們為什麼在這裡,就會更知道他們於此時此地應該做些什麼。」 [5]

 

面對這麼多的美好事物( 每一個事工都充滿著美好的回憶啊 ),我們不能問「 要捨棄什麼?」因為實在是不捨。但我們必須不斷叩問:「 我們需要留下什麼?」如果停止叩問,或許才是在背棄我們的呼召,因為我們不再清楚自己為何在這個群體服事。

 

除非我們能確認是什麼值得留下的,否則不可能斷捨離。然而,這實在是一個艱難的浩大工程。

 

但我們並不孤單,因為有學生、輔導、校園之友陪伴我們一起面對。想到這裡,似乎就可以更勇敢一些了。

 

[1] 三浦將,《黃金好習慣,一個就夠》,台北:今周刊,2017 年 1 月 1 版,10-11頁

[2] 三浦將,《黃金好習慣,一個就夠》,11-12 頁


[3] 三浦將,《黃金好習慣,一個就夠》,91-98 頁


[4] 蘇明思,《欲望的門訓》,台北:校園,2020年9月,4頁


[5] 韋利蒙,《牧養,就是回到原點》,香港:基道,2019年二版,2頁

分享:

消息與代禱、財務報告

2023/12月
總收入:15,361,524
總支出:11,554,440
11月結餘:3,807,084
累積結欠:1,331,031
 
2024/1月
總收入:4,464,126
總支出:4,623,345
11月結餘:-159,219
累積結欠:-159,219
 
  • 本學期開始,各大中學將展開福音、服務事工的籌備、行動,求主使用學生的創意、熱情,使所預備的內容能貼近當代人心的需要、成為各群體的祝福,並能藉此引導許多慕道學生歸向主。
     
  • 全國高中職門徒營,將於今年七月 3~6 日舉行,二月中開始接受學生以及義工輔導的報名,求主引導有需要的高中職生願意分別時間參加,也邀請弟兄姊妹們可以用實體參與義工輔導或持續關懷禱告的方式,與我們一同經歷神在這世代的大作為。
     
  • 請為新傳道同工的徵召禱告,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加入校園福音團契,耕耘青春禾場,帶領未來世代的學生歸主名下。
Read More

訂閱校園簡訊

歡迎訂閱校園福音團契電子報,將獲得最新文章推薦!

初衷2.0的練習
歷時三年,校園大樓走過拆毀與重建,同工生命也經歷重整。求神保守祂的工人,做工的同時,也持續省思事奉的初衷。
簡單但重要的事情——給新總幹事的一封信
作為新上任的校園福音團契總幹事,左心泰傳道對自己、對團隊有著許多期許與願景,但這些藍圖都建立在一些簡單卻又至關重要的事上,一起來閱讀左心泰傳道對自己的勉勵信。
邀您逛逛書房
陪伴許多人長大的校園書房,見證著學生時代的懵懂,直到信仰生命的成熟。期盼在眼前的變動中,屬靈閱讀繼續成為我們生活的養分。